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幫蔬果穿上Gore-Tex: 保持新鮮的膜法!

Scimage
・2012/11/01 ・405字 ・閱讀時間少於 1 分鐘 ・SR值 488 ・五年級

生鮮蔬果如果能夠長時間在常溫保鮮,會讓食品的供應流通更加順利,不管是颱風影響的供應起伏或是長距離的儲存運送損失都能加以減少,會對很多人有幫助。因為生鮮蔬果常常必須面對水份的蒸發與本身氧化代謝,如果能提供合適的保水與氣體交換環境,就可以大幅延長保存的期限。

這影片介紹了如何使用特殊的保鮮膜來完成這樣的任務。主要的原理是利用疏水跟透氣的表面,一方面讓蔬果的水氣難以蒸發,且難以凝結在膜的表面上,一方面讓包裝內的氧與二氧化碳能與外界交換,讓蔬果保持在較正常的環境。實驗中,葉菜類的保鮮兩三天,而柿子可以保存數個月。這膜的概念就像功能性衣服的概念一樣,人可以獲得更好的環境,當蔬果獲得更好的環境之後一些問題也能解決,或許更多的物品穿上合適的「衣服」也會讓這些物品獲得新的生命!

轉載自 科學影像 Scimage

文章難易度
Scimage
113 篇文章 ・ 4 位粉絲
每日介紹科學新知, 科普知識與實際實驗影片-歡迎每一顆好奇的心 @_@!

1

3
0

文字

分享

1
3
0
【水獺媽媽專欄:從日常學永續】多吃蔬菜水果,難道也會汙染地球嗎?
PanSci_96
・2022/09/08 ・821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灣,蔬果生產的寶島,勤奮的農民、適宜的土壤加上人間好時節,讓我們隨時都有新鮮好吃的蔬菜水果,春天有菠菜、棗子;夏天有絲瓜、蓮霧;秋天有山藥、木瓜;冬天有蘿蔔和橘子。

在臺灣,一年四季都盛產不同的蔬果。圖/水獺媽媽提供

不過你知道嗎?吃當季的蔬菜水果,對我們的生態環境也可以幫上大忙!

這是因為選擇當季蔬果可以大幅減少冷藏時的電力耗損,在種植上也可以減少肥料以及農藥的使用,也就是可以降低「碳排放」。

另外,挑選在地的蔬果也有好處,若是蔬果產地距離我們越遠,運送時造成的碳排放量也會越高,加上保鮮的需要,可能會添加防腐劑,影響我們的健康。

購買當季、在地蔬果,可以減少運送途中產生的汙染。圖/水獺媽媽提供

那到底什麼是碳排放呢?又為什麼要降低碳排放呢?

碳排放泛指溫室氣體排放,是指人們在從事行為時,直接或間接向空氣中排出的溫室氣體,這些氣體的總重量就稱為碳排放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溫室氣體又包含水蒸氣、臭氧、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氫氟氯碳化物類等,其中又因二氧化碳在大氣的佔比最多,成為最常見用來衡量碳排放的標準。

而碳排放的增加,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可不少,例如:全球暖化速度加快、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越來越惡化(夏天更熱、颱風更多等),因此,全世界對於碳排放的降低可說是擁有一致共識。

總結來說,每天吃適量的新鮮蔬果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營養均衡,補充各種重要的維生素和纖維,但是,吃對蔬果更是重要,不只對身體有益處,對地球環境也能盡一份心力!

吃蔬果很重要,但吃對蔬果更重要!圖/水獺媽媽提供
所有討論 1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農場到賣場的最短距離:產地直採是什麼?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19/11/29 ・1015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447 ・四年級

本文由家樂福【食物轉型計畫】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現代人對於飲食健康越來越重視,多吃蔬果還不夠,蔬果本身的新鮮和安全也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大家開始喜歡「產地直採」的產品啦!因為這種新的產銷方式,可以讓消費者更容易買到品質更好的蔬菜水果。

產地直採和傳統的農產品產銷方式的差別在哪裡?

在說明產地直採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平常吃的蔬果是怎麼從農場來到我們的餐桌。農作物採收之後,有的透過農會、合作農場共同運銷,再經過大盤商、中盤商、小盤商、貨運、零售業者層層轉手,最後才會來到我們的手中。

然而在這樣的結構下,第一線的農民獲得的報酬可能不多,也常常為了銷售通路與市場價格而困擾不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產地直採」顧名思義,就是跳過前面說的層層關卡,讓農產品在採收之後就從農田直達賣場。對農民來說,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收益得以提升!

此外,如果有固定的銷售通路,農夫們也不必再煩惱農產品賣不出去,可以專心提升作物品質、或是嘗試更加友善環境的農法。

產地直採農產品對消費者有差嗎?

