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臺中國家歌劇院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趙軒翎
「藝術家永遠是在社會發展之前,看到未來三十年可能發生在人類身上不可思議的變化。」
邀請到臺法文化獎得主克里斯汀 · 赫佐(Christian Rizzo)擔任「2018 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NTT-TIFA)共同策展人的幕後推手、同時也是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王文儀,談到科技與藝術時這麼說。
科技發明改變人們生活,關鍵並非技術的進步,而在於人類的創造力。藝術,更是創造力的先行者。當藝術家透過科學、科技等元素去成就表演時,我們能從中感知的不只是創造力萌發的歷程,更是利用藝術去對科技的未來進行探索。
今年(2018)在臺中國家歌劇院舉辦的「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NTT-TIFA)中,將展演一系列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作品,它們不只是純粹的芭蕾舞、現代舞、舞台劇,這系列的表演中,藝術家特別加重了「科技」元素的表現。
準備好要跟著我們一起用藝術去探索科技了嗎?
與庫卡機器人翩翩起舞
舞台上兩道燈光,緊隨著男舞者與橘色機器手臂,舞者在起舞的同時,機器也隨之動作,像是有意識地成為舞伴。一人一機、一左一右詩意共舞,有如正在一同互動對話。台上的舞者是編舞家黃翊,而他的舞伴,並不是人類或是具有人類外型的「機器人」,其實是來自大型工廠的「機械手臂」,它的名字叫庫卡(KUKA)。
庫卡是德國機器人大廠製作的工業機器產品,不管是搬運大型玻璃、機械鑄造、金屬焊接等工作,它都能忍一般人所不能忍,耐高溫、耐髒、耐操、耐勞,成為自動化生產線的助力;在工廠的環境中,它是電腦控制的機械手臂,能夠精準完成被交付的任務。
在舞台上,庫卡似乎跳脫了機械的身分,有了自己的意識。王文儀說,在表演中有些時候黃翊想要去觸碰庫卡,有些時候換成庫卡也有「積極」觸碰人類的行為,冷冰冰的機器和舞者有溫度的肉身,用和諧舞蹈展開了既協調又對比的畫面。
庫卡這個機器手臂能夠與人和諧共舞,背後依舊是程式在運作。在黃翊編舞時,也必須一行一行的編寫庫卡的移動程式,「教導」著庫卡這個新舞者,在他的指令下舞動,讓機器可以到這個舞台上與舞者一同展現美感與對話。
極美:面對極端情況,身體自然湧出的能量
而另一個擁有類似概念的表演是《I/II/III/IIII》,比利時編舞家克里斯.瓦東克的作品。特別的是,表演中女舞者們通通被懸吊在空中,像是魁儡般以相同的肢體動作,循環著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甚至四人舞。王文儀說,一開始看到懸吊在空中的舞者時,忍不住會聯想到影片中拍攝的屠宰場畫面,因此她自己將這個表演歸類成一個「危險邊緣」的作品。現代舞最基本的元素,包括了舞者個性的身軀以及適切的音樂;但是在這個作品中,漂亮的舞者被懸掛在機械裝置上,修長的腿、美麗的比例、柔軟的身體,都因此被限制,只能重複自動化系統一般的相同動作。
對於觀眾來說,這場表演也因此心情上也呈現一種洗三溫暖起伏的感覺,王文儀說自己在剛開始看表演時,時常在為台上懸吊著的舞者擔心,深怕她們一不小心跌下來,或是撞到旁邊的舞者。編舞家好似刻意將表演和觀眾都帶到懸崖邊,讓大家都繃緊了神經。但漸漸地,當觀眾感受到舞者其實完全能控制、掌握自己的姿態,緊張感才慢慢褪去。同時也因為緊張集中,而更能感受到舞蹈中的獨特美感。如果最初編舞家沒有將女舞者吊掛起來,那麼這齣現代舞碼反而無法帶來這麼深刻的感官體驗。
編舞家瓦東克認為「面對極端情況,身體自然湧出的能量才是極美」表演中試圖藉由這種柔性的「摧殘」,希望引發觀眾奇異的聯想。如果要簡短形容這齣舞碼,或許就是一齣機械版的「天鵝湖」,讓觀眾感覺矛盾,微微驚異的同時被其中的翩翩優雅所吸引。
以機械音表達空間哲學
而另一名義大利籍編舞家瑪麗亞.多娜塔.居荷索的表演《黃金 E 空間》,卻又是另外一種藝術家與科技之間的應用與妥協。非常喜愛東方文化的她,想在舞台上呈現日本文化對於空間的概念。在她的舞台上,有許多多面體在舞台上轉動,舞者在舞蹈中自然地與多面體互動。
王文儀分享,這個表演當初在設計上,為了要讓多面體能夠如編舞家的要求,在舞台上可以平滑、順利、安靜的轉圈,確實在儀器上花了許多功夫。然而,最終「安靜」這點受限於器材本身,有了一些調整,卻成為作品中一個巧妙的設計。
原來,要使舞台上的多面體轉動,馬達聲響始終無法避免。就像是我們生活上有許多電器用品,使用的過程仍不免產生額外的聲音,成為生活中的背景音。在這齣表演中也相同,編舞家既無法解決馬達的聲響,她選擇了與聲音共存,讓它成為作品音效的一部分。在表演的音樂之中,沒有特別去掩蓋馬達的聲音,反而與配樂共處,成為演出音樂的一部份。而在最終,表演中存在的馬達音,就好像我們生活中冷氣機室外機的運轉聲、汽車引擎聲般,不突兀也不引起注意,反而作為一個補充空間感的存在。觀眾們更能隨著舞者的肢體,去探索幾何美學,感受編舞者的空間哲學。
使用高科技的苦惱:器材還需要更好!
