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新聞稿背後的科學

Write Science
・2012/02/10 ・244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52 ・八年級

作者:Shane L. Larson

每天早上我都會收到NASA(美國太空總署)最新的新聞稿。我身為天文生物學者,看到下面這種新聞稿標題時自然興奮不已:

「NASA克卜勒計畫已證實在適居帶發現第一顆行星」

我立刻把這則消息貼到臉書上面,說我們在太空中較有利生物居住的適居帶首次發現類似地球的行星,也許之後會有更多類似的發現。然而到了這天晚上,我的信箱已經塞滿了我的研究小組寄來的信,跟我分析說這顆行星太大了,不太可能近似於地球,而且它距離恆星比較近,應該是類似金星的條件,還有我們不知道那裡的雲量跟雲層的組成,要說這顆星球適於居住未免言之過早,之類云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此同時,我和同事們在臉書上同聲喟嘆,因為我們都已經疲於看到這些宣稱有驚人發現、最後卻又遠遠不如我們預期的新聞稿。克卜勒22B(Kepler-22B)這顆星球是迄今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不過我又想起還未經證實的(很可能根本不存在)太陽系外行星葛利斯581 g(Gliese 581 g),但在研究太陽系外行星的科學界,還有更多這類的星球。

這件事有什麼好笑的地方呢?如果細讀這份新聞稿,就會發現研究人員很清楚地表明,他們並沒有發現與地球相仿的星球,只是在適居帶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相近的行星。他們並沒有宣稱這顆星球適於居住,只是像參與克卜勒計畫的科學家道格拉斯哈金斯所說的,「這是在我們尋找第二顆地球的路途上,一個重大的里程碑。」

但有誰會細讀新聞稿呢?我就沒有細讀,而且立刻就把消息傳到臉書上、傳給我的朋友、甚至是我的醫生,說克卜勒計畫剛在適居帶發現了第一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因為我對這消息是這麼樣地欣喜若狂。我也很確定一般民眾不會細讀這新聞稿。還有,看看最近這些文章的標題……

……顯然部落客和新聞媒體也沒有細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這種「以新聞稿做為科學傳播之工具」的手段卻是越來越常見,尤其是在對社會大眾宣導科學的時候。NASA為人稱道的一點,就是他們的新聞稿向來有憑有據,都有科學根據、近期照片、或是公開發表過的論文和報導等佐證。但往往因為字裡行間那種熱衷的氛圍,而讓人譏誚為渲染報導、言過其實。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些科學家對於他們的發現感到非常興奮,尤其是在出現全新的發現、或是極具爭議的議題時。

這裡有個例子,久遠到在我的學生看來可以算是古代的事情了,就是天體生物學家大衛麥凱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來自火星的隕石ALH84001內留存有古老的生命跡象。想當然爾,這是大衛麥凱(David McKay)和其他的共同作者一起發表、經過同行評審程序的科學論文。他們舉出三點證據,推論曾經有微生物在這塊隕石上存在過的可能性,將研究過程和發現整理成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上,讓學術界來檢視。

真正的問題在哪?就在於那場發表記者會是由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召開,而他在記者會上的致詞實在過於誇張,甚至連科幻電影《接觸未來》(Contact)在描述SETI接收到外星訊息的劇情中都節錄了這段話。

還有一個比較近期的例子,是NASA在另一場記者會上宣佈發現食砷細菌。這次NASA依循往例,列舉出期刊論文的研究結果,甚至很超過地把半場記者會都獻給了一位其實根本不認同這些期刊論文結論的科學家。但是,在記者會上這樣過度渲染,再度引發了科學家和期刊論文作者對這種冒牌科學的反彈。對論文批評和駁斥其實無可厚非,我發表的論文也曾受到嚴厲反駁,但多半是審稿人的評語,更多的是新發表的論文,冷靜客觀地反駁我先前的研究發現。科學就是這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當新聞稿流入部落格社群的世界,這樣的言論環境會讓科學家也忘記了,同行審稿只不過是科學期刊出版過程中的一點修飾罷了。即使是寫得再差的論文、即使實驗過程造假或是用了差勁模型的論文,也都可以出版。這些論文就是該出版,要不然,科學界要如何找出破綻把爛論文撕個稀爛,又要如何找到能支持好論點的證據?

