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8/03
我們都曾是獵人,以弓箭奴役百獸萬物。 儘管在空間上相距數萬光年、在時間上相距數億年,忽略指頭數量等細微差異的話,我們可說十分相像。因此,接下來我要說的事,會盡量以你們人類熟悉的詞彙來比喻。
・2021/08/03
隕石撞擊已經是恐龍滅絕事件公認的要因,然而是否有其他要素參與?新研究認為在白堊紀的最後 1000 萬年間,可能是因為氣候變遷造成恐龍的多樣性普遍下降,而隕石則是在這壓力之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2021/07/20
大家對長頸鹿應該不會陌生,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動物園,幾乎都可以見到牠們的蹤影,兒童向的繪本也時常以長頸鹿為角色。與大象、犀牛相比,長頸鹿的保育議題很少被討論,可是近年的調查發現,原來牠們的數量一直在下降,正靜悄悄地在非洲大地上消失!
・2021/07/19
到海邊玩耍,最害怕遇到的就是可以奪人性命的瘋狗浪!瘋狗浪爲什麽這麽瘋?它形成的原理爲何,我們又該如何防範瘋狗浪可能造成的災害?
・2021/07/15
日頭赤焱焱,窗外蟬鳴叫,看來已經到了冷氣不得不開整天的時候了。雖說道理我都懂,但天氣為什麼可以這麼熱?除了防疫,我們該如何抗暑?了解熱輻射理論,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所在的都市,更懂得選擇與打造宜居的住家環境。
・2021/07/12
臺灣在 2021 前半年面臨嚴重的乾旱,中南部水情見紅,讓在地居民相當憂心。這次乾旱是否就是氣候變遷的結果?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許晃雄特聘研究員指出,氣候系統極端複雜,不宜驟下結論。那麼,科學家是如何評估氣候的?首先需要處理複雜運算的「地球模擬器」,而許晃雄就是「臺灣地球系統模式」的主要推動者。如何用氣候模式看待乾旱?透過研之有物專訪一起瞭解。
・2021/07/10
在科技部補助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在 2016 年購入全臺第一台 Seaglider ,沿東部海域進行黑潮斷面量測,傳回水文(海水溫度、鹽度)、溶氧量、螢光(可換算葉綠素濃度)、光背散射(藉由光散射的狀況推估海水的濁度)等參數資料,發現黑潮洋流底下「水團層疊」的特殊現象。研究成果今年發表於 Nature 系列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是黑潮研究的重大里程碑。
・2021/07/10
青木原已經贏得世界第二(僅次於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受歡迎自殺地點的殊榮,現在甚至有了更病態的綽號:自殺森林。廢棄車輛亂丟在遊客停車場。森林四處,都在樹上釘了木頭告示牌,傳送類似這樣的訊息:「生命是父母給你的珍貴禮物!」以及「決定自殺前請與警方諮詢!」。多年來,根據估計,每年都有至少五百人有去無回地走進這座森林。由志工和公園巡邏員組成的隊伍,每年都會在森林做一次淨山,搜尋殘留的遺體。
・2021/07/06
「特務電影中,主角拿出一個裝置,不到幾秒時間,基地的結構圖就呈現在螢幕上。」這種透視整座建築物的技術,讓電影增添了許多科幻色彩。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是否有這樣的技術? 事實上是有的,利用「渺子成像術」就能做到透視山體等目的。究竟什麼是渺子成像術?這種技術又有什麼優缺點呢?
・2021/07/02
自 2020 年起,全世界有許多國家都實施了封城政策,目的是為了減緩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導致經濟活動減少許多,同時全球範圍內的空氣污染物排放量也隨之下降,但令人驚訝的是,全球對流層臭氧也在短時間內迅速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