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簡易低碳10招走全球

賴鵬智
・2011/02/17 ・188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2 ・七年級

雄獅集團旗下「欣傳媒公司」在2011年2月發行〈一次旅行〉月刊的試刊號第三期,邀我寫一篇談低碳旅遊的文章,我覺得旅遊雜誌願意提供篇幅作環境保護的宣導,這是很值得鼓勵的事,所以再忙還是答應寫了篇短文。

底下是該文內容(刊登於該期第56、57頁),敬請指教:

簡易低碳 10招走全球

2010年底到2011年初,全世界各地不斷傳出氣候災變,英國面臨百年低溫、澳洲昆士蘭省遭逢百年來最大洪水、中高緯度國家受著嚴酷大雪侵襲……,電影〈明天過後〉的場景似乎正在呈現。弔詭的是,原因很有可能是長年來地表溫度連年升高,導致海冰融化與洋流改變,進而影響大氣環流造成的。

地表溫度不斷升高,主因是人類活動排放太多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進而在大氣層形成一道無形的鍋蓋,阻止地表熱度往太空散發,造成溫室效應而使地球愈來愈熱。地球愈熱,南北極冰層融解愈快,海水量不斷增加,除了海平面上升會淹沒許多人類聚居的土地外,也改變了氣候結構,於是雪災、水災、旱災、風災等氣候災害的頻率與強度不斷增加,人類與自然萬物都將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而這些都非科技可以解決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國際間尚未簽訂溫室氣體減量的公約,但科學家算出,希望以1990年為準,全球各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在2050年削減至少一半,以便把全球氣溫增幅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這樣才能減緩氣候變遷對地球帶來的傷害。

以最少的排碳量旅遊

根據歐盟調查,排放溫室氣體最大來源是製造能源(如發電),其次是交通運輸。我們每天生活都會用電,也都多少有一些交通活動,尤其觀光旅遊,更是交通運輸使用量的大戶,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將來子孫不會在水深火熱的環境中度日,就應該努力減少碳排放。

觀光旅遊是世界一大產業,人們也有旅遊休閒的需求,因此不可能為了減碳就要大家放棄旅遊。而低碳旅遊就是在旅遊過程中,業者與遊客以最少的排碳量完成交通食宿及育樂活動,讓產業發展與旅遊需求仍可照常進行,同時對減緩地球增溫有所貢獻的一種綠色旅遊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0招低碳旅遊 聰明愛地球

以下介紹10招簡易可行的低碳旅遊方法,供讀者們參考運用:

第1招 隨身攜帶手帕

洗手後不以烘手機烘乾手,可以減少耗電;洗手後不用紙巾擦手,可以減少樹木被砍。只要出門就隨身攜帶手帕,這可說是最基本的低碳旅遊行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2招 隨身攜帶水壺或水杯

瓶裝水或飲料的瓶身是石化產品,且經過長途運送上架販賣,排碳量極高。如果出門在外都自備飲水、不買瓶裝飲料,也不使用拋棄式水杯(如薄塑膠杯、紙杯),就能減少許多碳排放。

第3招 隨身攜帶環保餐具

台灣濫用拋棄式餐具情形嚴重,除了遇熱釋放毒素傷身外,很多免洗餐具也是石化產品,排碳量極高且增加垃圾處理成本,百害而無一益。出門在外自備筷子、湯匙甚至碗,既環保又健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4招 自備沐浴用品

住宿業者常提供拋棄式小包裝的沐浴乳劑與牙膏牙刷,遊客使用後增加大量垃圾與處理成本,當然也增加許多碳排放。業者最好改為提供按壓補充式的沐浴乳劑,且不主動提供牙膏牙刷、毛巾等,遊客自備就是低碳旅遊。

第5招 使用「低自放電」充電電池

現代人出遊使用行動配備愈來愈普遍,電池消耗量非常大。充電電池可以一再充電重複使用,是比較環保的電池,不過也有閒置時自行放電造成續用不便的缺點。現在已有「低自放電」的充電電池,兼具乾電池可存放與充電電池重複使用的好處,是行動配備電力來源的優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6招 行李輕量化

開車或搭飛機若載重愈重則耗油愈多,排碳量也愈多,所以出門在外儘量簡化行李,減輕行李重量。

第7招 儘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是最環保的旅遊方式,當然多人共乘、步行或使用無動力交通工具(如自行車)也是好方法。不過現在流行自行車放在轎車上出遊,其實是不環保的,因為增加車重就增加排碳,最好是在旅遊地租借自行車即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8招 不買過度包裝的伴手禮

包裝繁複除了製造垃圾,也增加許多排碳量,因此旅遊購物時請選購不過度包裝的商品。

第9招 選住環保旅館

致力於減廢、節能、省水、無毒的環保旅館,是值得鼓勵且旅遊時應該首選的住宿業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10招 餐飲以在地食材且蔬食優先

