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3

文字

分享

0
1
3

踢貓的故事──佛洛伊德與防衛機制

貓心
・2015/03/19 ・3372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486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一天,小明的爸爸在公司,被主管狠狠地罵了一頓,小明的爸爸很生氣,但是又不能罵回去,只好忍氣吞聲的回家了。一回到家,看到了小明的媽媽還沒做晚餐,想到在公司被罵,現在又餓肚子,於是狠狠的罵了媽媽一頓。媽媽當然覺得很莫名,看到小明回家不做作業,在那邊看電視,於是又把小明狠狠地罵了一頓。小明滿腹委屈,沒地方發洩,看到他家養的虎斑貓在睡覺,就狠狠地踢了他一腳。

這就是踢貓效應。

source:Kyoto Accommodations
source:Kyoto Accommodations

孔子曾經讚美顏回不遷怒的美德,但是,正因為不遷怒很難,所以它才會是一種美德。為什麼我們會遷怒,會踢貓呢?其實最早解釋這個現象的,是我們所熟知的心理學大老──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來源:中文維基
來源:中文維基百科

踢貓效應,其實是佛洛依德的自我防衛機制(Self-defense Mechanism)當中的置換作用(displacement)──將能量從不可觸犯的客體,轉移到其他可以觸犯的客體之上;簡單來說,就是把脾氣發洩到對自己比較沒有威脅的人身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佛洛伊德會提出心理防衛機制,其實談的是關於人們如何處理焦慮的議題。

在談焦慮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佛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佛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個部分。本我指的是生物性的我,食色性也屬之,遵守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滿足自我需求才是第一要素。超我指的是「我們內化的社會規範」,這個社會規範不一定是合理的,例如有一個女生小時候,爸媽一直跟她說,在外面隨便和男生聊天打屁是很不檢點的行為,那麼她就有可能把這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因而不敢和男生有太多的接觸。自我指的是現實的我,受到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所支配,也就是現實世界人格的執行者,它協調了本我與超我的運作。

佛洛伊德把焦慮分為三種──現實焦慮(reality anxiety)、神經質焦慮(neurotic anxiety)、道德焦慮(moral anxiety)。所謂的現實焦慮,就是指外界危險所引發的焦慮,例如考試引起的焦慮、親密關係爭執引起的焦慮、比賽引起的焦慮等等。神經質焦慮指的是,害怕本我(id)會失去控制,而導致自己做出不當行為所引起的焦慮。例如有一個人,因為一時衝動,講出了一句傷人的話,失去了一個朋友,從此以後他講話都變得很焦慮,很害怕會去傷害到別人。道德焦慮指的是,害怕良心受到的譴責,所引起的焦慮,而這個良心譴責,其實可以說是超我和本我衝突的一種展現,而就如同前面提到的,這裡的超我有可能是非理性、不合理的道德價值。

面對我們無法應付的焦慮時,我們會採取自我防衛機制來化解壓力。根據佛洛伊德所提出的自我防衛機制,依照他的功能,可以整理成五大類,我等等會就其中幾個著名的一一介紹,不過在這之前,我必須要強調一件事情:「自我防衛機制本身不是絕對好或絕對壞的,因為它的出現,是為了讓我們能夠適應焦慮,所以才在演化上被保留下來。但是,如果一個人每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時,都採取自我防衛機制來躲開它,那麼,他就沒辦法真正的去面對、處理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逃避性防衛機制:壓(潛)抑(repression)、否認(denial)、退化(regression)。
  • 自騙性防衛機制: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理想化(idealization)。
  • 攻擊性防衛機制:置換(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 代替性防衛機制:補償(compensation)、內攝(introjection)。
  • 建設性防衛機制:認同(identification)、昇華(sublimation)。

首先先介紹逃避性的防衛機制,壓抑指的是把對自己有威脅或痛苦的想法和感受,通通壓到意識(conscious)之外。這是很常見的防衛機制。有時候,發生某一件事情時,我們突然變得很難過或很生氣,一時之間我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但是那個情緒反應就突然衝了上來。這就有可能是因為,過去的悲慘經驗,已經被壓抑下去了,所以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發生一件小事,會讓我們這麼生氣。

否認和壓抑類似,但是它仍然在意識層次運作,它指的是面對壓力而視若無睹。例如,一個人要面對升學考試,他其實很緊張,但是他總是告訴旁人說:「還好啦!不過是一次考試而已。」,但他卻常常睡不好,臉上長了很多痘痘,也常常胃痛。我們就知道,他是運用了否認這一項防衛機制,來避免自己必須去正視壓力。

退化則是退化回早已發展過的、不成熟的階段。例如,在戀愛裡面,有時候我們會透過裝可愛、撒嬌、耍任性、鬧脾氣來爭取我們想要的東西。當然,我還是得強調,這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如果每次都這樣,採取退化來逃避問題,忽略了另一方的感受,那麼遲早會出問題的。

