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出版_96
商周出版
123 篇文章・ 364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 由舊到新

・2017/04/13
脂肪是你以為有害,但其實是在身體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很多人都以為脂肪愈少愈好,但不知道脂肪是重要儲存能量的方式,甚至它儲存起來比葡萄糖和肝醣還有效率!除此之外,少了脂肪身體也會出大問題,所以你還要嫌棄你的脂肪嗎?
・2021/01/01
到目前為止,政府的目標一直是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公民應付他們的日常開支。現在我們來思考一下自營業者的處境,他們實際上是最小的創業單位。他們的困難在於不僅要支付自己私人的日常開支,還附有其他財務義務。
・2020/10/10
酒醉後有時會做出一些脫序事情,你可能也料不到。但是,腦袋到底是怎麼被酒醉所影響?酒精如果是抑制劑,它又是抑制什麼東西呢?一起來看看酒醉背後的科學。
・2020/05/27
在情緒建構理論中,悲傷、恐懼或生氣這樣的情緒種類,沒有明確的大腦位置,而情緒的各個實例,都是需要研究和了解的全腦狀態。因此,我們要問的是情緒如何、而不是在哪裡生成。比較中性的問題,例如「大腦如何製造恐懼的一個實例?」
・2016/09/21
菸草中有種名為 BaP 的成分會導致肺癌,在尚未確認他們直接相關之前,科學家們將 BaP 的轉化物 BPDE 植入各式動物細胞,並且觀察它與細胞基因的變化,隨後發現 p53 基因因此出現突變,進而成為了菸草致癌的確切證據。
・2020/05/21
當我們看這世界,會看到一些東西,確認了我們已經相信的事, 有一些則與其牴觸。我們自然而然會較注意確認我們已經相信的東西。我們會引用證據支持我們的信念,忽視違背信念的證據,這不是因為我們都是騙子,而是因為我們大腦內的本能偏見。
・2020/05/20
我們的大腦有一種偏見是將相互關係解釋為因果關係,可以說是不經思考就這樣做。舉例來說:森林浴可以降低血壓,並減少唾液中壓力激素皮質醇的數量。有些研究者將壓力減少歸功於揮發性化學物質,例如樹木釋放的單松烯。但真的是這樣嗎?會不會有其他可能性呢? 這讓我們與所有科學中最重要的觀念之一面對面:相關不等於因果。
・2019/08/21
歷史上哪一次地震對人類文明影響最大呢?大概就屬 1755 年里斯本大地震了。那一年的地震不僅差點震垮葡萄牙、引發最早的地震研究,更讓啟蒙運動得到一個施力點,撼動西歐傳統宗教道德合一的傳統。
・2021/03/13
一口口水就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專屬護膚品,量身打造,感覺就能對症下藥。不過這些引用許多科學論文,看似可以保持年輕的護膚品,在目前幾乎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幫他們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