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2

文字

分享

0
5
2

推拿師的手如何治療心理的傷?——解析《四樓的天堂》劇中的 4 大心理防衛機制

雞湯來了
・2021/12/02 ・3109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雞湯來了特派員|王韻捷
  •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
  • 製圖/雞湯來了|蕭子喬
  •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感情長期壓抑,你越塗鴉你就越憤怒,你憤怒就越塗鴉。」
——推拿師天意


「你是第一個被我推不覺得痛的人,但照理來說應該很多地方會覺得痛才對。」
——推拿師天意


「人們失眠會來找我,但我失眠卻要來找你。」
——心理師張琪

為什麼人們都沒發覺自己的心理狀況,推拿師能「用手聽見」?
為什麼推拿師,卻成了人們心理糾結的出口?

推拿師妙手關鍵:身體的傷,源於心理

《四樓的天堂》是一間私人推拿館,因為去過的客人身體彷彿都獲得新生,所以以此為名。而其中的推拿師天意,透過雙手傾聽、放鬆客人們緊繃的身體肌肉,透過各個角色劇情展現了不同的生活狀態。在第五集中,以暗黑形象為名的歌手勒拖因為腳踝受傷而來到天意的推拿室。

天意看了許久決定從骨盆開始調整,但是助理卻不解地說:「你可不可以只處理腳踝就好?」天意只好無奈的對勒拖解釋:「你的骨盆已經歪斜了,不但是腳的問題,從腳跟一直歪到腰,腰影響到你的脊椎,整個人都歪掉了。」

原以為只是單純的扭傷問題,但推拿師卻看出了勒托長期穿高跟鞋導致身體肌肉的問題;而「高跟鞋」不只是雙鞋子,更是勒托身為一位明星「害怕被瞧不起、害怕沒特色」的恐懼與武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見劇中的「心理防衛機制

為什麼劇中一個個來到《四樓的天堂》找推拿師的人們,原本都忽略了自己長期累積的心理壓抑、糾結傷痛?其實,心理會為了適應某些問題,而衍伸出保護自己的機制,心理學上稱為「防衛機制」。

防衛機制(Defence Mechenism),又稱為防衛機轉,是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派裡重要理論。是一種在意識與潛意識當中自然而然發生的心理保護機制,負責保護「自我」(ego),以避開生活中面對的挫折與焦慮。防衛機轉有許多類型,以下舉 4 個與《四樓的天堂》角色裡相關的防衛機制來做說明:

劇照素材取自《四樓的天堂》劇照

心理防衛1|情緒隔離(emotional insulation

如同在劇場裡打工的小綠,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感覺與情緒,壓力與悲傷都藏在心裡,直到與宇宙相遇,且談開彼此內心的感受,才慢慢體會自己的「感覺」,也才知道將情緒發洩出來應該是怎麼樣子。

個體在可能受到情感傷害的環境中,退到被動、冷漠、抽離的狀態,以減少情緒,將自己的希望及期待限制在某個程度中。情緒隔離雖然可以避免再次感受痛苦,但也可能妨礙個體主動與積極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理防衛2|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

如劇中的心理師張琪,面對自己生活中的人事物時,不自覺以專業人員對角度分析事情,但卻連給予信任的好友一個擁抱都有一些怯懦,在生活中認識新朋友也多半習慣站在第三視角超理智的分析對方。

理智化是指個人習慣使用抽象理性的字眼,分析或描述情緒受到威脅的處境,使得情境變得超然,以逃避情境所帶來的感受,也常發生在醫護人員在面對病人死亡時。

心理防衛3|補償作用(compensation)

在劇中我們看到失明的以莉,因為眼睛看不到而另闢道路,勇於追求自己在音樂上的發展,認為自己可以透過音樂表達,取代自己看不見而錯過的種種。

補償作用是指某個人因為在某些領域受挫,或因自身先天的缺陷、弱勢無法達到期待,改以在其他領域培養出比較好的能力,以彌補因為某些缺陷而失去的自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理防衛4|否認作用(denial

