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
1

文字

分享

0
6
1

水行俠的亞特蘭提斯為何向陸地宣戰?看完電影也看真實的海洋危機

嚴融怡_96
・2019/01/07 ・43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55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2019.01.10 編按:原文中誤將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地理位置誤植為「東經 135 度至 155 度」,經查證應為「西經 135 度至 155 度」,特此更正。

最近熱映的電影水行俠,劇中海底王國亞特蘭提斯意圖襲捲世界,而其發起戰爭的原因,除了主要角色間的衝突外,也提及了人類長年以來排往海洋的毒物、廢料和垃圾對海洋造成的環境汙染及生態破壞。

藉此機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前世界的海洋生態面臨了哪些危機(逼得亞特蘭提斯要開戰了)。

石油、重金屬、營養物質,那些有意無意流入海洋的汙染

石油汙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石油汙染日益成為影響海洋環境的因素。在 1975 年,地中海每年約承受 50 萬噸的漏油;到了 1980 年代初期,則是每年 82 萬噸。這當中有部分成為焦油沖刷到陸地,其他則常成為海上的浮油干擾海洋生態。這時期光是在地中海,便吸收了全球六分之一的石油汙染。這些汙染甚至有超過半數其實是在日常的清潔和裝載過程中累積,其中以利比亞這類的產油區域尤其明顯。

美國舊金山灣的石油汙染。圖/wikimedia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汙染。圖/wikimedia

經食物鏈累積影響生態的環境荷爾蒙和重金屬汙染

晚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工業廢水的無序排放和廢棄物的棄置也為海洋帶來甚多汙染,包括 PCB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多氯聯苯,屬致癌物,容易蓄積於脂肪組織,引起皮膚、內臟器官損害和內分泌異常)等多種環境荷爾蒙,或是鉛、砷與汞等重金屬。重金屬當中又以汞汙染的變化較為多樣,當汞轉變為甲基汞型態時,在海洋生物體的累積和轉移均影響深遠。

圖/imdb
圖片:大白鯊很常出現在各類電影作品當中,但大部分都是負面的角色。而在《水行俠》當中, 大白鯊則被賦予啟發男主角發現與動物溝通超能力的啟迪者角色。並在男主角受到同學霸凌時, 試圖衝撞玻璃牆幫助男主角。同時大白鯊們還作為亞特蘭提斯軍隊的坐騎。
圖/作者繪製

廢水讓海洋優養化,藻華破壞海洋生態

另一方面,部分工業廢水(如食品加工廠、化學肥料廠與染整業等)和都市廢水、重度施肥農地的暴雨沖刷也都帶給海洋過度的氮、磷營養物質,使海洋區域性優養化,造成藻類、細菌或浮游生物突然過度增殖破壞生態的藻華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藻華除了特別容易發生於近海、水流較為封閉的海灣、流動性不佳的淺層大陸棚等位置,有時也會由於海流的傳遞擴散,因而反覆在特定區域發生。另外全球溫室效應加劇使得海水增溫,過多的養分結合海溫增高,也可能是大型藻華事件發生頻率增加的原因。1969 年之後,亞得里亞海北部發生藻華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便比前一世紀要增加許多。

由於區域性優養化,造成藻類、細菌或浮游生物突然過度增殖、破壞生態的現象為藻華。圖/flickr

面對區域性的藻華危機,已經有跨國性的行動投入環境治理,像是 1975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便協助發起「地中海行動計畫」(Mediterranean Action Plan),以跨國解決藻華經常發生的問題。地中海的洋流致使各國難以獨力應對海洋汙染的問題,地中海行動計畫在某個程度上讓某些政治敵對的國家得以在科學基礎上化解歧見與建立共識。

美國加州 2008 年的藻華。圖/flickr

近幾年大量毒藻的發生甚至可以殺死各類毒藻海流所流經的動物群。像是 2015 年 4 月的加州大藻華事件,大型的藻華並未如往年那樣在數週之後消失,反而不斷增生為一個大怪物,持續變形與擴張,從加州海峽群島到科迪亞克,蔓延 3200 公里以上。

有毒藻華使得貝類採收業被迫關門。因為貝類濾食到有毒海藻的毒化物,體內毒素濃度甚至比一般被視為高濃度的情形還要高出 30 倍。作為許多海洋大型動物食物的鯷魚,牠們體內的軟骨藻酸(Domoic acid)含量也異常飆高,含有毒素的鯷魚不僅無法供應人類的漁業使用,甚至也導致了數百隻海獅、海豹、鼠海豚與海鳥生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軟骨藻酸(Domoic acid)是一種非蛋白胺基酸,可由長鏈羽狀矽藻代謝所產生,它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性物質,能致使短期記憶功能的長久性損害。自從 1987 年加拿大中毒事件之後,科學家開始認識到這類毒性物質在毒性藻華事件中的可怕作用。此外,一些城市當中未受處理的貓狗糞便直接透過下水道排入海水,也造成弓蟲病傳染給海洋哺乳動物。

「有垃圾,到公海了?」無人聞問的海洋垃圾場

*Aquaman from r/funny

  • 美國鄉民所做的水行俠改造版海報,凸顯了海洋充滿廢棄物的現況。

公海是最常被忽略甚至被蓄意棄置各類廢棄物的海域。特別是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海洋經常被認為是無邊遼闊、幾乎具備無限涵容與稀釋能力的環境系統。公海成為人類最廉價的垃圾棄置場,反正距離人類城市很遠,眼不見為淨。各類重金屬、廢油污甚至是放射性廢料都隨著廢棄物進入海洋,但是實際上不少垃圾仍會順著海流與潮汐逐漸被沖回海岸,而有些則沈入海底深處,最近人們發現即使連深邃的馬里亞納海溝,已經有不少區域堆積了的海底垃圾。

不容易分解的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造成哪些危害?