另一方面,對消費者來說,產地直採的農產品也有優點喔!產地直採讓賣場可以做到當天採收、當天低溫配送蔬果到分店,大幅地減少蔬果倉儲和物流的時間。而節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讓農夫不必趕著採收,延長安全採收期來降低農藥殘存。若是再加上賣場嚴格篩檢產品規格、店內抽驗品質等程序,更可以確保消費者得到第一手新鮮安全的食材。

延伸閱讀:過了這個數就超標啦!最大殘留容許量是怎麼來的?超標就會中毒嗎?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能了解產地直採如何運作。下次買菜的時候,可以考慮支持產地直採的產品,除了讓自己吃得安心,也讓農民的每一滴汗水,都有應得的回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產地直採知識的完整影音,到 PanSci 的 Youtube 頻道看看動畫版吧~然後記得開啟訂閱和小鈴鐺!

本文由家樂福【食物轉型計畫】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超市的生鮮食品保存守則:魚、肉、蔬果の保鮮大作戰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2017/06/24 ・3160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36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諮詢通路/頂好 Wellcome 超市
採訪/馬嘉駿
整理/泛科學編輯部

通路都如何保存生鮮食品呢?圖/Wikimedia

隨著養生觀念興起、關於外食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討論也越來越多,除了讓人們更加注意自己的飲食狀況外,更有部分有能力與時間負擔的民眾,選擇開始自己料理食物。然而,自己煮真的比較健康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或許能夠控制少加些油鹽、盛裝在更乾淨的器皿中;但是生鮮食材從產地到家裡,又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呢?你又是否想過,通路究竟是如何保存這些即將進入自己與家人口中的「生鮮食品」呢?

通路生鮮食品保存守則:注意日期與分類、每日品檢

若先講結論,生鮮通路的保存重點會放在分類、日期與品檢

去年,網路媒體《上下游》推出冷凍宅配專題,探討生鮮食品的運送過程,引起許多討論。這次,我們邀請到頂好 Wellcome的值班主管,與我們分享走另一條路徑 ── 通路,對於消費者選購的生鮮食品,會有什麼樣的保存策略?

魚類

比蔬果、肉類都更難保存的生鮮魚類,在通路一般只會待 D+2 天。圖/By Sharon Mollerus@flickr, CC License

魚類生鮮產品會先由生鮮供應鏈處理,經過秤重、包裝後才運送至通路販售,以保麗龍盒與保鮮膜作為包裝材料,置放於冷藏開放架上陳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由於保存期短,通路針對生鮮魚類的保存處理可說較為單純,每項魚類產品都會貼上「處理日期」標籤,通常可以保存 D+2 天(至處理日期後兩天)。以頂好為例,在到期日前一天會折價販售,到期日當天 22:00 仍賣不掉便報廢處理。

肉類

真空包裝的進口牛肉,能夠保存達 10 日以上,豬肉、雞肉可以保存 D+3 天(至切製日期後三天),牛肉則是保存 D+2 天(至切製日期後兩天)。圖 / Unsplash@pixabay, CC License

一般生鮮通路分店的精肉產品同樣會先交由生鮮供應鏈處理,包含人工分切、秤重等後才運送至通路販售,以保麗龍盒與保鮮膜包裝,進口牛肉則通常為真空包裝,並以冷藏開架方式陳列。

與魚類貼上「處理日期」類似,肉類產品包裝上則會貼上「切製日期」標籤,除了真空包裝的進口牛肉,能夠保存達 10 日以上,豬肉、雞肉可以保存 D+3 天(至切製日期後三天),牛肉則是保存 D+2 天(至切製日期後兩天)。在到期日前一天,通路會折價販售,並比照生鮮魚肉食品,若到期日當天 22:00 仍未售出便會報廢處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蔬果

蔬果較特別的是,進入通路貼上的到貨時間是以「太陽日」方式記錄。圖/By Leonora (Ellie) Enking@flickr, CC License

比起魚類、肉類,蔬果較特別的是,進入通路貼上的到貨時間是以「太陽日」方式記錄。太陽日表示方式為將一年 365 天編號為 1 至 365,1/1 太陽日是 1,12/31 太陽日就是 365。藉此紀錄方式,方便快速檢查即將到期商品,好比今天太陽日 100,而蔬果保存期限大約三到五天,品檢時就得特別注意貼標太陽日 95、96、97 的商品狀態。

接著,通路會將蔬果分為以下幾個種類保存:

