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不戴口罩的人在想什麼?12 種應對方式一次學起來!(上)|防疫心理學系列 02

心理師愛公衛
・2021/07/06 ・5330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臺灣疫情爆發,有些民眾因堅持不戴口罩而發生衝突的事件也出現在新聞版面。這應該讓許多人感到非常焦慮或是匪夷所思,到底為什麼,疫情已經如此嚴峻,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大聲疾呼,這群人卻仍然不願意戴上口罩,甚至不惜為此跟人「槓上」?

「不戴了不戴了!」(設計對白)圖/envato elements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看

或許我們可以從心理學,來解析此一問題。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的 Matt C. Howard 博士,為了瞭解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一個人是否願意戴口罩,就曾為此建構了一套「口罩感知量表」(Face Mask Perceptions Scale, FMPS),將影響人們戴口罩的因素分為八種,分別是:

  1. 舒適度:例如口罩造成呼吸不順或太過炎熱
  2. 對功效的懷疑:不理解戴口罩對防疫的效用
  3. 可取得性:因為經濟或地理等因素,不方便購置口罩
  4. 補償性:認為有維持社交距離、或做其他防疫措施就不需要戴口罩了
  5. 不便性:覺得戴口罩不習慣或不方便
  6. 外觀:例如認為戴口罩很醜
  7. 吸引力:例如認為自己戴口罩可能會讓他人覺得不自在
  8. 獨立性:相信自己被迫戴上口罩的同時,也將失去了為自己作主的自由

由上述可知,戴不戴口罩,其實除了生理因素,還牽涉到更多隱微的心理因素。因此,以下筆者就羅列了 12 種在過去研究中,影響防疫行為的常見因素進行深度剖析,並提供勸導說服時的相應策略讓讀者參考。

一個人戴不戴口罩,其實牽涉了很多心理因素。圖/GIPHY

在進入正文前,讓我們先簡單分類,看看你身邊遇到的可能是哪種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你遇到容易暴怒的人——認識抗拒心理

  • 1. 遷怒疫情壓力
  • 2. 抗拒權威要求
  • 3. 對指責過於敏感

當你遇到過度鬆懈的人——認識逃避心理

  • 4. 懷抱樂觀偏誤
  • 5. 低估染疫嚴重性
  • 6. 透過「否認」自我防衛
  • 7. 堅信生死有命

當你遇到過度在乎或不在乎旁人眼光的人

  • 8. 受到從眾效應影響
  • 9. 患有認知障礙
  • 10. 具有自戀型人格
  • 11. 缺乏與人連結

其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12. 政治因素

現在,讓我們開始吧!

當你遇到容易暴怒的人——認識抗拒心理

解析1:對疫情憤怒情緒的轉移

一個被發表在著名期刊《Lancet Psychiatry》的研究發現,在疫情期間民眾的整體心理困擾有顯著增加的趨勢[2]。不論是工作與收入的不確定性、有長幼親人需要照顧、與家人的摩擦衝突增加,或是因獨處而感到焦慮⋯⋯,這些現象都可能讓人對於疫情感到憤怒與不耐,認為疫情破壞了自己的人生與幸福。

英國調查發現在疫情期間,56% 的受試者曾經因為疫情而發生與人爭論、感到憤怒或與某人失和的現象,22% 曾經面質或舉報某人;14% 則曾經被面質或舉報[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這些情緒逐步累積到無法壓抑時,就會開始尋找宣洩的出口,而部分因被勸導戴口罩而暴怒的人,可能會不小心將對於疫情的不滿,遷怒到勸導者的身上。

疫情帶來的壓力,容易使人以憤怒發洩情緒。圖/envato elements

應對策略:

 

在宣導文字或語言的使用上,需要同理對方因疫情而感到不便之處,並且對於對方的犧牲與配合表達感謝,強調團結與信任,真正的敵人並非彼此,而是病毒,戴上口罩就是向病毒宣戰。

盡可能使用淺白、精簡易懂的方式,來協助對方理解口罩的重要性,因為若對方情緒較容易激動,可能比較難有耐心保持理性,聆聽冗長複雜的說明。 

解析2:主觀感受到自由被剝奪,展現對權威的抗拒

現行的防疫措施,多數都帶有某種強制性,並由執法人員協助監督勸導或開罰,然而這些具有強制力的措施,也可能或多或少引發某些人主觀上產生自由被剝奪感,導致這些人對於採取預防性的防疫措施展現抗拒[4]。

在「心理抗拒理論(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ory)」中,人們會期待自己能夠擁有選擇與決策的自由,因此,當主觀意識到自己的選擇自由被剝奪,且有其他的力量逼迫自己做出某種特定選擇時,即便該項選擇是自己原先感興趣的,也可能會讓人為了想要重返自由,而對其選擇展現抗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人們感覺選擇自由被剝奪時,連感興趣的選項也可能抗拒。圖/GIPHY