如同劇中的以莉難以接受媽媽過世的事實,始終覺得媽媽還在身邊,不斷地透過手機錄音保持與媽媽在心理上的連結,直到天意推拿處理後,才重新面對媽媽車禍過世的事實。

拒絕面對無法接受的外在事實,以保護自己抵擋面對外在事實的焦慮,可能會出現個體遠離不愉快的景象、拒絕討論某些主題。

正視「防衛機制」背後的傷與故事

其實防衛機制還有許多種,且有可能會同時使用多種防衛機制。使用自我防衛機制並非病態,而有助於個體調適當前面對的壓力,幫助個體面對某些現實層面上暫時無法解決的傷害,以得到一些喘息的空間,在適當的時機面對現實。

只是防衛機制能一時保護自我,但無法真正讓傷痛過去!還是需要時間與有意識地覺察抒發,才能真正重新釋放自我。治好心理的傷,同時也治好身體的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推拿是互相的,不是你給什麼人家就要接受什麼,每一個人來的都是我們的老師,你沒有藥,就不要告訴別人他有病,有些時候我們還是無能為力的。」——推拿師天意

天意曾叨叨地唸著:「人必然有病,人因病而完整」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沒有議題,面對自己的人生議題就如同「四樓的天堂」這部劇的結尾一樣沒有具體清晰的後續交代。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所面臨的家庭背景也都不一樣。即使是身為助人專業工作者的張琪,或成功幫助許多人的天意也都是如此,幫助了別人,但是每當回到自己所扮演的社會角色上,又是一道道的難題。

劇的結尾,編劇沒有寫出答案,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或許就如《四樓的天堂》的劇情,也在試著告訴著我們,有些問題不要太急著想解決,而是靜靜的看著、靜靜陪伴、靜靜紓解,就如同我們看著劇裡的角色經歷掙扎、苦痛、蛻變一般地看著。

「人啊要好好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戰鬥。」——推拿師天意

參考資料

  • Freud, S. (1894). 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ce. SE, 3: 41-61
  • Freud, S. (1896). Further remarks on 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ce. SE, 3: 157-185.
  • Freud, A. (1937). 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 London: Hogarth Press and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文章難易度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5

5
3

文字

分享

5
5
3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胡中行_96
・2022/09/15 ・2147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 年,15 歲的義大利女孩 Sara[註],父母離異。她的母親向社工舉報,女兒被同為青少年的男友性侵,並把對方告上法庭。Sara 既生氣母親無視她的隱私,又不想捲入訴訟。不過,依法她還是得在開庭前,配合社福單位的盤問。向別人坦承私事,令 Sara 備感羞恥,卻也因此發現自己傷得有多重。此外,她還被告知兒時曾遭父親的友人侵犯。[1]

  

2016 年 2 月,Sara 開始接受諮商。心理治療師跟她的對談全程皆有錄影,而且社工也會坐在單面鏡的另一邊觀察。Sara 道出 13、14 歲時,前男友對她的所作所為,以及近來同學的攻擊性舉動等。治療師更進一步迫使她向前追溯,挖掘約莫 5、6 歲時,那段現已毫無記憶的過往。

「啊,妳忘光了,但 Kathy 告訴妳,妳孩提時曾說…」
「是的。」
「妳記得 Kathy 說,妳當時講了什麼?」
「我忘了。」
「妳不記得。」
「上次我媽說,我告訴阿姨,阿姨又跟我媽講……我爸說,全是我捏造的。」
「難道妳忘得一乾二淨?純粹是 Kathy 的說詞,沒有妳的成份在內?我認為應該有些記憶是妳個人……」治療師強烈暗示。
「反正我以前去他家,總感到不舒服。我有印象自己穿著洋裝,跟父親的朋友在沙發上並肩而坐……」
「那件洋裝有無特別之處?」
「粉紅色。」[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ara 接受心理諮商後,憶起兒時穿著的粉紅洋裝。(此非當事洋裝。)圖/
XINYI SONG on Unsplash

  

「他離我很近……他正在……」,Sara 雙手掩面:「我不曉得該怎麼說。」
「某方面來講,他正在進行性行為。」治療師提示。
「是的。」
「他的性行為」,治療師朝既定的假設推進:「是對妳,還是自己?」
「對我。」
「他正在對妳進行性行為。」再次肯定答案。
「欸,他什麼都還沒做,但快要了。」
「快了,性行為即將發生。」
「是的。」
「在這個場景中,妳有看到他的性器嗎?」[1]