在來是自騙性防衛機制。反向指的是「一個人覺得某種衝動、想法會有危險,於是故意表現出相反的樣子。」,例如有很多人公開批評、指責、踐踏同性戀,但是其實他們本身是同性戀,只是覺得這樣的性別傾向不被接受(sexual orientation),於是採取相反的意向展現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合理化則是為自己找藉口,幫自己的缺失編一套很好的理由來自欺欺人。例如,曹錦輝曾經有一場投不好,就責怪投手丘太爛;或是LeBron James曾有一場打籃球打不好,就責怪是那一天的球衣有袖子,讓自己打不好。這些都是合理化的例子。雖然合理化,有時候可以暫時解決問題,但是我們還是應該回過頭來想想,在有些東西是無法掌控的前提之下,我們是不是還能多做些什麼?這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應對方式。

儀式與抵消則是我們會透過一些儀式性行為,來消除我們的焦慮感。例如,有些打者在走上打擊區之前,都會摸摸球棒摸摸壘包,或是穿一條可以帶來好運的內褲(?),透過特定的儀式性行為,來讓自己感到安心。

理想化則是把我們不願意面對的衝突,過度的理想化,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最後一定會一切順利的。例如男朋友不斷的劈腿,或是女朋友不斷的對自己發脾氣,然而我們卻相信,到最後對方一定會改變的,而不願意去結束一段關係,就是理想化常見的例子。

接著是攻擊性防衛機制,置換就是我本篇開頭所寫的踢貓效應,而投射則是將我們無法接受的慾望、想法、衝動,投射到別人身上,例如在小孩子身上就很常見,明明自己喜歡某個女生,卻說是別人喜歡那個女生,還在旁邊說:「哦~男生愛女生,羞羞羞。」,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投射作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代替性防衛機制,我在這裡介紹補償與內攝,補償其實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理論精隨。我們常常會為了掩飾、彌補自己的缺失,而發展自己的正向特質。例如陳水扁幼時貧窮,於是他就努力念書,透過好成績來彌補他幼時的缺憾。

我舉我自己的例子,我過去常常被同學排擠,甚至有過幾次被霸凌的經驗,在同儕無法得到認同,於是我把焦點轉向讀書,透過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我當時想著,我要跟韓信一樣,以後好好的獎賞欺負過我的人,讓他們感到羞愧。其實補償是一個很有積極建設性的防衛機制,但是在那時的我,卻因此沒有去正視過我的同儕議題。不過也正是因為那個議題太過沉重,所以我才會選擇透過補償的機制來逃避它。

內攝作用則是指我們模仿、接納它人的價值觀與行為的過程。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是這樣的例子,它指的是:「一群被害者,為了減低被威脅時心中的壓力,反而反過來認同加害者的行為,為加害者說話的現象。」,另外,我們有時候會刻意模仿喜歡的人的行為,或是認同喜歡的人的價值觀,也是出於內攝作用,例如,我就有認識的女生,因為喜歡的男生很瘦,於是要求自己一定得變得很瘦很瘦才行。

最後一類是建設性防衛機制。認同指的是我們會認同成功的人士,仰慕一些明星偉人,藉此獲得被賞識的希望。例如有些人會拍老闆馬屁,刻意表現給老闆看,其實就是認同的展現。最後是昇華,昇華指的是我們會把性和攻擊等社會所不能接受的行為,轉而昇華成社會可以接受的行為。例如有一些畫家,會在創作當中展現暴力與死亡,這就是昇華的一種展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覺察之後,你就具有了選擇的權利。
在覺察之後,你就具有了選擇的權利。

在最後,我還是必須強調,心理防衛機制並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在你每次都不願意面對問題,長期下來都用心理防衛機制來處理問題時,那它才會成為一個問題。讀完之後,你可以試著覺察看看,自己在什麼時候,會採取怎麼樣的防衛機制。然後,如果可以的話,試著想想看,如果不採用防衛機制,又該怎麼樣去面對、處理問題。

參考資料:

  1. Gerald Corey.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三版 2013年。雙葉書廊。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生理上沒問題,身體上卻失能:認識罕見心理疾病「轉化症」
林希陶_96
・2019/10/24 ・245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63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是一個非常罕見、特別的心理疾病,他們會突然呈現出某種身體功能上的缺失,但經過詳細檢查,在生理上卻找不出任何問題。這在臨床上稱為功能性心因性缺失

找不出原因的功能缺失,「歇斯底里」的由來

過去埃及的古籍中,也曾記載類似的狀況。有幾位病人,突然出現令人費解的情形,有的是無法張開嘴巴;有的是突然看不見;有的是全身癱軟無力,只能持續臥床,無法坐起。此特別的病症多數只在女性出現,過去曾有歇斯底里的說法。