尤其是某些人在過去重要的成長經驗中,原本就對於「權威」議題特別敏感,容易與父母、師長、主管發生衝突者,其抗拒反應可能更為激烈。當情緒已被激化,就無法理性客觀的進行判斷,會為了爭取自己的自由,出現純粹「為反對而反對」的叛逆。

應對策略:

 

減少上對下命令式的口吻,不要使用類似「我叫你戴你就戴!」、「你如果不戴,我就……」、「請遵守規範!」等語句,而要訴諸透過戴口罩可以讓他「有機會擺脫一些麻煩」,獲取更多「自由」的空間。

 

例如:「戴口罩比較不會被找麻煩」,「萬一生病很多事情會不能做」。而且通常由他所信服的同儕來勸導,會比來自長輩的勸導更有幫助。

解析3:對於指責過於敏感

當人們被提醒沒有戴口罩時,那個情境其實往往也帶有一些「指出過失」的意味。某些人因為自尊心較為低落,所以當自己被指責時,可能會因為浮現羞愧感,進而「見笑轉生氣」,透過展現暴怒以維護自己的尊嚴。

「我才沒做錯!」(設計對白)圖/envato elements

有時候雖然他們也清楚自己有錯在先,但是就是為了爭一個面子,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合理化,把黑的說成白的。如果是長輩,有可能尤其不能接受自己是被比自己更年輕、資淺者提出指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應對策略:

 

避免採用「你為什麼不戴口罩!」這類略帶質疑或指責的語氣,而需要改成類似「現在很危險,我們要保護自己,記得戴口罩喔!」這類訴諸溫情的語言,且使用第一人稱「我們」而非第二人稱「你」的方式,比較容易避免對方過激的回應。

利用「我們」代替「你」,能讓溝通氣氛更溫和。圖/envato elements

當你遇到過度鬆懈的人——認識逃避心理

解析4:樂觀偏誤

一個人是否願意採取預防性的健康行為,與他主觀評估自己罹患該疾病的可能性高低(Perceived susceptbility)相關[5,6]。

所謂的「樂觀偏誤(Optimistic bias)」,意指雖然每個人遭遇某些不幸事件的機率相同,但人們仍然會傾向低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機率。簡單來說就是:「雖然確診人數增加了,但我不會那麼倒楣啦!」

而人們對自己的樂觀,可能來自於「感知的可控性 (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與「刻板印象顯著性 (stereotype salienc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如說,覺得自己已經做了某些事情,所以意外不太可能發生:「我都有維持社交距離啊!」、「我在室內都有戴口罩,室外才拿下來喘口氣啦!」、「我都有喝OO營養食品,免疫力很強的!」

「跟我無關吧~」圖/GIPHY

或是認為只有某些特定的族群對象會遭遇事件而失去了危機意識:「目前應該▲▲區風險比較大吧!」、「我不是XX職業的人,應該還好啦!」、「我們都沒有旅遊史,只是小聚一下 OK 啦!」

當個人因為上述理由而對自己的處境過於樂觀時,就有可能降低其嚴格配戴口罩與遵守防疫規定的意願。

應對策略:

 

「樂觀偏誤」的概念,必須被廣為宣導並深植人心,讓人們對自己的認知偏誤保持覺察,才有機會讓人及時「校正」自己的偏誤。

 

相關單位需要針對一些與疫情相關的常見迷思與謠言,即時進行破除與澄清,把正確的防疫觀念、疫情發展的趨勢、可能的傳播途徑、隱藏的危機風險,如實地告知民眾,提醒民眾保持警覺,並且避免報喜不報憂,以免影響民眾對於風險的錯估。

解析5:低估染疫的嚴重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們除了可能低估自己「中標」的機率,人們「對染疫嚴重性的主觀評估(Perceived severity)」也會影響其是否願意採取預防行動[5]。

記得我近期某次搭計程車,司機一派輕鬆的說,他對疫情一點都不擔心,覺得 Covid-19 就像是感冒一樣,「大家都太神經質了啦!就算中標,也不會怎麼樣啦!」

我也觀察到他口罩沒有遮住鼻子,於是乎我盡力澄清了一些司機的迷思,提醒司機把口罩拉上,並在下車後自己默默多噴了幾下酒精。

應對策略:

 

即使疫情資訊非常多樣而常見,但每個人在訊息接收上的落差仍然是存在而無法避免的。除了政策面的宣導應輔以足夠的衛教,如果我們自己具備這樣的衛教能力,也可以多承擔一些推廣的責任。