畜牧業愈發達,就要砍伐更多的森林作為牧場,除了使吸收二氧化碳的綠樹減少,牲畜糞便發酵排放的甲烷也會大量增加。以蔬食為主的飲食習慣將能有效改善因飲食造成的碳排放,這與宗教信仰無關,是為了保護環境而吃素,所以稱為環保素。

如果您一開始沒辦法全做到以上十招,沒關係,一步一步來,先從第一招逐次往下做。不管做幾招,有做總比沒做好,能在旅遊中減少環境負荷,就是減緩地球暖化的大功臣。

本文原發表於賴鵬智的野Fun特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賴鵬智
45 篇文章 ・ 0 位粉絲
野FUN生態實業公司總經理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4
0

文字

分享

0
4
0
SmartReading 科普閱讀力大賽——打造新世代自主閱讀指標,培養學子適性成長!第三屆頒獎典禮暨第四屆賽事啟動!
PanSci_96
・2022/09/26 ・381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08 課綱開啟全新閱讀素養時代。

科學素養不再侷限於考試的解題方法,學生閱讀科學讀物時,如何在氾濫資訊中找到高品質、適合學習程度的科學素材,是教育現場至關重要的課題。

臺灣師範大學 SmartReading 團隊將 AI 讀物難度分級技術,透過測驗、選書、閱讀、讀後回饋四大功能,完整記錄孩子的學習歷程,提升中小學生科普閱讀動機,成為自律自主的科普學習者。

臺灣師範大學於 110 年至 111 年間,與國科會、新北市、臺中市等單位合作,連續辦理三屆「SmartReading 科普閱讀力大賽」,每屆競賽歷時半年。競賽組別以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一年級共分七個組別。參賽學校涵蓋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花東等十九縣市,報名參賽人數累計八千餘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四屆科普賽將擴大辦理,邀請PanMedia泛科學馮瑞麒總經理、數感實驗室賴以威教授、臺大科教中心賴亦德執行長,持續提供參賽者更生活化、趣味化的科普文章。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由系統建置適合學生閱讀的兩千多本科普讀物

競賽期間,參賽學生使用「SmartReading 適性閱讀」系統,透過精準快速的中文閱讀能力診斷,將閱讀程度與讀物難度適配。藉由系統已建置,適合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一年級的 2,180 餘本科普讀物,不僅能激勵其學習動機,更可有效提升選擇的效率,降低科學閱讀恐懼。第三屆科普閱讀力大賽不受疫情波擾,採實體與線上兩種施測方式,於 111 年 5 月份圓滿完成賽事。

111 年 9 月 24 日於臺灣師範大學舉行頒獎典禮,邀請新北市教育局張明文局長、臺北市教育局鄧進權副局長、臺灣閱讀協會陳昭珍理事長、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卓意翔副校長、親子天下兒童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林彥傑、新北市信義國小陳桂蘭校長到場擔任頒獎嘉賓。參賽學校師生、家長齊聚典禮會場,為優秀的得獎同學喝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11 年 9 月 24 日於臺灣師範大學舉行頒獎典禮,邀請新北市教育局張明文局長、臺北市教育局鄧進權副局長、臺灣閱讀協會陳昭珍理事長、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卓意翔副校長、親子天下兒童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林彥傑、新北市信義國小陳桂蘭校長到場擔任頒獎嘉賓。參賽學校師生、家長齊聚典禮會場,為優秀的得獎同學喝采。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表示,數位閱讀邁向新時代,團隊使用「SmartReading 適性閱讀」系統作為科普賽競賽平台,期望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藉由測驗、選書、規劃的「智慧閱讀三步驟」,培養學子的跨領域閱讀力與閱讀習慣,讓學生們手握知識大門的鑰匙,成為自律自主的「SmartReader」。

科普閱讀競賽的三大特色

一、適配閱讀能力與圖書難度,擴增多元書籍與文章素材

參賽學生首先須參加中文適性閱讀能力診斷(DACC),依據診斷結果,配合其當前閱讀能力的科普推薦書單,讓學生選書有依據、個人化。本競賽目前共有「推薦書單」、「推薦文章」等 2 種閱讀素材,主題包含植物/動物、數學、天文地科、物理/化學等 8 大類別。「推薦文章」功能,則與「PanSci 泛科學」及「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合作評選,當前提供 600 餘篇線上科普短文,競賽期間提供已超過 4,000 人次的瀏覽次數。

二、綜合性閱讀五力分數,開啟學生全方位閱讀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競賽賽程為期半年,學生透過「前測、閱讀任務挑戰、後測」三個階段。競賽期間,系統詳細記錄每週閱讀歷程,並產出線上「閱讀五力分數」報表。自主規劃閱讀期間計算為「規劃力」;讀後評量填答結果計算為「執行力」;閱讀多元書籍類別的結果計算為「博學力」;閱讀單一書籍類別的深化成果則計算為「精進力」;前後測成長結果計算為「成長力」。將閱讀能力數據化、可視化。