認為論文發表是科學論文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關卡的這種想法,讓我敬重的許多人,包括Joel Salatin在內,因此譴責科學論文帶有研究者的成見,並認為科學論文不可信。科學研究的確難免受研究者的成見影響,科學研究的確不可盡信,但這就是為什麼會有為研究生設立的期刊研討社,讓我們學學該怎麼把那些已經通過同儕評審、也已經發表出版的劣質論文撕個稀爛,因為這種論文實在太多。就算是我自己也一樣,回過頭稍微翻翻以前的論文,一下子就可以找到令我汗顏的錯誤之處,這些錯誤都是經過同行審稿、發表在科學期刊上之後,才被人指正。另外我們也發表過不少反駁別人的文章,多虧了我的貢獻。只能說風水輪流轉啊。

但我明白為什麼跟我同業的這些科學家對於新聞稿誤導媒體、引起大眾誤解會這麼生氣。我們的民眾是這星球上科學素養最低落的一群,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人都看了不少科學新聞!我的學生對網路上關於太空的相關消息照單全收;我的牙醫跟我說他在網路上讀了一篇狹義相對論的文章,其中的分析相當正確,但他隨後告訴我,愛因斯坦的想法證明要創造宇宙只要用想的就可以了。

我們對此能怎麼辦?我們的利器就是專責公共關係的專員,他們會定期為NASA和其他學術研究機構撰寫正確無誤的新聞稿。還有,我們有高超的科學社群,無意誤導任何人,包括社會大眾。我也相信我們還有才華洋溢的媒體界和新生代科學部落客,非常願意讓世人瞭解科學的奧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使如此,我有一半的學生還以為太空梭現在仍然定期造訪月球,另一半則以為我們打從一開始就沒有讓太空人登上月球。

但至少他們很相信在銀河系裡有個像地球一樣的行星繞著像太陽一樣的恆星轉。也許有一天我們終究會找到這顆星球的。

本文原文為The Science Behind the Press Release[2011-12-06],經作者同意後翻譯並發表於PanSci。

文章難易度
Write Science
1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practice the craft of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ideas.

8

25
2

文字

分享

8
25
2
書展取消那就自己辦!一起閱讀挺出版!
PanSci_96
・2021/01/22 ・1221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55 ・八年級

沒有線下書展,讀力仍與你同在!
自己的書展自己辦、全民讀書挺出版
泛科學聯合工頭堅、黃麗群、高琹雯等知名作家
推出全民線上書展及共讀計畫

2021 年台北國際書展原訂於 1 / 26 開始,卻因為國內疫情升溫的關係,主辦單位文化部於 20 日宣布停辦。這是台北國際書展舉辦三十多年來,連續第二次停辦,上一次則是在疫情爆發的 2020 年;原本盼望終於能在今年一解書癮的愛書人們,希望再次落空,已為書展籌備許久的出版社與IP文創業者等上下游也受到巨大衝擊。但這不能阻止讀者與好書、作者、出版人相見的決心!不只已有出版社直接自辦活動,連鎖書店、獨立書店也挺身提供免費場地響應,多家線上通路更策劃了線上書展。致力推動知識普及的全臺最大科學社群網站「PanSci 泛科學」,也拋磚引玉,聯合 Taster 美食加、旅飯、娛樂重擊等知名生活藝文網站,推出「#願讀力與你同在」共讀計畫,將於 2021 年 1 / 26 1/27 正式啟動。(update:因為網站調整花了比較長時間!延後一天啟動!)

此計畫跨界與多家出版社、通路與媒體合作,精選多份華麗的主題書單,除了邀請讀者一同「雲」共讀,更能透過閱讀、寫書評累積「讀力」點數,兌換愛書人聽到都會流口水的超級好書大禮包!原本在書展的實體活動,也會以 Podcast 的形式加入「#願讀力與你同在」,講座不再實體限定,讓書與人的精彩對話可以永流傳!此外,由於是線上活動,本次活動泛科學也會統計相關數據,在活動結束後以科學方法進行整理分析,提供給參與的出版夥伴

米飯旅行社創辦人暨作家工頭堅、新活水總編輯與作家黃麗群、知名美食家暨作家 Liz 高琹雯都在第一時間響應並參與。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鄭國威表示:「出版界一直是泛科學成長的最重要夥伴,我們成立十年來也從未停止推薦好書。我本來也在這次書展有一場分享,跟朋友約好要一起逛書展,聽到停辦的消息當下覺得很可惜。因此與同事立刻動作,希望能盡一份力,透過線上策展讓大家在年節前與好書相遇,當然也需要更多出版夥伴協力。」