藝術領域時常搶先使用科技新產品,而本次為了讓表演達到藝術家所要的效果,場館花費了許多心力去備齊所有器材。
以這次 NTT-TIFA 的《熱室》表演為例,這是一個把觀眾帶到舞台上,把觀眾席當作舞台的表演。當觀眾們坐在舞台之上,會有四個螢幕環繞在身邊,或上或下移動,播放著不同的片段。這是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作品,他希望打造讓觀眾身處在夢境,感受虛實交錯的感官體驗,因此不僅需要多個螢幕投影,更要將原本的觀眾席佈滿煙霧。在其他小場館的表演還好,但這次《熱室》搬到歌劇院的大劇院表演,原來可容納 2000 人的場地得充滿煙霧,就得動用 40 台煙霧機才能做到。王文儀說,整個臺灣各式場館煙霧機總量可能也只有 4、50 台,這一個表演就需要這麼多台,真的超乎想像。
除此之外,導演設計在觀眾席的最後方進行投影,不同於只是投影在舞台布幕上,由觀眾席最後方投影讓距離變遠,投影在煙霧上的影像效果得以清晰可見,著實費了籌備團隊許多苦心。投影機的原理在於使用高亮度的鹵素燈泡來製造光源,再透過將光分成紅色、綠色和藍色三種色光,打在螢幕上。因此投影機的燈泡是機器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也是昂貴的消耗品。然而這次歌劇院為了這個表演使用了新型的投影機,以雷射光作為光源,亮度可達 3 萬流明,具有遠比一般投影機更強大的投影效果,解決了表演所需儀器的難題。
因此在觀賞《熱室》的時候,就像身處一場穿梭在觀眾席以及舞台上、參與現場演出的電影,在醫院照顧嗜睡症病患的志工阿珍,和沉睡的士兵阿義,在彼此的夢境中相遇。隨著聲光音效的轉換,跟從導演的安排,穿越在故事的現實、回憶與傳說之中。然而,你也會發現這不只是一個表演,更是導演自己對於泰國生活與社會的描繪,與對現狀提問的能量釋放。
鏡像的舞蹈,挑戰你的感知
不只利用高科技,今年臺中國家歌劇院也有些表演運用了特殊的設計,玩弄觀眾的感知。
在《立體.境》中,對分為二的舞台上,每邊各站著一個舞者,隨著音樂舞動。兩邊舞者以相同的舞姿開場,然而隨聲光的改變,以舞台中線為鏡面,舞者竟逐漸相對跳起鏡像的舞蹈。在這齣表演中,編舞家梵松.居彭打造出一個超現實的平行舞台,讓舞者動態宛如雙胞胎,相似,卻又相異。
在這齣表演中,編舞者恣意的挑逗著你的感官,在各種破壞後,試圖重新搭造一個新的感知體驗。舞台上會刻意安排兩個舞者躍往舞台的兩方,讓觀眾不知該追逐哪一道身影;或是讓戴著耳機觀賞的觀眾,感受現場空氣、呼吸、聲響以及配樂節奏與影像動作間的微妙錯位,藉此挑逗眾的感官經驗與聆賞經驗。
特雷門琴,啟發舞動的音樂
20 世紀初,既是物理學家也是音樂家的李昂.特雷門(Léon Theremin),發明了「特雷門琴」,一種完全不需要接觸就能演奏的樂器。這個樂器由兩個天線結構組成,一個控制聲量、一個控制頻率。人體與樂器的天線距離變化,會影響特雷門琴的電容大小,從而調整振盪頻率、產生不同的聲音。
來自波蘭的編舞家藝術家歐拉.瑪齊耶斯嘉,就是受到特雷門琴的啟發,創作了《手足舞蹈音樂會》這支表演。在表演中,她牽動舞者身體與樂器天線之間的關聯,讓肢體引動而生的音樂,搭配 DJ 現場即興表演,每一場表演,都擁有獨一無二的旋律。
藝術家探索的不只是科技,更是人類未來的模樣
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已在臺北兩廳院進行十年左右,新開幕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從去年開始加入,成為 TIFA 的生力軍「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NTT-TIFA)。
今年(2018)是 NTT-TIFA 的第二年,去年歌劇院剛正式啟用,以「青春」作為年度主題,相較於臺北,臺中在表演領域仍是個年輕的市場,王文儀希望帶給剛接觸劇場的觀眾優秀且經典的作品,選擇的表演相對在語言、劇情上較明顯。然而第二年的 TIFA,強調的則是「跨學科」,編舞家將不同領域的意象加入在表演之中,雖然仍有深層的情感連結與生動的情緒描繪,但因為使用了更多元的器材,讓人體在不同材質間創新表演的想像,拓寬了素材的範疇,並加重了作品的力量。
王文儀強調,這次的 TIFA 雖然運用了許多科技,但最重要的內容不只是科技,而是藝術家藉此展現的創造力。為什麼不強調技術?王文儀說,確實所有科技藝術節都在探索如何在表演中加入高端的科技,但這一次我們呈現的藝術節,希望觀眾理解到表演背後藝術家充沛的好奇心與執行力。
「藝術沒有想要征服或證明什麼,而是一個探索的驚喜過程。」王文儀說。
本文由臺中國家歌劇院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2018「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活動,精彩開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