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甲骨文有好幾種顏色?用拉曼光譜分析來告訴你!

史語所藏甲骨塗色現象研究團隊
・2023/10/16 ・10178字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林百尉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柯維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劉致慧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陳光宇 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
  • 黃銘崇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28 至 1937 年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於河南安陽小屯村周圍進行 15 次發掘,發現晚商時期的大量遺存,包括宮殿宗廟區的大型建築基址、西北崗的大型王陵、墓葬、祭祀坑等遺跡,以及青銅、陶、玉、骨等遺物,首次在考古學上證實以安陽小屯為中心的區域,是晚商的都城殷墟。除此之外,更發現了兩萬多片甲骨,包括 1936 年發現大量未經擾動的甲骨層、備受學者矚目的 YH127 坑,[1]目前皆收藏於史語所。

過去學者對甲骨塗色現象多有關注,然而,由於缺乏科學儀器及技術,長期限於肉眼辨識顏色種類,以及推測顏料成分。近年,我們系統性整理史語所藏殷墟甲骨上的塗色現象,並採用拉曼光譜分析其顏料成分,首次揭開甲骨色彩與顏料的神秘面紗。

甲骨塗色現象的肉眼辨識記錄及其限制

甲骨塗色的記錄,始於 1910 年羅振玉《殷商貞卜文字考》記錄甲骨文字塗朱、墨;其後,王襄(1925)、容庚(1933)等著錄皆有提及塗朱、墨的現象。[2]對史語所發掘甲骨文字所塗顏色的觀察,始於 1929 年董作賓〈新獲卜辭寫本後記〉,將所見塗色分為朱、墨兩種。屈萬里在《殷虛文字甲編考釋》中,更將顏色分為朱、墨、赭、淡紅、黃、紫等色。張秉權對 YH127 坑甲骨進行復原、綴合和考釋,出版《殷墟文字丙編》,以單版甲骨為單位,逐版記錄甲骨文字的塗色與褪色狀況,分成硃、褐、墨三種顏色,並直言其顏料成分有待定性分析。[3]

YH127 甲骨坑全貌。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除了史語所 1928 至 1937 年發掘的甲骨之外,1950 年後殷墟的考古發掘繼續進行,陸續出土許多甲骨。其中,最有名的兩次發現為 1973 年於小屯南地發現五千餘片甲骨、1991 年於花園莊東地 H3 坑出土 659 件龜腹甲、25 件背甲和 5 件卜骨,分別著錄於《小屯南地甲骨》與《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並有塗朱、塗黑等現象的記錄。[4]

2014 年,林宏明在檢視大量甲骨彩照之後,認為過去學者所判斷的顏色,可能受到埋藏環境及時間的影響,且無法確定是否為商人所塗原色,因此主張僅以塗朱、塗墨區分即可;而其學生林雅雯則認為褐色與朱、墨有顯著差異,提出甲骨塗色應有朱、墨、褐三色。[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上對甲骨塗色現象的記錄,皆為肉眼辨識,並未透過科學技術和方法進行顏料成分的定性分析。肉眼辨識的缺點,除了在人對顏色的感知和判斷標準不同之外,甲骨所塗顏料經過多年地下埋藏,可能導致嚴重的褪色,進一步使得今日學者肉眼辨識的顏色,不見得是晚商製作甲骨時所施用的顏色。除此之外,肉眼辨識僅能推測顏料材質,無法予以證實。因此,透過當代科學技術和方法進行顏料成分的定性分析,成為進一步討論甲骨塗色現象及其可能意義的突破點。 

拉曼光譜用於分析甲骨所塗顏料的可行性與突破性

過去使用科學方法檢驗顏料性質的研究,僅有 Benedetti-Pichler 透過傳統濕化學分析法,刮下普林斯頓大學所藏甲骨上的紅色顏料,推測其為硫化汞,存於自然界的硃砂。[6] 然而,這種侵入式方法不僅方法繁複、造成文物耗損,且僅能測出顏料可能的成分元素,而非分子結構。

硃砂。圖/wikimedia

目前學界常見的其他分析方法,包括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法(GC-MS)、傅里葉轉換紅外光譜分析法(FTIR)、核磁共振法(NMR)以及 X 射線螢光光譜法(XRF);然而,如學者所指出,這些方法或需進行化學預先處理、或易受不同因素干擾、或無法進行物相分析等。因此,非侵入式、高效的拉曼光譜(Raman Spectra),成為受到重視的分析方法。[7]

1928 年,印度科學家拉曼(Chandrasekhara Raman)發現,光線穿透透明液體時有散射現象,散射光的波長與原入射光不同,此一現象被稱為拉曼效應。波長改變的數值,反應分子內部的化學鍵振動(包括轉動)與不同能階的間距。因此,入射光與散射光的頻率移動差距,與分子的化學鍵與構成元素,有一定的密切關係。換言之,透過某一特定化合物入射光與拉曼光頻率之差所得光譜,等於該化合物的分子指紋(molecular fingerprint)。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拉曼散射強度僅為入射光的千萬分之一,直到雷射器問世,能提供優質、高強度的單色光,方推進其研究與應用。拉曼光譜儀結合共聚焦顯微鏡及雷射器,形成精準微量取得分子指紋的理想組合,可迅速辨識樣品中的各種化合物。自 2000 年代技術成熟之後,拉曼光譜已被學界大量用於分析考古所出土無機質類(包括陶瓷、玻璃等)、有機質類(包括竹木漆器、紡織品、紙質等)以及複合類(包括壁畫、彩陶等)文物,進行顏料成分鑑定、膠料及有機殘留物鑑定、胎體分析,以及真偽鑑別;其中,顏料成分鑑定被廣泛用於壁畫、紙本手稿、漆器、陶器,以及青銅器等,為學者提供關於古代文物所塗顏料種類、來源、製作方法,以及彩繪復原的重要材料。[8]

過去學者對甲骨塗色現象多有關注,然而,由於缺乏科學儀器及技術,長期限於肉眼辨識顏色種類,以及推測顏料成分。使用拉曼光譜分析甲骨所塗顏料,不僅具有技術上的可行性,更在相關研究上具有突破性。近年,我們系統性整理史語所藏殷墟甲骨上的塗色現象,由本所文物維護實驗室採用拉曼光譜進行分析。

拉曼光譜儀的架設。圖/wikimedia

實驗採用美國 Horiba Jobin Yvon 所出產 iHR320 拉曼光譜儀,採用共焦型—夾縫空間率波法,搭配 Olympus LMPLFLN 50x/0.50 物鏡或 PLL 80x/0.80 物鏡及 CCD 感光元件(1024×256 pixels)偵測儀,搭配 632.8nm 雷射光源約 17mW,物鏡下有效雷射能量約在 1.29-0.11mW 之間,將甲骨直接置於物鏡下進行顯微拉曼分析。此種無損分析方法,不須取樣或事前制樣作業,可針對甲骨刻辭塗色殘留區域進行分析。每件樣本分析前,須以單矽晶片校正光譜。進入分析過程後,先以 10x 物鏡觀察顏料殘留集中區域、避開纖維或汙染物干擾,再以 50x 或 80x 物鏡獲取圖譜分析位置,至少採集 1-5 次拉曼圖譜。條件設定如下:夾縫寬度(front entrance)約 100-400μm、光柵(grating)設定值為 1800 grooves/mm、曝光時間(Exposition)為 2-20 秒(sec)、掃描(Accumulation)次數皆為 1 次,可偵測波長範圍(wavenumber)為 100-4000cm-1。

