環境生態
1518 篇文章・ 4117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1/01
從當地的土壤以及植物上,分離出具有製造生物肥料潛力的細菌,這些細菌可以刺激植物吸收更多養分、製造更多植物賀爾蒙、以及協助控制植物病菌,使它們無法滋生。如果可以成功分離出這些「本土細菌」,就可以減少農藥與肥料的使用。
・2014/10/30
即便研究強國對LGBT族群的態度已友善許多,但許多LGBT科學家還是害怕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因為論文發表、職業發展和晉升很大程度上都基於同行的評審,而他們的態度則會多少受到有意無意的偏見影響,而許多學生可能乾脆不選擇研究道路。特羅特表示:「我擔心科學界可能因此喪失了一大批人才。」而改變這一現狀的唯一辦法,就是科學家群體能夠認真去傾聽他們中的LGBT成員的聲音,並展開真誠的對話,而實驗室正是極佳的場所。
・2014/10/29
工研院綠能所的團隊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發鈣迴路碳捕捉技術,可以減少燃燒廢氣中90%的二氧化碳,此技術已經從新竹的實驗室移轉到花蓮台泥和平水泥廠進行放大試驗,技術上不僅有重大突破,未來還有很大的研發潛力,因此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除了跟大家分享工研院的研發成果,泛科學訪問了工研院的徐恆文、柳萬霞跟黃欽銘三位研究員,與我們分享得獎光環背後這段勵志又靈異(!)的研究人生。
・2014/10/28
工研院綠能所的闕棟鴻博士完整地介紹了作為再生能源典範的德國經驗,包括其中的利弊得失、目前能源轉型的成果和面臨的挑戰。
・2014/10/27
在能源議題上絕對沒有唯一的正解,廣泛探索各種方法的可能性,提倡「能源多樣化」的概念,甚至將概念合併、延伸,才有可能真正走出新的能源路。
・2014/10/27
在〈PET食物容器會溶出雙酚A嗎?〉刊登後,有些讀者提出一些建議跟疑問,關於PET的生產流程、觸媒種類和塑膠標示的可信度等問題,作者在此稍作說明。
・2014/10/24
有機食物正夯,人們基於五花八門的原因選擇購買價錢貴了兩、三倍的有機食物。支持有機食品理由包括沒有農藥殘留、不含人工合成的添加物、營養價值比較高、比較好吃、比較環保、對社會負責任、支持在地生產等等[1]。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2014/10/20
當剎不住現代文明的火車頭,卻又無法無限制的供應它前進的能源;我們還「能」怎樣? 再生能源的發展很多,其中很大的一宗便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既是環保的再生能源,卻又有製造時會汙染環境的疑慮;到底太陽能電池的現況如何,是不是未來值得依賴且可以大力發展的再生能源呢?
・2014/10/12
當臺灣這樣一個小島就是有這麼多人要用電、有限的發電資源、又要環保發電,我們究竟還能怎樣?核電?火力發電?風力發電?有其他可用的再生能源嗎?
・2014/10/03
草創工作室的南洋杉藝術家李翊楷,以南洋杉和各種植物為材料,創造出的哥吉拉等栩栩如生的龍族模型,相當令人驚豔!李翊楷很熱愛大自然,希望透過自己的作品,喚醒大家對環境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