歇斯底里(Hysteria)原來的意思是「遊走的子宮」,因為子宮在身體各處遊走,而造成這些無法解釋的症狀。

此一說法當然是有問題的,但那是解剖學還未建立的時代。對於各種疾病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講法,用現今的醫學觀點去比較並無意義。歇斯底里的中文是由日文「ヒステリー」音譯而來。因為台灣曾為日本的殖民地,我們很多醫學名詞之翻譯皆由日文而來。

想要更了解「歇斯底里」,不妨看《危險療程》。圖/imdb

後來,各種戰爭中也會有相似的零星案例報告,某些士兵一早起來發現自己沒辦法走路、手沒力無法拿起槍枝、突然之間眼睛失明看不見任何東西,可以想見他們不可能被派上戰場,只能先送到大後方療養(至於佛洛依德最有名的女病人 Anna O的故事,可先看看電影《危險療程》,這裡暫且放下不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確切成因不明的「轉化症」

此一病症演變至今日,在 DSM-5 中被歸類在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之下。此診斷準則一開始是針對成年人所設計,但後續也可適用於兒童青少年身上。

疾病的表現通常出現在動作或感覺上的喪失,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偏癱、輕癱、感覺喪失、昏厥、眼盲、吞嚥困難、心因性癲癇(nonepileptic seizures 或 pseudoseizures,偽癲癇,從名字就可知道這是假的癲癇,在腦波圖上沒有異常,但是個案卻出現癲癇的外在表現)等等。

兒童可能也有轉化症的可能性,但個案太少,不容易確診。圖/pxhere

目前確切的成因不明,可能是情緒上有壓力,或曾有身體或性方面的虐待。此障礙盛行率約千分之 0.02-0.05,女性的個案數大約是男性的 2 到 3 倍¹。但在兒童族群上並未有明確的資料,主要是因為個案數太少,很難確診個案。在醫學相關期刊中,多數以個案報告(case report)的方式呈現。

小孩因為各種顯而易見疼痛或失能,求助於各種不同的門診,可能是家醫科、小兒科、神經科、復健科或兒童心智科,而難以蒐集大規模的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一疾病最為困難的地方,在於診斷的過程。這些案例通常會很明確的出現了一個外顯上的失能,但是真的推去檢查,又什麼都找不到。但下次來急診或回診,又會突然出現一個明顯不太相干的表現。之後再進行各種檢查,還是什麼都找不到。如此反覆多次,各個科別都明顯束手無策時,最後才會來到兒童心智科手上。

在我的執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小孩是這樣的(為保護個案隱私,細節經過變造,切勿對號入座):

個案在各種不同的症狀間變換,有時是頭痛、有時是頭暈、有時是雙腳發抖、有時是眼睛突然模糊、有時是複視、有時是突然一隻腳沒力。大約兩三天就會出現一次,每次持續時間約兩、三分鐘。

可以想見,我們在醫療上窮盡了各種辦法想幫助他,進行各種生理、神經學方面的檢查,但是並無特別發現。

若更深入再詢問仔細一點,會發現個案不是只有身體上的特別症狀,而是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學習環境。個案從進小學之後,就被多位同學欺負,水壺被弄壞、書本被藏起來、作業被亂丟、書包被剪壞、雨傘被折斷,甚至故意被同學捉弄、吐口水。

只要不處理這樣處境,相信這些特異的症狀只會越來越頻繁,不會改善。

轉化症與「人為障礙症」的差別:真實的失能與困難

轉化症最為特別的是,疾病症狀不是故意裝出來的,如果他們說看不見,真的就是看不見;如果他們說手沒力,就是真的一點力氣也沒有。在那個當下,是真實的存在的失能與困難。個案可能因為這樣的疾病角色獲得利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如果進入意識層面,也就是刻意的取得疾病角色,獲取醫療上的關注,這是屬於人為障礙症(Factitious Disorder)。如果有意識的製造出病症,並且因為這個疾病獲得具體的金錢或利益,如免服兵役、不用工作或上學、獲得各種福利補助、保險理賠、逃避司法制裁、獲取處方籤藥物,則歸類為詐病(Malingering)的範疇(國考很愛考這一題,拿去用,不用謝)

在轉化症與人為障礙症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有無進入意識。這也是醫療最大的困難之所在,只能在長期監控之下,才能確信心理層面上的問題。

良好的醫病關係有助於找到協助個案的竅門。圖/wikimedia

後續之治療在臨床上是巨大的挑戰。主要是相關的研究資料過少,只有零星幾篇個案報告供參考,很難確認哪一種治療有具體效果,不管是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仍有很多不明白之處²。因此,只能在大方向上努力,像是從醫病關係上著手。

