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臺中國家歌劇院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趙軒翎
科技發明改變你我的生活,除了技術的進步,關鍵更在於人類的創造力。藝術,是在社會發展之前,先窺探到未來可能發生在人類身上不可思議變化的望遠鏡。當藝術碰上科學,會遇上怎樣的火花呢?
今年(2018)在臺中國家歌劇院舉辦的「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NTT-TIFA)中,將展演一系列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作品,它們不只是純粹的芭蕾舞、現代舞、舞台劇,這系列的表演中,藝術家特別加重了「科技」元素的展現。
如果你想趁著清明連假來好好的充實探索一番的話,就讓我們一同欣賞即將在 4/7、4/8 登場的《I / II / III / IIII》和《手足舞蹈音樂會》吧!
漂浮空中的現代芭蕾《I / II / III / IIII》
音樂落下,黑暗的背景中,只見光影裡一、二、三、四名身穿黑衣的舞者在半空中翻身倒吊,旋轉、懸浮、跪臥、伸展,受制於隱沒在黑暗中的懸吊裝置,魁儡般舞出相同的姿態。音樂中舞姿相似的舞者究竟是人類?還是機器?他們是被拘束行動的機械?還是脫離重力束縛的自由人?
這個奇異到令人不安的現代芭蕾《I / II / III / IIII》,是比利時藝術家克里斯.瓦東克(Kris Verdonck)著名的作品之一,他主張:「面對極端情況,身體自然湧出的能量才是極美。」透過懸吊的方式,克里斯營造出對舞者柔性摧殘的氛圍,讓觀眾在體驗美感的同時還夾雜著不安甚至是略帶恐懼;而感官與思想的衝突也在於眼前懸浮的舞者與人類渴望對抗重力卻不可得的現況,兩者之間所產生的對比。
人類一直都想擺脫地心引力的控制,但就算是人類技術結晶的飛機或是火箭,都僅僅是透過產生能夠抵銷引力的推力,才得以翱翔於天際、短暫脫離地球束縛。地球上的物體永遠都會被重力作用影響,我們嚮往反重力,而這仍是未盡之夢;《I / II / III / IIII》卻營造出了似乎不被重力拘束的漂浮空間,懸吊讓舞者表現出不同於一般現代芭蕾舞者所有的動作與速度感,卻又藉由編舞設計,讓舞者舉止卻又像是被拘束的機械,創造出這在想像之外的奇異場景。
人類和機器的運動有什麼差別?美感的展現是要表現自己的靈魂,還是要拋下自我意識?
科技對於現代人的生活已然無孔不入,在最初的機械問世之時,世人隱性的焦慮,討論「科技性失業」帶出的延伸問題:人與機械有何不同?有一天人類將會被機械所取代嗎?這樣的探問反覆出現在過去的科幻作品之中,也將再現於我們的未來世界中。《I / II / III / IIII》更是將這樣的焦慮具現化為現代芭蕾舞的一部分,瓦東克的編舞讓舞者在舉止間失卻獨特的個性,挑戰觀者對於機械與人性的認知。
瓦東克:持續探問美感與人性
《I / II / III / IIII》也是瓦東克對於「美感」的探問、實驗。整個表演分成四個段落,分別由一個、兩個、三個、四個舞者依次登場,剛開始時一個舞者的詭異氛圍,在第二、三、四個舞者加入後,卻湧現協調的意外美感。表演中途,舞者因為懸吊的緣故,難免出現動作不完全一致的情況,瓦東克觀察到,這時也會感受到觀眾期待著舞者再次回歸協調、回歸美感的強烈情緒。
看看上面的影片,你是否也有相同的感受呢?
《I / II / III / IIII》發想自經典芭蕾《天鵝湖》的片段「四小天鵝圓舞曲」,四名舞者像機械人做出一模一樣的動作,而對瓦東克來說,直到有舞者出現錯動打破和諧,美感才在其中油然而生。瓦東克自 2000 年初開始創作,遊走於劇場、裝置藝術與舞蹈間,他過去的作品就時常試圖挑戰肉體與機器的界線,探問人性和機械、空虛與存在。
利用整齊劃一的動作,《I / II / III / IIII》的創作,將人體轉化為活動機械,再加入機械與之共處與協調;原始規劃的舞蹈動作遠超過正式表演的內容,經歷各種嘗試後,團隊與機械妥協,將舞蹈速度整體放慢、參與舞者數量減少,卻也因而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氣氛。
克里斯的多數作品中,「恐怖」與「美」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作品中的美感依靠著恐怖不協調的元素建構出內在張力,進而帶來與眾不同的感受。
你,準備好踏上這個充滿美感張力的旅程了嗎?