綜上所述,透過非侵入式的拉曼光譜對甲骨所塗顏料進行成分鑑定,不但不必對甲骨進行任何化學前置處理作業,對甲骨刻槽中大小僅數微米的顏料顆粒,亦能借助顯微鏡,精準、迅速地獲得散射光譜。截至 2021 年,我們已檢測了史語所藏甲骨 48 片,並將所得結果與數據庫對照,確認甲骨所塗顏料的化學成分。[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語所藏甲骨上的色彩與顏料

本文精選史語所藏甲骨中,肉眼辨識色彩鮮明、具代表性,且經拉曼光譜分析證實,含括硃砂、赤鐵礦、碳黑、針鐵礦等不同顏料成分的 4 片甲骨,針對其形制、塗色分布、塗色刻辭內容,以及實驗分析顏料所得成果,逐片進行介紹。

由於下文將介紹甲骨上的塗色分布,在此先介紹龜腹甲的部位,以便讀者對照文字敘述與甲骨彩照,找到拉曼分析的刻辭位置。我們採用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所繪龜腹甲線圖,[10] 並於其上標示不同部位名稱(圖 1)。以下,針對本文所選 4 片甲骨,逐一進行介紹。

圖 1 龜腹甲部位名稱示意圖

一、R041287(碳黑)

此版為一龜腹甲殘片,左右甲橋、下半部皆殘泐,表面有多處剝蝕,下端有一裂縫;全版長 13.7 公分、寬 12.2 公分。刻辭塗色部分,正面明顯塗黑;背面除左側占辭明顯塗黑,而首甲、中甲卜辭則呈現深褐色。甲骨正面及背面塗黑的刻辭均屬於生育事類,卜問商王武丁的三后之一——婦好分娩的時間和嬰兒性別,而武丁親自觀兆,並於占辭慎重推測丁日或庚日生男,而壬戌日則生女。然而,正問的驗辭「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惟女。」一段,記錄婦好是在 31 天後的甲寅日生出女嬰,生女不嘉,可見商人對於生男有所期待。[11] 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本段驗辭中,位於正面左首甲和中甲交界處「甲」字(圖 2-1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1365.8、1585.3 cm-1(圖 2-1),為含碳黑顏料的特徵(圖 2-2),故判斷此處塗黑為碳黑。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1287\Data_11_56_3685-R041287-圖譜.jpg
圖 2-1 R041287 碳黑拉曼分析圖譜。
    A. R041287 正面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1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358\碳黑\Data_16_05_6267-C-47710kermer-633-462-484-1800-50x-1-50-1-1-ed.jpg
圖 2-2 碳黑顏料樣品拉曼圖譜,拉曼特徵峰值為 1329.7、1581.1cm-1
    參考標準樣為 Kremer47710-碳黑色粉。

二、R044327(硃砂)

此版為一龜腹甲殘片,甲橋及下半部多有殘泐,長 23.8 公分、寬 20.7 公分。刻辭塗色部分,正面從中甲以降,前甲與後甲部位皆塗紅;正面首甲兆序和背面首甲刻辭同為塗黑,應是同組。塗紅之刻辭皆屬於建築事類,記錄貞人「爭」於壬子日及次日癸丑,卜問上帝是否順祐興築城邑一事,占卜次數高達 35 次;癸丑日亦卜問上帝是否順祐商人遷入此邑,高達 20 次;可見商人對此次「作邑」、「宅邑」之重視。「癸丑卜,爭貞:帝弗若?」一段屬於「宅邑」正反對貞的反問,位於左前、後甲交界,左後甲殘泐之處。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其中橫跨齒紋的「貞」字(圖 3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200.6、252.8、342.5cm-1,為硃砂(硫化汞)的特徵峰,故判斷此處塗朱為硃砂(圖 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327\R044327-分析結果.jpg
圖3 R044327硃砂拉曼分析圖譜。比對樣本為Kremer-10620硃砂色粉。
   A. R044327拉曼分析位置。B. 紅點區10x物鏡下顯微照片。C. 紅點區50x物鏡下顯微照片。

三、R044358(硃砂、碳黑)

此版為一龜腹甲殘片,下半部殘泐,長 17.5 公分、寬 13.4 公分。刻辭塗色部分,首甲正面、自右向左的刻辭,與位於首甲、中甲背面的驗辭,皆為塗紅;位於左前甲正面邊緣的命辭,與位於左前甲背面邊緣的驗辭,皆為黑色;甲骨背面,中甲下方的卜辭為黑褐色;左右甲橋正面皆為黑褐色。刻辭屬於祭祀、氣象事類;正面塗朱大字的部分,卜問乙巳日酒祭下乙(祖乙),商王判斷該祭恐有禍害,應鑿牲祭祖以避禍。驗辭「乙巳酒,明雨,伐;既雨,咸伐,亦雨。●=它卯鳥星」一段,講述乙巳日天亮時正在下雨,進行酒祭、伐牲一人;酒祭進行時,雨停,酒祭結束後,繼續下雨。當天亦兼用●=它、卯兩種殺牲法祭拜鳥星。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位於正面中甲左半部的「既」字(圖 4-1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200.8、254.3、343.4cm-1,為硃砂(硫化汞)的特徵峰,故判斷此處塗朱為硃砂。位於背面中甲左半部的「戠」字塗朱,亦有相同的特徵峰(圖 4-1 C),顯示此版甲骨正背面大字塗紅均為硃砂(圖 4-1)。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358\R044358-硃砂圖譜.jpg
圖 4-1 R044358 硃砂拉曼分析圖譜。比對樣本為 kermer-10620 硃砂色粉。
    A. R044358 正面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R044358 背面分析位置。D. 圖 C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另外,我們亦分析位於背面左首甲、左前甲的刻辭「九日,甲寅,不酒,雨」,此段驗辭為正面命辭「丙午卜,爭貞:來甲寅,酒大甲」的驗辭,講述於丙午日貞問後九天,即甲寅日,並未酒祭大甲,當天即下了大雨。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其中位於左首甲的「酒」字(圖 4-2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1376.7、1580.9 cm-1,屬於含碳物質的頻帶,故判斷此處塗黑為碳黑(圖 4-2)。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358\碳黑\Data_11_32_3737-R044358-PB圖.jpg
圖4-2 R044358 碳黑拉曼光譜分析。
    A. R044358 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1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四、R044852(針鐵礦、碳黑、赤鐵礦)