建立良好的醫療同盟,才有機會改善心理狀態

若是能建立良好的治療同盟,小孩才有可能逐漸描述自己的心理狀態,並逐步使用其他的方式面對其重大的壓力來源。再者,對個案好好解釋各種檢查與身體訊號有助於治療,此方法也有助於建立醫病關係。讓個案清楚明白,即使有這些特別的失能,其神經系統還是可以正常運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精密的醫療檢查技術,可以對症狀進行實證性的確認,科學性的數據與結果就明明白白擺在眼前,也會讓個案慢慢知道,假裝的歇斯底里大發作是不可能獲得任何衍伸出來的利益。

這是非常棘手的情境,若能順利找到個案的竅門,其轉化症狀才有機會可以逐漸消退。個案面對壓力的能力增加了,自然不需要這些戲劇性的缺失來告訴外界,他們正處於無法消化的痛苦之中。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2013).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 Allin, M., Streeruwitz, A., & Curtis, V. (2005).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conversion disorder.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1(3), 205–209.
林希陶_96
80 篇文章 ・ 53 位粉絲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專長為臨床兒童心理病理、臨床兒童心理衡鑑、臨床兒童心理治療與親子教養諮詢。近來因生養雙胞胎,致力於嬰幼兒相關教養研究,並將科學育兒的經驗,集結為《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與許正典醫師合著有《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6)、《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並主持FB專頁:林希陶臨床心理師及部落格:暗香浮動月黃昏。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在父性消失的現在,如何成為「夠好的父親」?
活躍星系核_96
・2017/08/03 ・4470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31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林仁廷(社區諮商心理師、輔仁大學心理系碩士。)

佛洛伊德對父親失望的回憶

雅各布.佛洛伊德(Jakob Freud)是個布匹商人,他因為是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父親而被歷史記住。一個星期六,他穿戴整齊、帶著一頂新的皮禮帽,在街道上散步。當他拐進一個轉角時發現有個男人擋住了去路,當時十分尷尬,人行道狹窄只容許一人站立,雅各布.佛洛伊德向前邊一步,但有點膽怯,因為他想要求路的優先權。但對面那男人比他更快更急地展現力量,他把雅各布.佛洛伊德的帽子擊落到爛泥中,吼道:「從人行道滾下去,你這個猶太人!」

當他向兒子講述這件事時,雅各布.佛洛伊德在這個地方停頓下來。小西格蒙德希望聽到更多,因為對他來說,這才是故事開始變得有趣的地方。他問:「那麼,你怎麼回應?」雅各布.佛洛伊德十分平靜地回答:「我走下人行道,然後撿起帽子。」

據佛洛伊德的傳記作者寫道,這件事對佛洛伊德影響甚大,在這個他以前視為絕對和完美榜樣的男人身上幻想破滅,有一根大棒砸落在他的心靈上。如果沒有這一段,精神分析或許會不一樣,佛洛伊德也許不會想到把父親做為兒子必然的對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圖/Max Halberstadt, 公有領域, wikimedia commons.

故事的主題是,孩子對他們的父親有什麼期待呢?

一位輕易地忍受冒犯的父親,可能會聽到孩子譴責他不像個父親的風險。孩子對這個觀點的執著告訴我們,他們想要的安慰不單單源自父親的愛與正直,他們還期望父親是強大和勝利的。

--源自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父性》

孩子生命裡最先出現的是母親及依附關係,後期才有父親出現的社會關係。社會關係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權力高下,孩子期待父親是一位熟悉社會競爭、強壯勇敢、可以帶領和保護他們的人,延續兒童期的權威和榜樣,繼續作為成長路上的「男性典範」。孩子在青春期將面臨更多挑戰,此時父親該怎麼做呢?又可以給予孩子什麼?我們先從「父性」的心理原則說起。

在今日為何「父性」消失?

什麼是「父性」?它是一種心理原則,簡單來說是對孩子有條件的期待,要孩子延遲滿足、學習獨立及懂得計畫秩序等,把心理滿足放在未來,才能做大事。如果拿來跟母性相對,父性顯得嚴格或有限制。

河合隼雄在《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裡這樣說明:「所謂的母性原理,就是『再怎麼不好,也是自己的孩子』,基本上對孩子採取『包容』、『保護』的態度。」,而「所謂的父性原理,指的是扮演嚴父的角色,也就是教孩子要『明辨是非』,用比較極端的說法,就是『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也要好好修理』。」但今日「父性」已逐漸消失,父親沒了父性,好像失去獠牙般沈默與沮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義大利精神分析學家 Luigi Zoja 在《父性》一書中從歷史角度探討了父性消失引起的問題:

1. 社會結構改變才有「缺席的父親」

圖/JD Hancock @ Flickr

過去社會有文化與神話,祈福和成人儀式賦予孩子在精神上的第二次誕生,認可他的成熟,而父親就是傳承的祭司;現實裡父親也負責生活技能及傳授做人處事道理,為孩子入社會作準備。但如今這些角色有時都已經萎靡:工業革命後許多東西都被取代,父親被長時間工時綁住,只剩提供經濟的角色,光是養家就早出晚歸,成了「缺席的父親」;而父性的傳授與傳承也被教育及媒體取代。