解析6:「否認」的防衛機轉

你認識那隻「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嗎?我們在生活當中偶爾都會扮演這隻鴕鳥,因為面對某些強大的壓力情境時,「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這就是人天生的防衛機轉──「否認」。

這段時間的疫情急遽攀升,整體社會蔓延著一股焦慮的氛圍,有些人當內在的焦慮情緒攀升時,潛意識當中就會啟動心理防衛機制,藉由淡化或否認某些客觀存在的威脅,來安定自己的焦慮[7]。

不看、不聽、不知道。圖/GIPHY

心理防衛機制有很多不同的策略,本身是中性的,具有協助人們調適環境壓力的正向功能,但也可能會導向帶來負面影響的行為。

否認機制可能讓人們透過拿下口罩,潛意識中鬆了一口氣,得到了某種「疫情未曾存在」的錯覺來自我安撫,此時如果他一再被提醒重新戴上口罩,可能就使他短暫的自我防護盔甲被戳破了,頓失安全感,而容易產生更失控的反應。

應對策略:

 

心理防衛機制,大多是人們為了幫助自己降低焦慮感、重拾安全感而生。因此,只要讓對方了解,有哪些「非常有效」的措施可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就能有效降低焦慮程度,提高他面對真實狀況的意願。

如果你本身也因疫情而焦慮,可以透過適度拿捏接受疫情訊息的頻率,每天保留一段屬於自己的放鬆時刻,做一些自己在疫情發生之前,本來就習慣或是喜歡做的事情(當然,前提是不會違反防疫措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放鬆與情緒安撫,重新找回某些生活中的規律步調,建立安全感。

趁疫情期間整理家裡,不只可以轉移焦慮、也能讓自己更神清氣爽!圖/envato elements

例如:如果習慣跟朋友小聚,但是疫情期間卻被迫只能關在家裡,或許可以透過視訊重新建立與朋友的連結;如果喜歡有事情忙碌,也可以在家裡多處理一些累積的工作文件;或是來追個劇,透過沉浸在劇情裡頭,轉移一下焦慮的心情也是可以嘗試的方式。

解析7:相信「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哎呀!會得就是會得,不會得就是怎麼樣都不會得,一切都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啦!」你一定聽過幾個人彷彿預知天意般這樣告訴你,而這就是所謂「知覺到的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 efficacy)」較低的情況。

一般來說,宗教信仰在疫情期間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多希望感,也是重要的心靈寄託,然而有些少部份的人「將染疫的風險完全歸因於天意」,認為「防疫行為無法左右結果」,因而就導致他們沒有意願去採取有效的防疫措施。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圖/GIPHY

應對策略:

 

在信仰上為疫情虔誠祈禱,與生活中的防疫行為絕對不衝突、且可以並行。

我們可引用信仰當中的故事,或是請信仰團體中的核心領導者來協助勸導,通常這類的人是會有意願配合防疫的。此外,多數宗教信仰都會強調「利他」的精神,或許可以重新框架「採取防疫行為以保護他人」,也是實踐信仰精神的一種體現。

更多內容,請參考下篇

參考文獻

  1. Howard, M. C. (2020). Understanding face mask use to prevent coronavirus and other illnesses: Develop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face mask perceptions scale.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5(4), 912-924.
  2. Pierce, M., Hope, H., Ford, T., Hatch, S., Hotopf, M., John, A., … & Abel, K. M. (2020). Mental health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longitudinal probability sample survey of the UK population. The Lancet Psychiatry, 7(10), 883-892.
  3. Smith, L. E., Duffy, B., Moxham-Hall, V., Strang, L., Wessely, S., & Rubin, G. J. (2020). Anger and confront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the UK.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0141076820962068.
  4. Resnicow, K., Bacon, E., Yang, P., Hawley, S., Van Horn, M. L., & An, L. (2021). Novel Predictors of COVID-19 Protective Behaviors Among US Adults: Cross-sectional Survey.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3(4), e23488.
  5. Bish, A., & Michie, S. (2010). Demographic and attitudinal determinants of protective behaviours during a pandemic: A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5(4), 797-824.
  6. Park, T., Ju, I., Ohs, J. E., & Hinsley, A. (2021). Optimistic bias and preventive behavioral eng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COVID-19.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17(1), 1859-1866.
  7. Walker, G., & McCabe, T. (2021). Psychological defence mechanism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case series.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35(1), 41-45.
  8. Maguire, P. A., Reay, R. E., & Looi, J. C. (2019). Nothing to sneeze at–uptake of protective measures against an influenza pandemic by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willingnes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Australasian Psychiatry, 27(2), 171-178.
  9. Jung, H. R., Park, C., Kim, M., Jhon, M., Kim, J. W., Ryu, S., … & Kim, S. W. (2021).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ask wearing among psychiatric inpati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Schizophrenia research, 228, 235-236.
  10. Psychology Today: Why Are Masks Triggering Conflict and Rag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心理師愛公衛
3 篇文章 ・ 8 位粉絲
一個愛書成癡,有分享狂熱的斜槓心理師,輔導諮商研究所畢業,目前就讀公共衛生博士班,研究興趣聚焦於如何將心理學應用於生活、職場與公共衛生政策當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近零碳建築新趨勢:從節能創意到 2050 淨零轉型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3 ・370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全球每年 38% 的溫室氣體排放,並非來自道路上的交通工具,而是由「現代都市與建築」所造成的。