  • 葉菜類:放置冰櫃陳列,三日後開始折價販賣,或是進行二次處理 ──拆掉包裝,將葉菜黃掉、水傷及瑕疵部分摘除,再折價販售。
  • 根莖類:如番薯、馬鈴薯、蘿蔔等,則在一般室溫架上陳列,七日後再行折價販售或二次處理。
  • 一般水果:部分如奇異果、袋裝蘋果、甜橙、檸檬、鳳梨、整顆西瓜等,同樣放置一般室溫架上陳列,同樣七日後進行折價販售或二次處理。
  • 進口水果:如蘋果、莓類、小番茄等,以及高單價水果如葡萄、梨子,則會在冰櫃陳列,五日後就要折價販售或二次處理。

總體來說,蔬果類的保存期限分為兩個標準:葉菜類不超過 5 天,根莖類、水果、土物(如洋蔥、地瓜、馬鈴薯等)則不超過 10 天,超過保存期限即報廢處理。另外,當蔬果商品開始進行折價後,如果隔天還在架上尚未售出,就會再度品檢。不過保存天數的制定是作為參考標準,不得超過原定保存期限,最重要的仍是落實每日品檢,確保蔬果保存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材的身分證:產銷履歷

看完了生鮮食品,接下來要帶大家認識這些食材們的身分證,產銷履歷。產銷履歷是為結合兩項國際上強調的農產品管制制度 ── 良好農業規範(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GAP)、履歷追溯體系(Traceability,食品產銷所有流程可追溯、追蹤之制度),依據「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所推動的自願性制度。

產品履歷農產品上會有品名、追蹤碼與 QRcode。圖/wikipedia, CC License

根據「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管理辦法」,產銷履歷農產品應於產品本身、包裝或容器明顯處揭露資訊。以上圖的零售標籤為例,資訊包含產品名稱(水稻-香米)、驗證機構(XX協會)、系統的追蹤號碼以及資訊公開的方式(底部網址列)。

左上方的圓形 TAP 標章即為「產銷履歷農產品」之認證,擁有此標章,代表驗證機構曾親赴該農產品的生產現場,確認生產過程是否符合規範,並曾經進行抽驗。右上方的 QR 二維條碼,則能讓民眾透過手機掃描,進行產品履歷資料查詢。民眾在挑選生鮮食品時,若想了解更多資訊,便可以留意下這個記錄了食材身家背景的小小身分證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別浪費!注意保存期限

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2011 年的統計,全球每年生產出的食物中,有近三分之一、約 13 億噸的食物被浪費;而《天下雜誌》則根據環保署廚餘回收與垃圾性質分析發現,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生產 96 公斤的廚餘,約為每人每年可獲得糧食供應量的 17% [1]。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通路如何保存食物,最後便是如何購買「剛好」的份量了,這件事看似容易,背後可有著一番學問。首先,幫大家複習食品「保存期限」的訂定方式:

科學家們會先找到該食品的劣變因子(是什麼原因使食物壞掉),再藉由微生物學分析、感官品評、物理/化學分析與成分分析等方式,畫出食品劣化曲線。接著,以「控制保存環境條件,觀察食品何時劣變」或「設定嚴苛保存環境加速劣變,再回推正常環境下的狀況」二者之一,找到食品的有效日期。

然而有了保存期限,人們就不會浪費食物了嗎?很可惜的,許多人正是因為看不懂保存期限的標示意義,而不敢購買「快到期」的食品,或在接近、剛超過有效期限的時候就趕快把食物丟掉。去年,美國國會議員 Blumenthal 和 Pingree 便提案 [2],將保存期限的標示寫法簡化為兩種:生鮮食品的「超過此日期即不適合食用(expires on)」,以及保存期限較長之食品的「最好吃的期限(best before)」,希望能減少消費者在選購或購買後的處理上,因為不安或不解所造成的浪費。

保存期限通常是指「賞味」之期限,影響的是食物風味,不等於食品開始變質(吃了可能中毒、致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己烹飪的出發點既然是健康,那食材的挑選與保存也絕對不能忽略,以後到超市或其他通路採買時,不妨也運用本篇所學,看看蔬果的「太陽日」、魚肉類的日期標籤(搶特價商品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啊),並且仔細評估自身飲食習慣與保存期限,盡量做個珍惜食物又健康的家庭主廚吧。

參考資料

  1. 食藥署在去年(2016)檢視各類型食品通路商之母公司,推估台灣通路一年約產生 3.7 萬噸的剩食。
  2. 據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調查,90% 的美國人會因為不了解到期日期之意義,丟棄仍可食用的食品,這種浪費比食品供應鏈任何環節的浪費都多。

對於生鮮食品保存還有很多的好奇?來參加6/28的講座吧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_96
65 篇文章 ・ 22 位粉絲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依衛生福利部組織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成立,職司範疇包含食品、西藥、管制藥品、醫療器材、化粧品管理、政策及法規研擬等。 網站:http://www.fda.gov.tw/TC/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