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技壓狗鼻-奈米晶片「聞」炸彈

雷漢欣
・2014/07/24 ・92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16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redit: expertinfantry via flickr CC BY 2.0
credit: expertinfantry via flickr CC BY 2.0

世界各地機場、公共場所的維安單位仰賴尖端科技、訓練精良的人員跟偵查犬來防阻恐怖攻擊,新型革命性電子晶片有奈米大小的化合物偵測器,可以讓辛苦的維安人員輕鬆一點。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Fernando Patolsky教授團隊跟Tracense公司研發了奈米科技感測器,其偵測炸彈化合物的能力優於偵測犬,這個研究最近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

與狗鼻匹敵的奈米鼻

既有的炸彈偵測器不僅體型龐大、昂貴、又需要專家來判讀偵測結果,而這項新開發的偵測器可移動、價格親民、可即時辨識,重點是相當精準!Patolsky表示,一片微小的晶片含有上千的超靈敏的偵測器,可以偵測並記錄空氣中低濃度的揮發性炸藥,即時辨識空氣中濃度幾ppq(1×10^-15)的不同種類氣體分子,這個靈敏度是現有科技的數萬倍,也是狗狗鼻子的數百倍。這個晶片也可以偵測現在較難發現的DIY炸彈,像是以色列等地的自殺炸彈客所用的熵炸藥(TATP)。

用在偵測器原型的奈米大小電晶體,對化合物極為靈敏,接觸到化合物就會改變電阻,一粒炸藥訊號分子碰上偵測器,就會黏在上面,讓偵測器啟動快速又準確的數學分析來辨識此分子。Patolsky認為,動物的表現受到心情、氣候、身體狀況、工作時數、嗅覺系統狀態所影響,而且動物無法告訴我們牠們到底聞到了什麼,相較於偵測犬,自動偵測系統有更好的效能跟穩定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維護世界和平的科技

這個偵測器還在測試階段,可以在數公尺外即時辨別許多種類的炸藥,目前已側試過商業引爆跟軍事用的TNT、RDX、HMX,以及TATP、HMTD等過氧化物炸藥,其中HMTD常見於自殺炸彈攻擊,現有技術很難偵測到。Patolsky說:「我們所做的突破有希望可以改變以往偵測有害物質的方式,提供社會更穩固的安全保障;更快速、靈敏的偵測空氣中微量爆炸物可以創造更好、更安全的世界。」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文章難易度
雷漢欣
20 篇文章 ・ 5 位粉絲
PanSci的菜菜實習編輯,來自溫馨的動科系,心情好的時候喜歡說「你知道嗎!?」小故事,即使常得到「誰不知道阿.......」的冷眼回應,也不改其志。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鑑識故事系列:2016 柏林聖誕市集的車輛恐攻
胡中行_96
・2022/11/28 ・219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年 24 歲的難民 Anis Amri,與聖戰組織關係密切,並擁有 6 個化名和 3 種國籍。2016 年 6 月,他的庇護申請遭到德國政府拒絕,卻又因為家鄉突尼西亞否認其公民身份,所以無法被遣返。 [1] 12 月 19 日,Amri 持槍射擊 1 名司機,把對方扔到副駕駛座,改由自己開車。當天 08:02 p.m.,他駕著該輛 40 噸重的聯結車,以 60 – 70 km/hr 的速度,直搗柏林 Breitscheidplatz 聖誕市集的中央通道。[2]

紅線框出聯結車穿越聖誕市集的軌跡。圖/參考資料 2,Figure 1(CC BY 4.0)

08:45 p.m. 柏林州立刑事調查辦公室調度中心的鑑識團隊,[註]在待命時接獲通報。依常規他們僅會派出 2 名人員;不過這回事態嚴重,被要求增加人力。[2]

09:30 p.m. 由 2 名鑑識專家和3名助理醫師所組成的團隊,抵達聖誕市集。此時距離事件發生,約過了 90 分鐘,傷患急救與運送皆已完成。比起醫療支援,顯然更需要警察深入調查。[2]