2. 「沈默的父親」有苦說不出

過去父親是一個狩獵者、教育者,傳遞價值觀及技能,但進入資訊時代後,只懂養家的父親不見得有意識、有資源地跟上這些變化,資訊落差令他們必須向孩子討好,也焦慮與恐懼擔心孩子鄙視他。

社會標榜金錢和物質的需求也影響了孩子,對父親強大且勝利的期待具象化為「物質上的成就」,一個父親即使友善正直但沒有成功(沒有賺錢),可能因此得不到孩子的尊敬。因此父親既要社會競爭和勝利近代又要求要對孩子感性說愛,這兩種生存法則(力量的法則與愛的法則)對男人來說是對立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親密關係不熟練而產生不安全感和矛盾,Luigi Zoja 稱此為「父親的悖論」,也成了「沈默的父親」。

3. 抑鬱因而否定自己

男人被期待成就,如果沒有成就,社會對父親們並不友善,加上不懂內心感受(常常只會憤怒)而導致抑鬱。父親也會否定自己,他們說:「不要像爸爸這樣,這一輩子沒用了。」社會也讓有學位的孩子鄙視自己的工人父親,讓孩子權力比父親大,反過來輕視他的不足。有些父親惱羞成怒,放任暴力,這對兒童也許有效,但對青少年來講反而失去他對權威的信任。

父親們否定自己,卻希望孩子學好,這又是另一種矛盾,沒有榜樣的青少年們不能從父親這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學習,只好去社會裡尋找替代品,找尋「父親形象」。

4. 替代品「父親形象」的錯用:

Luigi Zoja 認為義大利童話「小木偶」的故事,說明了此一心理機制:小木偶離開溫和卻不夠強大的老爺爺,轉向環境裡的壞孩子靠攏。因為那個年長的、體型大的、可以帶頭的大男孩才是老大,是小木偶的「父親形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的童年也是這樣,班上男孩會跟隨當時略懂政治、懂社會世故的頭頭,學他說話、學他批評政治,也批評他人。頭頭是個學習榜樣,取代家裡父親沒有的權威。然而「父性」所傳承的強壯並不是批評、擊倒他人,間接學習常會錯用「男性氣概」,以為敢反抗、有義氣、競爭鬥毆、暴力破壞就是男人的成熟與保護。

小木偶離開老爺爺,卻錯將壞孩子當作自己追尋的父親形象。圖/IMDb

父性的消失不僅造成孩子問題,社會集體其實也在追尋父親(一個領導),然而無意識的追求是有害的,總是矯枉過正又刻板印象。電影《吸特樂回來了》(Er ist wieder da)就在講這樣的故事。民眾對社會和政治的不滿,無力改變使得人們企求「國家的父親」,所以「希特勒」一個有強烈信念及霸道的父性形象,藉媒體再度活躍人們心中,且永遠不滅。

Luigi Zoja 在《父性》一書的觀點,推翻男性害怕捨棄舊有觀念不願學習「自我成長」的個人因素,而是從歷史、社會演變來看,它們如何限制了某些心理發展,所以老狗們依然在傳統重重壓力裡打轉,父親的父親是如此,父親也是如此,而此刻成為父親的自己呢?

如何成為「夠好的父親」

「夠好的父親」無法天生,男人們必須「有意識地讓自己成為父親」,如何在孩子面前呈現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什麼角色,給孩子(尤其男孩)學習男性概念至為重要。不隨父性消亡自我放棄,不過度追求成功和金錢,養家豐衣足食提供生活所需就夠,更重要的是傳承,透過與孩子多多相處,傳遞自己的生活信念、人生價值及面對態度,教孩子能在社會上立足。「成為父親」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榜樣,以身作則,就是孩子路上的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成為父親:先了解自己

「父親」其實是文化建構、社會產物,「父親」沒有所謂「應當像這個樣子」的說法。父親是父性心理原則產生的角色,想成為父親的人必須經歷「認識自己」的過程:敘說自己的故事,整理自己的經驗,認識自己的父親,了解家族歷史,過程要真誠,留心注意關係中的反應。

男人不擅表述,或許可以先從豐功偉業開始,再慢慢推到其他故事,以身作則,探索本身就是一種榜樣,孩子會學習到的。已故劇場大師李國修就把對父親的探索寫成戲劇〈京劇啟示錄〉,重新認識他的父親及自己所受的影響,並把父親的教誨:「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傳承下去。

