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到了盡頭,但好像也僅此而已,我們生活還是照常,生命仍然繼續在走;除了到不了2015的阿用和阿河以外。那麼在這之後又會走到哪裡呢?
地球的巨變我們感之深,受之切,好像再這樣下去就會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於是第六次大滅絕繪聲繪影的存在。但那會不會因為我們只是渺小的人類用渺小的尺度看到的世界?又或者環境真的有因為人類而有所變遷?到底有沒有第六次大滅絕?
2014年盡頭的M.I.C.-盡頭,從海洋酸暖化,野生動物與棲地關係來看第六次大滅絕。
曾庸哲:未來的海洋與碳排放
你有注意到我們周遭的海洋發生了甚麼事呢?
或許沒有,但對氣候變遷或是溫室氣體,一定略懂略懂。溫室氣體當中,像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其實本來就存在於大氣當中。現在大氣當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是380ppm,如果我們憂鬱悲觀一點,2100年有可能會增加到現在濃度的2.5倍。大氣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除了讓我們氣溫上升以外,對於海洋的酸鹼度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海水的平均pH值是8.1處在一個微鹼性的狀態,而容易與水結合的二氧化碳會讓海水的pH值下降(詳見圖1),使得海洋酸化情形變得更嚴重,特別是表層海域。
海水變酸會發生什麼事?首當其衝的就是生活在海洋裡的生物。這些海洋生物幾萬年演化下來一直生存在pH值8.1的微鹼環境,這樣穩定的狀態在短時間內發生劇烈變動這影響當然不言而喻。尤其是對大陸棚沿岸的生物,許多大陸棚的生物,像是海星、海膽、貝類,組成他們外殼的碳酸鈣,會因為水中的氫離子增加而讓鈣離子被解離(詳見圖1),這讓牠們殼的結構受到影響。沒有人會願意住在牆壁一個洞一個洞,輕輕一碰還會碎掉的房子裡吧?
關於溫室效應和全球暖化到底存不存在,或許還是眾說紛紜,但根據圖2的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曲線圖來看,嗯…,到底有沒有關係其實是非常清楚的。當然自然環境也有自己本身的變動,但人類無疑在這之中也扮演了那個狠狠踢了一腳的腳色。極端氣候的出現、海平面上升、生物受到衝擊,我們似乎難辭其咎。
剛剛提的都是全球,那台灣呢?
澎湖的頭足類非常的多,講者除了在澎湖取樣做研究以外也做了些水事紀錄。雖然是海邊但有需要管那麼寬嗎?因為其實我們找不到政府有關台灣海峽的水事資料。澎湖夏天的時候二氧化碳濃度跟全球差不多,但一到了冬天,水變冷容易讓氣體溶入其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便會提高。除了pH值,溫度也是台灣周邊海域常遇到的問題。台灣周圍表層海域的溫度甚至會在一年之內相差到八度之多。台灣在過去的100年,溫度上升的幅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而二氧化碳的排放更是全球平均的三倍,如果這樣的狀況無法改善,以後的海洋就會像又熱又酸的碳酸飲料。
有看過小說《群》嗎? 其中提到的生物無故的大量聚集,鯨魚違反習性的攻擊人類的觀光船,陸棚塌陷而造成海嘯,其實都已經不是想像。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皆是來自海洋,但我們對於這個內太空的了解其實也沒有比外太空多太多。
回到我們這次的主題:滅絕。
真的有滅絕的概念嗎?其實就算某種物種真的絕種了,牠的基因還是保留著,或許等到之後演化優勢出現時這樣的基因還是有可能會再次派上用場。若是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其實沒有物種真的完全消失過。菊石是中世代的海洋霸主,到了寒武紀的時候消失;但我們常說鸚鵡螺是活化石,正是因為牠有許多地方仍跟菊石非常類似,而現今的頭足類動物也是系出同源。這類的動物剛開始是固著型,為了適應環境而演化成運動型。
當海水越變越酸的時候,一些固著型的動物,像是石藻、海膽、海洋天使、孔雀蛤,牠們因為無法調節海洋酸化所帶來的影響,殼會有不正常碳酸鈣的累積跟侵蝕。在酸化的海洋環境中,會造成牠們的生長遇到瓶頸點,而且耳朵當中的耳石也會受到影響。
那牠們能知道海洋當中的改變嗎?魚跟人類一樣都有腦,可以用來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那頭足類有沒有腦呢?當然,不然怎麼預測冠軍呢(為何不問問神奇的章魚保羅?)。但他們腦袋不是像我們一般想像的腦,而是一個圍著食道像甜甜圈一樣的構造(圖3),還有另一部分是在牠們眼睛下,所以頭足類視覺會非常敏銳。酸化海水也會造成牠們的骨板會有增厚和不正常的碳酸鈣累積,影響牠們的游泳能力。
另外溫度的變化除了直接影響養殖魚類外,也會造成活性氧化物容易累積造成細胞死亡,這對珊瑚的影響會非常大,還有海參也會把牠體內共生的魚給丟出來。總和來說海洋環境的劇烈變遷會讓海洋生物的代謝異常、體內失衡、細胞氧化壓力加劇,使這些海洋動物快速老化,甚至會在卵期就敷不出來。
這樣牠們滅絕了嗎?難說,搞不好只是跑到內太空的哪裡讓我們找不到他而已。生命,自會找到出口讓自己不至於滅絕,但或許就不會是我們想像的到的樣子了。
http://youtu.be/1hHc6vPYc2o?list=PLBbGP5YXTYgl5imF4rSf5y5UO8WGNehIt
林大利:從野生動物與棲地看第六次大麵絕
滅絕有不同的層次,死亡是所有生命的終點。 生命會死亡,物種會滅絕,而死亡和滅絕代表的都是永遠的消失。其實99%曾出現在地球上的生物已經滅絕,現在還活著的遲早也會滅絕,那我們還需要去關心滅絕這件事嗎?