相比於實體書展以及講座活動,線上共同策展能讓更多人次一同參與,跨越空間以及時間的藩籬,結合既有的購書通路,不論是喜歡實體書或是電子書的讀者,都能透過這次的活動,與好書以及愛書人跨時空相遇。就算防疫措施更升級,我們也能一起「防疫好讀書,在家讀好書」,願讀力與你同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動將於 2021 年 1 / 26 正式啟動至 2 / 7 2 / 26 (update: 因為迴響熱烈,決定搞大一點!),包括比書展還長很多週的密集線上策展、永久留存精彩活動紀錄,泛科學等協力夥伴將提供流量跟技術支援,歡迎出版社免費參與、將原放在書展的好書好活動在讀力秀出來!

聯絡人:鄭國威、雷雅淇(泛科知識)
Email:contact@pansci.asiakuowei@panmedia.asiahiaabbccdd@panmedia.asia
Phone(週一到週五上班時間): 02-2362-0699 #215 ,
mobile: 0953-679-238(鄭國威) 0953-700-089(雷雅淇)

所有討論 8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新聞稿背後的科學
Write Science
・2012/02/10 ・2446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52 ・八年級

作者:Shane L. Larson

每天早上我都會收到NASA(美國太空總署)最新的新聞稿。我身為天文生物學者,看到下面這種新聞稿標題時自然興奮不已:

「NASA克卜勒計畫已證實在適居帶發現第一顆行星」

我立刻把這則消息貼到臉書上面,說我們在太空中較有利生物居住的適居帶首次發現類似地球的行星,也許之後會有更多類似的發現。然而到了這天晚上,我的信箱已經塞滿了我的研究小組寄來的信,跟我分析說這顆行星太大了,不太可能近似於地球,而且它距離恆星比較近,應該是類似金星的條件,還有我們不知道那裡的雲量跟雲層的組成,要說這顆星球適於居住未免言之過早,之類云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此同時,我和同事們在臉書上同聲喟嘆,因為我們都已經疲於看到這些宣稱有驚人發現、最後卻又遠遠不如我們預期的新聞稿。克卜勒22B(Kepler-22B)這顆星球是迄今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不過我又想起還未經證實的(很可能根本不存在)太陽系外行星葛利斯581 g(Gliese 581 g),但在研究太陽系外行星的科學界,還有更多這類的星球。

這件事有什麼好笑的地方呢?如果細讀這份新聞稿,就會發現研究人員很清楚地表明,他們並沒有發現與地球相仿的星球,只是在適居帶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相近的行星。他們並沒有宣稱這顆星球適於居住,只是像參與克卜勒計畫的科學家道格拉斯哈金斯所說的,「這是在我們尋找第二顆地球的路途上,一個重大的里程碑。」

但有誰會細讀新聞稿呢?我就沒有細讀,而且立刻就把消息傳到臉書上、傳給我的朋友、甚至是我的醫生,說克卜勒計畫剛在適居帶發現了第一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因為我對這消息是這麼樣地欣喜若狂。我也很確定一般民眾不會細讀這新聞稿。還有,看看最近這些文章的標題……

……顯然部落客和新聞媒體也沒有細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這種「以新聞稿做為科學傳播之工具」的手段卻是越來越常見,尤其是在對社會大眾宣導科學的時候。NASA為人稱道的一點,就是他們的新聞稿向來有憑有據,都有科學根據、近期照片、或是公開發表過的論文和報導等佐證。但往往因為字裡行間那種熱衷的氛圍,而讓人譏誚為渲染報導、言過其實。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些科學家對於他們的發現感到非常興奮,尤其是在出現全新的發現、或是極具爭議的議題時。

這裡有個例子,久遠到在我的學生看來可以算是古代的事情了,就是天體生物學家大衛麥凱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來自火星的隕石ALH84001內留存有古老的生命跡象。想當然爾,這是大衛麥凱(David McKay)和其他的共同作者一起發表、經過同行評審程序的科學論文。他們舉出三點證據,推論曾經有微生物在這塊隕石上存在過的可能性,將研究過程和發現整理成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上,讓學術界來檢視。

真正的問題在哪?就在於那場發表記者會是由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召開,而他在記者會上的致詞實在過於誇張,甚至連科幻電影《接觸未來》(Contact)在描述SETI接收到外星訊息的劇情中都節錄了這段話。