1990 年代,塑膠已佔全球海灘垃圾比重的 60%,這是半個世紀之前從未看過的景象。1970 年代,大批塑膠垃圾在歐美引起官方重視,國際上針對海拋逐漸有越來越嚴的規範。但人類悔悟得太慢,日益增加的海洋垃圾數量已經遠超過人類原先的預估。

海灘上的塑膠垃圾。圖/pixabay

塑膠垃圾不容易分解,在經過碎片化過程時又會形成更容易進入食物鏈循環的物質。除了一般較為熟知的塑膠吸管和塑膠餐具,還有隨下水道流入海洋的香煙塑膠濾嘴以及在漁船作業活動或養殖作業過程被扔棄的漁業廢棄物,這些其實是更大宗的塑膠垃圾來源。尤其廢棄漁網具還容易形成幽靈漁網,對海洋動物的危害極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量的海洋塑膠垃圾正持續改變海洋生態系統。像是藻類附著生長於塑膠碎片上,在藻類死亡後,會產生二甲基硫醚這種在許多海鮮當中最主要存在的氣味物質,會干擾許多依靠嗅覺覓食的海洋掠食者,尤其是信天翁、鸌科等海鳥,造成誤食事件層出不窮。塑膠垃圾十分容易被魚類、海鳥、海龜,以及海洋哺乳類動物如鯨豚等誤認為食物,特別是海龜最常把塑膠袋誤認為水母而加以吞食。曾有研究顯示,現今一些海域的海洋動物,常常在每吞入一公斤浮游生物的同時,也攝入六公斤的塑膠垃圾。即使垃圾順利通過消化道而不造成堵塞,海洋動物們也常因為吞下一肚子「偽食物」而營養不良,最後飢餓死亡。

動物誤食海洋塑膠垃圾。圖/flickrwikimedia

早自 1988 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就發現了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大約西經 135 度至 155 度、北緯 35 度至 42 度的太平洋海域,由於副熱帶高壓壟罩,造成水流旋轉,並持續將垃圾帶入漩渦當中,海洋中的大片漂浮垃圾碎屑在北太平洋環流系統 (The North Pacific Gyre, NPG)當中積累。然而北太平洋中間的大洋環流最弱,當大群垃圾隨著環流捲入中心後,會逐漸動彈不得,並累積成一座座垃圾島嶼飄浮於海面,最後甚至聚合形成大型的垃圾洲,這樣的垃圾聚積處便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帶。

根據科學家在 2018 年的推估,這個垃圾帶已經重達 8.7 萬噸,可換算為 4.3 萬輛汽車的重量,是原先預估的 16 倍;遍布面積也已達到 160 萬平方公里,約為台灣面積的 40 倍,其內部包含 1.8 兆塊的塑膠。

鞭鬚裸巨口魚:巨口魚科是海洋發光魚類,生活於大洋中層或底層。棲息深度的在水深
100-1050公尺間。有些種類具垂直洄游習性,白天在深水域,夜晚則游至表層覓食。會運用發光器誘捕獵物或吸引異性。巨口魚科長相較為奇怪,頭部造型很被使用在恐怖科幻電影。在《水行俠》當中,海怪的造型有一些似乎仿造了巨口魚的造型做設計。
圖/作者繪製

過多的塑膠碎片還造成了某些海上昆蟲的異常增生,例如海黽。過去大洋中的海黽只能將卵產在各類漂流的岩石碎屑或漂流木上,這些媒介其實在海洋當中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然而在 2012 年加州大學的研究當中發現,由於海洋表層漂浮的垃圾碎屑物愈來愈多,導致海黽族群有愈來愈充足的產卵搖籃,因此海黽的數量有大為提升的趨勢。此外,極端氣候的熱帶性風暴增加也讓漂流木大增,同樣給予了海黽愈來愈好的產卵條件。由於海黽會掠食浮游生物、魚卵以及一些孵出不久的小魚,海黽的增生正悄悄衝擊海洋生態的平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海洋酸化和全球暖化

除了毒物、廢料、垃圾以外,持續增高的二氧化碳排放讓海洋日益酸化,海洋生態的危機正處於臨界的狀態。海洋酸化所帶來的影響包括魚類感覺失能、水母增生等等;同時,海洋酸化所造成的碳酸根離子增加,也會干擾珊瑚蟲、浮游生物(如有孔蟲、放射蟲、矽藻等)、甲殼類以及螺貝類等生物在碳酸鈣外殼形成方面的生理過程,並使已形成的鈣質更易溶解破壞等等。

眼下的海洋酸化景象與過去曾發生過的古始新世極熱事件(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PETM)頗有類似之處,當年的那場地質事件曾造成許多生物的滅絕,如今身處陸地的人類很有可能已經在造就地球上另一場滅絕事件。

海岸水泥化阻隔正常生態循環,海洋無法自淨

最後,還有另一項重要問題也深深遏抑海洋生態環境,那就是人類將海岸過度地水泥化封裝,這個水泥化的進程已經遍布河海,極大阻隔了水域的正常生態循環。天然廣闊的淤泥灘與天然植被往往能夠發揮較好的自淨能力與生態恢復力,但是當人類不斷填海、無序性地開發與濫用水泥堤岸的同時,也摧毀海岸原有的生態功能,造成海洋自然淨化作用無法進行,並加重赤潮的發生。

日本近幾年正在推廣「里海」措施,這是里山倡議往海洋的延伸,希望從全流域與海岸的復育開始做起,重新將昔日填海造陸的閒置農地恢復為淤泥灘;荷蘭在近幾年也陸續將某些以前圍海造陸的土地還給大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或許水行俠並不存在,但人類對於海洋的情況如果不加以重視,未來遭遇的反撲絕對不會亞於水行俠中亞特蘭提斯意圖發起的戰爭!

  • 文字編輯/蔡雨辰
文章難易度
嚴融怡_96
12 篇文章 ・ 61 位粉絲
曾就讀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在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擔任助理,長期作為台北鳥會的生態解說志工,並曾在多個學校社團擔任過講師;喜歡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球科學、生物學、與科學史等領域,對科普教育和環境教育都有著很大的熱情。居里夫人曾說:『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希望一生都徜徉在科學的星河當中。

0

8
0

文字

分享

0
8
0
氣候變遷會讓世界變得又熱又病嗎?暖化之下的寄生關係可不簡單
阿咏_96
・2023/05/15 ・3188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年來,氣候變遷已經變成一個眾所皆知的熱門話題,不僅影響著我們身處的自然環境,以及人類生活,也對生物的繁殖、生長、分布等造成衝擊。不過,今天我們沒有要討論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等這些巨觀環境的改變,而是要來談談或許你我體內都有的——寄生蟲。

提到寄生蟲,大家比較熟悉的或許是蟯蟲、蛔蟲等,有機會寄生於人類體內的寄生蟲,而自然中許多物種之間也有寄生關係,但這與氣候變遷有什麼關係呢?