此版為一完整龜腹甲,長 20.3 公分、寬 11.7 公分。刻辭塗色部分,正面首甲和左右甲橋上半部以塗黑為主,僅有卜辭「貞」等個別字塗紅;前後甲所刻卜辭以褐色為主,僅卜辭末「年」字塗黃;背面左右前甲到後甲的卜辭和占辭,以及左右尾甲的卜辭,皆塗黑,有些呈現黑褐色。整版刻辭有官吏和農業等事類,而褐色為主,部分塗黃之卜辭屬農業事類。我們分析位於正面左前甲的「丙子卜,韋貞:我不其受年?」,貞人「韋」於丙子日卜問今年是否豐收,此段為該正反對貞的反問。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年」字黃色筆畫處(圖 5-1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300.6、387.3、471.3、547.2、1086.6,與針鐵礦(Goethite,α-FeOOH)的拉曼特徵峰值(299.3、355.1、386.5、551.8、1303.0 cm-1)相近,故判斷此處塗黃為黃色針鐵礦,主要成分為氧化鐵,是常見的天然礦物顏料之一,又稱土黃(Yellow ochre)(圖5-1)。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852\黃色\Data_16_23_3437-R044852-針鐵礦-圖譜.jpg
圖5-1 R044852 針鐵礦拉曼分析圖譜。
    A. R044852 拉曼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1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另外,我們亦分析了位於正面左尾甲的刻辭「貞:王其有曰多尹,若?」,此段貞問:商王說過多位尹官,是否吉利順若?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若」字(圖 5-2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227.4、297.9、411.7、1322.4 cm-1,與赤鐵礦(Hematite,α-Fe 2O3)的拉曼特徵峰值(228.25、294.75、299.5、 413.5、1318.37 cm-1)相近,故判斷此處塗朱為赤鐵礦(圖 5-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852\赤鐵礦\赤鐵礦比對.jpg
圖5-2 R044852 赤鐵礦拉曼分析圖譜。
    A. R044852 塗珠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C. 圖 A 紅點區 8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最後,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位於背面左前後甲交界、近千里路處的刻字「𡧊」(圖 5-3 A),發現其拉曼特徵峰值為 1369.6、1587.4 cm-1,與碳黑的拉曼特徵峰值相近(圖 2-2),故判斷此處塗黑應屬於碳黑(圖 5-3)。

K:\1.109年4月-\1.111年1月-\1.文物修護\甲骨文物修護分析研究與工作\甲骨殷商顏料的研究\維盈甲骨文章\甲骨上的顏色\R044852\Data_16_15_3469-R044852-碳黑圖譜.jpg
圖5-3 R044852 碳黑拉曼分析圖譜。
    A. R044852 背面分析位置。B. 圖 A 紅點區 50x 物鏡下顯微照片。

結語與討論

綜上所述,我們以拉曼光譜分析塗色甲骨所得成果及其價值,主要有三點:

第一,顏料成分的鑑定。過去對甲骨所塗顏料成分的討論,長期停留在透過肉眼辨識進行推測,無法予以證實;以科學方法進行分析者僅有一例,但該分析技術不僅為侵入式,且缺乏效率及準確度。我們團隊透過精準且非侵入式的拉曼光譜,分析不同顏色的顏料成分,得出以下成果:紅色顏料成分為硃砂或赤鐵礦、黑色為碳黑,黃色則為針鐵礦 (見表一),從而解決學界長期懸而未決的顏料定性分析問題。

第二,顏色種類的確定。過去學者對塗色甲骨進行肉眼辨識,所提出的顏色種類,主要為紅色、黑色和褐色。然而,肉眼辨識受限於個人對顏色感知和判斷標準的不同,且甲骨經多年地下埋藏,常有嚴重褪色現象,故肉眼辨識建立的顏色分類,缺乏客觀、準確的科學基礎。透過拉曼光譜分析所得顏料材質,我們得以證實在紅、黑、褐三色之外,必須加上黃色。關於褐色的來源,過去學者多認為其為紅色顏料褪色的結果;然而,經拉曼光譜檢測,我們發現其為黑色顏料褪色的例子更多。除此之外,我們亦發現部分褐色有其獨立的顏料來源,但仍無法確定其成分為何。儘管如此,透過拉曼光譜分析,我們得以建立具有科學分析基礎的顏色分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三,提供進一步研究甲骨塗色功能及意義的科學基礎及可能性。過去學者基於肉眼辨識建立的顏色分類,認為甲骨塗色的功能及意義,可能有美觀、區分和宗教等。然而,該顏色分類缺乏客觀性及準確性。我們透過拉曼光譜分析成果建立的顏色分類,不僅為學者提供客觀且準確的科學基礎,更增加了新的顏色種類,提供進一步研究塗色功能及其意義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選四片甲骨中,內容相同的正反對貞或選貞卜辭(前辭、命辭、占辭及驗辭),即同組卜辭,所塗顏色大抵相同。R041287 正面卜辭與背面占辭,同為卜問婦好生育之事,且皆塗黑。R044327 正面大字卜辭,卜問興建、遷入城邑之事,左右正反對貞,且皆塗紅。R044358 的刻辭皆為祭祀、氣象事類,正、背面的同組卜辭,皆塗同色,分別為塗紅、黑。R044852 所刻對貞卜辭皆塗同色;其中,正面大字卜辭,卜問當年豐收與否之事,左右正反對貞,皆為褐色、僅尾字為黃色,且兆序多塗有黃色。同組卜辭塗色一致的現象,原因值得學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透過拉曼光譜分析甲骨塗色現象,我們得以鑑定顏料成分、確定顏色種類,從而解決學界長期懸而未決的顏料定性分析問題,並建立客觀、準確的顏色分類,提供學者進一步討論甲骨塗色之功能及意義的可能性。本文透過精選具代表性的 4 片塗色甲骨,介紹其形制、塗色分布、刻辭內容,以及拉曼光譜對顏料成分的分析結果,將史語所具代表性的藏品,以及相關最新研究成果呈現於本文,以饗讀者。期能拋磚引玉,未來繼續開展對殷墟甲骨塗色現象及其功能與意義的研究。

表一 本文所選甲骨之拉曼光譜儀檢測結果* 筆者製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語所典藏編號檢測位置檢測刻辭甲骨文字拉曼光譜波數cm-1顏料
1R041287正面,左首甲和中甲交界處三旬又一日,寅娩;不嘉,惟女。&43.F5F7;1365.8、1585.3碳黑
2R044327正面,左前、後甲交界處癸丑卜,爭:帝弗若?&41.F331;254.0、342.5硃砂
3R044358正面,中甲左半部乙巳酒,明雨,伐;雨,咸伐,亦雨。●=它卯鳥星。200.8、254.3、343.4硃砂
背面,中甲左半部乙巳夕,有于西。200.3、254.5、343.9硃砂
背面,左首甲九日,甲寅,不,雨?&44.E15A;1376.7、1580.9碳黑
4R044852正面,左前甲丙子卜,韋貞:我不其受&42.F0F2;300.6、387.3、471.3、547.2、1086.6針鐵礦
正面,左尾甲貞:王其有曰多尹,&41.E2C9;227.4、297.9、411.7、1322.4赤鐵礦
背面,左前後甲交界、近千里路處庚戌卜,𡧊1369.6、1587.4碳黑

* 每版均檢測多個刻字,本表僅舉數例,並使用粗體、畫底線標明被檢測字。

附錄:本文所引各版甲骨之彩照

附圖 1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正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R041287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2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背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R041287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3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正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327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4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背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327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5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正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358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6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背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358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7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正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852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附圖 8 晚商 帶卜辭龜腹甲 背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藏 R044852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註腳