12 月 20 日,01:00 a.m. 警方在規劃管理架構後,展開搜證:現場被分為 5 大區域,每區負責的團隊,有刑案攝影師、鑑識病理學家、證物保管員與兇殺案調查員各 1 名。他們在市集的中央通道上與聯結車底下,各尋獲幾具屍體。此外,有 3 名稍早送醫的重傷受害者,於當晚死亡。[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前急救人員在處理傷患的時候,從聯結車裡把原本的司機拖出來搶救,可惜後者傷重不治。現在調查展開了,他們向警察報告司機的頭部受傷,而該傷口稍後又被確認為槍傷。這個發現立刻將警方的偵辦方向,由交通意外,扭轉成恐怖攻擊。[2]

聯結車從受害者左邊擠壓,使(褐色的)肝臟右邊爆開。圖/參考資料 2,Figure 4(CC BY 4.0)

驗屍

從 20 日早上到 22 日傍晚,此案的所有死屍都被檢驗一番。除了司機頭部的槍傷;以及解剖才會看到內臟毀壞,常出現於交通事故的鈍器損傷(如上圖);[2]還可見皮下組織與下面的筋膜,被外力錯開的「Morel-Lavallée 病灶」(Morel-Lavallée lesion,簡稱 MLL)。[2, 3]

車輛恐攻

以大型車輛進行恐怖攻擊的手法,並不罕見。車輛恐攻vehicle-ramming attacks)造成傷害的機制,大略可分為以下 4 種:

  1. 直接碰撞:受害者通常會有多處骨折,以及嚴重的顱腦損傷。[2]視速度而定,也可能因為驟然停止運動,而使內臟在體內劇烈撞擊,導致減速傷害deceleration injuries)。[2, 4]
  2. 撞飛出去:人體遭車輛衝擊,彈出去後,又掉落下來。不僅有撞擊的力道,砸在地面上,也會令四肢骨折,或腦部受傷慘重。[2]
  3. 輾壓損傷:沉重的車輛從人體上方駛過,於是骨骼碎裂,組織滑脫分離。[2]
  4. 間接創傷:受害的群眾在閃避車輛攻擊的過程中,彼此碰撞或擠壓,甚至在逃離時波及路人。[2]

在這個案件裡,驗屍所見的傷害均為前三項,沒有任何的間接創傷。[2]不過,是否有生還者屬於第四種,就不得而知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案發前幾年的 Breitscheidplatz 聖誕市集。圖/Arild Vågen on 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3.0)

聖誕市集是德國的歲末傳統之一,[5]難免人潮擁擠。案發當天雖然是星期一,但包含聯結車司機在內,Amri 總共造成 12 人死亡,[1, 2]數十人受傷。[1]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稱他是一位戰士。事後 Amri 逃離德國,悄悄地經由法國,進入義大利。12 月 23 日早晨,2 名米蘭警察例行臨檢,要求 Amri 提供身份證件。他突然拔槍射傷其一,隨後馬上被另個員警擊斃。[1]

約莫在恐攻落幕 7 週之後,2017 年 2 月,柏林消防局舉辦了一場給救災人員與警察的座談會,名稱取作「習得的教訓」(Lessons Learned)。內容討論急診醫療、警方策略,以及驗屍結果等諸多層面。他們認為從波士頓、巴黎、馬德里和孟買學來的重大傷亡經驗,被證實對這次的應變極有助益。儘管德國鮮少遇到恐怖攻擊,但警察、消防與鑑識等單位合作無間。[2]

  

延伸閱讀

國殤之後:集體哀慟的調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鑑識故事系列:萬聖節前夕的瑞典校園血案

備註

德國首都柏林的確是個「城市」,然而在行政上也被官方視為一「州」。[6]

