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人格病態者不只在生殖能力上表現突出,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也優於常人。像喬納森這類演化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1],支持前幾章提及科爾曼這些賽局理論家的主張。換句話說,人格病態者在生活其他領域也受惠良多。人格病態策略不只讓他們的性生活更多彩多姿,也讓他們在企業董事會裡如魚得水。
二○○五年時,美國史丹佛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和愛荷華大學的心理學家和神經經濟學家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就巧妙證實這項說法。這項研究由一個二十回合的賭博遊戲組成。參賽者被分為下列三組:正常人;腦部情緒相關區域(杏仁核、眼窩前額葉皮質、右島葉和主要體覺皮質)受損病患;腦部非情緒相關區域受損病患。研究人員分發給每位參與者二十美元,每一回合遊戲開始時,讓參賽者準備好以一美元做賭注,並利用丟硬幣這種方式來決定輸贏。輸了罰一美元,贏了拿回二.五美元。
大家不難看出怎樣才能贏錢。「以邏輯來說,」史丹佛大學商學院行銷學教授巴巴.希夫(Baba Shiv)說,「參賽者該做的就是,每回合都下注。」
但是,如同美國政治活動家和女權主義者葛洛莉亞.史坦能(Gloria Steinem)所說,邏輯往往只存在於邏輯學家眼中。
如果事實就像賽局理論預測的,有時候只要繼續踩油門就有收獲,那麼人格病態者會踩得更用力。然後依據遊戲進展,那些有人格病態(情緒處理缺陷)的參賽者就能大賺一筆。他們應該比那些沒有人格病態的參賽者表現得更好,即贏過另外兩組參賽者。
這項研究的結果就是如此。隨著遊戲的進行,腦部情緒功能正常的參賽者開始拒絕下賭注,他們漸漸選擇保守替代方案:把已經贏到的錢牢牢抓住。相反地,腦部情緒功能受損的參賽者不像我們大多數人那樣會被情緒緊緊束縛,他們不停下注,直到遊戲結束,最後獲利自然遠比其他人高出許多。
「這或許是有史以來第一份研究報告,說明腦部受損者在某種情況下,能做出比常人更優異的財務決策。」卡內基梅隆大學經濟學暨心理學教授羅威斯坦說。
美國南加大心理學暨神經經濟學教授安東尼.貝沙拉(Antoine Bechara)的研究更勝一籌。貝沙拉指出:「研究需要確定在哪種情況下,情緒是有利的或具有破壞性;在哪種情況下,情緒能做為人類行為的指導準則。最成功的股票經紀人被稱為『功能性人格病態者』或許是有道理的,一則是這些人更擅長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則是他們感受不到跟別人同等程度的緊張。」
史丹佛大學教授希夫也支持這種說法。「很多企業執行長,」他令人緊張不安地補充說,「以及許多頂尖律師,很可能也具有這種特性。」
經濟學家卡里.弗里德曼(Cary Frydman)跟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同事曾進行一項研究,證實希夫的發現是可信的。弗里德曼交給每個志願者二十五美元,然後向他們提出許多棘手的理財問題。志願者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是要保守投資,接受穩定收益,比方說:賺進二美元,或是要大膽下注,承擔風險,藉此取得更大獲利的可能性,比方說:可能獲得十美元,也可能失去五美元,兩者機率各半。最後,究竟誰會大撈一筆,誰會破產?
這可不是隨機選擇的問題。研究結果顯示,有一小部分志願者遠比其他人聰明,他們可以承擔風險持續做出最佳選擇。這些人不是金融奇才,也不是經濟學家、數學家或撲克牌世界大賽冠軍。他們不過是帶有「鬥士基因」—單胺氧化酶A基因多態性(MAOA-L),這種基因先前被認為跟危險的「人格病態」行為有關。
「跟以往文獻中的討論截然不同的是,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些行為模式不見得不好,」弗里德曼團隊寫道,「因為在做財務抉擇時,這些人只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才會冒險行事。」
弗里德曼更進一步地說明。「如果兩名賭徒在玩牌,其中一人賭很大,」他說,「看起來這個人似乎更暴力或衝動。但是你並不知道他手中拿了什麼牌,或許他因為贏面大才押大賭注。」
另外,加拿大心理學家海爾跟同事在二○一○年所做的調查研究,也證實這一點。海爾邀請二百多名美國企業高階主管填寫《病態人格檢測表修訂版》,藉此比較企業高階主管跟一般人的人格病態特性有何不同。結果,企業高階主管不但在得分上遙遙領先,他們本身的人格病態跟企業內部對其個人魅力和簡報風格的評比也出現正相關:這群人擁有創造力、優秀的策略思維能力、以及出色的溝通技巧。
後來,我們在第一章提過英國薩里大學學者博德和弗里松進行的調查,當然也為這種論點提出佐證。他們將企業執行長跟布羅德莫精神病院(Broadmoor Hospital,英國一家高安全級別的鑑定機構)的住院者,就其心理特徵測試進行比較。結果,在人格病態特徵方面,企業執行長這類人士竟然勝出。大家可要知道,布羅德莫精神病院裡面關的可是全英國最危險的罪犯。
我跟海爾說,近年來由於企業精簡人力、改組和併購,其實為人格病態者提供更適當的溫床。我認為,就像政治動盪和不穩定性也是「培養」人格病態者的好環境,工商業同樣也成為造就人格病態者的廣大領域。海爾點頭表示贊同。
「我一直認為,如果我不在監獄裡研究人格病態者,那麼我一定會到股票交易所去研究這群人,」他興奮地說,「毫無疑問,跟人格病態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相比,企業界裡人格病態的比例簡直高得嚇人。你在任何組織都能找到他們,在那裡他們有相應的地位和身分,有控制他人的權力,還有機會取得物質財富。」
跟海爾共同撰寫企業內部人格病態相關論文的合著者、美國紐約產業與組織心理學家保羅.巴比亞克(Paul Babiak)贊同這種說法。
「人格病態者在處理緊急多變狀況時,幾乎毫無困難。其實,他們在這方面游刃有餘,」巴比亞克解釋說,「組織內部的混亂,剛好滿足人格病態者尋求刺激的必要需求,也為其強烈的控制慾和施虐行為提供足夠的掩護。」
諷刺的是,這些膽敢打破常規、承擔風險和尋求刺激的人,掌控著世界經濟發展走向,而他們跟廢墟上的崛起者擁有完全相同的個性。就像電影中的騙子主角艾班尼爾說的,他們是掉進鮮奶油裡的老鼠,透過不斷抗爭,終於把鮮奶油攪拌成奶油,得以順利脫困。
[1] 演化心理學家試圖將人類的特性和行為,解釋成物競天擇這類功能的產物,例如:人格和繁殖策略;也解釋成人類祖先為解決生活環境中的問題,逐漸發展出的心理適應性。
本文摘錄自《非典型力量:瘋癲的智慧、偏執的專注、冷酷的堅毅,暗黑人格的正向發揮》,大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