  

隨著療程的進展,他們試圖於已經建立的框架中,填補故事的細節,卻似乎不太容易。

「我若沒記錯,是粉紅色的。」
「粉紅?」
「對,我穿著粉紅色的洋裝。」
「那個男人的手,是否正在觸碰妳的洋裝?是不是很靠近?」
「呃……很靠近。」Sara 遲疑,卻依然附和。
「很靠近,很靠近。」治療師重複強調,然後說:「在精確地描繪之前,我要妳先回想那個畫面裡,有無任何細節?」
「嗯……我看見沙發後的牆壁。」
「哎呀,還有很多東西!」
「只有沙發,沒別的了。」Sara 回答。[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劇《金錢戰爭》(Billions)的EMDR片段中,Chuck Rhoades 學習用眼睛追蹤光點,以克服創傷記憶。來源:Espaço da Mente on Vimeo

  

其實 Sara 的陳年記憶一片混沌,她直說看不清畫面裡那個性侵犯的臉。2016 年 10 月,第 14 次也是最終的諮商,心理治療師決定執行 EMDR。[1]眼動脫敏再處理(Eye Movement Desensitisation and Reprocessing,簡稱 EMDR)始於 1987 年,是一種針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 PTSD)的療法。在回憶創傷的過程中,運用左右來回的眼球運動等規律的雙側刺激,舒緩對特定記憶的情緒。[2]EMDR 雖然有效,但風險是可能在探索被壓抑的記憶時,不慎無中生有。[3, 4]於是,Sara 就在眼球規律運動的狀態下,回憶過去。

「不知為何……我經常混淆父親和他的朋友。」
「啊……」
「我不確定為什麼,有時會有這種轉換。」
「這種轉換,這種重疊。」
「是的,所以……我不懂。」
「但妳意識到該現象?妳正在告訴我,有時會有此經歷。讓我們聚焦在妳父親跟友人的重疊上,然後看看會注意到什麼。」

Sara 表示無法理解為何兩人在她的記憶中如此相似,於是治療師繼續引導。

「當妳想起那個畫面,是否還看得到臉龐?有沒有變化?」
「嗯……我記得這個妖魔……他有奇怪的鬼臉,他的臉是那種……嗯……總是轉變成我父親。」[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7 年 10 月,法庭宣判 Sara 的父親喪失親權,然後她整個人就變了樣。他們要等到 2019 年 8 月才再次見面。同時,Sara 和母親關係衝突。2019 年 10 月,其母和姊妹向調查人員表示,她不僅焦躁,有侵略性,交壞朋友,還會吸毒。[1]

  

2021 年 11 月,該治療師被控在諮商中,使用暗示性的語言影響 Sara 的陳述,並捏造出父親性侵的記憶,進而嚴重傷害她的心理健康。檢方以上述理由求處這名治療師 6 年刑期;遺憾最後法庭僅判 4 年,外加 5 年內不得擔任公職,以及 2 年內不可從事心理治療相關工作。然而不管怎麼判決,都無法彌補 Sara 所受的創傷。[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備註

2022 年《鑑識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個案研究的作者,為了保護當事人,未洩漏其真實姓名,僅以化名 Sara 稱呼。本文的對話取材自療程影像紀錄的英語翻譯文稿,原本諮商使用的語言為義大利文。[1]

參考資料

  1. Otgaar H, Curci A, Mangiulli I, et al. (02 JUN 2022) ‘A court ruled case on therapy-induced false memories’.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67, 5, pp. 2122-2129.
  2.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Therapy’. (31 JUL 2017)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3. Houben STL, Otgaar H, Roelofs J, et al. (2021).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practitioners’ beliefs about memory’. Psychology of Consciousnes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8, 3, pp. 258–273.
  4. Otgaar H, Houben STL, Rassin E, et al. (18 AUG 2021) ‘Memory and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therapy: a potentially risky combination in the courtroom’. Memory, 29, 9, pp. 1254-1262.
所有討論 5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心理諮商的成本到底有哪些?那個費用值得嗎?
莊博安
・2019/07/26 ・3754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4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諮商所費不貲,成為不少人卻步的因素。圖/pxhere

看到這兩天PTT沸沸揚揚的在討論諮商費用的問題,看到滿多對諮商有好感的人、以及心理師自身站出來說話還滿感動的。我這邊也就我的理解,嘗試用白話好懂的方式回答。

其實過去國內外心理師也不斷的發表論文或文章在討論,這個最核心的問題還是:

心理諮商到底有沒有用?值不值得那個費用?

