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聞解剖室-案件編號4
案情:矛盾大對決之「口慾vs.性慾」事件
某一天的午餐時間,解剖員在網路上看見一則自由時報的新聞,題為「英研究:男人寧願餓肚子也要做愛」,內容指出:
「英國最新一項研究指出,男人同時面對性需求以及飢餓狀態時,其神經細胞會主動忽略飢餓感,專注在性愛上。助理教授道格拉斯(Douglas Portman)稱,這樣便能解釋男性和女性存在的某些差異……」
解剖員不禁覺得是不是應該把午餐省下來去找個伴侶?如果男人都真有這麼飢渴,餐飲業店家的生意可能會減低不少。先前的「看美女有益健康」讓男性有了看美女的藉口,如今變成坐而視不如起而行,這新聞豈不是給男人更多的藉口滿足個人私慾?而且「餓肚子」跟「做愛」,在科學上到底要怎麼比較呢?會準確嗎?令解剖員大為吃驚,真是一則疑點重重的新聞。
解剖:「口慾vs.食慾」問題多多?
在「科學」與「媒體」上,這篇新聞報導有許多的問題存在,就跟著解剖員一步一步抽絲剝繭看下去吧。首先剖開科學的部分來仔細檢驗一下:
科學疑點一:這個實驗怎麼做?
新聞中提到:「……研究人員透過一種叫做AWA的神經元,觀察出其在同時面對飢餓以及性需求的當下,會主動忽略飢餓感,選擇順從自己的性需求。」
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報導中並沒有提到任何有關於實驗如何進行的細節,僅把這聳人的結果拿出來使用。從標題觀察,如果要進行實驗測試,解剖員揣測可能得將一名男性、一堆香氣四溢的美食以及一名貌美的女性同時安置在一間房間內,此時男性和女性必須是要處在餓肚子的情形下,然後由研究人員觀察兩人在房間內的互動。但仔細想想,這樣的實驗似乎不太容易控制…(推眼鏡),若男性的前提條件再新增一個剛看完色情影片的狀況,說不定會更符合這個實驗的預期。此外,內文沒有說到實驗對象的年齡,若以科學實驗的完整性來考量,或許還要觀察所有年齡層的互動情形,而多設計幾個觀測組來進行比較全面性的驗證,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吧?!
不過這樣的實驗設計與控制實在不容易,解剖員想破頭也想像不到實驗到底是如何進行,而本篇新聞內容也完全沒提到實驗如何操作,只是隨便取了國外研究結果就來寫成一篇「簡潔扼要」的新聞稿,就要民眾買單,雖然標題的確讓人很難移開視線,但新聞內容著實太可疑了!
科學疑點二:人與蟲,傻傻分不清楚?
為了這些實驗設計上的疑惑,解剖員找來了原始研究的紀錄。根據原始研究論文, 這個研究的對象其實是一種線蟲(roundworms),研究內容是針對兩種性別的線蟲對於「食物」和「性」的追求程度進行分析。研究團隊發現,「雄性」身上對於食物的味覺受器相較於「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s)來的少許多,因此,當他們將「雌雄同體」與「雄性」都以圓環狀放置於培養皿,並且用食物作為隔離時,會發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雌雄同體」的蟲會吃食物,但「雄性」的蟲則會繞過食物尋找交配的對象。
接著,在〈華盛頓郵報〉的報導中就有提到,研究團隊表示當社會大眾看到這篇報導時,可能理所當然的認為「噢!真不愧是典型的男性會有的表現」,但是雄性線蟲去找交配的對象,可能只是因為他們的食物嗅覺不夠敏銳罷了!
在國內這篇新聞內容中,完全沒有提到實驗對象是「蟲」,而非人類。線蟲跟人類之間可以這麼簡單的類比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下次要不要透過雄性線蟲來推論男人喜歡「吃土」還是「吃菜」呢?科學研究的結果對於不同對象的推論,需要一個十分嚴謹的過程,而台灣記者「看到黑影就開槍」的能力,真的令人大開眼界!
接下來看看媒體上的問題:
媒體疑點一:被嫁禍的「英國研究」?
說到這篇研究的出處,新聞標題大大的指出「英國研究」,這樣的標題給速食閱讀者提供了一定的可信度,好像看到是國外研究,就會覺得比較有權威、比較有公信力。但經過解剖員的追查發現,文中提及的助理教授道格拉斯(Douglas Portman),其實是來自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而這個醫學中心位在美國紐約州。
唯一有可能跟「英國研究」有關的,解剖員大膽推測這不會又是翻譯自台灣記者最愛的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吧?果不其然,經過解剖員鍥而不捨的搜尋,果然在〈每日郵報〉找到這篇題為”Leg or breast? Male brains are wired to ignore food if they think sex is on the menu”的類似報導,雖然這一篇報導標題的煽情程度跟自由時報難分軒輊,但是至少人家在內容還提到了這是一篇「蟲」的研究。
此外,我們還找了幾個國外幾篇相關報導:The Washington Post、ScienceDaily、The Telegraph,沒有一篇提到這是「英國研究」,總不要抄人家英國媒體的報導,就一併把研究的功勞也送給英國吧?或許也因為國內記者的「努力」,讓「英國研究」在台灣變成是可笑的、不可盡信的代名詞,就讓我們為背黑鍋的「英國研究」默哀三分鐘吧!
媒體疑點二:煽色是王道?
曾經何時,只要新聞內容跟「性」扯上關係,幾乎是等同於獲得炒作話題的入場卷,社會大眾在觀賞新聞時若看見類似的這樣獵奇的標題難免多加駐足,漸漸的,媒體也養大了觀眾的胃口。
撇開這整個研究背後的實驗過程或理論基礎是否被詳細的說明,我們來看看記者朋友在翻譯過程中下的苦功。國內的這篇新聞報導是在17日,而研究成果線上刊登在Current Biology的日期是16日,相隔僅有一天,只能說國內記者是非常認真跟隨國外科學研究的腳步。不過,如果這一篇研究是焦注在線蟲之消化機能的探討,那麼你想要在台灣媒體看見相關報導,也許要等下輩子吧!
可見只要科學新聞主題辛辣一點,就可以成功地銷到台灣來,因為八卦、煽色是王道,只是這樣符合比例原則嗎?
解剖總結:引用國外研究要做對功課!
總結前面解剖結果,這一則新聞缺乏交代一個科學事件中最基本的訊息,相關的考證亦錯誤百出,不僅忽略了實驗的來龍去脈,更讓聳動的新聞標題誤導閱聽人的判斷。這樣的報導只把大眾對科學研究的眼界放在最膚淺的標題上,實在是非常不應該。綜合這一次的分析,本解剖室給這則新聞報導評以如下評價(11顆骷髏頭):
綜合剖析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滿分5顆)
「忽略過程」指數: ☠☠☠☠
「多重災難」指數: ☠☠☠
「戲劇效果」指數: ☠☠☠☠
(策劃/寫作:黃俊儒、陳柏廷、賴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