特雷門琴:現代與奇幻兼具的電子樂器
20 世紀初期,世界上首款使用電能演奏的電子樂器橫空出世,遠在現今大眾熟悉的合成器、電吉他出現之前。這款樂器改變了對「演奏」的認知,從獨奏到交響樂,不管是弦樂、管樂或打擊樂,音樂家都必須要觸碰到樂器,經過弓弦摩擦、鼓棒打擊、呼氣吹奏,才能發出樂聲。這款電子樂器的彈奏畫面非常奇幻,演奏家雙手懸空,優雅的動作或顫抖或停頓,變動看不見的電磁場操控如泣如訴的聲線。
這種樂器稱為特雷門琴(Theremin),俄國發明家里昂.特雷門(Léon Theremin)所發明。先來看看特雷門琴的長相,一個長方形的盒子,左右兩邊分別長出水平和垂直的兩個構造,水平的是個金屬環,垂直的是根金屬桿。
營造特殊氛圍的電影配樂
特雷門琴的外型跟多數樂器截然不同,光看外表非常難以想像到其音色呈現。但多數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應該都體驗過它的聲音,在 1950 年代前後,特雷門琴就常被應用於電影配樂,特別是恐怖片、科幻片這類型片,它虛無飄渺、充滿類比感的音色用於營造出特殊氛圍,引發出淒厲、詭譎、奇幻、的感受。
下面一段影片是 1951 年上映的科幻片《當地球停止轉動》(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的片段,旁邊搭配一名特雷門琴的演奏者。大家應該可從這個影片中感覺到特雷門琴演奏的音樂,如何成功地為這些早期的科幻片配樂。其他運用特雷門琴作為配樂的電影,有人整理好了相關文章,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
影片中可以看到,演奏者完全沒有碰觸到琴身,僅僅在半空中手指移動就能夠操控演奏特雷門琴。特雷門琴的左右兩側的金屬構造,其實就是兩根天線,具備了不同功能:右側垂直的天線影響音調頻率,左側水平的天線則操控音量大小。
這兩根天線都圍繞著電磁場,當手指靠近或遠離天線時,人體帶電的特性會造成特雷門琴的電磁場改變。當演奏家的手靠近特雷門琴的金屬天線,手和天線之間的電容會改變,進而影響到震盪的頻率,在不同手勢的操作下,發出不同的樂聲。
著迷於特雷門琴的人充滿世界各地,2015 年日本就曾經于吉祥寺舉行過特雷門琴音樂節;甚至更進一步,嘗試開發「家電樂器」,如果想要一把屬於自己的特雷門琴,也可以參考網站資料,親自動手打造喔!
《手足舞蹈音樂會》復刻挑戰人體的特爾西琴
開發特雷門琴後,特雷門以相同的原理,研發了挑戰人體極限的特爾西琴(Terpsitone)。Terpsitone,源自希臘神話舞蹈女神「Terpsichore」;顧名思義,特爾西琴的表演與舞蹈息息相關。特爾西琴的天線埋在舞台底下,當舞者在這個舞台上,舉手投足都會影響到電磁場,使電子樂器隨著舞動發聲。
臺中國家歌劇院 2018 年 NTT-TIFA 藝術節,即將出現「復刻版」的特爾西琴;來自波蘭的新銳編舞家藝術家歐拉.瑪齊耶斯嘉,受到特爾西琴啟發,規劃出精彩的表演《手足舞蹈音樂會》。
特雷門琴與特爾西琴如此玄幻絢麗的樂器,駕馭兩者可是充滿了挑戰。特雷門琴懸空彈奏的魔幻特性,音樂家手指在空中就可以操控出虛無飄渺的樂音,因此一場完美的演出,需要不斷苦練熟悉立體空間的位置與手法,才能維持音準、完美演奏。而特爾西琴的挑戰更加龐大與艱辛,在直立的天線間,舞蹈家細微的移動、節奏變化,都會擾動電磁場,影響音調與響度;可以說,每場特爾西琴的表演都是舞蹈與音樂獨一無二的結合。
目前原始版的特爾西琴保存在瑞士,是特雷門為他愛跳舞的孫姪女 Lydia Kavina 精心打造的舞台。而今日,無須遠赴歐陸,歐拉.瑪齊耶斯嘉即將於臺中開鑼的《手足舞蹈音樂會》,大膽挑戰,再次引入特爾西琴的魅力,讓舞者在樂器天線間起舞,肢體引動音樂,搭配現場 DJ 即興演出,意圖挑戰觀眾對音樂與舞蹈結合的另一種認知。
跨越舞蹈與音樂,讓特爾西琴以另一種形式再現,邀你共舞。
《手足舞蹈音樂會》是一種舞蹈與音樂演奏結合的新挑戰,而《I/II/III/IIII》則開啟觀眾對於恐怖與美並存的感受。清明連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快來體驗科技融入藝術共舞時前所未見的魅力吧!
參考資料:
- Tasha Robinson, Inventory: 14 Movies From Two Ages Of Theremin Music, avclub, 2006.08.23
- 陳翰揚,〈Theremin(特雷門琴)──不必轉職,讓你成為指揮家也是魔法師的神秘樂器〉,欣傳媒,2016.09.19。
- Sean Michaels, The invisible instrument: the theremin, The Guardian, 2015.08.22
- The catastrophoc beauty of I/II/III/IIII
本文由臺中國家歌劇院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2018「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活動,精彩開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