還有一個比較近期的例子,是NASA在另一場記者會上宣佈發現食砷細菌。這次NASA依循往例,列舉出期刊論文的研究結果,甚至很超過地把半場記者會都獻給了一位其實根本不認同這些期刊論文結論的科學家。但是,在記者會上這樣過度渲染,再度引發了科學家和期刊論文作者對這種冒牌科學的反彈。對論文批評和駁斥其實無可厚非,我發表的論文也曾受到嚴厲反駁,但多半是審稿人的評語,更多的是新發表的論文,冷靜客觀地反駁我先前的研究發現。科學就是這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當新聞稿流入部落格社群的世界,這樣的言論環境會讓科學家也忘記了,同行審稿只不過是科學期刊出版過程中的一點修飾罷了。即使是寫得再差的論文、即使實驗過程造假或是用了差勁模型的論文,也都可以出版。這些論文就是該出版,要不然,科學界要如何找出破綻把爛論文撕個稀爛,又要如何找到能支持好論點的證據?

認為論文發表是科學論文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關卡的這種想法,讓我敬重的許多人,包括Joel Salatin在內,因此譴責科學論文帶有研究者的成見,並認為科學論文不可信。科學研究的確難免受研究者的成見影響,科學研究的確不可盡信,但這就是為什麼會有為研究生設立的期刊研討社,讓我們學學該怎麼把那些已經通過同儕評審、也已經發表出版的劣質論文撕個稀爛,因為這種論文實在太多。就算是我自己也一樣,回過頭稍微翻翻以前的論文,一下子就可以找到令我汗顏的錯誤之處,這些錯誤都是經過同行審稿、發表在科學期刊上之後,才被人指正。另外我們也發表過不少反駁別人的文章,多虧了我的貢獻。只能說風水輪流轉啊。

但我明白為什麼跟我同業的這些科學家對於新聞稿誤導媒體、引起大眾誤解會這麼生氣。我們的民眾是這星球上科學素養最低落的一群,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人都看了不少科學新聞!我的學生對網路上關於太空的相關消息照單全收;我的牙醫跟我說他在網路上讀了一篇狹義相對論的文章,其中的分析相當正確,但他隨後告訴我,愛因斯坦的想法證明要創造宇宙只要用想的就可以了。

我們對此能怎麼辦?我們的利器就是專責公共關係的專員,他們會定期為NASA和其他學術研究機構撰寫正確無誤的新聞稿。還有,我們有高超的科學社群,無意誤導任何人,包括社會大眾。我也相信我們還有才華洋溢的媒體界和新生代科學部落客,非常願意讓世人瞭解科學的奧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使如此,我有一半的學生還以為太空梭現在仍然定期造訪月球,另一半則以為我們打從一開始就沒有讓太空人登上月球。

但至少他們很相信在銀河系裡有個像地球一樣的行星繞著像太陽一樣的恆星轉。也許有一天我們終究會找到這顆星球的。

本文原文為The Science Behind the Press Release[2011-12-06],經作者同意後翻譯並發表於PanSci。

文章難易度
Write Science
1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practice the craft of communicating scientific ideas.

1

2
2

文字

分享

1
2
2
在所有可能性中尋找不存在黑洞的宇宙——《時空行者 史蒂芬.霍金》
大塊文化_96
・2020/11/07 ・309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52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解決資訊遺失的問題,霍金設想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把一大群粒子集中射向同一個地方,這樣,當它們相遇時,它們將具有足夠的物質和能量去形成一個黑洞。然後,他研究在理論上,所有這些粒子發生交互作用後可能出現的情況。

2004 年,霍金決心要解決對於黑洞資訊悖論的賭注。圖/Wikimedia common

他在都柏林演講中說:「人們從無窮遠處(即,很遠的地方)發出粒子和輻射,再回去測量無窮遠處發生了什麼事。」「人們永遠不會在中間(發生複雜交互作用的地方)去探測場的強度。」

儘管概念很簡單,但分析過程卻很複雜。為了做到這一點,霍金使用了費曼的方法:歷史總和法。記住,造就某一個可測量到的結果,背後都有無限多種可能的歷史途徑,而費曼的方法是要求你把這所有可能的歷史途徑全部加總起來:對於你正在研究中的系統的所有粒子,每個粒子可能出現「歷史」軌跡。

