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夏季,對於學生,夏天與暑假畫上等號,悠閒在家的日子總算到來;而對於上班族而言,夏天的假日可以到海邊避暑踏浪,享受烈日下的悠閒;對於主掌家事的父母或家庭主婦主夫而言,夏天,更是一個適合洗曬衣服的季節!
相信大家一定有聽過,或是特別感受過,在夏天洗曬衣服時,常常晚上洗完衣服,到隔天早上衣服竟然已經乾了!但冬天洗曬衣服卻時常需要兩三天時間衣服摸起來才不會有潮濕的感受,為什麼夏天的衣服比冬天的衣服容易乾呢?
衣服速速乾底下的科學
國中理化時常學到的固態、液態、氣態三態變化,套用在水的身上,便是冰、水、水氣,而氣態的水氣與固態的水,正是影響著衣服會不會乾的主要因素!
科學家為了使「空氣」的概念具象化,會稱空氣為「空氣塊」,每一個空氣塊中皆可以包含一定含量的水氣,而不同溫度的空氣塊,所能包含的水氣量多寡皆不相同,當溫度越高時,空氣中所能包含的水氣量就越多,溫度越低時,空氣中所能包含的水氣量便越少。
空氣塊中可以包含的水氣量多寡,正是冬夏兩季衣服曬乾速度快慢的原因!
舉一個較簡單理解的例子,如果今天空氣塊是人,其當中可以包含的水氣量多寡便是人的「食量」,有些人的食量很大,有些人的食量很小,而判斷空氣塊食量大小的因素,便是溫度。
不同溫度下的空氣塊食量大小
在夏天溫度較高時,空氣中所能包含的水氣量較多,代表這時空氣的食量較大。高溫的空氣可以包含較多的水氣,當我們將濕衣服掛在陽台上時,衣服上的殘留的水蒸發成水氣,並且進入空氣塊當中,這時溫度較高的空氣塊,可以吃進肚子裡的水氣很多,所以衣服上的水不斷的蒸發成水氣,同時也不斷的進入還沒吃飽的空氣塊中。
但到了冬天溫度較低時,空氣所能包含的水氣量減少,食量降低。濕衣服上的水無法蒸發進入到空氣塊中(因為空氣溫度降低,所能吃進肚子裡的水氣減少了!),只能繼續留在衣服上,或是等到溫度升高或空氣塊可以再吃進水氣後,衣服才會慢慢變乾。
為什麼夏天的衣服較冬天的衣服容易乾?正是因為冬夏兩季的空氣塊食量大有不同。
但,其實夏天的衣服也並非每次都會比冬天的衣服快乾,若是夏天梅雨季節或是颱風的到來,造成空氣中本來水氣含量本就較多,食量再大、再可以包含較多水氣量的空氣塊也可能因為自身已經含有夠多的水氣,而無法再容納衣服所蒸發的水氣,這時,衣服晾乾的速度也會大幅下降!
如何判讀空氣濕度
除了透過觀看今天天氣好不好、有沒有下雨來判斷適不適合曬衣服以外,其實也可以透過中央氣象局提供的數值來判斷今天適不適合曬衣服。
空氣塊中若「可以包含的水氣量」,與當中「實際包含的水氣量」相等時,代表著空氣塊已無法再包含更多的水氣,也就是他已經吃飽了!此時,我們便會稱空氣塊的相對濕度為 100%,當相對濕度到達 100% 或接近 100% 時,通常代表著外面的天氣正在下著毛毛細雨或是大小雨。
當相對濕度越低,代表空氣中實際所含有的水氣量與空氣中可以包含的水氣量還有一段差距,此時便是適合曬衣服的時間點。如果下次猶豫著該不該洗曬衣服時,點進中央氣象局的網站查一下相對濕度,或許會對於你的決定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