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屠場》、《柳葉刀》與食品安全的黑暗面——英國和歐盟食安簡史(一)

miss9_96
・2018/06/01 ・202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33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遺留在工廠地板上的肉渣被剷起來,製成一罐罐的肉品罐頭;腐爛的殘渣被混入絞肉中,成了餐桌上的香腸……」

——《屠場(The Jungle)》

傳播媒體是人民監督政府的重要角色;一百年前,一本推崇共產主義的小說,卻意外的揭開了食品業的黑暗面。歐美各國驚覺,食品安全已不是國內的事情,而是跨國貿易裡難以避免的重大風險議題了。

圖/The Jungle (1906)

大西洋彼岸的豬隊友:1855-1906年的英國食安現況

19世紀中期,英國乘著工業革命起飛,各種商業活動興盛。但每個時代裡都有大賺黑心錢的奸商,食品汙染、攙假也成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仕紳們關注的議題 [註1]。

早在1855年,英國老牌的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就集結了當時的科學家,出版了一本《食品及摻假:1851-1854年-柳葉刀期刊衛生分析報告》 [1]。食品詐欺的科學證據讓英國社會開始重視食安問題,歷經數次立法演變,英國在1875年頒布了「食品與藥品銷售法(The Sales of Food and Drugs Act, SFDA)」,授予政府管理食安問題的權利,而1899年的修訂,更讓中央機關能夠懲戒執行不力的地方衛生政府,提升了政策的貫徹性 [2, 3]。

時至百餘年後的今天,1875年的食品與藥品銷售法被視為英國食安法的先祖,而1855年的柳葉刀報告,更可被視為以科學推動食安的起源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圖/wikipedia

歷史跨入1906年,跨洋的國際食品貿易興盛,一本追求社會主義的小說卻大大地震撼了美、英兩國的食安管理!一百多年前的美國,食安觀念尚未萌芽,粗製濫造的食品充斥於市面之上,一本揭開社會黑幕的小說——《屠場(The Jungle)》意外地觸動了讀者對劣質食品的恐懼的恐懼

作者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 Jr.)在書中描寫了中下階層的困境,企圖引起讀者關注弱勢族群,但出乎意料的是,震撼全美讀者的卻是那描寫劣質肉品的內容——

遺留在工廠地板上的肉渣被剷起來,製成一罐罐的肉品罐頭;腐爛的殘渣被混入絞肉中,成了餐桌上的香腸……

《屠場》提及的肉品工廠。 From: The Jungle (1906)

令人生噁的敘述讓人倒盡胃口,更引發全美的抗議浪潮,此聲浪更傳至當時美國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耳中,催生了美國的「純淨食品與藥品法(The Pure Food and Drugs Act)」 [3, 4]。這對美國的食品安全是個巨大的里程碑,但對彼岸的英國來說,卻是個無妄之災!

《屠場》發行3個月後,英國泰晤士報對美國芝加哥的劣質肉品進行報導,食安新聞在媒體的推播下,憤怒感快速地在英國社會中膨脹,肉品罐頭的市場一落千丈,民眾更要求政府抵制美國肉品的進口,此局勢更挑起了兩國間的貿易紛爭。英國政府通過了「公共衛生(食品規章)法」來強化進口食品檢驗 [3]。自從全球貿易盛行以來,跨國的食品詐欺已成了各國無法逃避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諷刺芝加哥劣質肉品的漫畫,圖中人物為老羅斯福總統。From: Mrs. Ronan’s Honors U.S. History II

除了黑心廠商,食品安全更強大的敵人是誰?

一百多年以來,食安管理領域裡,媒體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一環。其中有許多良善的媒體善盡了監督的角色,如 2014年中國上海東方衛視在電視上爆料,「上海福喜」企業竟使用發綠、過期肉品製成食品,龐大的媒體壓力逼迫食品廠商自我改革。但也有部分媒體追求新聞熱度,誤導民眾、甚至造成社會恐慌,如 2015年《康健雜誌》宣稱「市售黑糖抽檢,全部測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2013年《商業週刊》宣稱「國內奶製品驗出違法動物用藥」等,不僅過度臆測,更造成了國人恐慌、經濟受挫。