2. 多讚賞與認可孩子

成為父親後,孩子定會追隨父親的腳步,因此當他們付出努力與奉獻而得到成就時,他們不是真的要那個成就,而是要父親的讚賞,努力打破沈默,多聆聽與認可孩子,允許自己和孩子的感情在生活中佔據比較重要的位子。如果生活經濟困難,不要默默承受不讓孩子參與,坦誠現況全家一起面對,也是種對孩子的肯定。孩子得到榜樣父親的認可,自然產生更多學習動力與興趣。對男孩來說,是往成熟男人前進的典範,對女孩來說,則是日後與異性相處的根基。

多與孩子獨處並不吝給予讚賞,有助於成為孩子日後的榜樣。圖/photophile @ Flickr

3. 標竿的價值

如果說母親所給予的,是從共生到認識「自我(self)」的概念,那麼父親所傳遞的生活信念、人生價值及面對態度,便是「自我」裡的內容物,可讓孩子參照學習。佛洛依德被稱為心理學之父,他所提的學說,無論後輩是贊成或反對或改造,全都要先理解他的觀點再以此為基礎誕生自己的想法,父親也是這樣,讓孩子在成人之路有個對照,並允許他們攀附、再生、反逆、改造、重組等,不是依父親的要求,而是依自己的意願塑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成熟」是孩子精神上第二次出生的象徵,無論父親是否有偉大成就,都不要妄自菲薄,努力練習可以強壯、權勢,同時又有能力感覺自己的脆弱,以及需要安慰及協助,讓兒女不需尋求社會裡虛空的父親形象,而是朝向自己的父親,一個真正的人所顯現的經歷,無可替代的榜樣。

重要且關鍵的父姓

「我們社會已朝母性化的方向發展……,一旦過度增值,原本滿足對方、守護對方的情緒將會反過頭來,變成破壞他人、吞噬他人的情緒怪獸。」梶原千遠《拒絕長大的男人》

父姓是關鍵的,電影《墊底辣妹》故事裡主角沙耶加長期不被父親期待,即使母親無條件支持與保護,她仍然不知道出社會要作什麼,「也許就這樣了吧」是她的口頭禪。直到補習班坪田老師的父性引導與鼓勵,沙耶加才有考大學的動力。孩子只有母性無條件的愛是不夠的,享受當下與照顧只是人生的安全地基,但面對未來仍須有信念、價值選擇及成就,證明自己做得到,人生才會向前發展。

《墊底辣妹》的主角直到補習班坪田老師的父性引導與鼓勵,才產生了考大學的動力。

父性是必須的,電影《長江七號》周星馳飾演的父親,把自己全部精力與愛都給孩子。雖然在工地做工,但他經常教育孩子:「我們雖然窮,但不能打架,不能說謊……」、「我們做人要有骨氣…」,讓孩子即使在學校被取笑都仍記著父親說過的話,讓孩子即使窮也能保持樂觀快樂。這是一位夠好的父親,他實現了父性的價值。

「需要父親」是心理需求,單純生理父親或物質父親是不夠的,父親在兒童期是認可孩子、提供與母親不同刺激、權威指引,到了青少年期,孩子從家庭轉入社會,「父親榜樣」絕對是重要的發展引導,「父性心理原則」也是重要的內在概念,他要知道自己是誰的孩子,才能站在父親的肩膀上建構自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夠好的父親」關心孩子的健康、自主與成長,當然自己也要不斷學習,如此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典範。


參考資料:

  • 《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Luigi Zoja(魯伊基.肇嘉),張敏等譯(2000/20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找到了與你相似的靈魂伴侶?佛洛依德說:你只是自戀!
好青年荼毒室
・2017/07/27 ・3901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66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納西瑟斯痴痴看著那水中的「他」。

談到自戀,要從水仙花說起

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Metamorphōseōn)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有個叫納西瑟斯(Narcissus)的獵人,是河神的兒子。至於他有甚麼過人之處?「帥、很帥、超級帥……」大概是這樣。如果他生在現代,幾乎可以肯定他是男神中的男神。不過先知曾經說過,如果他要長命百歲,就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看到自己。

由於是男神,自然傾慕者眾,但納西瑟斯對他們根本看不上眼,所以都一一拒絕。或許愛的反面真的是恨,以致納西瑟斯得罪了很多人,終令復仇女神決定要懲罰他。[1] 有一日打獵過後,感到口渴的納西瑟斯來到一個池邊打算喝水。怎料當他正要彎下身喝水時,發現水中自己的倒影是如此俊美。

納西瑟斯雖愛上了「他」,卻發現自己只能痴痴看著那水中的「他」,永遠得不到愛的回應。傳說他最後因而自盡,也有人說他苦苦看著池中的「他」而絕望至死。他死後,眾人尋找他的屍體未果,卻發現池邊長出了一種異常美麗的花,這種花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水仙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聽過納西瑟斯的故事後,大概都會認為他是典型的自戀者。而要在情人節前夕談自戀,好像有點格格不入。按理這跟我們(特別是情侶)沒多大關係,因為愛情應該是愛一個(或多個)我以外的人吧,哪來的自戀?只愛自己又怎麼跟相愛相提並論?