福爾摩斯說:「在排除所有可能性後,剩下的無論多麼不合乎情理,那就是真相。」是歷史總合法的一種解釋。圖/pixabay

在追蹤碰撞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演變時,霍金說,儘管絕大多數可能的歷史都會被包含進黑洞形成的過程,但有少數的歷史軌跡是不會有黑洞形成的。霍金說,這是他的主要頓悟。「我將證明資訊可以透過這種可能性而保留下來」,他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霍金提出的概念很簡單,背後計算過程卻很複雜。圖/stephen hawking

在那些沒有形成黑洞的歷史軌跡中,顯然不會發生黑洞資訊遺失的現象,因此,他大部分的談話內容都集中在論證,當我們把所有的歷史以費曼總和法相加時,這一小部分的歷史子集合將使得資訊可以復原:資訊透過未形成黑洞的歷史軌跡,而偷偷潛逃回來。

當然,這個簡單的邏輯背後的數學計算可以困難到是一場噩夢,而且讓霍金得出這個結論的計算過程有點神秘。

就某方面而言,為了能夠進行數學運算,霍金必須做出的幾個可疑的近似值,可謂是「極大的簡化」。他在演講中介紹了這些內容,而且承諾稍後將會把所有的細節寫成論文發表。

在描述了他的想法之後,霍金承認他賭輸了。他宣布自己錯了,資訊不會遺失,而且公正性和量子理論都是有效的。他向普雷斯基爾獻出了他應得的賭注:一套「可以從中隨意回收資訊」的百科全書。

研討會結束後,與霍金站在同一立場、認為資訊會遺失的索恩,拒絕遵循霍金的想法與認輸。「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可愛的論點。」索恩說:「但是我還未看到細節。」普雷斯基爾接受了霍金的認輸與百科全書,但他也沒有接受霍金的論點。「說實話,」他說:「我聽不懂他所說的內容。」他說:需要看到更多細節,我才能被說服。

他們的反應是物理學家的典型反應。無論是贊成或反對霍金的人,都在等待他的細節。以前的霍金應該可以提供這些細節,但「新的霍金」卻認為他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堅持嚴謹性的問題,他並沒有實際上去計算這些細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後把它分配給一名研究生,在他的監督下去進行這份艱巨的計算。不幸的是,這位學生還沒完成這份工作。索恩說:「他不是一個強到可以嚇人的學生。」

在霍金報名參加都柏林的研討會時,當時所完成的計算已經夠多,讓他有信心認為這個想法會成功。然而,證明它真正可行的研究成果,卻從未完成,但對霍金而言,他對這個答案深信不疑,因此,他不願意再花費自己在這個地球上的有限時間去對此進行補救。所以,他在都柏林會議上那段籠統含糊的演講,以及發表在該研討會論文集裡的摘要短文,就是他對這個所表達過的全部想法與意見。

在研討會上,霍金發表他對於黑洞資訊的想法。圖/Pixabay

霍金的這場演講以及他認輸的宣言,立刻成為全球的頭版新聞,但這僅僅是一場媒體秀,算是小題大作。在他發表這段演講時,幾乎所有物理學家都已經開始相信,這些資訊並沒有遺失,但是包括霍金本人在內,沒有任何人可以證明這一點。而對於那些尚未得出結論的人來說,也沒有人因為霍金的一席話,就開始跟著他而改變想法。

看到「標籤的力量」實在令我驚訝。在霍金成名之前,陌生人有時會根據他的外表而把他看成是一個身心都有缺陷的人,而不自覺地把視線移開。但是,一旦他被宣稱為是「現代愛因斯坦」,媒體則開始大量報導他所說過的任何事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都柏林的研討會因霍金的參加,吸引許多媒體前來。圖/giphy

如果沒有他這麼一位出名的人物來參加這次的都柏林會議,那麼這將會是一場絕佳的思想漩渦,讓物理學家圍繞著這個話題進行深度討論,但是卻不會在任何報紙上出現相關報導。然而,由於有了霍金,所以這次的談話就成了一場媒體圈的「大拜拜」。

對於霍金本人來說,他的這項轉變算是一個重大時刻,甚至是一個歡樂的時刻。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自己證明自己犯了錯,大概不會成為是件值得開香檳慶祝的事,但是,就像澤爾多維奇終於弄懂了霍金輻射的感覺一樣,霍金最為關心在意的事情始終是真相,他為了解了自己原本不了解的某件事而感到高興,特別這又是一件對物理學而言非常重要的事。