滅絕是正常的現象,相對的,有物種消失就會有新的物種出現。大滅絕有兩個定義:1.短時間內75%以上的物種滅絕。2.滅絕速率顯著高於背景速率。
那我們已經置身在第六次大滅絕裡了嗎?
當人類剛發展農業的時候,當時狒狒比人類還要多。工業革命後人口爆炸,現今已經超過了70億人,也因為人類確確實實的改變了這個世界,因此被稱為人類世。很多東西都跟人口數一起增長,電話、資源消耗、麥當當,還有物種滅絕數。
從圖4我們可以看的出來,相較背景滅絕速率來看,目前物種滅絕的程度還不及之前五次大滅絕。但是如果將近危(NT)、瀕危(VU)、瀕滅(EN)、嚴重瀕危(CR)的物種也算進去,第六次大滅絕離我們並不遠。我們站在第六次大滅絕的門口嗎?或是我們還來得及阻止這件事情發生?
先來看看為什麼會有第六次大滅絕。歸納出了六大原因:氣候變遷、外來入侵、過度獵捕、棲地流失、棲地破碎、棲地劣化。其中三個都跟棲地有關。
我們的住所也是我們的棲地,想想你在買房子前會考慮些什麼?可能是有沒有捷運、房價、離學區近不近、小七在哪裡、是不是河岸第一排…….總之會想很多,畢竟住哪裡好重要。野生動物也是一樣,棲地必須要讓他的生理行為能正常運作,有生存的重要資源,能應對天敵和環境的變化,對野生動物來說也是好重要。
野生動物與棲地關係
如果可以問問野生動物「你要想住哪裡?」,他一定也會有不亞於人類的各式回答和各種考量,雖然他們沒有社會住宅(誤)。各種生物有其分布,就跟人類一樣,許多人聚集的地方形成了下圖的亮點(圖5)。
人類的出現無疑大幅地改變了地球,影響了許多野生動物的生存。我們砍熱帶雨林,種植油棕等等的經濟植物,單調的植物林相,也嚴重的破壞了動植物的棲地。能不能有些方法可以改變這樣的窘境呢?
以往我們覺得「天然的尚好」,天然林應該是比人工林更好的棲地。但講者在梅峰所做的實驗,卻發現鳥的種數並沒有非常顯著的差異,為什麼會這樣呢?經過更詳細的分析,發現次冠層的植群結構,其實是提高鳥種豐富度的重要因子。大片的天然林當然依舊是生物多樣性高的環境,但如果面積不夠大,把心力用在照顧植群結構,還是很有機會成為野生動物的合宜住宅。
棲地破碎化,讓一些需要大面積的野生動物無法生存。但面積和距離的效應真的是壁壘分明嗎?如果是這樣的話,越小和越遠的島生物應該會越容易滅絕。但島嶼跟棲地破碎化的情況還是有差的。棲地總量假說指出,我們應該在意的不是距離或面積,而是棲地的總量。
稻田的保育功能
稻田其實是一個很特別的場域,他在四季是四種不同的棲地類型,會有不同的生物來棲息。如果可以善用這樣的環境,改變其特性,或許可以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樣性。從中國引進到佐渡島的朱鷺,反而在佐渡的田間生存的更好。也透過產品的行銷包裝,讓消費者能知道這裏的故事,也讓農民有多的資源可以提供朱鷺們友善的生活環境。台灣也有萌萌的石虎米和董雞米啊。
啊那麼多物種消失,是有差嗎?
除了在動物園看不到,對我的生活真的會有影響嗎?生物多樣性是一個互存的複雜整體,其中有許多的未知。如果人類破壞了原始的自然樣貌,最後受到影響的也必定是人類。營養瀑布,食物鏈中其中一個角色加入或消失,都會改變整個食物網。
沒有一種生物能夠完全獨立生存,包括人類。每一個物種就像飛機的螺絲釘,我們不知道少了哪一個、掉了多少,會讓整架飛機掉下來。
或許生物多樣性的一切還有很多都沒有定論,但能確定的是,目前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速度比起人類還沒出現的時代相比,速度快得嚇人。而由單一物種造成其他物種大量滅絕的這檔事,也從來沒發生過。
我們很特別,但我們仍是生物圈的一份子。會不會有第六次大滅絕?可能就要考驗以智慧為名的智人的智慧了。
http://youtu.be/AdO_m3vyAss?list=PLBbGP5YXTYgl5imF4rSf5y5UO8WGNehIt
【關於 M. I. C.】 M. I. C.(Micro Idea Collider,M. I. C.)微型點子對撞機是 PanSci 定期舉辦的小規模科學聚會,約一個月一場,為便於交流討論,人數設定於三十人上下,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找兩位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針對同一主題,各自在 30 分鐘內與大家分享相關科學知識或有趣的想法,並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討論,加速對撞激盪出好點子。請務必認知:參加者被(推入火坑)邀請成為之後場次講者的機率非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