  • [1] Chi Li, Anyang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7), 3-157.
  • [2] 羅振玉,《殷商貞卜文字考》(玉簡齋石印本,1910),頁 31;王襄,《簠室殷契徵文.考釋.第一編》(天津:天津博物院石印本,1925),頁 2;容庚、瞿潤緡,《殷契卜辭》(1933 年),收入氏著《容庚學術著作全集.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 171、245-246。
  • [3] 董作賓,〈新獲卜辭寫本後記〉,收入《安陽發掘報告(第一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29;1996 年景印一版),頁 212;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張秉權,〈序〉,收入氏編著《殷虛文字丙編.上輯(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7),頁 3-4。
  •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小屯南地甲骨》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198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頁 1575、1683。
  • [5] 林宏明,《甲骨文中的塗朱卜辭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102-2410-H-004-172,未出版,2014 年 10 月 30 日),頁 4;林雅雯,〈甲骨塗辭研究:以塗朱甲骨為核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頁 83。
  • [6] Anton Alexander Benedetti-Pichler, “Microchemical Analysis of Pigments Used in the Fossae of Incisions of Chinese Oracle Bones,”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9, no. 3 (March 1937): 149-152. 同年,白瑞華(Roswell S. Britton)發表文章介紹前者的研究成果,並據此認為甲骨塗朱的顏料即為硃砂。見 Roswell S. Britton, “Oracle-Bone Color Pigment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 no. 1 (March 1937): 1-3.
  • [7] 郭瑞、楊麗琴、楊璐,〈拉曼光譜法在彩繪文物分析中的應用進展〉,《光散射學報》,第 25 卷第 3 期(2013 年),頁 235-242。
  • [8] 馮澤陽、張衛紅、鄭穎、朱鐵權、陳建,〈2000 年以來拉曼光譜在考古中的應用〉,《光散射學報》,第 28 卷第 1 期(2016 年),頁 27-41。
  • [9] 柯維盈、林百尉、劉致慧、黃銘崇、陳光宇,〈甲骨刻辭之塗色及其意義——以 YH127 坑為例〉,收入《第二十一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逢甲大學中文系,2019 年),頁 1-48;陳光宇、劉致慧、柯維盈、林百尉、黃銘崇,〈甲骨刻辭塗色的拉曼光譜分析〉,收入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頁 458-474;陳光宇、劉致慧、何毓靈、柯維盈、黃銘崇,〈殷墟出土甲骨、文物、棺土的拉曼光譜分析〉,《古今論衡》,37 期 (2021.12),頁 73-89;Jhih-huei Liu, Weiying Ke, Ming-chorng Hwang, Kuang Yu Chen,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of Shang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37 (2021), doi:102910.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com: 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1.102910. Jhih-huei Liu, Yuling He, Weiying Ke, Ming-chorng Hwang, Kuang Yu Chen, “Cinnabar Use in Anyang of Bronze Age China: Study with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and X-ray Fluorescenc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43 (2022), doi:103460.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com: https://doi.org/10.1016/j.jasrep.2022.103460.
  • [10]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8),插圖一。
  • [11] 本文釋文參考張秉權,《殷虛文字丙編考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朱岐祥,《殷虛文字丙編選讀》(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21)。
文章難易度
史語所藏甲骨塗色現象研究團隊
1 篇文章 ・ 2 位粉絲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銅戈」有哪些獨特優勢和設計奧秘?上古中國區域互動有多複雜?——專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修平助研究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4/04/15 ・6432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林庭葦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上古中國最常見的武器是「戈」?

說到中國的兵器,你可能會想到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倚天劍、屠龍刀。事實上,我們熟悉的劍是從歐亞草原傳入中國。早在劍成為主流兵器前,在上古中國的戰場上,廣泛使用的兵器是青銅製的「戈」。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歷史語言研究所李修平助研究員,透過研究殷墟出土的「銅三角援戈」,分析這些兵器之於墓主的意義,並解開晚商社會與區域互動的謎團。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修平助研究員,手上揮舞著仿銅戈模型,介紹源自上古中國的尖端兵器。
圖|之有物

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研究室裡,李修平助研究員揮舞著一把仿銅戈模型,一邊講解、一邊模擬商代士兵的作戰情形。

銅戈這類青銅器是用銅、錫、鉛為主的礦物冶煉鑄造而成,跟非金屬材料做的兵器截然不同。第一,銅戈相當鋒利,就算沒有正中敵人要害也會造成大量失血,攻擊效率極高。第二,石器要花時間打磨,但銅戈只要有夠多模具,就能大規模量產。第三,石器斷了就斷了,但銅戈就算鈍掉,磨一磨就能再用;就算爛掉,也能重鎔再製。

「銅戈彰顯了商代的軍事和科技實力,你不覺得這類兵器超猛的嗎!」李修平讚嘆古人的智慧,娓娓道來自己對銅戈與青銅器著迷的原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就像當代的半導體,是上古中國最尖端的科技!

的確,與石器、玉器或陶器相比,青銅器的製造技術更複雜,從開採礦物、冶煉金屬,乃至鎔鑄器物,整套製程都需要高超的知識體系和工藝技術。

此外,李修平更從銅戈觀察到複雜的區域互動關係。目前,學界普遍認為「戈」是中國本土發展出的兵器,源自黃河流域,並往四周流傳。而青銅鑄造則是來自歐亞草原的外來技術,傳入中國後逐漸本土化,被用來製作各式禮、兵器,也包括銅戈。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在被視為「晚夏時期」的二里頭文化(西元前約 1750 至 1520 年)、「早商時期」的二里岡文化(西元前約 1510 至 1300 年)就已出土少量的銅戈。到了中、晚商時期,銅戈不僅大量出現於黃河中游的小屯文化(包括「花園莊期」與「殷墟文化」,西元前約 1320 至 1050 年),更散布於上古中國境內各地。不同地區銅戈的形制變化與出土脈絡,成為考古學家研究上古中國區域互動的重要材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展出從殷商到東周時期的銅戈,從中可觀察銅戈形制的變化。到了西周中期以後,戈的形制逐漸固定,戈頭末端已普遍流行名為「胡」的延長設計,可增加鑽孔空間,方便穿繩將握柄牢牢綁在戈頭上。圖為東周的長胡戈。
圖|之有物(拍攝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考古學家如何還原文物身世?

銅戈基本構造圖解
圖|研之有物

在殷商時期,銅戈已是中國廣為使用的兵器,一支銅戈基本上具備:青銅製的「戈頭」、固定戈頭並可手執的「柲」、柲上端的「冒」,與柲下端的「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戈頭又可大致分為用來攻擊的「援」、支撐柲的「內」(常見的造型有直內、曲內、管銎),以及位於兩部位銜接處的「闌」(分為上闌、側闌、下闌)。

為了讓戈頭在作戰時不會從柲上脫落,會在「援」或「內」上設計稱為「穿」的孔洞,可穿繩將戈頭和柲綁在一起。後來更出現了合瓦形的「管銎」,是形狀如兩塊瓦片圍成的孔洞,可讓柲直接穿過戈頭固定。

銅戈的「內」常見的造型有:直內、曲內、管銎。
圖|研之有物(拍攝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在形態各異的銅戈中,李修平注意到一種形狀特殊、數量稀少的「銅三角援戈」。與一般銅戈相比,銅三角援戈的主要特徵為:援呈三角形、援末有長方形穿、無上下闌

銅三角援戈不僅造型特殊,更令人矚目的是,學者對於銅三角援戈的起源意見紛陳,目前至少包括「漢中盆地說」、「中原說」、「漢水流域說」與「涇渭三角地帶說」等不同說法。這也連帶影響其背後所反映的不同區域互動關係,形成眾說紛紜的局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銅三角援戈基本構造圖解
圖|研之有物

根據目前的考古證據,在距今 3000 多年前的商代,銅三角援戈已見於上古中國各地,包括今日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與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與陝西南部等地。此外,殷墟所在的河南省安陽市,則出土近 20 件銅三角援戈。

為了藉由銅三角援戈此一個案,進一步探索商代複雜的區域互動關係,李修平首先分析史語所典藏的 4 件殷墟出土銅三角援戈。當中有 2 件「直內三角援戈」和 1 件「曲內管銎三角援戈」發現於洹河以西的小屯東北地(即一般所謂的「宮殿區」)。另有 1 件「直內三角援戈」發現於洹河以東的大司空村。