畢竟北部動輒 2000-4000 元(純自費,不包含其他補助)的費用不是人人承擔得起,就算覺得是小錢也不想被當凱子,既然花了錢,就要覺得值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本篇文章也是讓考慮是否要進入諮商的人,以及正在諮商中的人參考,你可以如何提出你的需求,讓你的諮商更能協助到自己。大致上,諮商費用包含以下幾點考量:

諮商費用=個案準備度+心理師專長與能力+諮商功效+諮商後覆盤+行政費用

一、個案準備度: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並不是預約即能得到心理重建。圖/publicdomainpictures

把準備度放在第一個,也是因為願意進入諮商的人,代表他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意願,開放心胸嘗試改變。這也是讓諮商有效率的重要一環。很多人覺得費用越高越有用,他也越會珍惜和努力改變。所以偶爾會聽到一個狀況是:「個案預約完就覺得自己好了。」

這不是什麼神秘力量,而是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做出改變,而諮商只是其中一個環節,他在敲定下下週三要諮商後的這段時間,自己做足了充分的功課和行動,因此到預約的前幾天,他就覺得沒必要前往了(當然大家還是盡量避免這個行為XD)。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價格和成效的確有所關聯。但越貴真的越好嗎?當然不是,所以還要加上以下幾個因素。

二、心理師專長與能力:

心理師的合適與否會影響到諮商效果。圖/pixabay

他是適合你的心理師嗎?如果需要談成人感情議題,但找到一位專長是失智老人的,不是說他不會處理感情,而是他經驗未必那麼多,處理起來可能需要花更久的時間。再極端一點,如果你是一位同志,找到一位反同志的心理師,那在價值觀上就有明顯的衝突,這就很難談得好,甚至被惹怒洗腦。

基本上,心理師也都要有清楚的自覺:「是否能/要接下這位個案?」、以及「談不來時能否轉介給其他心理師?」這是道德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過來說,當不適合時你會提出來嗎?其實當你願意提出來,心理師都是願意一同調整的。就像很多人到精神科拿藥說沒效,但藥物對每個人作用不同,醫師一開始也只是開最普遍有效的那種藥,但未必適合你,所以需要不斷回去調藥。

同樣的,心理諮商一開始也是心理師先按照原本的模式傾聽和分析,如果你也沒有特別反應,那心理師大概會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因此,像我也會在第一次諮商後詢問我的個案:「今天這樣的狀況還好嗎?有沒有什麼部分想要多一些、少一些?」配合得好,後續合作才更有成效。

三、諮商功效:

你自己本身也是影響諮商效果的一部份。 圖/pixabay

情緒宣洩:

很常聽到的一個誤解是:「心理諮商只是把話重講一遍、重哭一遍」。這只有一部分正確。心理諮商的過程,是先引導你將悲傷、憤怒的情緒降下來,我們才能客觀地討論現況,願意思考。否則一直壓抑著焦躁的情緒很難讓人好好坐著。而引導要做得好不容易,可能就需要花上心理師自身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和督導訓練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根源解決問題:

許多事情被我們當作必然或合理,但其實它正嚴重地影響自己卻不自知。我們的確是把事情重講一遍,但當中可能有些細節被你理所當然地忽略。

重述不只是重述,還包含了挖掘新的可能;就像是溝通過程的某個環節,個案對朋友說到某一句話,但他卻不是說出心裡真正想說的那句話,他也從來沒想過自己為什麼沒說那句話,這可能就是影響這件事情的轉捩點。

再深入一些探討,這可能是你的性格使然,造成了不只在這件事情的困擾,也複製到了其它場合,而這個人格的討論、分析到轉變,才叫做「根源性的解決問題」。

突破分析的天花板:

不論是自己分析自己,或是朋友分析自己,都有著分析深度和廣度的限制。而心理師所受的訓練就是,從自己和個案的主/客觀角度看待這件事情、感受這件事情,也就是練習過 N 遍全世界都在強調的同理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知識性的分析之外,更會從情緒或身體感受層面與你討論(因心理師訓練而異),這也是一般日常對話較少重視、也很難操作的細節,但常常是更加深入問題的關鍵。

最真實的回饋:

外面的人際關係,可能會考量到你的感受、雙方的關係、地位與利益等因素,而不會把真正的內心話和你說。但心理諮商的過程中,心理師會很殘忍地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給你最真實的回饋,並且有機會將平常埋在底下的暗流導出,讓你在適當的時機,能夠看見自身沒有意識到、或不願意識到、卻影響甚深的自我樣貌。

陪伴:

自己諮商自己會抗拒,容易感到孤獨且沒有其它力量的支持。如果有朋友可以講講當然很好,但更多的狀況是:

  1. 我們無法對親近的人講述現況,因為他就是和你的現況有關的人。
  2. 不論是親近或陌生的朋友,都擔心他對你有不好的評價。
  3. 我們身旁根本沒有人。這些情況中,個案也許都知道方法和結果,但沒有人理解他正努力的生活,沒有人在乎他的成就,沒有人知道他能夠快樂了。這份辛苦與痛苦,需要被看見。

四、諮商後覆盤

雖然個案離開了,但心理師的工作還沒結束。圖/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理諮商結束後,雖然個案離開了,但心理師的工作還沒結束,我們會再統整、紀錄、翻書查詢、思考諮商時腦中的幾條路徑如何修正、下次諮商能做什麼該怎麼做等等,甚至有些時候需要更多觀點,會再花錢找督導討論(督導費用通常和諮商費用差不多)。

因此,諮商結束只是代表見面時間結束,但心理師其實持續花費心力在個案帶來的議題上。

五、行政費用

心理諮商所會打造和維護一個溫馨的環境。圖/pxhere

場地:

心理諮商所和一般的房間其實不太一樣,需要經過政府審核種種的標準,包括隔音(你說話時會不會被外面的人聽到)、場地大小、緊急應變措施等。還有諮商所都會打造和維護一個溫馨的環境,確保個案走進來時,是感到安全、放心、舒適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力服務:

櫃檯的服務相當重要,也需要經過大量培訓,包括解答一切進入諮商前的疑惑、說明流程、更改時間等等。諮商所通常也都會有會計處理款項,以及法律人士諮詢,以協助解決個案可能碰到的法律問題。

其它開銷:

基本上諮商所的燈光、飲水機、小點心、香氛機、冷氣等等,從早上開門到晚上關門都要開著備好,為的就是讓個案一走進來就能夠進入狀況,也才能讓心理師和個案最充分的使用這一小時的時間。

諮商的成功與否,其實有賴於雙方的合作關係。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心理諮商有沒有用?這要看個案的動機、心理師的能力專長與反思性、以及雙方如何搭配良好而啟到諮商功效。而心理諮商值不值得這個費用?五點綜合起來,你可以自行判斷。

其實我本來覺得心理師的專業和其它醫療專業比起來,沒有太特別的地方,直到有位醫師和我說:「雖然都要讀很久的書和考到國家證照,但我們這科最常見的就是這幾種病症,就是開這幾種藥。但心理諮商不同,你要針對每個人、每件事、每次處理流程都不一樣。那太累了。」

我才突然覺得,「對耶,許多專業都有SOP,但心理諮商基本上是沒有的。」

標準化的目的在於提高效率、降低所需精力,如果沒有標準化,也就是每一次都是客製化,那麼耗費的精神和時間也就大幅提高。也因此如果你有心理師朋友,可能會聽到他說:「今天一次接了六個個案快累死了!」你可能會想,不就是工作六小時嗎?但其實他在開始前,就要先準備六份資料和要談的東西。開始後,六小時中的腦袋完全沒有停過,他在思考和嘗試各種談話路徑。結束後,他開始寫紀錄和重新思考談話策略。

說了那麼多,我們能保證心理諮商有效嗎?