當年的《柳葉刀》和《屠場》成功的揭開了食品業的黑暗面,讓食品產業往更進步、更安全方向前進,也間接讓歐美諸國逐漸脫胎成了現代國家。但數十年後,歐洲的食安領域遇到了一個比黑心廠商更強大、更邪惡的敵人,它只重視自己的利益,不僅忽視食品安全,更打壓了媒體和科學力量,引爆的災難最終延燒全世界,它就是——政府。

圖/wikipedia

究竟政府和政治操作對食品安全造成了怎樣的衝擊呢?敬請期待下一集的《英國和歐盟食安簡史(二)》。

  • 註1: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時間大約是1830至1900年,長期的和平帶來高速的發展。此時的較為台灣人所知的人物為夏洛克·福爾摩斯、開膛手傑克等。

參考文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1] Hassall, Arthur Hill (1855) Food and its adulterations; comprising the reports of the Analytical sanitary commission of “The Lancet” for the years 1851 to 1854, London: Longman
  • [2] Milo R. Maltbie (1898) The English Local Government Board,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3, 232-258
  • [3] 魏秀春 (2011) 英国食品安全立法研究述评, 井冈山大学学报, 32, 122-130
  • [4] Bee Wilson (2012) 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八旗文化,中華民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miss9_96
170 篇文章 ・ 1083 位粉絲
蔣維倫。很喜歡貓貓。曾意外地收集到台、清、交三間學校的畢業證書。泛科學作家、科學月刊作家、故事作家、udn鳴人堂作家、前國衛院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 商業邀稿:miss9ch@gmail.com 文章作品:http://pansci.asia/archives/author/miss9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113 年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完成全臺巡迴共創優質媒體閱聽環境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5/01/07 ・911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下稱 NCC)為健全廣電事業發展、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促使廣電事業製播優質節目及傳遞正確資訊,今(113)年援例舉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本趟知識列車自今年 8 月從高雄出發,9 月開往花蓮,11 月抵達臺中、臺北,讓專業培訓資源遍及全臺,促進廣電媒體業者產製優質節目與營造更優質的媒體環境。

圖 1.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翁柏宗代理主任委員致詞

提供 4 大場次 7 大主題的豐富課程內容,累計近 900 名媒體業者參與實體課程

本培訓活動已邁入第 16 年,吸引近 300 家媒體業者報名,逾 900 位媒體朋友共襄盛舉。提供一個媒體從業人員與專家學者交流對談的平台。

今年於北中南東 4 大場次安排 7 大主題多元課程,包含「廣播事業營運發展」、「性別平權」、「權益維護」、「多元文化」、「內容自律」、「事實查證工具應用」、「法規宣導」。從廣電營運發展出發,綜覽現今廣電生態及未來發展;接著探討性別、消費者保護、兒少與自殺防治等議題,並透過法規政令與申訴程序交流課程,加強法學專業。同時,提供事實查證與公平原則訓練,強化業者分辨假訊息的能力,妥善發揮媒體專業,落實事實查核並遏止假訊息。

圖 2.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胡元輝董事長分享「電視事業營運發展」

課程專業且切合產業現況,業者給予正面回饋

今年度的專業訓練課程,邀請產、學界、非營利組織等講師分享多元議題,業者積極提問,針對實務上遇到的案例與講師交流、討論,課後多給予正面回饋,如「培訓內容貼合實際面臨情形」、「課程內容豐富,講者專業度高」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電媒體產業需要與時俱進,NCC 作為主管機關,將持續提供豐富多元的課程資源,與業者共同成長。期待未來能與業者持續相互砥礪,攜手打造優質視聽環境!

圖 3.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羅世宏董事長分享「從廣播/電視節目探討內容自律機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22 篇文章 ・ 31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NCC 推動公民培力活動,攜手各界強化媒體素養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5/01/07 ・1140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全球數位化進程持續發展,大眾接收資訊的方式不斷演變。影音媒體平台及自媒體的興起,使每個人不僅是訊息的接收者,更是內容的生產者。多元的訊息管道帶來豐富資訊,同時也對內容管理提出新挑戰。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順應全球數位匯流與監理革新的發展趨勢,致力於促進通訊傳播的健康發展,保障大眾權益、尊重弱勢族群、推動多元文化均衡發展。今年度(113 年),NCC 持續推行「公民培力推廣計畫」,深化媒體素養教育。