研究的起點,就得先從殷墟的地理位置,與文物的出土脈絡說起。

圖為 4 件銅三角援戈在殷墟的發現地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修平提供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王都遺址,其歷史可追溯至距今 3000 多年前,位於今日中國河南省安陽市的洹河流域,佔地廣袤,遍布大大小小的遺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史語所自 1928 至 1937 年間,陸續在殷墟進行 15 次考古發掘,在當年是首次由官方學術單位,在單一遺址中,進行長時間、大規模、系統性的考古發掘工作,奠定了中國考古學往後 90 餘年的發展。

為了尋找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經過多年調查,史語所的考古學家前往安陽市西北部的小屯村,進行田野考古工作。由於小屯村以北發現大量的夯土台基,顯示此處曾是商代晚期的宮殿和宗廟的所在地,因而稱之為「小屯宮殿區」。此外,更在小屯宮殿區的西北方、洹河以北的侯家莊以北,發現了「西北岡王陵區」。

考古學家藉由解讀出土於殷墟的甲骨文,證實了歷史文獻上殷商王朝的存在。墓葬中更找到各式青銅製的禮、兵器,與《左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記載相符。毫無疑問,在不晚於殷商時期,「祭祀」和「戰爭」就是一個國家立足的根本。

1936 年春,史語所考古團隊在小屯村北的張家七畝地,發掘關鍵的 YH127 坑,出土 17,096 片記載殷商王室祭祀活動的甲骨。圖為工作人員正在將整塊埋有甲骨的土層挖出,準備裝箱運回南京的研究室清理。右方踞於箱上為李濟,其後穿淺色背心坐者為高去尋,其後為李景聃。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在殷墟發掘的文物,皆有賴考古學家就其出土「脈絡」,還原身世背景。

除了觀察文物本身的形制、材質、刻紋等外在特徵之外,文物出土的地層、在遺址中的位置、周圍的其他遺存等,都是協助考古學家研究古人思想行為的關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修平舉例,一件銅器在遺址的不同地方被發掘,可能暗示它所處的不同生命週期。例如在作坊附近發掘,可能是半成品或廢料;在居住區發掘,可能是使用中的物品;在垃圾坑發掘,可能是毀棄品;在墓葬中發掘,則可能是陪葬品。

「戈」除了作為兵器,也可做禮器使用。圖為殷墟小屯宮殿區 331 號墓出土的「玉援銅內戈」,其援部是玉製,功能可能類似領導者手持的儀仗。
圖|研之有物(拍攝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從墓葬風格推算墓主身份地位?從戈的形狀看出區域互動可能性?

史語所典藏的 4 件殷墟出土銅三角援戈,有 3 件出自墓葬、1 件出自水井。首先,李修平從墓葬所在的位置、墓室的規模、陪葬品數量,以及是否有殉葬者,推測墓主的身分,與文物對墓主的個人意義。

舉例來說,直內三角援戈 R002108、R002109 皆出自小屯宮殿區的墓葬(這兩座墓葬的年代,均埋於「小屯宮殿區」形成之前)。雖然這兩把銅戈都做工精美、鋒利依舊,但出土墓葬的「排場」卻有所落差。

R002108 出自墓葬 M232,規模頗大,不但有殉葬者,還有眾多銅、石兵器,暗示墓主的身分地位與眾不同,生前可能有指揮作戰的能力。R002109 則出自墓葬 M270,規模較小、陪葬品也少,推測墓主在當地社群大概屬低階貴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修平指出,上述兩件「直內三角援戈」雖然都出自墓葬,但這兩件兵器對於它們的擁有者來說,意義可能大不相同。

對墓葬 M270 墓主來說,R002109 是他為數不多的陪葬品中相對珍貴的器物。反觀墓葬 M232 墓主,不只陪葬品豐富,胸前還放了一把比 R002108 更精美、鑲有綠松石的曲內銅戈。此外,就陪葬品放置的位置來看,M232 墓主可能重視鑲嵌綠松石銅戈,更勝於 R002108。

「直內三角援戈」R002108(上)、R002109(下)都出自墓葬,風格各具特色,但從出土脈絡推測,這兩件兵器對於它們的擁有者來說,意義可能大不相同。
圖|研之有物(拍攝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此外,李修平也透過分析出土脈絡,為大司空村發掘的「直內三角援戈」R015552 拼湊出不同身世。

R015552 的前鋒圓鈍、內上沒有可穿繩的孔洞,作戰時戈頭容易與握柄分離。因此,李修平推測,這把銅戈可能不是實用兵器,而是作為儀杖或有其他用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R015552 所在的墓葬位於殷墟的「東部工業區」,該地已發現生產各式骨器、陶器的作坊,或許也鑄造銅器,而此墓葬的位置正好位於骨器作坊的範圍。

因此,墓主的身分地位和所屬社群,可能與小屯宮殿區的政治菁英較遠,而與大司空村南地的工匠社群較近。

「直內三角援戈」R015552,發掘自大司空村墓葬,當地在商代晚期是作坊區,因而推測墓主身分應與工匠社群有關。
圖|研之有物(拍攝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另一方面,李修平也從造型特殊的「曲內管銎三角援戈」R002130,觀察到區域互動的可能性。

R002130 的出土地點特殊,位於小屯宮殿區北部的一處水井內。這座水井出土的考古遺存數量豐富、材質多元,包括占卜用的甲骨、銅渣(代表附近可能有鑄銅活動),以及至少 21 件青銅兵器與工具。李修平推測,這些青銅器物的擁有者可能是生活或服務於小屯宮殿區的人員。

為什麼說「曲內管銎三角援戈」反映出區域互動的可能性呢?

首先,在二里頭文化時期至小屯文化時期,中原地區(黃河中下游、今日中國河南省一帶)出土的銅戈,其援部大多呈長條形,外觀呈現三角形者相對較少。如前所述,援部呈三角形的銅戈,究竟源於何地,仍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此外,能插入握柄的管銎設計,是北方式青銅器的特色,殷墟雖然有出土管銎銅戈,但數量遠不及無管銎設計的銅戈。

最後,曲內設計是中原地區銅戈常見的造型,最早見於二里頭文化時期,但融合「三角形援」和「曲內」這兩種設計的銅戈卻非常罕見。

李修平認為,「曲內管銎三角援戈」展現了各地物質文化元素在晚商王都交融的現象,也體現了商代工匠勇於實驗各種創新的銅戈設計,致力打造出能讓戈頭和握柄緊密結合的完美兵器。

「曲內管銎三角援戈」R002130,展現各地物質文化元素在晚商王都交融的現象,也體現商代工匠勇於實驗各種創新的銅戈設計。
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擷取自李修平,〈從考古脈絡論史語所藏殷墟出土銅三角援戈〉;施汝瑛拍攝)

「研究史語所收藏的殷墟出土銅三角援戈,只是研究的起點。」李修平表示:「直到今日,殷墟的考古工作已持續進行約 100 年,不僅累積龐大的材料,更發現種類豐富的『舶來品』。此外,在上古中國境內各地,也陸續發現五花八門的外來遺存。換句話說,運用脈絡比較分析法來研究上古中國的區域互動,其實才正要起步。」

跳脫「華夏中心史觀」!區域互動有多複雜?