我們如今站在兩條路徑的十字路口。一條是依賴更多水泥建築與空調系統來抵禦夏季酷暑,然而這樣的選擇只會加劇室外大氣的惡化。另一條則是徹底改革建築、用電、設計與都市規劃,不僅尋求低碳排放的建築方式,還要找出節能降溫的解決方案,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我們是否真的能將建築業的碳排放歸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築的溫室氣體哪裡來?

在建築物 60 年的生命週期中,建材的碳足跡其實只佔 9.8%,因為建築一旦完成後,材料不會頻繁更換。相反,日常生活中的用電才是主要的碳排來源,占了 83.4%,其中大部分來自冷氣、照明和各種電器。

當然,讓大家集體關燈停用電器「躺平」來拯救地球,顯然不切實際。既然完全不消耗能源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尋找更現實的解決方案。

現在就來看看全球七棟零碳建築之一——成大的「綠色魔法學校」,臺灣首座淨零建築,如何運用建築技術,成為當代永續建築的典範。這些技巧中,有哪些能應用到你我家中呢?

綠色魔法學校。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為了省電要把煙囪塗黑、吸收更多太陽光?

都市裡,我們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夏天的高溫,水泥建築群在陽光的烘烤下,變成一個個巨大的窯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綠色魔法學校在國際會議廳裝了一個煙囪,不過這不是為了讓窯爐更熱,而是用來降溫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煙囪為什麼都都要蓋的那麼高?原來煙囪越高,上下的溫差越大。熱空氣因為密度低而向上移動,產生熱對流。溫差越大,這個熱對流就越強烈,這就是所謂的「煙囪效應」。在要幫室內降溫的情況下,我們的目的是產生更強的煙囪效應,抽走熱空氣,讓室溫下降。但這棟建築裡沒有火爐,而溫差不夠大時,這效應會變得微弱,那該怎麼辦?

綠色魔法學校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解法:在煙囪南面下半部改裝透明玻璃窗,並將煙囪內部塗成黑色,還加裝了黑色烤漆鋁板,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陽光。每當艷陽高照,這個不插電的的「自然通風系統」就能自動啟動,創造局部的熱對流,帶動整根煙囪的熱氣向上移動,為室內降溫,達到節能效果。以熱制熱,完全反常識。

綠色魔法學校的特殊煙囪設計,玻璃引入太陽光。圖 / 泛科學攝影畫面截圖

幫室內降溫的最大原則是:通風。

實際上,不是人人家裡都有煙囪。但如果建築的高處沒有任何窗戶或通風設備,熱空氣就是會從屋頂一路往下蓄積在室內。因此,你也一定在許多工廠或民宅的屋頂看過一個不斷旋轉的小風扇,它們也是有異曲同工的效用。雖然不是高聳的煙囪,但特殊的渦輪構造,風吹過就會開始轉動,並連帶空氣排出室外。是個不用插電的通風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綠色魔法學校館內動畫-室內通風排熱補冷。圖 / 泛科學攝影畫面截圖

綠色魔法學校的煙囪就是個效能更強的換氣機,足以讓 300 人大型會議廳的換氣次數,高達每小時 5 到 8 次,甚至能在室內颳起風速每秒 0.5 公尺的微風,是最舒適的環境。這些利用熱氣密度的差異來改善室內溫度的方法,又稱為「浮力通風」。

為了把通風貫徹到底,綠色魔法學校在建築的兩面裝設大量窗戶以及吊扇,來讓水平也能通風。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裝置,其實才是關鍵。靠吊扇的一點點電力讓自然風可以自由進出,耗費的能源,遠比冷氣還要少得多。

幫空調省電的最後一招,就是微環境控制。

綠色魔法學校透過屋頂植栽與造林改善微氣候。圖 / 綠色魔法學校

實際上魔法學校內還是找的到空調設備,並不是完全拔除不用。除了選用最高效率的主機,以及把室內循環做到最好以外,降低周遭環境溫度才能減低冷氣的負擔。要降低水泥叢林的熱島效應,需要植被與水體來做溫度調適。