今天,距離都柏林那場研討會已經十五年了,距離霍金發現霍金輻射更是超過四十年了,相信資訊會遺失的人愈來愈少了。誠如霍金所言:幾乎所有的物理學家都相信,「如果你跳入黑洞裡,你的質能 (mass energy) 將會回歸到我們的宇宙裡」,儘管會是以一種殘破的形式,但是仍會「包含著關於你先前狀態的資訊」。儘管我們認為資訊不會丟失,但是仍然沒有確切的解釋可以說明實際發生的情況。

2015 年,霍金在斯德哥爾摩海濱會議中心舉行的演講。圖/Wikimedia common

除了霍金提出的方案之外,還有非常多的各式各樣理論,數量之多,讓物理學家撰寫評論文章時,已經不會列出個別理論,只會列出不同的理論類別而已,而每個類別都還包含許多不同的變體。轉換過立場的霍金所堅持的立場,與大多數人所認同的觀點一致,但未必與他最初的原始想法相同—他仍持續在研究可以得出這一結論替代性理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是斷斷續續,但是直到他過世之前,他都沒有放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而這也成為他最後一篇物理學術論文的主題,該論文於二○一八年在霍金辭世之後發表。

所有討論 1
大塊文化_96
11 篇文章 ・ 13 位粉絲
由郝明義先生創辦於1996年,旗下擁有大辣出版、網路與書、image3 等品牌。出版領域除了涵括文學(fiction)與非文學(non-fiction)多重領域,尤其在圖像語言的領域長期耕耘不同類別出版品,不但出版幾米、蔡志忠、鄭問、李瑾倫、小莊、張妙如、徐玫怡等作品豐富的作品,得到讀者熱切的回應,更把這些作家的出版品推廣到國際市場,以及銷售影視版權、周邊產品的能力與經驗。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是Mr.哈柏還是Mr. Humble發現了宇宙膨脹?
臺北天文館_96
・2012/02/04 ・227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52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數十年之久,天文學界裡曾流傳某「陰謀論」,暗指知名天文物理學家,愛德溫‧哈柏(Edwin Hubble),這位「宇宙常數」的貢獻者,當年運用了學術影響力等特別手段干預論文編輯臺的翻譯審查作業,刻意刪除掉另一篇論文中一些原文(法文)的重要數據,目的是將發現宇宙膨脹的偉大光環據為己有。這個謠傳在2011年11月[自然(Nature)]登出一篇由Mario Levio所撰寫的追蹤調查專文之後,總算塵埃落定,真相還原。

歷史上,誰首先確定了宇宙正在膨脹?一般我們都會認定,這份榮耀歸予美國籍的天文學家愛德溫‧哈柏。哈柏在一篇1929年的論文中,將「所有星系都正在離地球遠去」的這個發現公諸於世,並且藉由「宇宙膨脹速率」(一個數字)描述了「這些星系相對於地球的距離」及「星系遠離地球而去的速率」這兩者間如何相關,(「宇宙膨脹速率」,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哈柏常數」)。不過,很可惜,直到哈柏先生於1953年逝世,他卻畢生未能因這個堪稱天文史上最重要的發現而得到任何一座諾貝爾獎,儘管如此,在天文學領域中,他卻始終受眾人景仰,堪稱是一位當代傳奇人物。並且在1983年,還有一座廣受大眾所喜愛的太空望遠鏡「哈柏」,以他的姓氏命名。

不過,「最早」指出了遙遠星系會比較近的星系以更快速度離地球遠去的「第一名」頭銜,的確不該給予哈柏。因為比他更早,足足早了兩年,就有人指出了這個現象,他是一位比利時籍神父,又身兼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等多種頭銜的:喬治‧勒梅特(George Lemaitir)。事實上早在1927年,勒梅特就在一份名氣不大的法文學術期刊上,已刊登過極近似的發現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和哈柏原始常數幾乎一模一樣的宇宙膨脹率。事實上,今天很多專家都認同的一個事實是,哈柏無非是在兩年後的1929年時-「確認」了這個可能是由勒梅特所率先提出的定律,並將這個定律在廣為公告週知之後,引發出廣大關注罷了。既然如此,時至今日,為什麼宇宙常數一律都以「哈柏」常數慣稱之,卻並不是稱之為「勒梅特」常數呢?長話短說,1931年3月,當一份重量級的英文學術期刊(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nty,MNRAS)終於決定要經由翻譯重刊勒梅特當年的論文時(原文以法文寫成),不知何故,該篇論文中最重要的段落卻竟然在英文的譯文中佚失了。