李修平自 2020 年起,接手史語所安陽工作室的主持工作,他試圖跳脫「華夏中心史觀」,將上古中國的區域互動關係進行更細致的梳理。
圖|研之有物

「區域互動」的研究看似有很多材料可做,但李修平坦言,如果單純相信眼前的證據,很可能會誤入陷阱。

舉例來說,假設 3000 年後,外星人來到地球考古,發現臺灣是全世界晶片製造廠最密集的地方,他們可能會以為臺灣是半導體的發源地,但其實真正的發源地在美國。光是當代社會的物質文化都能推敲出多種可能,要推斷 3000 年前殷墟文物背後的區域互動關係,就更加困難。

李修平進一步指出,在中國考古學的研究中,當墓葬中出土了外來遺存,經常採用較籠統的說法。例如,某地「影響」了某地,又或者兩地之間存在某種「關係」,但詳細原因無法具體說明。特別是進入了夏、商、周時期,「華夏中心史觀」成為詮釋區域互動的基本預設。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被學界視為夏朝晚期的二里頭文化與周邊地區的關係:一般認為,二里頭的物質文化就像太陽般輻射四方,只要在周遭地區看到類似的物質文化,很可能就是受到二里頭的「影響」。

「但這樣的論述其實有待商榷。」李修平點出爭議:「只因為看到這邊出土的陶器跟二里頭的陶器類似,就能斷定它被二里頭「影響」嗎?物質文化流傳的動力,是文化?是政治?是經濟?還是偶然的巧合?又或者是其它多重、複雜的因素?」

有關區域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內涵充滿各種可能性,諸如交換、模仿、貿易、移民、戰爭或殖民等原因,真相並沒有那麼單純。

因此,自 2020 年接手史語所安陽工作室以來,李修平就試圖跳脫「華夏中心史觀」,將上古中國的區域互動關係進行更細緻的梳理。

然而,研究過程並不容易,因為做研究必須跟著材料走,而不是跟著既有的、主流的論述走。如果有新的材料出土,就要接受已有的認識很可能被挑戰、甚至推翻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都這麼複雜了,古代社會也有它複雜的一面。」李修平望著眼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僅管還有許多難題未解,卻擋不住他躍躍欲試的心情。

「新的考古材料持續出土,不斷更新我們對古代世界的認識。儘管如此,考古學家仍要竭澤而漁,盡力蒐羅所有材料,試圖在相對穩固的基礎上,還原古代社會的複雜性,並提出比較合理的解釋。這是我做研究的基本態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22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缺乏火燒痕跡,也能判斷遠古人類已知用火?
寒波_96
・2023/01/11 ・333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最早在什麼時候用火?這個問題非常難以回答。經過很久很久以後,火燒的痕跡不見得還會留下,分辨天然起火或人為生火也不容易。2022 年發表的兩篇論文採用不同分析辦法,判斷約 80 萬年前的以色列人已知用火。

🔥沒有痕跡,也能得知曾經炙熱

常理想來,物品被火燒過的痕跡應該很明顯。但是考古學、古人類學研究的對象距今幾千年起跳,甚至超過一百萬年,那麼久以前的火燒如今還能被分辨嗎?最近問世的兩項研究,順利突破此一難題。

一項研究採用的方法是「拉曼光譜」(Raman spectroscopy)。最最最基礎的原理是,材料被火高溫加熱過後,內部分子層級的排列會發生改變,即使外觀完全沒有變化,也有機會透過拉曼光譜分辨。

拉曼光譜考察的材料來自以色列的 Evron 採石場遺址,這兒出土一批石器與動物骨頭,估計年代為距今 80 到 100 萬年前。光看外觀,毫無被火燒過的跡象,但是分析後得知,有些燧石製作的石器曾經被加熱到超過 400 度,遺址中其他石頭卻沒有。動物骨頭方面,有一件象牙被加熱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遺址內沒有或有被火燒過的樣本,顏色、大小、形狀都沒有任何差異。按照以前的分析方法,我們會誤以為該群古早人不曾與火打過交道,這兒拉曼光譜的價值顯而易見。

光看石頭外觀,當年是否被火燒過,完全沒有差異。圖/參考資料 1

這篇論文的作者認為,以色列距今 80 到 100 萬年前的古早人已經懂得用火,他們有能力控制火源,長期小規模燃燒。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證實,即使遺址乍看缺乏用火的痕跡,也可能只是舊的分析辦法看不出來,實際上用火未必那麼罕見。

🔥已知用火,不過做什麼用?

然而,當時的人類真的已經有意識控火,也就是已知用火嗎?光看這項研究的證據,其實有些疑慮。用火有目的,遺址環境是開放的空地,生火可能有煮食、取暖、威嚇掠食者等意圖,最容易判斷的應該是煮食。

被人類放在火上燒的動物性食物,骨頭應該也被加熱過,可是這項研究分析的動物骨頭卻只有一件象牙被火燒過,而象牙並非食物。除非是被加熱的動物骨頭沒有保留至今,否則實在難以想像,已知用火的古人類不會順便烹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許有讀者好奇,石頭不能吃,石器為什麼會被火燒呢?火是能改變物質狀態的能量,數萬年前的人類,有一種用火加熱修飾石器的技術;但是這種製作石器的手法相當先進,超過 80 萬年的古早人應該還沒這麼機智。更有可能是用過丟掉的石器(和象牙),在火堆旁順便被燒到,而非有意為之。

光是 Evron 採石場遺址的紀錄,天然起火也有機會產生一樣的結果。那個年代的古早人真的已知用火嗎?所幸幾個月後發表的另一篇論文打消我的疑慮,因為這項研究找到煮食的證據!

Evron 採石場遺址。圖/參考資料 3

🔥水深火熱的鯉魚

另一篇論文的分析方法是「X光繞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簡稱 XRD),一如拉曼光譜,它能探索加熱過後物體內部的晶格變化,估計曾經升溫到幾度。

考察材料來自以色列的 Gesher Benot Ya’aqov(簡稱 GBY)遺址,這兒古時候是 Hula 湖的湖畔,有不少古代生態的記錄,出土阿舍利石器等人造物,也證實古人類曾在此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BY 遺址距今 78 萬年的地層中,出土許多魚的骨頭,超過 4.3 萬件,約有 4 萬件可以歸類,大部分屬於鯉科(carp,學名 Cyprinidae)、塘虱(catfish,學名 Clariidae)、慈鯛科(Tilapiini,學名 Cichlidae),都是淡水魚。

死魚骨頭不見得是人為造成,也可能是自然死亡沉積所致。另一處 Kinneret 古湖遺址也出土很多魚骨,兩處的化石組成卻截然不同。Kinneret 超過 99% 是魚骨,GBY 遺址則有超過 95% 是咽頭齒(pharyngeal teeth)

GBY 遺址出土的魚類遺骸,不只部位和天然遺存不一樣,也大量出現 2 種鯉魚:Luciobarbus longiceps 以及 Carasobarbus canis,都是口味適合人類食用的款式。由此推論,至少一些魚牙化石來自人類吃剩的大餐。

研究者先用現代魚牙測試,紀錄不同溫度燒過後,珐瑯質的晶格改變。接著再分析化石牙齒,對照估計化石當年經歷過多高的溫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判斷有些魚牙曾經被火燒過,多數未滿 500 度;這差不多就是露天生火的正常溫度,也足以將魚煮熟。由此推論,78 萬年前的以色列人或許已經配備火塘,會捕魚再煮熟來吃。