有許多研究顯示,氣溫升高會導致寄生蟲爆發事件增加,也有些研究說寄生蟲在高溫下的表現比宿主好,因此暖化可能會造成相關疾病越來越嚴峻,後來也衍生出「地球越溫暖,流行病越多」的假說。

地球越溫暖,流行病越多」的假說近來相當盛行。圖/envatoelements

寄生不是哩想ㄟ那麼簡單

俗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腹肌藏在脂肪裡。

如同在生物課本裡學過的,寄生關係是生物間的交互作用,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體表或體內,獲取營養得以生存、繁殖,所以也並非只有寄生蟲的事,和宿主的生理也有很大關係。找到溫度升高會影響寄生過程的哪些步驟,以及背後的機制怎麼運作,是了解氣候變遷對寄生關係影響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期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自然科學會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的一項新研究就發現,溫度能夠調節寄生真菌在宿主水蚤體內的感染機制。

這個研究由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助理教授孫烜駿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利用暖化實驗觀察水蚤和真菌之間的寄生關係。

他們將一種水蚤 Daphnia dentifera 作為實驗物種,水蚤平常吃藻類等浮游植物,然後也會被更大的捕食者吃掉,因此水蚤在淡水食物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今天的另一個主角 —— 寄生真菌 Metschnikowia bicuspidata ,則是一種會感染多種水蚤的酵母菌。

那水蚤是怎麼被感染的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宿主與寄生真菌之間的攻防戰

水蚤在濾食水中浮游植物時,寄生真菌的孢子可能會一起被牠吃進去,這時感染過程就開始了(水蚤表示:窩⋯⋯窩不知道QQ)首先,寄生真菌的針狀孢子需要先刺穿水蚤的腸道上皮細胞,才能進到體腔內開始發育、繁殖,感染初期有些水蚤還可能痊癒,否則就會進到最終感染階段,一旦水蚤體腔內充滿寄生真菌的孢子或孢子囊,便不可能康復,最終走向死亡,之後下一代孢子釋放回環境中,再被新宿主吃掉,完成感染週期。

寄生真菌在水蚤中的感染過程。生真菌的針狀孢子會先刺穿水蚤的腸道上皮細胞。圖/英國皇家學會《自然科學會報》

也不是所有被吃進去的孢子都能夠成功感染宿主,必須要經過重重關卡,畢竟水蚤也不是吃素的(好啦水蚤真的吃素沒錯 XD)

而兩道最重要的關卡就是「物理屏障」與「細胞免疫」。

物理屏障是一種常見的防禦形式,例如我們的皮膚和植物的角質層,在水蚤與寄生真菌的感染過程裡,腸道上皮細胞就是抵抗孢子進入體腔的物理屏障,像是一道能夠抵抗外來敵人的城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如果孢子還是順利進到水蚤的體腔內,細胞免疫就像一支軍隊,免疫細胞士兵們會聚集到被感染的部位,開啟防禦模式,共同抵禦外敵,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有些剛被感染的水蚤有機會康復的原因。

健康的 Daphnia dentifera 水蚤(左圖)與被寄生真菌 Metschnikowia bicuspidata 感染的水蚤(右圖)。圖/國立台灣大學

暖化之下,寄生關係會怎麼樣

研究團隊想知道:溫度對物裡屏障和細胞免疫的影響,以及會不會影響最終感染的機率。

因此他們把水蚤放到 20°C 和 24°C 下的環境飼養,為甚麼是這兩個溫度呢?

根據先前研究,20°C 是適合水蚤生長繁殖的溫度,而 24°C 則是來自 2100 年氣候變遷預測下的平均溫度變化,自西元 1985 年起,夏季的湖面溫度以每十年 0.34°C 攀升,到本世紀末預計上升 4°C。

並將不同溫度下飼養的水蚤,分別放入有寄生真菌和沒有寄生真菌的環境,總共四種環境條件的組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實驗組:24°C,沒有寄生真菌
  2. 實驗組:24°C,有寄生真菌
  3. 控制組:20°C,沒有寄生真菌
  4. 控制組:20°C,有寄生真菌

接著,為了知道感染初期的情形,針對有寄生真菌的組別,研究團隊在放入真菌 24 小時後,用複式顯微鏡觀察,檢查水蚤腸道和體腔內是否有孢子,以及孢子的數量。

那要怎麼知道物理屏障和細胞免疫的防禦效果呢?

如同前段提過的,我們將作為物理屏障的腸道上皮細胞想像成城牆,免疫細胞想像成軍隊,而寄生真菌的孢子是試圖入侵的外敵

腸道的防禦力便是用「後來在體腔內的孢子數」與「所有試圖刺穿腸道上皮的孢子數」相除;也就是「進到城牆內的敵人數」除以「所有一開始來城牆外攻擊的敵人數量」。(編按:每一百個攻擊城牆的敵人,會有多少人突破城牆的防禦進到牆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此之外,團隊也觀察在不同溫度下水蚤腸壁上皮的厚度,畢竟城牆的厚度可能是防禦的關鍵。

而細胞免疫則是以「前來支援的免疫細胞數」除以「體腔內的孢子數」計算,可以想像成一個敵人需要幾個士兵一起抵抗

除了兩道關卡的抵禦能力外,為了解水蚤的健康狀態,研究團隊紀錄牠們在感染後的死亡率和繁殖力。

溫度影響的不只是寄生關係

實驗結果發現,較溫暖環境下的水蚤腸壁上皮細胞比控制組厚,但腸壁是越厚越好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個結果顯示,其實較厚和較薄的腸壁上皮細胞,比較能抵抗寄生孢子的攻擊,反而是有中等腸道厚度的水蚤防禦孢子進入體腔的能力較弱。

而關於細胞免疫,則發現隨著成功進入體腔的孢子數量增加,附著在孢子上的免疫細胞總數也跟著增加,但在較溫暖環境下飼養的水蚤召集來的免疫細胞,比控制環境下來得少。也就是說,越多敵人入侵,軍隊會募集越多士兵來共同對抗,但在溫暖環境下召來的士兵較少

那物理屏障和細胞免疫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在 20°C 下,腸道上皮細胞越厚,每個寄生孢子所需要的免疫細胞數就越少,這似乎蠻容易理解的,若城牆越厚,軍隊火力就不需要太強,反之亦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在 24°C 卻看不到同樣的趨勢,我們知道的只有在溫暖環境下,同樣腸道厚度免疫細胞仍比控制組少。