多方協作,廣泛推廣媒體素養

今年公民培力推廣計畫持續與廣電媒體產業、公民團體及學術機構合作,包括好事聯播網(人人廣播電臺、連花廣播電臺)、正聲廣播、鳳鳴廣播、豐盟有線電視,以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朝陽科技大學、臺灣新聞記者協會、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財團法人花蓮縣光之島文化藝術基金會等共 10 個單位。在北、中、南、東、離島五大區域自 7 月至 12 月舉辦了共 22 場媒體識讀活動,超過 1,500 人次參與,對象涵蓋媒體專業人士、銀髮族、身障者、新住民、兒童及青少年等,全面推動媒體素養意識。

多元形式,深植媒體素養意識

活動形式豐富多樣,且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專屬課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人廣播電臺與連花廣播電臺今年以市集活動搭配民眾互動問答,以「防制假訊息」為主題,向大眾推廣辨識資訊的重要性。

圖 1. 人人廣播電臺於「聖誕好事集音樂會」安排防制假訊息問答與民眾互動

鳳鳴廣播電臺以「消費者保護」為題,向銀髮族進行消保宣導,期望提升民眾維護自我權益之意識。

圖 2. 鳳鳴廣播電臺舉辦「聰明消費不心煩」,宣導消費者保護之重要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至嘉義溪口國中舉辦媒體素養暑期營隊,讓偏鄉地區的學生也能享有充分教育資源,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訓練資訊閱聽能力。

圖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於嘉義溪口國中辦理暑期營隊,以為期 3 天活動宣導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此外,各單位亦舉辦多場主題講座與互動活動,與地方社區、校園及大眾連結,成功散播媒體素養種子,參與者課後給予正面回饋,表示受益良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立媒體素養基礎,邁向優質社會

 NCC 每年持續推動公民培力活動,幫助閱聽者增進對媒體資訊的辨識、思考與評估能力。透過多元族群及不同年齡層的全面參與,媒體素養教育的種子得以深植,進一步促進全民媒體素養,攜手打造更優質的社會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22 篇文章 ・ 31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臺中、高雄、花蓮舉辦 112 年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共創優質媒體閱聽環境
PanSci_96
・2023/11/18 ・80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下稱 NCC)為健全廣電事業發展、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促使廣電事業製播優質節目及傳遞正確資訊,今(112)年援例舉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本趟知識列車自 8 月起於臺北開跑,9 月分別安排於臺中、高雄,花蓮場則於 10 月辦理完成。

NCC 於 8 月舉辦專業訓練課程臺北場後,佳評如潮,在 9 月舉辦的臺中、高雄場, 10 月舉辦的花蓮場,各地媒體從業人員共同參與,除了「廣播事業營運發展」、「電視事業營運發展」、「性別平權」、「權益保護」、「多元文化」等主題外,更為中、南、東部業者規劃「內容自律」課程,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同時也是資深媒體人的許文宜教授,從實例探討廣電相關法規,培養內容自律意識;「消費者權益保護」課程邀請衛福部食藥署吳怡萱副稽查員,透過食品藥妝及醫藥法規,講述食藥廣告製播應注意事項。

圖 1 「消費者權益保護」課程邀請衛福部食藥署吳怡萱副稽查員分享

因應數位時代的快速變化,安排「 AI 在廣電媒體的應用發展趨勢」課程,分享科技新知及 AI 於廣電節目應用實例;「事實查證工具應用」課程則旨在培養識別虛假訊息的能力,從而可充分履行媒體的專業責任,安排每場次 3 小時的事實查證工作坊,期提高參與業者事實查核意識及能力,進而杜絕虛假訊息傳播。

圖 2 「 AI 在廣電媒體的應用發展趨勢」課程邀請集仕多股份有限公司梁哲瑋總經理分享

睽違兩年首次回歸實體課程,中、南部從業人員展現其熱情,不僅課程踴躍互動,課後也與講師熱絡交流,紛紛表示課後收穫良多。花蓮場原訂課程面臨「小犬」颱風侵襲而延期一周辦理,出席率仍高達 8 成,展現東部業者學習新知的熱情與企圖心,期待未來廣電媒體產業持續相互砥礪,攜手打造優質視聽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