火烤就是美味?距今 78 萬年前的 Hula 湖畔,想像圖。圖/參考資料 5

🔥認識人類用火歷史的新方向

和稍早問世的論文一同考慮,僅管 78 萬年前的火烤魚稍遲一些,卻強烈佐證早於 80 萬年前的以色列人已知用火,因為用火煮魚顯然是有意識的控火行為,假設同一地區更早幾萬年的人群也具備類似技能,十分合理。最早生火煮食的年代,想來不只 78 萬年。

如今智人獨存,過往「人類」則有許多成員,距今 78 到 100 萬年前,已知用火的以色列古早人是什麼人呢?這題缺乏直接證據。可能是直立人,也可能是很初期的海德堡人(或波多人)。直立人起源於 200 萬年前的非洲,後來分佈廣泛又十分多變,海德堡人算是直立人的衍生型號;如果真是直立人已知用火,那麼可謂是機智的直立人。

何時已知用火依然是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根據現有資訊,距今 40 萬年前過後用火變得普及,距離遙遠的許多遺址,相對短期內出現用火的紀錄,有學者懷疑涉及文化與知識的傳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新研究告訴我們,生火不見得會留下痕跡,也許早於 40 萬年前已有不少地方的人懂得用火,可是缺乏紀錄。還有可能 40 萬年內使用火源的人類,比已知還要更多。不論如何,2022 年發表的兩篇論文,預示了新的探討方向。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Stepka, Z., Azuri, I., Horwitz, L. K., Chazan, M., & Natalio, F. (2022). Hidden signatures of early fire at Evron Quarry (1.0 to 0.8 My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9(25), e2123439119.
  2. Evidence of fire use at ancient campsite in Israel
  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y have unearthed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campfires
  4. Zohar, I., Alperson-Afil, N., Goren-Inbar, N., Prévost, M., Tütken, T., Sisma-Ventura, G., … & Najorka, J. (2022). Evidence for the cooking of fish 780,000 years ago at Gesher Benot Ya’aqov, Israel.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1-13.
  5. Oldest evidence of the controlled use of fire to cook food
  6. MacDonald, K., Scherjon, F., van Veen, E., Vaesen, K., & Roebroeks, W. (2021). Middle Pleistocene fire use: The first signal of widespread cultural diffusion in human evolu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31), e2101108118.
  7. Widespread cultural diffusion of knowledge started 400 thousand years ago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20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8
1

文字

分享

0
8
1
是吞船大魚,還是海裡的「豬」?從古人的眼中,跨時空探索「鯨豚文化史」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2/07/14 ・4913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 採訪撰文/劉韋佐、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吞船大魚」?古人的腦洞大開!

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方的大海上,出現一隻長六丈、高一丈的大魚。據說船要是遇上這種魚,一個不小心,可能整艘船都會被吞下去啊!在沒有相機、也沒有 IG、臉書打卡的時代,古人面對陌生的物種,只能以文字或繪圖記錄下來,讓中國古代的鯨豚生態披上一層神秘面紗。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歷史語言研究所邱仲麟研究員,在長期研究歷史的過程中,收集了數百則中國歷史上鯨豚現身、擱淺的文獻。究竟古人眼中的鯨豚長什麼模樣?鯨豚擱淺的可能原因為何?又衍伸出什麼樣的民間傳說?

圖/Unsplash

根據邱仲麟研究員蒐集的文獻,中國史上確切的鯨豚擱淺記錄可能始於兩漢。早在西元前 16 年(西漢永始元年)就出現記載:「北海出大魚,長六丈,高一丈,四枚。」接著在西元前 4 年及西元 173 年,也都有將鯨豚形容為「大魚」的記載。

這個時期多是簡單記錄鯨豚的大小,但到了近世,描述就變得豐富許多。例如在明嘉靖《灤志》就記載:「房魚,出海,極大,如房。或隨潮汐陷沙上,土人割脂熬油。」另外,明崇禎《黃縣志》則有相當生動的描述:

海魚莫大於䱜,長或一、二十丈,三五成群,順流噴浪如雪,山脊翅浮紅水面,如百十赤幟。舟遇之速避,稍遲即可吸口吞舟,故俗名「吞船䱜」。

這些出現在地方志的記載,不僅對鯨豚的大小做出如房子般巨大、且能張口吞船的誇張比喻,也描繪了牠們三五成群現蹤,從頭頂噴水、在海上翻身等生活習性,讓我們從字句間拼湊出古代的鯨豚生態、人與鯨豚的互動,以及古人如何從其文化視角看待鯨豚與其擱淺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上之「豬」?史料所描繪的鯨豚樣貌

古人對於此般海中龐然大物尚未有「鯨豚」的概念,多半用生活中既有的動物來形容。猜猜看以下描述是指海豚或鯨魚?

地方志中常見「海豬」的記載。在明嘉靖《欽州志》曾有這樣的形容:「其頭類豬」、「無鱗,大似海豬」。清代《連江縣志》也有「海豬魚」的記載,形容其「渾身深黑,形體、腑臓與猪略同。鼻在腦上,噴水直上。」

另有一種生物名叫「海鰌」,「鰌」在今日雖為「鰍」的異體字,但在此處應唸作「ㄧㄡˊ」。在《水經》中曾有這樣的記載:「海鰌魚,長數千里,穴居海底,入穴則海水為潮,出穴則潮退。」北宋《江南野史》則說:「有海鰌,形如大堤,長數十丈。」從「長數千里」到「長數十丈」,我們可以得知,海鰌的形容是從其驚人的體長來描繪。

明崇禎《肇慶府志》更有一則特別的「海鰌」記載,說其「遍體礪房石砌,積如丘山。」記錄者觀察得非常仔細,「礪房石砌」應該是指寄生在皮膚上的藤壺,要能如此詳實描述身上特徵,表示這隻「海鰌」可能擱淺在海灘上,才得以近距離觀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海豬到海鰌,你猜到哪個是指海豚?哪個是指鯨魚?從上述文獻記載可以推測,關鍵在於海豚、鯨魚的體形差距,古人多稱海豚為「海豬」、鯨魚則為「海鰌」

古人多稱海豚為「海豬」,認為其頭與豬相似。「豚」字等同於「豬」,兩者也同為哺乳類動物。圖/Unsplash
古人多稱鯨魚為「海鰌」,身上常有大片藤壺寄生。藤壺會伸出觸手捕食海中的浮游生物,以及鯨魚周遭的有機質。圖/iStock

這些突然躍出海面、或是擱淺在海灘的大魚到底是什麼?已遠遠超出古人的知識範疇,只能從其外觀特徵或動作來命名。除了「海豬」、「海鰌」、「海鰍」等名稱,另有視其龐大的體形,稱之為「房魚」、「海象」、「鱌魚」;也有尊稱為「海龍」、「海龍翁」、「海主」,甚至有記載為「海燕」者,名稱可說是五花八門!在那個沒有相機的時代,文字的描述更為豐富,充滿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爬梳臺灣早期的鯨豚擱淺記錄

清乾隆 9 年,閩浙總督在奏報福建省當年 2 月的雨水和糧食價錢時,附帶報告了在上一年的 12 月,臺灣北路的白沙墩(今日苗栗通霄一帶)有「巨魚二十二尾,頭大丈餘,口闊四尺,腹寬二丈,尾大七尺餘,蝦尾魚身,約長三丈有奇。目生腹下。其魚黑色,聲如牛鳴。隨潮擱淺,未識其名。」此外,《重修臺灣府志》中也提到同一年在白沙墩發現「雷擊死巨魚二十二尾於沙上」、「頭似豕」、「來時聞隱隱有雷聲,隨潮擱淺,如排列狀。背上各有一孔,黃水流出。」

