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泛科學獨立製作
生活在台灣,媒體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如影隨形,摸不到,成為習慣。如果將媒體視為一個動詞,這個過程會對哪些人造成影響呢?其實是多層次的,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被採訪的人」,尤其媒體拍攝受訪者流淚、煽情的畫面,容易引起民眾質疑「會不會傷害到當事者?」;但再想一想,我們自己所相信的社會面貌,不也是媒體形塑的嗎?因此「接收媒體的大眾」也是受影響的對象;最後,最容易被忽略的影響對象是「記者」,他們從事第一線採訪和報導的過程,貼近社會寫實的面貌,思考如何轉譯為新聞,這同時是自我內化的過程。
在這樣的理解之下,我們藉由政大廣電的許瓊文教授的分享,進入本次的主題─「媒體於災後重建的角色」。
媒體的災後角色 出了什麼問題?
關於災害,媒體於災前扮演預警情報的提供者,也是在災後讓我們了解災區復原情況的管道,這些都是媒體於防災、重建的正面功能,但是記者在重大災害發生時,也被要求要接觸飽受創傷的災民,人並非天生知道如何應對這種充滿壓力、傷痛的場面,甚至可能無意中傷害到受訪者。
Ochberg博士是新聞與創傷研究領域的先驅之一,他指出人在經歷重大威脅、涉及死亡的事件之後,即便自身沒有受到生理上的傷害,也可能產生極度緊張、恐懼的心理反應,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這種症候群可能隨著時間過去、調適生活而漸漸改善,但是研究卻發現在周年紀念後,追蹤災民的心理疾患反而有更嚴重的傾向,週年紀念發生了什麼事?
8月莫拉克風災4周年紀念屆滿,不妨觀察一下周年紀念的新聞將如何報導。許瓊文教授研究台灣主流媒體在災後重建扮演的腳色,發現台灣的主流媒體較少持續報導災後重建,一般民眾多在「周年紀念」時才會再次收看到災後報導。許教授分析2012年莫拉克風災三周年,台灣的四大報刊和莫拉克新聞網的內容,發現四大報的內容多為天災無情、災民悲戚的回顧畫面,成為災民創傷的「再經驗(re-experience)」,反而增加了災民的創傷壓力;相較之下,以公民媒體為號召的莫拉克新聞網則較為深入,能挖掘重建工作的各種問題,至於能否藉由新聞網強化大眾防備災觀念,許教授指出仍需各界媒體共同努力。
許教授指出,這樣的災後報導是狩獵式的,獵取到媒體所需的新聞就走了,但是媒體應該反過來思考「受災民眾需要什麼報導」,而不是「媒體需要什麼樣的報導」,否則用激情的畫面來增加媒體的曝光,很可能只是徒增災民的傷悲、強化災難宿命論,無法發揮在災後重建、加強防災的正面效果。
日本視角一:NHK電視台的經驗
許教授在台灣東部投入研究,於2013年4月發表《”The emergence of “star disaster-affected areas”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disaster and communi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 Taiwan example from Typhoon Morakot.”》,指出媒體於災期選擇一窩蜂報導的災區成為「明星災區」,也同時敞開救災團體、民眾捐款、非營利組織來到這個災區的大門,也就是說,媒體影響到資源的分配。如果媒體為了商業競爭,都往最有畫面的災區採訪,像是莫拉克風災時知本的金帥飯店,民眾目睹它倒下的過程恐怕不下十次,這樣不均衡的報導,可能會造成資源分配的不均。
媒體之於災害有很大的著力空間,許教授在2011年日本311地震前後,3次前往日本觀摩交流,獲得可供台灣參考的媒體趨勢,此專題將與各位分享,媒體有哪些實踐災後重建、強化防災的可能?
媒體間商業性的競爭在日本其實也很激烈,但是許教授發現日本的公共媒體NHK電視台不以商業競爭為第一考量,仔細的盤檢災害前、中、後有哪些民眾需要的資訊,反省討論媒體可能對災區造成的影響,令人敬佩。尤其在災害發生之後,對災區而言生活資訊是最迫切需要的,各種物資補給的來源在哪?交通什麼後會恢復?都是居民關切的問題;而這些基本需求處理到一定程度後,接著是引進防災的觀念,讓人們意識到重建也是為了防災。新聞室雖沒有強大財力,但在能力所及,可以從平時就投入「潛勢災區」研究,取得在地關鍵人的聯絡方式,災難發生時便能更深入、更踏實的貢獻媒體功能。
另外一個故事是關於長期的災後重建, NHK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與100個災民長期合作,透過專題報導的形式長期追蹤災民創傷後的成長,同時也細緻的觀察災民可能會在災區援助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一方面透過這樣的故事,讓各地的災民不只是回憶創傷,而是知道有人跟他們一樣如何努力的改善生活,發會正面的激勵效果;另一方面透過媒體角色來觀察救災體制,提供政府、救災團體可供參考的反省。
日本視角二:長田鷹取FMYY廣播
媒體的形式非常多元,不同的媒體和不同特質的人說話,同時,媒體也具有地域性質,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區域廣播台、不同地方聽廣播的人數也不同,甚至,不同的災區都有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災害經驗,這些都是許教授認為媒體人在接觸災害新聞時應做的功課。
廣播是個值得與防災、重建扣連的媒體形式,怎麼說?首先,廣播給人陪伴的感覺,也不需要依賴視覺,可能是老年朋友的主流媒體之一,而老年人正是災害下較為脆弱的族群。第二,廣播也是災害適應性較強的媒體形式,即便停電,只要有兩顆電池就可以收聽廣播。最後,廣播的地域特性使得它可能成為社區型媒體,這種類型的媒體在災後重建可以發揮重要的功能。
許教授在日本參訪中,挖掘到值得學習的社區型媒體案例─「FMYY廣播電台」。這是在日本神戶市的長田區,以鷹取教堂為中心的跨文化社區,為什麼是跨文化呢?神戶是明治維新時,受外國壓力首先開放的港口,在成為重工業大城後,除了移民農村人口,也招集更多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勞動力,因此長田區成為多國移民所居住的地方,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發生時,長田區13萬人口當中,包含來自28個國家的居民,其中一萬人以上為在此生活的外國移民。
對於這些跨國移民而言,主流媒體的語言可能是有距離的,災害發生時日本官方的預警無法滿足避難的即時需求,而鷹取社區的FMYY電台,從多語言轉換的廣播功能開始,進而在提供當地居民可使用的災害預警情報。
當然,這樣的社區型媒體不只是為了防災,更精確地說,防災不只是針對災害本身,它同時需要兼顧生活功能、社區營造、產業發展等,就如同災後重建也不只是關注在「災害」的慘痛過程,而是在災難之後,人們如何生活。FMYY電台在災後開始設立兒童日語班,再透過這些孩子,更深入認識這個社區。
媒體固然可能被社會結構制約,但記者不應只是由上而下的判斷媒體有什麼功能,記者同時也是媒體文化中的行動者,傾聽受訪者、社會大眾的需求,就是作為行動者的第一步。台灣有豐富的防救災及重建經驗,許多國家都希望與我們交流,防災與重建工作值得台灣媒體和學者一同深耕。
延伸學習:
- 媒體在災難中的正面功能(一):從日本NHK災難期間應變談起
- 媒體在災難中的正面功能(二):「我可以拍他們哭嗎」?
- 自學單元1:新聞與創傷
- Chiung-wen Hsu (2013) The emergence of “star disaster-affected areas”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disaster and communi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 Taiwan example from Typhoon Morakot. Natural Hazards.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大觀園 連結。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災難,然後》系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