在太陽照射下,水泥屋頂表面最高可以達到攝氏 70 度,如果屋頂有種植植栽,室內頂層樓板的表面溫度就可以維持在攝氏32 度以下。不用開電就先幫室內降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也是關鍵的一環。一是水的比熱高,想打破水分子之間的氫鍵,需要大量的熱量,要讓一千克水的溫度升高一攝氏度,需要 4,200 焦耳的熱量,這可以避免溫度因為烈陽就快速上升。二是當溫度真的過高,水也會透過蒸發帶走熱量,讓溫度不至於向上飆。

魔法學校的屋頂花園使用水庫淤泥,研磨後燒製成的再生陶粒,裡頭混合了稻穀,結構極細,不會像有機土一樣分解消失,可以涵養水源,還不用動不動補土壤,不只降低屋頂植被的澆水次數,還能達到降溫效果。地面也採用透水鋪面,讓每一滴水都不浪費。

綠色魔法學校本名是成功大學的「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

2013 年被英國知名出版社羅德里其評為「世界最綠的建築」,並獲選為聯合國全球七棟零碳建築之一。

除了表彰之外,在認證上也確實取得了臺灣最高等級的「鑽石級綠建築」認證,以及美國最高級的「白金級綠建築」兩個綠建築認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讓相同的成效可以陸續在全臺的所有建築上實現,臺灣在既有的綠建築標章體系上,擬定出了「建築能效評估系統 BERS」,針對關鍵的空調、照明、插座電器的用電狀況訂出明確的耗電密度指標得分。簡單來說,就是每平方公尺的面積上,每年平均的用電量。

建築能效標示。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要打造一棟淨零建築,需要設計與材料硬體的相互配合。在日常用電這最大耗能項目上,能透過前面的淨零設計與智慧能源管理來減低能耗。而我們還沒提到的最後一塊拼圖,則是回到建築的建材本身。這部分減碳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將傳統施作工法改為在工廠就完成模組化建材製造的「預鑄工法」,減少現場搭建鷹架、施工的步驟,達成減碳。又或是將部分建材更換為木、竹等負碳建材,甚至使用零廢棄物、能「循環使用」的建材。例如 2018 年亮相的臺中花博荷蘭館、或是 2021 年台糖在沙崙啟用的循環聚落。

建築物能夠完全不用電嗎?……電從哪裡來?

沒錯,連全球最綠的建築——綠色魔法學校,也無法做到完全不使用電力。正如前面提到的,建築的最大能源消耗來自日常使用,而這所「魔法學校」的成就,是成功將日常能源消耗降低,讓溫室氣體排放減少超過 50%。

這就是關鍵,減少一半後,剩下的部分就靠周邊的造林、太陽能和風能等綠色能源來補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 年 3 月,國發會公佈了 2050 淨零排放的路徑圖,參考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制定了 2050 年達成淨零建築的目標。

這條路徑包含兩個核心目標:第一,所有建築物要在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中達到 1 級節能,甚至進一步達到「1+ 級」近零碳建築的標準,減少至少 50% 的能源消耗。第二,同步發展再生能源,讓這些近零碳建築朝淨零邁進。

淨零建築路徑。圖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這個目標比你想像的要容易實現。比如,2023 年 12 月,台達電的瑞光大樓 II 就成功取得了「1+ 級」近零碳建築認證,並符合 0 級淨零建築規範。而在 2024 年 7 月,國泰人壽在臺中烏日的商辦大樓經過改造後,也達到 0 級淨零建築標準。這些案例證明了綠色魔法學校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不論是新建築還是舊建築,都能達成甚至超越淨零目標。

圖 / 台達電瑞光大樓 II
圖 / 國泰人壽臺中烏日商辦大樓

如果我們不想讓「每個夏天都是未來最涼的一年」這樣的預言成真,碳排歸零是必須要實現的目標。現在你知道,這個任務的關鍵就掌握在你我手中。就像選擇能源標章電器一樣,只要選擇符合 BERS 能效標準的建築,我們不僅能降低冷氣的依賴,也能節省電費,讓地球和你的荷包都雙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3
1

文字

分享

0
3
1
當情緒像過山車?從亢奮到低落,解碼躁鬱症的真實面貌
PanSci_96
・2024/10/12 ・225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正式名稱為「雙向情緒疾患」或「雙極性情感障礙」,是一種讓患者的情緒不受控制地在極度亢奮和極度低落之間擺盪的精神疾病。這樣的情緒變化不僅僅是短暫的起伏,而是持續多天、甚至數週的狀態,對於患者的生活、關係和工作會造成重大影響。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什麼是躁鬱症?