這些記載明確說出「擱淺」現象,雖然記錄者仍「未識其名」,不知道這些擱淺的生物是什麼,但將「巨魚」、「頭似豕」、「聲如牛鳴」等敘述,與前面的記載互相比對,可得知這是一起發生在臺灣的鯨豚集體擱淺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清末澎湖海邊也曾發現鯨魚擱淺,人們還在其腹中發現兩隻百來斤的大魚。在割肉取油時,魚尾突然甩動,將數千斤的巨石擲到百丈之外,成為人們口耳相傳的巨魚駭聞。圖/點石齋畫報大可堂版第十冊

鯨豚擱淺的原因至今依然眾說紛紜,可能是受暴風雨、地震、雷擊影響,或追船誤入淺灘所致,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受特殊地形牽引。

邱仲麟研究員在整理文獻時有一驚奇發現,鯨豚擱淺記載較多的區域,主要在舟山群島以北海岸,尤其以錢塘灣與長江口一帶最多

清末的西洋傳教士丁韙良在其著作《中國覺醒》就指出「錢塘江是鯨魚的陷阱」,並說:「這個漏斗狀的海灣,潮位出奇地高。當每月初一或十五,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出於同一方向時,海水便咆哮地衝向岸邊,形成了巨大的潮汐。錢塘江大潮不僅摧毀船隻,就連大海深處的龐然大物也無法抵禦那難以抗拒的推力。

錢塘灣的地形是外寬內窄的「喇叭口」,使潮汐容易產生洶湧的浪濤,形成世界三大湧潮之一的「錢塘潮」。雖然鯨豚擱淺的原因至今仍無定論,但在錢塘灣附近容易擱淺,很可能是因為當地特殊的地形使鯨豚往此聚集,當洶湧的潮汐來臨,就特別容易被潮浪捲入而擱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錢塘潮。圖/Wikimedia

過去無法解釋的奇觀,「巨魚」擱淺的傳說

對古人來說,這些龐然大物突然擱淺在沙灘上,想必是難以理解的奇觀,因而產生許多光怪陸離的神鬼傳說。

  • 貶謫說:興風作浪,海神降落處罰

古人觀察到,擱淺死亡的鯨豚常常沒有眼睛!彷彿遭行刑後流放邊陲。北宋《釣磯立談》就記載:「潯陽潮退,有一大鰌,環體於洲上,時時舉首噞喁,水自腦而出,數日乃死。瀕江之人饜食其肉。世說以為海神鑿腦取珠,因以致斃。」歐陽修也曾在詩作中留下「有時隨潮來,暴死疑遭謫」此一經典名句。

清代學者錢泳則在其著作《履園叢話》留下鄉野傳說:「大凡東海有巨魚流入內地者,必無目,無目,故隨潮而進也。相傳此魚在海中作風浪翻船至傷人者,必有海神抉其目。」另一位作家黃逢昶在臺灣寫下的《竹枝詞》也記載地方傳聞:「土人云是魚吞舟不少,龍王剜目示眾」。

從「海神鑿腦取珠」、「暴死疑遭謫」、「海神抉其目」等敘述可知,古人將當時的懲處制度用於解釋鯨豚擱淺現象,歸因於鯨豚犯錯後被海神處罰,行刑挖目後貶謫異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閏魚說:閏年報到!鯨豚頭形隨生肖變化?

依據海邊居民的觀察,每到閏年就會有鯨豚報到,因此稱鯨豚為「閏魚」。早從明代開始,在長江以北、黃海海濱就出現這樣的傳說。

明嘉靖《通州志》就記載:「閏魚,形甚鉅,其骨可以為橋梁。每閏年始有,故名閏魚。」另有《如皐縣志》記載:「閏魚,無定形,閏年秋潮,颶風推出海,其大吞舟也。」

此外,更有閏魚的頭形會與該年生肖相似之說。例如江蘇東臺人宋武庭說:「閏魚則非閏年不可見也,且形狀不一,按其所閏之年枝生肖而變更焉。如子年則鼠首魚尾,丑年則牛首魚尾,推而至於寅年虎首,卯年兔首,無不酷肖。」這些記載展現古人將自然現象與民俗節氣結合的文化思維。

清末「閏魚出海」圖文記事。老人們相傳每逢閏月,海中總有大魚被沖上岸,因為大魚平時興風作浪、打翻漁船、以人為食,如今才會擱淺,成為人們的美食。圖/點石齋畫報大可堂版第四冊
  • 神蝦押巨魚說:鯨魚、蝦子,傻傻分不清!

另一種記載也相當有趣,清代的葉良儀在其著作《餘年閒話》中提到,居民看到海外有「四大桅杆(船上懸掛帆的杆柱)悠颺而至」就知道是「閏魚」來了。這裡提到的「四大桅杆」乃是:「兩大蝦釘其目,押之使上,桅杆即蝦鬚也」。魚來後,則天氣漸晴,「居民掇梯魚身,先用鋤撥去砂石,然後以刀斧剜其肉,熬油為燃燈之用。」競相割取三、四日……,接著「又忽晦冥,則蝦復來押之回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蝦子會和鯨魚扯上關係,甚至成為懲處鯨魚的獄卒?邱仲麟研究員解釋,會有「兩大蝦釘其目」、「桅杆即蝦鬚」等形容,可能是因為從陸地遠望鯨魚時,其從海中躍起的瞬間,身體兩側的鰭猶如蝦子的兩隻大螯,因此流傳鯨魚擱淺是「神蝦押巨魚」降貶上岸的緣故。

「神蝦押巨魚」傳說,可能是古人誤將鯨魚的鰭看成蝦子的大螯。
圖/研之有物(圖片來源/UnsplashPixabay

地毯式搜尋史料,縱觀鯨豚文化史

邱仲麟研究員的辦公室充滿各式文獻史料,研究主題遍及明清時期的都市、醫療、花卉、西洋鏡、公共衛生、軍事防禦、鯨豚擱淺史等。圖/研之有物

鯨豚擱淺事件常記載於中國各地的地方志,卻缺乏有系統的文獻整理。邱仲麟研究員地毯式搜尋中國各地的地方志、筆記、詩文、報紙等文獻,將有提到鯨豚的史料儘量收集、剪貼成冊,並從中整理出古代對鯨豚外觀的描述、統計擱淺地點與季節,並探討古人對龐然大魚突然現身所衍生的各種傳說故事。

每則鯨豚史料皆剪貼成冊,上頭仔細標註資料來源、畫出重要段落,是多年來飽覽各式文獻所累積的豐碩成果,從中可見歷史學家治學的嚴謹態度。圖/研之有物

從鯨豚史料的研究出發,我們可以得知古人看待海洋生物的態度、應用海洋資源的方式,甚至能觀察古今鯨豚生態的變化。例如明清時期曾記載,長江流域有「中華白海豚」、「白鱀豚」出沒,如今皆因工業和漁業發展的嚴重侵害而數量銳減,瀕臨絕種。

中華白海豚,主要分布於東印度洋至西南太平洋海域,臺灣、中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皆可見其蹤跡。每逢農曆 3 月下旬,臺灣海峽風浪漸平息,早年的討海人常見到這群嬌客。因恰逢媽祖誕辰月份,人們相信牠們是捎來媽祖訊息的「媽祖魚」。圖/flickr

鯨豚擱淺研究不僅豐富了中國文化史中有關海洋生物的內涵,也呈現不同時空背景下所蘊含的文化思維與古今變遷。

延伸閱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22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