沒人敢保證。因為心靈並不像實體能夠輕易塑形,也無法眼見為憑。命運也完全超出我們的掌控,如果嚴重的事件接二連三的來臨,那也並非是談談話就能解除的事情。不論心靈或命運,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也沒有體驗或不想體驗,那麼肯定會有所懷疑。但如果你願意、也有需要時,可以嘗試看看心理諮商的過程,也許你會有不同的見解。

最後回答網友的問題,心理師是不是都是垃圾?我只能說:「哪個地方沒垃圾?但你若願意仔細端詳,可能,也會有一些價值連城的收藏。」

備註:

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本文同時刊登於方格子,標題〈心理諮商現場-心理諮商值得那個費用嗎?

莊博安
15 篇文章 ・ 6 位粉絲
諮商心理師。純粹透過寫作,想了解複雜的自己、生活、和世界。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https://goo.gl/JGMlL6 。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心理師的頭腦裡在想什麼?一窺同理心的曲幽秘境
莊博安
・2016/01/07 ・287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87 ・九年級

empathy_whyImportant_final
Source: yourself series

同理心(empathy)是什麼?

這似乎是一項很常聽到、但又不是真的那麼熟悉的名詞。一般來說,同理心指的是「能想像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藉此瞭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然後再思考自己要怎麼做」﹝1﹞。不曉得你在生活中意識到自己同理心的程度有多少?或是實際上應該怎麼做到「站在對方立場」?或是如何「瞭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可以想像,在多數的諮商過程當中,它對心理師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項能力,多數學派中更是被賦予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Carl Rogers
Carl Rogers Source: wikipedia

西元1957年,知名的心理治療大師 Carl Rogers 發表了一篇經典且創新性的文章,確認同理心在心理諮商或治療中,是引發個案人格有助益性改變的一項根本元素,且也被視為促進治療關係的核心條件﹝2﹞。當時 Rogers 提出,我們可以從三種不同層次來體驗同理心,分別是:主觀的人際的客觀的同理心﹝3﹞。Rogers 認為,能夠交錯使用三種層次的同理心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那能使你對個案的假設不斷更新、做出整體性的評估,最後協助個案做出選擇,成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後來的研究者 Arthur Clark 更將這三種層次的同理心進一步解釋﹝4﹞,並將這種摸不著的能力轉換為文字,擴展在心理諮商上的應用。也讓我們能一窺同理心在助人的過程當中,心理師腦海裡是如何運用這項能力的。

主觀的同理心

「心理師當下透過直覺性的反應,短暫專注地想像、與體驗成為個案是什麼樣子。其中又包含了認同想像運用直覺、與喚起不同程度反應的過程。」

首先,心理師聽到個案說的話語時,會專注在個案的經驗、或過渡性的假設中,認同個案就是他自己一樣。雖然在情緒上的強度、或環境條件也許有所差異。但他仍盡力尋找經驗上的共通點,以喚起自身某種程度上能贊同個案的處境。因此得以接收到類似的心理經驗,產生一種親近的感受。

心理師抓住個案的經驗後,腦中會開始描繪,可能包含個案長期生理上的痛苦、或是從小貧窮所帶來的個性轉變。他快速喚起與這些經驗或情緒反應類似的影像。在這邊心理師要有足夠的創造性與發掘性,以刺激內在產生大量的心智想像。因著這種想像,心理師同時構想關於個案的多種假設,而產生一種直覺,是關於自己就是個案時,與周遭人事物互動會產生哪些意義。再根據這些意義來描繪與評估會產生哪些感覺;當心理師經驗到不言而喻的影像和洞察性的畫面時,個案的整個人格模式也就漸漸浮現在他心中。

最後,基於心理師先前不斷調整自己身體與情緒上的頻率,直到與個案相似後,就會在心中也有了自己好像是個案的感覺,而自然被喚起身體或生理感官的共振。也許會在短暫的時間內,同樣產生喉嚨緊縮、胸腔悶痛等狀況。這種共感後的相似性,讓他更能進入個案的內在世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際的同理心