最後,不論是繁殖力還是存活率,都是在溫暖環境下被感染的水蚤敬陪末座。

從這個研究,我們可以得知,溫度上升不僅會改變宿主的物理屏障,也會影響細胞免疫,進而改變寄生真菌對水蚤的感染結果。在更了解溫度影響寄生關係中的哪些關鍵特徵和結果後,便能預測在暖化環境中,宿主與寄生蟲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所導致的後果。

參考文獻

  1. Sun, S. J., Dziuba, M. K., Jaye, R. N., & Duffy, M. A. (2023). Temperature modifies trait-mediated infection outcomes in a Daphnia–fungal parasite system.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378(1873), 20220009.
  2. Rohr, J. R., & Cohen, J. M. (2020). Understanding how temperature shifts could impact infectious disease. PLoS biology, 18(11), e3000938.
  3. Harvell, C. D., Mitchell, C. E., Ward, J. R., Altizer, S., Dobson, A. P., Ostfeld, R. S., & Samuel, M. D. (2002). Climate warming and disease risks for terrestrial and marine biota. Science, 296(5576), 2158-2162.
  4. Miner, B. E., De Meester, L., Pfrender, M. E., Lampert, W., & Hairston Jr, N. G. (2012). Linking genes to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Daphnia as an ecogenomic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9(1735), 1873-1882.
  5. Ozersky, T., Nakov, T., Hampton, S. E., Rodenhouse, N. L., Woo, K. H., Shchapov, K., … & Moore, M. V. (2020). Hot and sick? Impacts of warming and a parasite on the dominant zooplankter of Lake Baikal.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65(11), 2772-2786.
阿咏_96
12 篇文章 ・ 660 位粉絲
You can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0

4
2

文字

分享

0
4
2
熱穹所壟罩的世界!——熱浪對全球造成的衝擊——《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_96
・2022/11/26 ・4035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駱世豪/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

Take Home Message

  • 歐美熱浪的主因是噴流增強了熱穹的下沉,造成熱空氣北移和累積。臺灣的熱浪則是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
  • 熱浪發生頻率變頻繁且強度變強,與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暖化效應增加有很大的關係。
  • 熱浪事件對生態、糧食、經濟和健康等面向都造成威脅,全球與臺灣熱浪的持續天數和強度都有增加的趨勢。

古代傳說中,后羿射下九個太陽讓地上的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古代的預言已經告訴我們,炎熱的氣候條件不利於萬物的生長。而在現今全球暖化的情況下,另外九個太陽會復活嗎?以上雖是玩笑話,但今(2022)年歐洲國家就受到熱浪(heatwave)嚴重影響,葡萄牙與西班牙最高溫度達到 45℃ 以上;英國更出現 54℃ 以上的極端高溫,發布有史以來第一個紅色高溫預警,並進入緊急狀態。

據統計,歐洲各國在 6 月因熱浪死亡的人數高達 2468 人。中國的溫度也突破近 62 年的歷史同期最高夏季平均氣溫,有 23 個省分出現 40℃ 以上高溫,許多地方都出現因熱浪致死的案例。臺灣也在 7 月中出現接近 40℃ 的溫度,並在多地出現 35℃ 左右、維持數天的極端高溫。近年來熱浪的強度和發生頻率不斷提高,造成人員經濟的損傷也愈來愈多,而究竟什麼是熱浪?它形成的背後機制為何?

熱浪是什麼?

「熱浪」是夏季主要造成災害的極端事件之一,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的定義:「熱浪現象是指一個地區超過該地區的歷年最高溫度平均值 5℃ 以上,並且持續 5 天以上。」一個地區能維持極端高溫並持續一段時間,背後一定有些天氣系統所導致。

如近年歐洲、北美熱浪頻傳,主要因素就是噴流(jet stream)與熱穹(heat dome)所造成;東亞主要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subtropical high)影響;印度和亞馬遜等熱帶區域則主要是受到降雨的影響。各區域因為氣候背景與緯度位置不同,造成熱浪的成因也有所不同,接下來我們會依序介紹世界各地氣候與緯度間的相互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空之龍所環抱的氣團

當北半球夏季中高緯地區噴流向北蜿蜒形成一個像 Ω(omega)的形狀時,就有可能形成熱浪(圖一),或因為它的特殊形狀而被稱為阻塞高壓(omega blocking)。噴流是一股由西往東的氣流,通常位於對流層頂,它的水平長度達上萬公里、寬數百公里,中心風速有時可達每小時 200~300 公里。

而噴流就像一個在地上亂甩的水管,蜿蜒的波動有時往北有時往南,當噴流在北美或歐洲地區蜿蜒向北時,會形成一個 Ω 的形狀,也會造成反氣旋(順時針)式風切,進而讓大氣產生下沉運動。在此區域內不易形成對流,造成穩定且乾燥的環境,也就是所謂的熱穹,或是阻塞高壓。噴流和熱穹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噴流增強熱穹的下沉機制,將南邊的暖空氣往北傳送,並將熱空氣累積,所以才形成熱浪。

圖一:熱浪形成原理與機制
(資料來源:AFPgraphics)

而在東亞的夏季,氣溫主要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subtropical high,以下簡稱副高)影響。副高中心約位於太平洋(東經 160 度、北緯 30 度左右),在它的增強過程中會向西伸擴張至中國東南沿岸,而當副高處於增強的狀態時,副高系統會再向西延伸且壟罩整個臺灣。

如上述所說,高壓壟罩的狀況下屬於對流穩定的晴朗天氣,配合上夏季的西南季風,將暖濕空氣往北傳送並堆積在副高所壟罩的區域上,最後在此區域形成熱浪現象。相較於北美、歐洲區域的乾熱浪,臺灣的熱浪屬於濕熱浪(wet heatwave)。除了極端高溫外,還有著高濕度的影響,悶熱的環境對人體有更大的傷害和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印度和亞馬遜熱帶區域雖屬於終年偏高溫的地區,但仍有熱浪現象產生,主要原因是降雨。熱帶地區主要氣候分為乾季與溼季,溼季通常為該地區的夏天,下雨能有助於該地區降溫,所以當降雨系統未出現、延遲或偏移,就很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熱浪。

熱浪造成的嚴重影響

熱浪事件對生態、糧食、經濟、健康等面向都造成諸多影響,以下將分為四類說明:

生態浩劫

根據聯合國(United Nations, UN)底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預測,如果到了 2100 年全球的溫度升高達到 2℃,陸地上大約 18% 的物種將面臨滅絕的高風險;如果升溫至 4.5℃,在我們有紀錄的所有動植物物種中約有一半將受到威脅。臺灣也面臨相同的狀況,當熱浪發生的頻率愈來愈高,持續時間和強度也都增加的狀況下,將發生物種多樣性減少、物種的分布改變、增加外來物種入侵機會等情況,對整體生態系平衡或農業生產造成衝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糧食危機

IPCC 於 2019 年報告中指出,全球主要農產品(如玉米、小麥、大豆)產量都會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減產 1.8~4.5%。若情況持續惡化,到 21 世紀中則可能導致產量下降 5~30%。

經濟損害

美國報導指出熱浪會造成極端高溫,進而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對於生產力(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也有影響。在高於平均水平的夏季氣溫下,每升高 1℃,美國各州的 GDP 就會下降 0.25%。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的報告預測,氣候變遷恐導致 2050 年前全球每年經濟產出損失 4%,臺灣位處的東亞區域則會有 1% 左右的損失(圖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全球GDP損失分布預測
預估全球於 2050 年在中度暖化情境(RCP4.5)下,GDP 因水災、自然災害以及熱浪所造成的損失分布。
(資料來源:S&P Global Ratings, Trucost, 2022)

人體危害

對於人體而言,熱浪最嚴重的傷害為熱衰竭(heat exhaustion)。根據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臺計畫(TCCIP)的報告指出,2003 年的歐洲熱浪估計已造成七萬多人死亡;2010 年俄羅斯熱浪則導致超過 5 萬 6000 人死亡。科學家警告:「如果各國家和企業不採取激烈行動來削減溫室氣體排放,2050 年時的英國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人數預計將增加兩倍,而且世界將經歷更頻繁、更強烈、更危險的熱浪危機。」

越來越熱的台灣——極端高溫天氣的頻率增加

熱浪發生頻率變頻繁且強度變強,主要與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全球暖化效應增加有很大的關係。更進一步使用溫度發生機率圖解釋(圖三),若峰值愈接近右邊,代表高溫事件發生的機率愈高;反之,若峰值愈接近左邊,低溫事件發生的機率愈高。當全球暖化效應增強時,就如同圖三所顯示的新氣候,整體機率分布相較於舊氣候來說會往右偏移,往更高溫度的地方移動,造成熱浪事件的發生機率更高。

而實際上全球的變化也是如此,根據科技部、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以及國家防災中心的報告,比較全球早期(1951~1980 年)和近期(1981~2010 年)的日最高溫資料(圖四左),在機率分布圖上可以看到往右偏移的情形,表示極端高溫事件的頻率與溫度都有增加的趨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的夏季日最高溫度也有相同的趨勢變化,以臺北的資料為例,比對早期(1960~1990 年)和近期(2006~2017 年)的夏季日最高溫度,能發現近期的頻率分布向右偏移,夏季日最高溫度的發生機率增加,平均值也增加近 1℃(圖四右)。全球與臺灣的平均氣溫或極端溫度發生頻率皆有增加的趨勢。

圖三:全球溫度發生機率變化分布圖
若峰值愈接近右邊,代表高溫事件發生的機率愈高;愈接近左邊,低溫事件發生的機率愈高。當全球暖化效應增強時(新氣候),整體機率分布會往右偏移,造成熱浪事件機率增加。而實際上全球的變化也是如此。(資料來源:Matt 科學Taylor, BBC Weather)
圖四:日最高溫與日最低溫觀測頻率分布圖
(資料來源:《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物理現象與機制報告》)

在未來(21 世紀中後期)趨勢的變化中,研究學者利用模式推估,指出以現在的熱浪門檻為標準,未來若是能將全球暖化程度控制在低暖化情境(RCP2.6),則臺灣地區的熱浪不管是在頻率、持續時間或強度上,和現今的差異不大。相反的,在高暖化情境(RCP8.5)情境下,21 世紀末臺灣整個夏季都可能處於熱浪狀態。未來若暖化情況持續增長,熱浪的發生將成為常態,而且持續天數和強度也有增加的趨勢。

TCCIP 計畫依據 IPCC 所設定的溫室氣體排放情境,進行臺灣地區的溫度模擬:在高暖化情境(RCP8.5)推估下,世紀末可能增溫超過 4℃,而北部地區增溫較南部嚴重,高溫有可能影響農作物生長與收成。臺灣在未來將面臨更嚴重的熱浪衝擊,對於能源使用、公共衛生健康等都可能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而這急迫性的問題,就像電影《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裡女主角說的:

「如果不阻止它,我們就會無家可歸!」(If we don’t stop it, there won’t be any home to go back to!)

溫室氣體排放情境假設:「RCP」

IPCC 的報告中長使用到的濃度路徑「RCP」為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的英文縮寫,代表不同程度暖化路徑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情境假設」,其中假設四種不同暖化情境,由輕微到最嚴重分別為 RCP2.6、RCP4.5、RCP6.0、RCP8.5,分別代表的意義如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RCP2.6:增溫最小且緩慢的情境,輻射強迫力先在 21 世紀中期達到最大值 3 Wm-2,大約和二氧化碳濃度 490 ppm 相似,然後再緩慢下降到 21 世紀末。
  • RCP4.5:輻射強迫力會在 21 世紀末達到一個穩定狀態的情境,約為 4.5Wm-2,和二氧化碳濃度 650 ppm 相似,代表世界各國會想盡辦法做到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
  • RCP6.0:和 RCP4.5 相似,但輻射強迫力為 6 Wm-2,約為二氧化碳濃度 850 ppm,代表世界各國並沒有盡全力積極做到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
  • RCP8.5:輻射強迫力持續的增加到大於 8.5 Wm-2,即二氧化碳濃度會大於 1370 ppm,代表世界各國並無任何減量的動作。
圖五:輻射強迫力隨時間的變化圖
(資料來源:TCCIP;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GRID-Arendal/Studio Atlantis, 2021)
  •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2 年 11 月號〉
  •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501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0

6
1

文字

分享

0
6
1
水行俠的亞特蘭提斯為何向陸地宣戰?看完電影也看真實的海洋危機
嚴融怡_96
・2019/01/07 ・43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55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2019.01.10 編按:原文中誤將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地理位置誤植為「東經 135 度至 155 度」,經查證應為「西經 135 度至 155 度」,特此更正。