事實上,這段插曲自從1984年起便已被一些天文學家所知悉,大家對於當初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中,這麼重要的資料何至於隻字未提、整段消失,自然是大為不解,議論紛紛。於是甚至有人開始運用想像力添加了一些戲劇化情節,頻頻問道:誰會想把這篇論文中,關於星系遠離速率和其距離地球遠近之間關聯性的敘述-這些最精華的部份給悉數全刪呢?為什麼這位英文譯者會故意省略不翻出比利時科學家對膨脹率的計算呢? 這到底是誰幹的好事?背後是否又有什麼蹊蹺呢?有一位數學家更是大膽地在這個令大家都疑雲重重之謎之上再添一筆八卦,直接影射說:是哈柏先生運用了他在學術期刊審查制度上的龐大影響力,上下其手地將這個天文史上的重大發現獨占為己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久以來任職於美國太空望遠鏡研究機構的天文學家Mario Livio,則決心要為哈柏洗刷名聲。他認為首度發表宇宙膨脹這個重要發現的第一名美譽,固然該歸還給勒梅特沒錯,但指稱哈柏運用審查制度干預云云,則未免過於玷污了哈柏在確認這個理論上同樣功不可沒的第一手貢獻和成就,何況,若是沒有哈柏的發揚光大,勒梅特的理論恐怕還不見得會如此家喻戶曉。因此,Livio一頭埋入當年往返於投稿者與編輯之間多達數百封的信件堆裡,仔細查閱了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當年的會議紀錄(該學會的出版品「英國皇家天文月刊」,正是當年將勒梅特英文版論文加以翻譯並重印刊載的出版者)。辛苦總算沒有白費,Livio果然在成堆文件中,找出了這麼一封勒梅特在寄英文譯稿給編輯先生時,親筆附上的一封信,信中說明,勒梅特自己就是這篇英文稿的譯者,他也表示,願意為他自己從原文中所做的一切刪節負責。

在信中,勒梅特說:「我不建議重印時還需再次提及當初只不過一時起意加以討論的徑向速度部份,很明顯地,事過境已遷,如今大家對該部分都不再有興趣了,還有幾何學那部份的註解也一樣,不妨只需以一小段與之相關的新舊論文書目資料取代即可。」勒梅特在致編輯的信中說,「我附上一份法文原始文字稿件,其中標注了哪些段落在譯文中被省略。我自己翻譯時盡量使英文譯文忠實於我的法文原文,但恐怕我的英文只能算是粗略達意而已,如若貴單位有哪位仁兄願意幫忙審閱校訂我的英譯稿,本人將不勝感激。」

Livio相信,這封信完全可以平息大家對於「這份譯稿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以及「誰在編輯臺上大加刪裁」的諸多臆測,因為:兩者都是勒梅特本人!

1931年時的勒梅特,對於招搖再三地重申他4年前所取得的研究結論,認為是完全無必要,而既然美國方面的科學家也已經在1929年取得了同樣的結論且公眾早已知之甚詳,他本人對於「誰先原創性地發現了什麼」這份光環究竟花落誰家這回事兒,則完全表現出毫不在意,因為他最有興趣的還是繼續鑽研他的研究,1931年下半年,他正在撰寫和「原始原子的假設」相關的論文-而這也就是後來「大霹靂理論」的前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勒梅特豪不猶豫地閃躲掉任何曝露在鎂光燈下的機會,那正是1920年代一批優秀科學家曾留下的美好典範之寫照。今天的科學家,恐怕人人都不可能不參加「誰先看到誰就贏」的這場大戰吧?

歷史人物身影匆匆,勒梅特成為其中一位謙謙君子,是為証。(Lauren 譯)

圖片說明:本篇故事的兩位主角: 神父科學家喬治‧勒梅特、愛德溫‧哈柏。背後是家喻戶曉、與「哈柏」同名的著名太空望遠鏡 (圖片取自: NASA/ESA/A. Feild)

資料來源:中研院天文網[2012.02.0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轉載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臺北天文館_96
482 篇文章 ・ 39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