「心理師以此時此刻(here-and-now)為基礎,藉此發展出一種全面性的感覺,其關於個案如何當下體驗到自己的生活。」

關於個案如何體驗生活?如何在人際間互動?並如何看待與回應他人的言行舉止?透過人際互動,我們剛開始只是有某種行為,比如說在家裡面,當醫生的爸媽常嚴格的告訴你不夠聰明,考95分你就得花一個小時檢討沒拿到的那5分。日積月累下來,你每次拿到成績單,第一件事情不是開心拿到95分,而是容易覺得自己還不夠高分,而且老師也覺得不夠高分才沒有稱讚你的分數──即使他不是這樣看待你。而這種感知也會變成生活中經常性的感受,也許導致你身處好學校拿到很前面的名次,但總覺得仍有些不完美的遺憾。

這種情形會不斷複製,也極有可能在會談室中出現,覺得心理師會認為你不夠好,所以你就會做很多事情來讓它覺得你是聰明的。心理師藉由當下同理個案,在會談室內覺得會被心理師貶低的想法,即可能在瞬間描繪出個案是如何看待他人、而自己又如何反應來保護自己。透過這種人際間立即性的互動與澄清,更能使心理師瞭解實際狀況;也可供後續會談中,反推回個案生活中人際互動的現象場域,以探索更深層與全面性的內在運作模式。

客觀的同理心

「心理師將同理心導向較客觀的看待方式。藉由想像自己身處在某種特定環境下、或普遍的外在的人事物中,以增加對個案的瞭解。」

比如說,心理師自己若是生活在整天喝酒的狀況下,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如果,自己是同性戀,那麼和保守的父母出櫃時,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又如果,生活在整天擔心生命安全,檢查瓦斯與門窗的強迫行為時,又可能是什麼樣子?這種同理層面是屬於想像身在普遍的社會文化之下,做為一個特定角色時,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所以,心理師也需要熟悉當前文化底下,他人會如何看待與應對,而同理個案被強迫或規範性的服從在這些特定守則之下的感受。

Source: yourself serie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三種層次的同理心與心理師本身的開放程度、覺察能力、生命經驗、反思能力等都息息相關,更容易因為自身經驗與能力的差距產生偏見或傷害。所以心理諮商都期待心理師能夠深度認識自己的內在,與盡可能探索與確認個案的過程後,才發自內心產生真誠有效的「同理」。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心理師透過自己的內在架構,對個案經驗作出反應的過程。心理師的自我,轉換為形成假設、與共感想像的工具,並結合主觀的、人際的、客觀的同理個案不同層面後,再將整理後的情緒與理解反映給他。

可以說心理師就像一面鏡子,但反映的不只是對方說過的話或表示理解,更反映出個案當下的情緒和感覺。協助他盡可能接近自己的內在想法、價值觀,並進入、且觀察那些說不出口的、僅在意識邊緣的、或是已經集中在意識層面的經驗﹝5﹞。藉此讓個案可以清楚的、重新體驗自己的內在變化,與他進而衍生做出某些行為的驅力。

這三種層次的同理心都相當重要,但值得一提的是,若不是建立在真心想瞭解對方的話,即使同理正確也沒有任何幫助。有同理心的心理師不僅是重複個案說過的話。他們是真的對個案的生命史感到好奇與感動,再加上瞭解整個會談目標、與每個當下的經驗為何。需要捕捉話語中的細微差別與內涵,深思後再回映給對方。讓你我都理清頭緒、了解真正的感覺與想法後,最後才能協助做出選擇及改變。

下集:心理師的頭腦在想什麼?(2) 在一團迷霧中匍匐前進

更多相關資訊可參考作者粉絲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文獻:

  • Krznaric, R. (2014).Empathy: A handbook for revolution. Random House. 先覺出版。譯者:黃煜文,林力敏
  • Feller, C. P., & Cottone, R. R. (2003). The importance of empathy in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The 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42(1), 53-61.
  • Rogers, C. R. (1963). Toward a science of the person.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 Clark, A. J. (2010). Empathy: An integral model in the counseling process.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88(3), 348-356.
  • Elliott, R., Bohart, A. C., Watson, J. C., & Greenberg, L. S. (2011). Empathy. Psychotherapy,48(1), 43.

 

莊博安
15 篇文章 ・ 6 位粉絲
諮商心理師。純粹透過寫作,想了解複雜的自己、生活、和世界。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https://goo.gl/JGMlL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