最近熱映的電影水行俠,劇中海底王國亞特蘭提斯意圖襲捲世界,而其發起戰爭的原因,除了主要角色間的衝突外,也提及了人類長年以來排往海洋的毒物、廢料和垃圾對海洋造成的環境汙染及生態破壞。

藉此機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前世界的海洋生態面臨了哪些危機(逼得亞特蘭提斯要開戰了)。

石油、重金屬、營養物質,那些有意無意流入海洋的汙染

石油汙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石油汙染日益成為影響海洋環境的因素。在 1975 年,地中海每年約承受 50 萬噸的漏油;到了 1980 年代初期,則是每年 82 萬噸。這當中有部分成為焦油沖刷到陸地,其他則常成為海上的浮油干擾海洋生態。這時期光是在地中海,便吸收了全球六分之一的石油汙染。這些汙染甚至有超過半數其實是在日常的清潔和裝載過程中累積,其中以利比亞這類的產油區域尤其明顯。

美國舊金山灣的石油汙染。圖/wikimedia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石油汙染。圖/wikimed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食物鏈累積影響生態的環境荷爾蒙和重金屬汙染

晚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工業廢水的無序排放和廢棄物的棄置也為海洋帶來甚多汙染,包括 PCB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多氯聯苯,屬致癌物,容易蓄積於脂肪組織,引起皮膚、內臟器官損害和內分泌異常)等多種環境荷爾蒙,或是鉛、砷與汞等重金屬。重金屬當中又以汞汙染的變化較為多樣,當汞轉變為甲基汞型態時,在海洋生物體的累積和轉移均影響深遠。

圖/imdb

圖片:大白鯊很常出現在各類電影作品當中,但大部分都是負面的角色。而在《水行俠》當中, 大白鯊則被賦予啟發男主角發現與動物溝通超能力的啟迪者角色。並在男主角受到同學霸凌時, 試圖衝撞玻璃牆幫助男主角。同時大白鯊們還作為亞特蘭提斯軍隊的坐騎。
圖/作者繪製

廢水讓海洋優養化,藻華破壞海洋生態

另一方面,部分工業廢水(如食品加工廠、化學肥料廠與染整業等)和都市廢水、重度施肥農地的暴雨沖刷也都帶給海洋過度的氮、磷營養物質,使海洋區域性優養化,造成藻類、細菌或浮游生物突然過度增殖破壞生態的藻華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藻華除了特別容易發生於近海、水流較為封閉的海灣、流動性不佳的淺層大陸棚等位置,有時也會由於海流的傳遞擴散,因而反覆在特定區域發生。另外全球溫室效應加劇使得海水增溫,過多的養分結合海溫增高,也可能是大型藻華事件發生頻率增加的原因。1969 年之後,亞得里亞海北部發生藻華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便比前一世紀要增加許多。

由於區域性優養化,造成藻類、細菌或浮游生物突然過度增殖、破壞生態的現象為藻華。圖/flickr

面對區域性的藻華危機,已經有跨國性的行動投入環境治理,像是 1975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便協助發起「地中海行動計畫」(Mediterranean Action Plan),以跨國解決藻華經常發生的問題。地中海的洋流致使各國難以獨力應對海洋汙染的問題,地中海行動計畫在某個程度上讓某些政治敵對的國家得以在科學基礎上化解歧見與建立共識。

美國加州 2008 年的藻華。圖/flick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幾年大量毒藻的發生甚至可以殺死各類毒藻海流所流經的動物群。像是 2015 年 4 月的加州大藻華事件,大型的藻華並未如往年那樣在數週之後消失,反而不斷增生為一個大怪物,持續變形與擴張,從加州海峽群島到科迪亞克,蔓延 3200 公里以上。

有毒藻華使得貝類採收業被迫關門。因為貝類濾食到有毒海藻的毒化物,體內毒素濃度甚至比一般被視為高濃度的情形還要高出 30 倍。作為許多海洋大型動物食物的鯷魚,牠們體內的軟骨藻酸(Domoic acid)含量也異常飆高,含有毒素的鯷魚不僅無法供應人類的漁業使用,甚至也導致了數百隻海獅、海豹、鼠海豚與海鳥生病。

軟骨藻酸(Domoic acid)是一種非蛋白胺基酸,可由長鏈羽狀矽藻代謝所產生,它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性物質,能致使短期記憶功能的長久性損害。自從 1987 年加拿大中毒事件之後,科學家開始認識到這類毒性物質在毒性藻華事件中的可怕作用。此外,一些城市當中未受處理的貓狗糞便直接透過下水道排入海水,也造成弓蟲病傳染給海洋哺乳動物。

「有垃圾,到公海了?」無人聞問的海洋垃圾場

*Aquaman from r/funny

  • 美國鄉民所做的水行俠改造版海報,凸顯了海洋充滿廢棄物的現況。

公海是最常被忽略甚至被蓄意棄置各類廢棄物的海域。特別是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海洋經常被認為是無邊遼闊、幾乎具備無限涵容與稀釋能力的環境系統。公海成為人類最廉價的垃圾棄置場,反正距離人類城市很遠,眼不見為淨。各類重金屬、廢油污甚至是放射性廢料都隨著廢棄物進入海洋,但是實際上不少垃圾仍會順著海流與潮汐逐漸被沖回海岸,而有些則沈入海底深處,最近人們發現即使連深邃的馬里亞納海溝,已經有不少區域堆積了的海底垃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容易分解的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造成哪些危害?

1990 年代,塑膠已佔全球海灘垃圾比重的 60%,這是半個世紀之前從未看過的景象。1970 年代,大批塑膠垃圾在歐美引起官方重視,國際上針對海拋逐漸有越來越嚴的規範。但人類悔悟得太慢,日益增加的海洋垃圾數量已經遠超過人類原先的預估。

海灘上的塑膠垃圾。圖/pixabay

塑膠垃圾不容易分解,在經過碎片化過程時又會形成更容易進入食物鏈循環的物質。除了一般較為熟知的塑膠吸管和塑膠餐具,還有隨下水道流入海洋的香煙塑膠濾嘴以及在漁船作業活動或養殖作業過程被扔棄的漁業廢棄物,這些其實是更大宗的塑膠垃圾來源。尤其廢棄漁網具還容易形成幽靈漁網,對海洋動物的危害極大。