躁鬱症患者的情緒通常經歷兩個極端階段:躁期和鬱期。

在躁期,患者可能會感到無比的精力充沛、自信心爆棚,甚至會有過度樂觀和衝動的行為。然而,躁鬱症不僅僅是「情緒高漲」的表現,在躁期過後,患者往往會經歷嚴重的情緒低谷,進入所謂的鬱期。此時,他們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力感、甚至有自我傷害的傾向。

近幾年大眾逐漸正視精神疾病的影響,許多名人也曾經公開分享他們的躁鬱症經歷,如歌手瑪麗亞.凱莉、演員小勞勃道尼。這些公眾人物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了這種精神疾病的廣泛影響,以及如何對他們的創作、生活和心理造成衝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躁鬱症的分類與盛行率

根據跨國研究,不論種族、性別或地區,躁鬱症的盛行率約為 1%,這意味著每 100 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經歷過躁鬱症的發作。如果將所有的亞型計算在內,終生盛行率甚至可能高達 2.4%。躁鬱症的發病年齡通常集中在 20 至 30 歲之間,超過 70% 的患者在 25 歲前就會出現早期症狀。

躁鬱症依照症狀的不同,還可以分為不同的亞型。最常見的分類是第一型和第二型。第一型躁鬱症的特徵是患者會經歷完整的躁期,通常會影響患者的日常功能,甚至需要住院治療。而第二型躁鬱症的躁期則相對較輕,稱為「輕躁期」,但鬱期仍然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躁鬱症根據症狀可分為不同亞型,最常見的是第一型和第二型。圖/envato

什麼是「躁期」和「鬱期」?

「躁期」和「鬱期」是躁鬱症的兩個主要特徵階段。

躁期: 許多人對「躁」字的理解常常會聯想到「暴躁」或「焦躁」,實際上躁鬱症的躁期,更多的是情緒高昂、亢奮的狀態。在輕躁期(Hypomania),患者會持續數天感到極度精力充沛,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表現得比平時更有自信和創造力。但問題是,這種情緒亢奮狀態不一定持續太久,躁期可能會逐漸惡化為狂躁期(Mania)。這時,患者的行為可能會變得極端,容易做出無法預測的決定,例如過度消費、縱情娛樂或進行不安全的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鬱期: 在鬱期,患者的情緒和行為完全反轉。他們會感到無精打采、情緒低落,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勁。這時候,患者的日常活動變得困難,注意力和記憶力也會大幅下降,甚至有自我傷害或自殺的傾向。

從外界看來,躁期似乎是一個非常「高能」的狀態,但實際上,躁鬱症的危險之處正在於它的不穩定性。躁鬱症患者在躁期中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即使感覺自己處於高峰狀態,這樣的「興奮」很可能會導致衝動行為,如不理智的財務決策或人際衝突。

如何應對躁鬱症?

躁鬱症不僅僅是情緒的擺盪,同時也會對患者的生活產生影響:

  1. 無法控制的躁期時間:躁期的長度和強度不是患者能控制的,患者可能從精力充沛的狀態,轉變為難以收拾的混亂局面。
  2. 鬱期的危險性:在躁期過後,進入鬱期的患者常常因為自責或對前期行為的後悔,而陷入更深的低谷,這增加了自我傷害的風險。
  3. 生活質量下降:反覆發作的情緒擺盪讓患者難以享受生活,甚至對快樂的感受也會變得懷疑和恐懼。
  4. 人際關係受損:情緒極端的變化會讓患者難以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這對於長期支持系統的建立是巨大的挑戰。
  5. 大腦損傷:每次發作對大腦的損害都是不可逆的,長期下來,注意力、記憶力、甚至思考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治療與日常應對方法

對於躁鬱症的治療,藥物和心理治療是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穩定情緒的藥物,如鋰鹽,是控制躁鬱症的重要工具。鋰鹽自 20 世紀開始就被廣泛用於躁鬱症的治療,能有效減少躁鬱症的復發風險。如果患者正處於躁期,醫生還可能會使用抗精神病藥物來幫助控制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同樣重要,特別是在症狀穩定後,透過心理治療,患者可以學習如何識別躁鬱症復發的早期徵兆,以及如何調適壓力和情緒。

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學習識別躁鬱症復發的早期徵兆,並有效調適壓力和情緒。圖/envato

如何支持身邊的躁鬱症患者?

