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過一段黃金時代,音樂家和工程師們想要聯手為電吉他做一個新的拾音器、合成器或很棒的破音踏板,只是時機已逝。當杜蘭.杜蘭(Duran Duran)的鍵盤手尼克.羅德斯(Nick Rhodes,1980 年代的英國流行歌手)和倫敦帝國學院的工程學教授克里斯.圖馬祖(Chris Toumazou)在 2015 年的一次飛行旅途中相遇,他們並沒有談到音樂,反而成立了一家消費者 DNA 公司:GeneU。
根據DNA訂製護膚品,只需要吐一口口水
在 GeneU 位於倫敦龐德街(Bond Street)的豪華商店中,銷售員們都有博士學位,而顧客只需花 1,000 美元,就可以將口水吐入試管中,並且在 30 分鐘後收到一份根據自己 DNA 訂製的護膚產品。想像一下,把美國最大彩妝店絲芙蘭(Sephora)置入《2001 年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的情境裡,但更加奢華,而且跟吐口水有關。
合作並沒有成功,並且在 2019 年關閉了商店。然而以 DNA 為號召的美容服務在網際網路上崛起的速度還是比老太太臉上長出皺紋的速度更快。這些公司掃瞄你的染色體,尋找可能影響膠原蛋白分解、曬斑、皺紋、破壞自由基甚至是恐怖的橘皮組織風險的任何相關遺傳變異。許多商店根據你的 DNA 訂製的面霜或保濕霜的售價都過高。誰不想擁有 20 歲的漂亮皮膚紋理,即使那意味著要花一些錢?你說是吧。但是在忍痛為根據 DNA 訂製的護膚療程花費數百歐元之前,最好確認它的效果會比一般產品更好。將遺傳訊息用於美容潤膚乳是否有真正的優勢?DNA 會說出哪些你還不知道的皮膚訊息?
還記得美劇《The Big Bang Theory》嗎?劇中常常出現的物理名詞「弦論」,是描述物理世界基本結構的理論。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數學研究所程之寧研究員,她正是研究弦論的科學家,也是熱愛音樂的搖滾樂團鼓手,這種跨領域身份並不衝突,兩邊都需要創造力與紀律。由於天生斜槓的性格,讓程之寧在數學和物理領域大展身手,透過數學的深入探討,她試圖將弦論更往前推進。最近程之寧更跨足到人工智慧領域,為學界提供理論物理上的貢獻。
我有兩個動機。一個就是我真的想深入了解人工智慧。我也可以像普羅大眾,看看 AI 下圍棋,讚嘆「哇!好厲害!」這樣就好,可是我覺得我一定可以真的去理解它,這可能就是數學家的自大吧!
另一方面,我知道對科學研究來說,未來 AI 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這是「在職訓練」的概念,我可能會用到這個新工具,或以後我可能會需要教這樣的課,因為學生是下一代的科學家。因為這些原因,我覺得我需要去訓練自己使用新的工具。在我的領域裡,也有一些有趣的、還沒被解答的科學問題,是 AI 有可能幫得上忙的,我看到了一些潛力。
弦論和 AI 感覺差距很大,AI 也可以應用到弦論的研究嗎?
乍看之下,弦論的確比較抽象,也不像其他許多實驗會產生大量數據。但其實弦論有大量的可能性,我認為使用 AI 來在這些巨量的可能性當中搜尋特別有趣的理論,是一個有潛力能夠加深我們對弦論理解的新的研究方法。
而且 AI 的應用絕不僅限於巨量資料。如果是面對一些比較新的挑戰,在沒有現成的演算法可以用的情形之下,可以自己做出需要的功能嗎?這過程我覺得也非常很有趣,而且應該是會有成果的一條路。這種不是那麼顯而易見的事情,我覺得很有挑戰性,也蠻好玩的。
除了用 AI 來幫助物理跟數學的研究之外,我也試著物理研究當做靈感來源,找出新的 AI 的可能性,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研究方向。我現在有和 AI 的學者合作,嘗試做出一些創新的演算法,真的還蠻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