此自戀非彼自戀,戀愛之前先來場大師開示

在戀愛中或渴望跟心儀對象相戀的人,難免會對此大惑不解。誠然,納西瑟斯是一個自戀者。更確切地說,他就是自戀的代名詞。英語中,自戀一詞正是借用了納西瑟斯的名字。但這個神話故事並非與我們毫不相干 ── 跟很多神話故事一樣,它在各種天馬行空和匪夷所思的人物和情節背後,其實在刻劃人的各種存在狀態,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命運的吶喊。

納西瑟斯的故事就好像神話中的先知預言一樣:愛情會長久的前提是你永遠不瞭解你自己。就像是納西瑟斯最終找到了長久的愛情,但他卻永遠不知道他愛上的就是自己。若是如此,不知大家會如何應對?愛戀中的我與你,可曾想過︰其實我就是納西瑟斯?

我們現在使用「自戀」一詞總是帶有負面含意: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其他都看不上眼,乃至狂妄自大到給人一種近乎病態的感覺。但這種理解方式不是我們今天想討論的「自戀」,以下要討論的,是一種普遍於愛情中的現象。

有關自戀的深入討論,其實只不過是大約二百年前的事。討論自戀跟愛情關係的表表者中,不得不提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2]。有別於同時期討論自戀的學者,佛洛依德描述的自戀不是一種病態,而是一種我與「他者」建立關係的模式。但佛洛依德這種對自戀的理解,卻令他無意中成為了預言愛情命運的先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佛洛伊德。圖/By Max Halberstadt @ wikimedia commons

本能間不斷衝突,劃出我與你的界線

你或許認為:能說出「我愛你」,大概不可能會是自戀吧,不然那個「我」與「你」就顯得荒謬極了。「我」與「你」的意義又是否真的這樣不證自明?

佛洛依德認為,我們在生命的初期並未有明確區別「我」與「你」的意識。對於嬰兒來說,照顧者(例如父母﹚ 甚至世界跟他都是一體的。這是因為嬰兒時期(甚至更後期的成長階段)的「我」所欲求的(通常是基本生存條件,如吃、喝、睡)皆可以滿足,在這個狀態下,關於「我」與「你」(即照顧者)的意識並未充分展現。佛洛依德指出,要明白「我」與「你」(即「他者」)意識的發展過程,就要著眼於兩種本能間的衝突。

本能的衝突是指佛洛依德提出的兩種本能 ── 性本能(sexual instincts)[3] 和自我本能(ego-instincts)── 之間的衝突。性本能泛指對一切能滿足自身慾望的傾向,即所有能令我滿足快樂的我都會欲求;自我本能則是指自我保護/保存的傾向,亦即會排除和避免一切傷害或危害自我的人、事和物。

這兩種本能乍看之下好像沒甚麼衝突,普遍而言幼兒成長階段中自我本能跟性本能處於和諧狀態。但成長的路途上,我們會慢慢意識到無法滿足自己所有的欲求。例如小孩終會明白原來父母並不可能長期陪伴左右、不可能給予所有他們想得到的,更不可能永遠保護他們。這時候,性本能會不惜一切地去繼續追求慾望滿足,甚至犠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而自我本能卻以保護/保存自我為重,要阻止性本能不惜一切代價去滿足慾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本能衝突是恆常的︰性本能驅使個體無止境地追求能滿足自身之事物,但同時自我本能又要不停避免個體與他者衝突為免受傷害。佛洛依德眼中人的存在就是兩種本能間不停拉扯。

要知道自我本能的發展相當重要:雖然自我本能已確立我們能分辨「我」與「他者」,但現實經驗會導致我們理解的「我」跟「他者」與之大相逕庭。一般來說, 幼兒成長階段中自我本能跟性本能處於和諧狀態,所以並未有明確「我」跟「你」的區分。而後來當我們體驗到慾望不能被滿足的情況,就會明確分辨「我」與「他者」,亦即,我們瞭解到週遭人物並非永遠以我為中心,而是各有不同的欲求,且很多時候是衝突的;如果成長時期被過分溺愛,結果就會傾向理解「他者」為自己一部分,以致「我」跟「他者」的界線模糊,就像維持著兩種本能的和諧狀態。

成長時期被過分溺愛,「我」跟「他者」的界線便會顯得模糊。圖/By 3194556 @ pixabay

我愛的「你」竟不是你?