身為躁鬱症患者的家人或朋友,了解如何在不同的情緒階段支持患者是關鍵。在躁期時,避免硬碰硬,而是試著將患者的注意力引導到安全的活動上;在鬱期時,提供非批評的陪伴,讓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與支持。

躁鬱症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但這並不意味著生活的希望就此消失。許多躁鬱症患者在接受治療後,依然能過著豐富充實的生活,並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發揮才華,擁有幸福的人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47 篇文章 ・ 2379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找回擁有食物的主導權?從零開始「菇類採集」!——《真菌大未來》
積木文化
・2024/02/25 ・4266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菇類採集

在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的食品與安全在眾目睽睽下被抽離出來,變成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對食物的焦慮點燃人們大腦中所有生存意志,於是大家開始恐慌性地購買,讓原本就已經脆弱、易受攻擊的現代糧食系統更岌岌可危。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祖先以前就經歷過這一切,留下來的經驗值得借鏡。菇類採集的興趣在艱難時期達到顛峰,這反映了人類本能上對未來產生的恐懼。1 無論是否有意,我們意識到需要找回擁有食物的主導權,循著古老能力的引導來找尋、準備我們自己的食物,如此才能應付食物短缺所產生的焦慮。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的食品與安全在眾目睽睽下被抽離出來,變成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圖/pexels

我們看見越來越多人以城市採集者的身分對野生菇類有了新的品味,進而找到安全感並與大自然建立起連結。這並不是說菇類採集將成為主要的生存方式,而是找回重新獲得自給自足能力的安全感。此外,菇類採集的快感就足以讓任何人不斷回歸嘗試。

在這個數位時代,菇類採集是讓我們能與自然重新連結的獨特活動。我們早已遺忘,身體和本能,就是遺傳自世世代代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菇類採集者。走出現代牢籠、進入大自然從而獲得的心理和心靈滋養不容小不容小覷。森林和其他自然空間提醒著我們,這裡還存在另一個宇宙,且和那些由金錢、商業、政治與媒體統治的宇宙同樣重要(或更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個數位時代,菇類採集是讓我們能與自然重新連結的獨特活動。圖/unsplash

只有願意撥開遮蓋的落葉並專注尋找,才能體認到菇類的多樣性和廣泛分布。一趟森林之旅能讓人與廣大的生態系統重新建立連結,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自己永遠屬於生命之網的一部分,從未被排除在外。

腐爛的樹幹不再讓人看了難受,而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地方:多孔菌(Bracket Fungi)──這個外觀看起來像貨架的木材分解者,就在腐爛的樹幹上茁壯成長,規模雖小卻很常見。此外,枯葉中、倒下的樹上、草地裡或牛糞上,也都是菇類生長的地方。

菇類採集是一種社會的「反學習」(遺忘先前所學)。你不是被動地吸收資訊,而是主動且專注地在森林的每個角落尋找真菌。不過度採集、只拿自身所需,把剩下的留給別人。你不再感覺遲鈍,而是磨練出注意的技巧,只注意菇類、泥土的香氣,以及醒目的形狀、質地和顏色。

只有願意撥開遮蓋的落葉並專注尋找,才能體認到菇類的多樣性和廣泛分布。圖/unsplash

菇類採集喚醒身體的感官感受,讓心靈與身體重新建立連結。這是一種可以從中瞭解自然世界的感人冥想,每次的發現都振奮人心,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帶一些免費、美味又營養的食物回家。祝您採集愉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計畫

菇類採集就像在生活中摸索一樣,很難照既定計畫執行,而且以前的經歷完全派不上用場。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棄「非採集到什麼不可」的念頭,持開放心態走出戶外執行這項工作。菇類採集不僅是享受找到菇的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體驗走過鬆脆的樹葉、聞著森林潮濕的有機氣味,並與手持手杖和柳條筐的友善採菇人相遇的過程。

菇類採集很難照既定計畫執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棄「非採集到什麼不可」的念頭。採集過程幾乎就像玩捉迷藏,只不過你根本不確定自己在找什麼,甚至根本不知道要找的東西是否存在。圖/unsplash

你很快就會明白為什麼真菌會有「神秘的生物界」的稱號。真菌無所不在但又難以捉摸,採集過程幾乎就像玩捉迷藏,只不過你根本不確定自己在找什麼,甚至根本不知道要找的東西是否存在。但還是要有信心,只要循著樹木走、翻動一下原木、看看有落葉的地方,這個過程就會為你指路。一點點的計畫,將大大增加你獲得健康收益的機會。所以,讓我們開始吧。

去哪裡找?

林地和草原,是你將開始探索的兩個主要所在。林地底層提供真菌所需的有機物質,也為樹木提供菌根關係。橡樹、松樹、山毛櫸和白樺樹都是長期的菌根夥伴,所以循著樹種,就離找到目標菇類更近了。

林地底層提供真菌所需的有機物質,也為樹木提供菌根關係。圖/pexels

草原上也會有大量菇類,但由於這裡的樹木多樣性和環境條件不足,所以菇類種類會比林地少許多。如果這些地點選項對你來說都太遠了,那麼可以試著在自家花園或在地公園綠地當中尋找看看。這些也都是尋菇的好地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奧伯倫

