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因為是一種具有外套膜(envelop)的病毒,利用加熱、酸、乾燥、清潔劑與各類有機溶劑可以輕易破壞外套膜(這類病毒在胃中也會因胃酸的強酸而迅速消滅);但對於無外套膜的病毒,如腸病毒,則僅能使用加熱、紫外線來清潔餐具,或使用含氯消毒劑清潔環境。
衛福部疾管署也聲明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現階段的研究,病毒(存在於環境中的病毒)在 56 ℃ 且維持超過 30 分鐘的時間長度下,可以有效被殺滅,因此使用 100℃ 的滾水滾煮碗盤等餐具 30 分鐘,也能對於防範餐具上的細菌、病毒有用!其他如居家清掃後的抹布、常使用的毛巾等,亦可利用滾煮方式達到消毒作用。
WHO 也說明,即使在疫情爆發地區,只要有煮熟、端盛時留意環境清潔,食用肉類的確也是安全的。不過,碗筷需用 56℃ 熱水燙過30分鐘以上,或煮沸數秒,也可利用紫外光或一般清潔劑洗滌,其實就已足夠殺死冠狀病毒。但是,並非所有的病毒都會被高溫消滅,也是得照病毒的結構特性而定。
此外,溫馨小提醒:盡量少吃生食,肉類多為高溫烹煮後食用。
參考資料:
- 衛福部疾管署:冠狀病毒 Q&A
- Textbook of Microbiology & Immunology(p.447)
-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advice for the public
你最近也有看到關於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的謠言嗎?歡迎填寫這個表格回報給泛科學,我們會整理問題,連同解答一起更新到謠言專區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