參考資料

  1. Barajas J. (23 DEC 2016) ‘Berlin attack suspect killed in shootout with Italian police’. PBS News Hour.
  2. Buschmann C, Hartwig S, Tsokos M, et al. (2020) ‘Death scene investigation and autopsy proceedings in identifying the victims of the terror attack on the Breitscheidplatz in Berlin 19th December 2016’. Forensic Science, Medicine, and Pathology, 16, 510–514.
  3. Scolaro JA, Chao T, Zamorano DP. (2016) ‘The Morel-Lavallée Les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24 (10): 667 – 672.
  4. Dumovich J, Singh P. (19 SEP 2022) ‘Physiology, Trauma’.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5. Larsen T. (2020) ‘Advent’.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ristma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 Berlin Partner Business Location Center. (Accessed on 09 NOV 2022)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2

8
3

文字

分享

2
8
3
俄軍使用了真空彈!什麼是溫壓武器?它的原理和可怕之處在哪?
Lea Tang
・2022/03/14 ・168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烏克蘭政府及人權組織的報告,俄羅斯軍隊將集束炸彈和溫壓武器使用在對烏克蘭的戰事上——此項指控在 3/10 得到俄國國防部的承認(confirmed)

一種燃燒空氣的爆炸裝置

俄羅斯軍隊所使用的溫壓武器系統 TOS-1A,是俗稱「真空彈」的空投高功率真空炸彈。這類毀滅性的裝置通常以火箭發射或空投炸彈的形式部署,透過選擇不同的燃料——有毒金屬粉末或含有氧化劑之有機物質與炸藥共同施放。

彈藥發射後,空氣中的氧扮演助燃的角色,分散的燃料團於是成了一顆巨大火球。

對生物具有致命威脅

由於火球會在一瞬間用掉周遭所有的氧氣,真空彈的威力比傳統炸彈大,燃燒時間也更長。遇到真空彈攻擊時,幾乎沒有方法能夠自保——巨大的衝擊波能穿透任何未密封的遮蔽物,即使你位處地底下。

若是瞄準封閉空間投放真空彈,則會產生更為嚴重的後果。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 1990 年的一份報告中描述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些靠近著火點的人會直接消失,至於爆炸邊緣的人則會受到嚴重的內傷,包括鼓膜和內耳器官碎裂、嚴重腦震盪、肺和內臟器官破裂,甚至可能失明。

使用溫壓武器的爭議性

溫壓武器最早由二戰時期的德國所研發。1960 年代,美軍在越南、阿富汗以及蘇聯在中國、車臣都曾使用過。雖然尚未有國際法明確禁止真空彈的使用,但根據日內瓦公約「禁止使用無法區分目標的無差別攻擊武器」以及國際人道法「禁止造成過度以及不必要的傷害」:

若是使用真空彈來攻擊建築區、學校或醫院的平民,根據 1899 年與 1907 年的海牙公約,你很有可能被判犯有戰爭罪。

區域內無差別攻擊

鑑於溫壓武器對建築物或掩體中防禦者的高度破壞性,它們主要被用於城市環境。但即使鎖定的是軍事設施或人員,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使用溫壓武器,將波及爆炸範圍內的平民並造成大量傷亡。

過度殘忍的傷害

而儘管在特定狀態下,戰爭被賦予合法公正性,暴力也不得無限上綱。如果一種武器會延長士兵或平民的痛苦,並導致過度傷害,那麼該武器理論上是不被允許的。而溫壓武器顯然符合以上定義。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A.A. Khan QC)表示,他的法院將著手調查蒲亭對烏克蘭犯下的戰爭罪行。圖/ ICC

國際刑事法院展開調查

根據 1998 年《羅馬規約》,2002 年 7 月 1 日國際刑事法院於荷蘭海牙成立,職能是對犯有種族滅絕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和侵略罪的個人追究刑事責任。因應立陶宛及 38 個成員國的要求,國際刑事法院(ICC)針對普亭對烏克蘭的非法入侵行動已積極展開調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俄羅斯於 2016 年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烏克蘭也不是締約國成員,但烏克蘭已經接受了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所以檢察官有權進行調查。英國外交大臣卓慧思(Liz Truss)在聲明中表示:

迫切需要國際刑事法院對俄羅斯的野蠻行徑進行調查,追究那些應為此負責的人。英國將與盟國密切合作,以確保正義伸張。

參考資料:

  1. What is a thermobaric or vacuum bomb?
  2. Ukraine war: Russia confirms it has used thermobaric weapons, says UK’s Ministry of Defence
  3. What are thermobaric weapons, and does Russia have them in Ukraine?
  4. What are thermobaric weapons? And why should they be banned?
  5. Statement of ICC Prosecutor, Karim A.A. Khan QC, on the Situation in Ukraine: Receipt of Referrals from 39 States Parties and the Opening of an Investigation
  6. UK leads call for ICC to investigate Russia’s war crimes
所有討論 2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史巴克阻止了火山爆發?真的假的?
Y. H. Sun
・2013/05/26 ・1071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18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巴克和熔漿浴 Copyright Paramount Pictures

在最新電影《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Into Darkness)中有一幕,史巴克(Spock)帶著一箱冷聚變(cold fusion)儀器,獨自一人在火山岩漿中,企圖阻止火山爆發。

但究竟,在現實生活中,向火山投放物品究竟能不能阻止火山爆發呢?根據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網站上的一篇採訪報導,在人類歷史上,確實有人企圖透過各種方式,來阻止熔岩漿(lava flows)流動——或者是降低人員傷亡。

姑且先不論半人半瓦肯(Vulcan)的史巴克能不能在高達一千多度的火山中生存下來,在二十世紀初期的夏威夷,確實有例子是透過投放炸彈,來轟炸熔岩漿,甚至是1992年在義大利的埃特納火山(Mount Etna)。這背後的邏輯是這樣的——當熔漿爆發時,在它的最外層會因為與空氣接觸而急速冷卻,形成一圈管狀保護構造,熔漿則被隔絕在內,保持液態狀,流動數公里。而使用炸彈轟炸熔漿,則能破壞它外層的保護層,進而冷卻裡頭的熔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炸彈轟炸並非唯一阻止熔漿四處流動的方法。在1973年,冰島的艾爾菲火山(Eldfell)則是利用海水引灌的方式,阻止熔岩漿摧毀底下的村莊。這背後的原理也同樣是冷卻熔漿,但他們在熔岩漿的最前頭噴灑海水,使其固態化,造成後頭的熔岩漿堆積起來,使得熔岩漿在抵達村莊前,便停止了流動。

當然,阻止火山災害的方法不只是阻止熔漿流動,也可以在一開始時,就預先推測萬一火山爆發時,熔漿的流動路徑會是哪裡,避免將房屋建在此道上。當然,要是房子無可避免地建在該流動路徑上,最完美的狀態,可能是藉由炸彈、海水或者是堆積土牆來引導熔漿流向,避開村落。

但是不論是哪一項辦法,都需要事前準備才行。

大部分的火山在爆發前幾周或前幾個月,會有一段甦醒期(waking-up period)。當地底的岩漿移動時,它會連帶造成地面的小地震產生,而當火山爆發的日子接近時,地震的數目會越來越多。而當新的岩漿不斷湧進,使用GPS科技,可以測量到火山的表面積增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上的方法都是如何將火山爆發的傷害降至最低,那麼,現在讓我們回到主題:究竟科學家能不能阻止火山爆發呢?

答案,很不幸的,是「不行」。

火山爆發的現象,主要是在短時間內紓解地底的壓力,也就是說,除非科學家能找到緩慢釋放底層壓力的方式,不然火山爆發是必然的現象。而光是說「找到緩慢釋放底層壓力的方式」這句話,就已經是隸屬於科幻小說的範疇了。

不過,感謝好萊塢,史巴克阻止了火山爆發,企業號(Enterprise)的一天又平安地過去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探討文章:National Geographic: In the new ‘Star Trek’ film, Spock stops an active volcano. Is that possible? [MAY 16th, 2013]

延伸閱讀:Big Think: Why would you ever bomb a volcano? [APR 25, 2011]

Y. H. Sun
19 篇文章 ・ 1 位粉絲
不專業翻譯,閱讀涉獵廣泛,主要領域在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以及相關的生物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