大量的海洋塑膠垃圾正持續改變海洋生態系統。像是藻類附著生長於塑膠碎片上,在藻類死亡後,會產生二甲基硫醚這種在許多海鮮當中最主要存在的氣味物質,會干擾許多依靠嗅覺覓食的海洋掠食者,尤其是信天翁、鸌科等海鳥,造成誤食事件層出不窮。塑膠垃圾十分容易被魚類、海鳥、海龜,以及海洋哺乳類動物如鯨豚等誤認為食物,特別是海龜最常把塑膠袋誤認為水母而加以吞食。曾有研究顯示,現今一些海域的海洋動物,常常在每吞入一公斤浮游生物的同時,也攝入六公斤的塑膠垃圾。即使垃圾順利通過消化道而不造成堵塞,海洋動物們也常因為吞下一肚子「偽食物」而營養不良,最後飢餓死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動物誤食海洋塑膠垃圾。圖/flickrwikimedia

早自 1988 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就發現了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大約西經 135 度至 155 度、北緯 35 度至 42 度的太平洋海域,由於副熱帶高壓壟罩,造成水流旋轉,並持續將垃圾帶入漩渦當中,海洋中的大片漂浮垃圾碎屑在北太平洋環流系統 (The North Pacific Gyre, NPG)當中積累。然而北太平洋中間的大洋環流最弱,當大群垃圾隨著環流捲入中心後,會逐漸動彈不得,並累積成一座座垃圾島嶼飄浮於海面,最後甚至聚合形成大型的垃圾洲,這樣的垃圾聚積處便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帶。

根據科學家在 2018 年的推估,這個垃圾帶已經重達 8.7 萬噸,可換算為 4.3 萬輛汽車的重量,是原先預估的 16 倍;遍布面積也已達到 160 萬平方公里,約為台灣面積的 40 倍,其內部包含 1.8 兆塊的塑膠。

鞭鬚裸巨口魚:巨口魚科是海洋發光魚類,生活於大洋中層或底層。棲息深度的在水深
100-1050公尺間。有些種類具垂直洄游習性,白天在深水域,夜晚則游至表層覓食。會運用發光器誘捕獵物或吸引異性。巨口魚科長相較為奇怪,頭部造型很被使用在恐怖科幻電影。在《水行俠》當中,海怪的造型有一些似乎仿造了巨口魚的造型做設計。
圖/作者繪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多的塑膠碎片還造成了某些海上昆蟲的異常增生,例如海黽。過去大洋中的海黽只能將卵產在各類漂流的岩石碎屑或漂流木上,這些媒介其實在海洋當中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然而在 2012 年加州大學的研究當中發現,由於海洋表層漂浮的垃圾碎屑物愈來愈多,導致海黽族群有愈來愈充足的產卵搖籃,因此海黽的數量有大為提升的趨勢。此外,極端氣候的熱帶性風暴增加也讓漂流木大增,同樣給予了海黽愈來愈好的產卵條件。由於海黽會掠食浮游生物、魚卵以及一些孵出不久的小魚,海黽的增生正悄悄衝擊海洋生態的平衡。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海洋酸化和全球暖化

除了毒物、廢料、垃圾以外,持續增高的二氧化碳排放讓海洋日益酸化,海洋生態的危機正處於臨界的狀態。海洋酸化所帶來的影響包括魚類感覺失能、水母增生等等;同時,海洋酸化所造成的碳酸根離子增加,也會干擾珊瑚蟲、浮游生物(如有孔蟲、放射蟲、矽藻等)、甲殼類以及螺貝類等生物在碳酸鈣外殼形成方面的生理過程,並使已形成的鈣質更易溶解破壞等等。

眼下的海洋酸化景象與過去曾發生過的古始新世極熱事件(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PETM)頗有類似之處,當年的那場地質事件曾造成許多生物的滅絕,如今身處陸地的人類很有可能已經在造就地球上另一場滅絕事件。

海岸水泥化阻隔正常生態循環,海洋無法自淨

最後,還有另一項重要問題也深深遏抑海洋生態環境,那就是人類將海岸過度地水泥化封裝,這個水泥化的進程已經遍布河海,極大阻隔了水域的正常生態循環。天然廣闊的淤泥灘與天然植被往往能夠發揮較好的自淨能力與生態恢復力,但是當人類不斷填海、無序性地開發與濫用水泥堤岸的同時,也摧毀海岸原有的生態功能,造成海洋自然淨化作用無法進行,並加重赤潮的發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近幾年正在推廣「里海」措施,這是里山倡議往海洋的延伸,希望從全流域與海岸的復育開始做起,重新將昔日填海造陸的閒置農地恢復為淤泥灘;荷蘭在近幾年也陸續將某些以前圍海造陸的土地還給大海。

這或許水行俠並不存在,但人類對於海洋的情況如果不加以重視,未來遭遇的反撲絕對不會亞於水行俠中亞特蘭提斯意圖發起的戰爭!

  • 文字編輯/蔡雨辰
文章難易度
嚴融怡_96
12 篇文章 ・ 61 位粉絲
曾就讀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在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擔任助理,長期作為台北鳥會的生態解說志工,並曾在多個學校社團擔任過講師;喜歡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球科學、生物學、與科學史等領域,對科普教育和環境教育都有著很大的熱情。居里夫人曾說:『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希望一生都徜徉在科學的星河當中。

0

1
4

文字

分享

0
1
4
人為開墾造成海洋酸化、雨林消失,第六次大滅絕正在上演!——《丈量人類世》
商周出版_96
・2022/10/12 ・2765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六次大滅絕?

人類引以自傲的科技文明迎來了新的人類世,卻疏忽了人類也正在製造大自然中第六次,也是第一次非自然原因的生物多樣性快速消失!