而我們今天所談的自戀,就在上述這種理解「我」與「他者」的脈絡下建立起來。要理解自戀這種現象,愛慾(erotic love)是其中一個重要面向(我們可先將「愛慾」一詞理解為情侶間的愛情)。「為何你選擇我?」、「你愛我什麼?」可能是每對戀人都問過的問題(當然亦伴隨著最說不清、講不明的答案)。

佛洛依德說,我們選擇戀愛對象的模式最能說明自戀所謂何事,而這兩種模式分別是依戀(anaclitic)和自戀(narcissistic)。

依戀指的是把近似父母(照顧者)的人當成戀愛對象。這是一種較為成熟區分「我」與「你」的結果(由於這涉及佛洛依德有關伊底帕斯情意結的討論,為避免產生太多枝節,故不在本文討論)。至於自戀,則是一種未能完全區分「我」與「你」的後果。佛洛依德細分了以下四類選擇伴侶的方式︰

  1. 根據自己的形象:我愛你,因為你跟我合拍,我們的品味、興趣、想法好像都如此相近
  2. 根據自己從前的形象:我愛你,因為你好像那個我一樣,貪玩、放縱、不羈
  3. 根據自己希望成為的形象:我愛你,因為我想成為你 ── 那個魅力四射而又冷酷神秘的人
  4. 根據那些曾經屬於自己(或被認為屬於自己一部分)的人:我愛你,因為你好像他/她

以上的,或許都是你愛他/她的原因。佛洛依德告訴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其實是一種自戀式的戀愛。我愛的「你」,其實甚至跟你毫無關係。我們沉醉戀上的,是愛河旁邊自我的倒影。

「我愛你,因為你是你。你是如此獨特,你就是我的唯一……」在愛情中,我們甚至會把愛侶理想化(Idealize),但誰想到這也會是一種自戀現象?我們也許會認為我愛,因為他/她很美、很善良、很聰明,這點或許我們身為旁觀者也不會否認,但情人終究只是我們眼裡的西施,在理想化愛人的時候,我們不再清楚究竟「他」/「她」是否真的如此,其獨特和優點,是否也有可能只是我從來的一廂情願?

我說戀人自戀,並不是質疑他判斷錯了,也用不著一套客觀標準說明何謂美醜善惡。我們不是在質疑戀人判斷是否合理,更不是揶揄我們身為戀人都愛誇張失實,而是要思考一下,我們眼中那個如此特別的人,是否只不過因為你愛著他/她而變成你所認為的模樣?在愛情終結時,很多人往往發現對方原來是這般或那般,「是你變了,是你變了……」其實想一下 ,是否有那麼一個可能,他還是原來的那個他,只是從前的你以為,他是你所想的那個善良正直、對你好又為你設想的人。

分手後,他還是他,但已經和你所想的不一樣了。圖/By blickpixel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我愛你」中,「你」到底是誰?

要有情人思考愛情本來已經不容易;要他們在這情人節的浪漫氛圍下認識自己,也可能顯得有點苛刻。有人會問︰自戀式的愛情是否有問題?在此我把這個問題留給你們。可能就像納西瑟斯一樣,我們最後會瞭解到這種自戀形式的戀愛是終歸失敗的。對於這種戀愛形式,佛洛依德卻沒有談論太多。精神分析的工作,旨不在回應身為敍事者的戀人,而是嘗試解釋(interpret)、理解愛情作為人類世界一種普遍現象,其實是怎麼一回事。白水師兄不久前讓大家思考過「我愛你我愛甚麼」這個難題。或許此時此刻,大家還在糾結時,還要多問一句︰

我愛「你」我愛你麼?

註腳

  • [1] 在此故意省略眾多情節和人物,有興趣的讀者絕對要去看看這個故事。
  • [2] 本文旨於討論弗洛依徳一篇非常重要討論自戀的文章,詳見:Sandler, J., Person, E. S., Fonagy, P., Freud, S., & International Psycho ── Analytical Association. (1991). Freud’s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3] 經常有人批評佛洛依德,指他似乎把所有人的思考和行為都理解為性(sex),在此必須指出,佛洛依德提出性本能,不能簡單視之為追求性愛的本能,而是一切對能令個體滿足之人事物的追求(最常見於吃、喝、睡等生理需求)。

  • 二千多年前,曾經有個叫蘇格拉底的人,因為荼毒青年而被判死,最終他把毒藥一飲而盡。好青年荼毒室中是一群對於哲學中毒已深的人,希望更多人開始領略、追問這世界的一切事物。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習慣的一切不是這麼理所當然,從這一刻起接受好青年荼毒室的哲學荼毒吧!

本文轉載自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我愛「你」我愛你麼?佛洛依德說自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青年荼毒室
29 篇文章 ・ 10 位粉絲
好青年荼毒室,一個哲學普及平台。定期發表各類型哲普文章,有深有淺,古今中外,無所不談。在這裏,一切都可以被質疑、反省和追問。目標是把一個個循規蹈矩的好青年帶進哲學的世界。網頁:corrupttheyouth.net;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orruptthey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