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與真菌共同合作並進行貿易組成生物的地下市場。當他們沒有獲得等價的回報,他們會改變貿易夥伴。
這個發現是由跨國團隊一起完成,科學家們研究植物怎麼將光合作用所產生富含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與真菌從土壤攝取的磷做交換。他們發現植物的根會積極地去尋找真菌進行貿易,但是會盡量避開會作弊的真菌,因為這些真菌會囤積磷,試圖以少量的磷換取較多的碳水化合物。
這個報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2011.8.19)。
牛津大學動物系的教授 Stuart West,同時是這篇研究的作者之一,他提到:「這是首次發現到『生物性市場』以雙方面的合作夥伴得到公平受惠的方式進行,並非單方面得到益處而利用另一方的模式。我們已經證實植物與真菌雙方都會挑選貿易夥伴,當他們不甚滿意交易的結果,他們會在市場上意圖尋找到更好的貿易對象。」
研究團隊選用紫花苜蓿的近親-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為材料,觀察他們與其他三個不同種真菌之間的交互作用,這三種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 Glomus custos, and Glomus aggregatum) 分別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合作關係。他們使用放射性標記追踪植物產生的碳與真菌攝取到的磷。結果顯示公平交易原則的存在,不僅是更多的碳供給較願意配合的真菌,相對也有更多的磷會被提供給更願意合作的植物。
West 教授說:「我們認為,這種生物性市場,讓人聯想到自由市場經濟的出現,因為有很多的其他成員或甚至合夥人可以進行交易,就像人類的貿易活動一樣,假如植物與真菌雙方願意提供更好的條件,他們將能夠完成一樁較好的買賣!」
翻譯自:Univ. Oxford: Plants and fungi play the ‘underground market
原始論文: Science: Reciprocal Rewards Stabilize Cooperation in the Mycorrhizal Symbiosis/DOI: 10.1126/science.1208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