目前地球上約有 1,000 萬到 1,400 萬的物種,其消失速率大約是自然背景滅絕速率的 100-1,000 倍。

大量快速消失的物種

物種在正常時期的滅絕發生率稱為「背景滅絕率」,這是很不容易估計的工作,必須結合所有的化石資料庫,並且要做長期的追蹤。

每個生物族群的背景滅絕率都不一樣,通常是以每年 100 萬物種當中有多少物種滅絕來表示。以哺乳類為例,大約每年 100 萬物種會發生 0.25 次的滅絕事件。換句話說,世界上大約有 5,500 種哺乳類,背景滅絕率預期每七百年會有一種哺乳類消失,一個人的一生應該很難注意到這種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現在有約 28% 的瀕危物種,在 21 世紀結束前,包括全世界的大型哺乳類可能都會面臨危急存亡之秋,這樣的數字不可謂不高。

寇伯特(Elizabeth Kollbert, 1961-)在她 2014 年出版的《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一書中強調:「如果第六次的滅絕事件發生,極可能是人類造成的。」最可能的因素,還是人類殖民式的生活剝奪、侵犯了其他物種的生存棲息地所致。

伊莉莎白.寇伯特。圖/Wikipedia

海洋酸化

寇伯特的書中記錄了許多生物、生態、地質、考古學家第一手的研究結果。以那不勒斯附近火山口周遭海域的調查為例,顯示藤壺、貽貝、珊瑚藻、顆石藻、龍骨蟲、多種珊瑚、海螺、魁蛤、海綿、鯛魚、海膽等都在減少或消失。尤其是海水酸度達 7.8 的海域,69 種動物、51 種植物中約有 1/3 都不見了。

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是二氧化碳濃度快速上升的直接結果,人類大量燃燒煤與石油,無疑是將自然蘊藏的碳快速釋放到地表環境中的主因。專家指出:二戰後的二氧化碳排放速率是空前的加速上升。當今人類世的暖化作用,比起上一個更新世每一個冰期後的暖化,起碼快了超過一個數量級。地球已經有上千萬年沒有人類世這麼熱,可能連演化都忘了如何選擇能夠耐熱的基因。如果耐熱的 DNA 已經消失,生命已經不復保有這樣的特質,那對人類世就是真正的噩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水的 pH 值 7.8 或許是海洋生態的酸度臨界點,超過此臨界點,3/4 的消失物種會是鈣化生物。海洋酸化會嚴重地改變海水及其中的生態,譬如微生物族群的組成;獲得關鍵養分的方便程度;光線穿透海水的透光度影響海藻的生態;當然也影響光合作用;聲音傳播的情形將使得海洋更嘈雜;溶解性的金屬化合物也會改變;鈣化生物如海星、海膽、蛤蜊、牡蠣、藤壺、珊瑚等會因為缺鈣而大受影響,尤其是造礁珊瑚的白化現象——珊瑚蟲集體死亡,會使得依靠珊瑚生存的生物多樣性大幅下降。而珊瑚一旦消失,海中生態系必然崩解。

1700 年代到 1990 年代,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對世界各地海水 pH 的影響。圖/Wikipedia

珊瑚是人類以外也會建造龐大「公共工程」的生命體,例如綿延超過 2,600 公里的大堡礁, 最厚的地方有 150 公尺,這種規模即使是人類最大的工程都望塵莫及。珊瑚礁可能支持了數百萬種海中生命共同生存或賴以捕食的環境,是海洋「撒哈拉沙漠裡的雨林」。這樣的依存關係也許已經存續了許多個地質世代,卻可能在這個世紀慘遭大幅損毀。

大氣科學家考戴拉(Ken Caldeira)是「海洋酸化」一詞的創始人,他認為未來幾個世紀的海洋酸化程度,可能造成超過數億年的影響程度。

實驗還顯示:生活在北極,看起來像是長了翅膀的海螺,以及對海水酸度非常敏感的翼足類海蝴蝶也會瀕臨危機。海蝴蝶是鯡魚、鮭魚、鯨等的重要食物,海水變酸,食物鏈必然受影響。而鈣化生物如笠貝的殼,甚至會出現破洞。此外,1/3 的造礁珊瑚、1/3 的淡水軟體動物、1/3 的鯊魚及魟魚都將消失。而某些增加的物種,譬如超微浮游生物,它們會消耗掉更多養分,使食物鏈上層的生物大受影響,進而使生態結構崩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熱帶雨林的消失

除了海洋外, 嚴重影響生物性下降的原因還有熱帶「雨」「林」的減少。低緯度的雨林是地表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而亞馬遜雨林因為過度開墾,興起了「破碎森林生物動態研究計畫」(Biological Dynamics of Forest Fragments Project)。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實驗之一。

亞馬遜雨林。圖/Wikipedia

從1970 年代巴西政府開始鼓勵農牧業,就規定亞馬遜區必須維持至少一半的森林維持原狀。洛夫喬伊(Tom Lovejoy)就試圖說服農場主人讓科學家決定哪些樹要留下來。在巴西政府的同意下,許多方塊形的「森林群島」就成為森林保留區,裡面有許多生態研究正在進行蒐集物種數量的變化。

依統計數字來看,地球上沒有冰的 1 億 3 千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已經開發墾殖了 7 千萬平方公里。真正杳無人跡的「荒地」只有沙漠、西伯利亞、加拿大北部和亞馬遜河流域,總面積只有 3 千萬平方公里,這還沒有考慮到許多人為管線穿越、切割這些「荒地」區域的影響。

「破碎森林生物動態研究計畫」發現:破碎森林的生物多樣性隨著時間不斷下降,儘管叢林的多樣性豐富,但是局部地區滅絕可能演變成區域滅絕,最後成為全球性滅絕。亞馬遜的土地墾伐影響到大氣環流,破壞雨林,不僅造成「林」的消失,也可能導致「雨」的消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物多樣性之父威爾森(E. O. Wilson)和昆蟲學家厄文(Terry Erwin)都曾經估算過,破碎森林中昆蟲的當代滅絕率,可能比自然背景滅絕率高出了 1 萬倍!這個數字令人難以置信,當然統計的結果可能沒有考慮到滅絕發生所需要的時間,昆蟲的滅絕率也可能不同於其他生物的滅絕率。

科學家在全球的研究結果發現,對環境最敏感的兩棲類和昆蟲,如蛙類與蜜蜂,幾乎都在快速消失中。兩棲類在 3 億 7 千萬年前,就從海中率先登陸征服了陸地,生命力十分強悍,但如今兩棲綱可能是世界上瀕臨滅絕危機最嚴重的動物。據估計,兩棲類的滅絕率可能比背景滅絕率高出了 45,000 倍。

此外,很多其他族群的消失減損情形也頗驚人,受到影響的物種包括植物、動物的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魚類、無脊椎動物等。1/4 的哺乳類、1/5 的爬蟲類、以及 1/6 的鳥類,也正無奈地踏上人類世的滅絕之路。這些不僅發生在森林中、深海中,更發生在我們居住的城市或後院。

——本文摘自《丈量人類世:從宇宙大霹靂到人類文明的科學世界觀》,2022 年 9 月,商周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0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