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1/13
「性教育專題」重磅回歸!「談性先修班」將介紹各種 18 歲以下就該了解的性知識。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同志諮詢熱線的夜盲,與我們聊聊青少年的性向迷惘。
・2015/10/31
恐同要人命或許不是單純的誇飾法而已:一項2014年刊登於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表明,持有高度恐同偏見者平均壽命少於較無恐同偏見者2.5年。
・2014/10/30
即便研究強國對LGBT族群的態度已友善許多,但許多LGBT科學家還是害怕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因為論文發表、職業發展和晉升很大程度上都基於同行的評審,而他們的態度則會多少受到有意無意的偏見影響,而許多學生可能乾脆不選擇研究道路。特羅特表示:「我擔心科學界可能因此喪失了一大批人才。」而改變這一現狀的唯一辦法,就是科學家群體能夠認真去傾聽他們中的LGBT成員的聲音,並展開真誠的對話,而實驗室正是極佳的場所。
・2014/06/11
當人類物種呈現這樣的性取向多樣性發展時,可以預期它們各自有其存在意義,保障各個性取向次族集能在人類社群中得到公平與尊重的存在空間,才能充份發揮它們在演化上的優勢,確保人類物種的穩定發展。
・2014/06/03
一般刻板印象會認為女性天生比較會照顧小孩,不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無論男女,在成為父母的那刻起,大腦都會啟動獨特的「親職神經迴路」,甚至連男同志伴侶中也會有類似的現象。這顯示「母親的本能」並非女性所獨有,而是任何成為父母的人都擁有,或許我們該重新看待傳統觀念對女性親職的看法。
・2014/04/19
在3/16由「台灣幸福家庭聯盟」舉辦的「活力台灣.幸福家庭.快樂義走」中,看到「一夫一妻 熊貓家族真幸福」的文宣品,我真替被主辦單位們守護的下一代的科學素養感到憂心。熊貓不是一夫一妻制,就算是,那也跟人類家庭無關。
・2014/03/17
「如果同性戀靠基因遺傳決定,同性戀者又不生小孩,怎麼可能遺傳?」這是很多人的疑惑,也是反對「性向由天生遺傳決定」的人經常提出的論點,前陣子甚至有報紙的投書表示同性戀的「遺傳說是不識字兼沒衛生」。今天我就從遺傳學的幾個觀點來談談「同性戀有可能遺傳嗎?」
・2014/01/22
到底同志的人口比例有多少?同志的比例甚至還高於許多遺傳罕病或特徵,不過即使同志佔族群中的比例高達50%,也未必能消除現在存有的偏見與歧視。無論同志確切的比例是多少,都不該因為是少數而受到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