澳洲可以說是真菌天堂。與其他大陸隔絕的歷史、不斷變化的氣候以及營養豐富的森林,讓澳洲真菌擁有廣大的多樣性。澳洲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的奧伯倫(Oberon)就有一座超過四萬公頃的松樹林,是採集菇類的最佳地點之一。

在那裡,有廣受歡迎的可食用菌松乳菇(又稱紅松菌),據說這種真菌的菌絲體附著在一棵歐洲進口樹的根部,而意外被引進澳洲。 1821 年,英國真菌學家塞繆爾・弗里德里克・格雷(Samuel Frederick Gray)將這種胡蘿蔔色的菇命名為美味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這的確名符其實,因為「Deliciosus」在拉丁語中意為「美味」。如果想要在奧伯倫找到這些菇類,秋天時就要開始計劃,在隔年二月下旬至五月的產季到訪。

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奧伯倫就有一座超過四萬公頃的松樹林,是採集菇類的絕佳地點。圖/unsplash

英國漢普郡新森林國家公園

在英國,漢普郡的新森林國家公園(Hampshire’s New Forest)距離倫敦有九十分鐘的火車車程。它由林地和草原組成,當中有種類繁多的植物群、動物群和真菌可供遊客觀賞,甚至還有野生馬匹在園區裡四處遊蕩。

這片森林擁有兩千五百多種真菌,其中包括會散發惡臭的臭角菌(Phallus impudicus),它的外觀和結構就如圖鑑中描述般,與男性生殖器相似且不常見。還有喜好生長於橡樹上,外觀像架子一樣層層堆疊的硫色絢孔菌(Laetiporus sulphureus ,又稱林中雞)。該國家公園不允許遊客採收這裡的菇,所以請把時間花在搜尋、鑑別與欣賞真菌上。如果幸運的話,該地區可能會有採集團體可以加入,但能做的也僅限於採集圖像鑑別菇類,而非採集食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英國,漢普郡的新森林國家公園由林地和草原組成,當中有種類繁多的植物群、動物群和真菌可供遊客觀賞。該國家公園不允許遊客採收這裡的菇,所以請把時間花在搜尋、鑑別與欣賞真菌上。圖/unsplash

美國紐約市中央公園

甚至紐約市的中央公園也有採集菇類的可能性。雖然在 1850 年代公園建造之時並未刻意引進菇類物種,但這個占地八百四十英畝的公園現已登錄了四百多種菇類,足以證明真菌孢子的影響之深遠。

加里・林科夫(Gary Lincoff)是一位自學成才、被稱作「菇類吹笛人」2 的真菌學家,他住在中央公園附近,並以紐約真菌學會的名義會定期舉辦菇類採集活動。林科夫是該學會的早期成員之一,該學會於 1962 年由前衛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重新恢復運作。凱吉也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業餘真菌學家,並靠自己的能力成為專家。

甚至紐約市的中央公園也有採集菇類的可能性。雖然在 1850 年代公園建造之時並未刻意引進菇類物種,但這個占地八百四十英畝的公園現已登錄了四百多種菇類。圖/wikipedia

進行菇類採集時,找瞭解特定物種及其棲息地的在地專家結伴同行,總是有幫助的。如果你需要一個採集嚮導,求助於所在地的真菌學會會是一個正確方向。

何時去找?

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例如溫度、光照、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菌絲體全年皆可生長。某些物種對環境條件較敏感,但平均理想溫度介於 15~24 ℃ 之間,通常是正要進入冬季或冬季剛過期間,因此秋季和春季會是為採集菇類作計畫的好季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秋季和春季是為採集菇類作計畫的好季節,但因為菇類受溫度變化模式和降雨量的影響很大,所以每年採菇的旺季時間會略有不同。圖/unsplash

當菌絲體從周圍吸收水分時,會產生一股破裂性的力量,讓細胞充滿水分並開始出菇。這就是菇類通常會出現在雨後和一年中最潮濕月份的原因。牢記這些條件,就可以引導你找到寶藏。但也要記得,因為菇類受溫度變化模式和降雨量的影響很大,所以每年採菇的旺季時間會略有不同。

註解

  1. Sonya Sachdeva, Marla R Emery and Patrick T Hurley, ‘Depiction of wild food foraging practices in the media: Impact of the great recession’,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vol. 31, issue 8, 2018, <doi.org/10.1080/08941920.2 018.1450914>. ↩︎
  2. 譯注:民間傳說人物。吹笛人消除了哈梅林鎮的所有老鼠,但鎮上官員拒絕給予承諾的報酬,於是他就吹奏著美麗的音樂,把所有孩子帶出哈梅林鎮。 ↩︎

——本文摘自《真菌大未來:不斷改變世界樣貌的全能生物,從食品、醫藥、建築、環保到迷幻》,2023 年 12 月,積木文化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