三、閱讀任務徽章,深化學生文化素養與科普閱讀興趣

本競賽內建徽章蒐集系統,參賽者於指定時間依據提示完成閱讀任務,即可獲得期間限定的特色科普徽章。任務內容包含閱讀指定的書單及文章類別、世界性科普節日、科學家生辰、台灣重要節慶與其他隱藏任務。本屆各年級累計獲得徽章達 20423 枚,因設計活潑及任務類型多樣,大受參賽者好評。

競賽結果發現學生的閱讀偏好

一、科普閱讀參與,國小男性最踴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動期間參賽者共完成約 21,153 本的書籍評量。以不同學習階段來看;國小參賽者整體閱讀平均本數為 24 本,男生平均閱讀本數為 28 本,女生平均閱讀本數為 20 本。國、高中參賽者因科普讀本難度較高,需要較長的閱讀時間及一定的科學基礎知識,國中參賽者整體平均閱讀書籍數為 10 本;高中參賽者中女性平均閱讀本數多於男性,整體平均閱讀書籍數為 7 本。

總閱讀量/本人數平均閱讀量/本
全體學生21,1531,10019
8,05150516
13,10259522
國小學生17,47971624
6,47432520
11,00539128
國中學生3,45935510
1,4611669
1,99818911
高中學生215297
116148
99157
活動期間參賽者共完成約 21,153 本的書籍評量。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二、學生偏好閱讀動物/寵物類與地球生態/天文類書籍

整體參賽學生對於科普書籍的喜愛程度,以植物/動物類(男生 28.19%、女生 27.91%)最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昆蟲老師上課了!:吳沁婕的超級生物課》、《小島上的貓頭鷹》、《神奇樹屋》等系列)。在次要類別,男女皆喜好生態/生命科學類的書籍(男生 15.20%、女生 16.87%)。

整體參賽學生對於科普書籍的喜愛程度,以植物/動物類最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次要類別,男女皆喜好生態/生命科學類的書籍。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三、參賽學生閱讀歷程的質與量均佳,表現令人驚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次參賽學生皆積極參與競賽。

以三年級組第一名得主,臺北市立大同國小的林靖軒同學為例,競賽期間閱讀書籍本數高達 383 本,書籍讀後評量的通過率更高達 95%,書籍不僅讀得多,更是能讀得要領。

四年級組第一名為第二次參賽的新北市信義國小謝秉言同學,本次競賽期間共閱讀 427 本書。

其中五年級組為本次競爭最激烈的一組,臺北市立長春國小的黃葦川同學以及高雄市立集美國小的吳勁毅同學,兩者僅以極小的分數差距位居第一及第二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第一次參與競賽的高雄市立正義國小的孫政遠,競賽期間閱讀 281 本書籍,通過率達到 97%。

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師長及家長支持鼓勵,帶動學生優異表現

新北市教育局致力於推動智慧閱讀教育,不遺餘力,成果豐碩。本屆競賽全台共 2,104 人報名參與,全國賽獎項獲獎學生共計 36 人,其中新北市得獎學生便囊括 14 位,表現相當亮眼。

家長與學校師長共同陪伴,使得學生能專注於本次競賽,並有相當卓越的成果,例如新北市康橋國際學校、臺中市明道中學、臺中市葳格國際學校、臺北市東山中學等校,皆因全力推廣閱讀活動,才能有優異的競賽成果。以新北市康橋國際學校國中部為例,此次七年級組參賽者,全國賽前5名得主中,康橋中學就獲有 3 名的佳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師大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洪嘉馡教授說明第三屆科普閱讀力大賽成果。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第四屆科普閱讀力大賽即將開跑

延續前三屆廣受好評之科普賽事,第四屆科普賽將擴大辦理,邀請「PanMedia 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馮瑞麒總經理、「數感實驗室 Numeracy Lab」賴以威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賴亦德執行長,持續提供參賽者更生活化、趣味化的科普文章,預期第四屆科普閱讀力大賽將能讓全球讀者有更高品質的閱讀體驗和更充實的閱讀收穫。

活動詳情請參閱官方網站
新聞聯絡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辦公室——鄭德蓉 02-2366-0916 #11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地中海飲食:不只吃得健康,更吃得環保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1/12/06 ・314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彥諺

隨著營養知識的日漸普及,現代人不僅重視飲食安全,也在乎是否能夠吃得營養健康。已有研究指出,飲食習慣大為影響了人體健康與疾病型態,此外,研究也進一步指出,糧食生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比,已高達全球的 25% —— 全球的飲食習慣不只緊緊關聯著人體健康而已,更關係著環境的健康。 

追求低碳排的永續飲食

近年來逐漸受到更多關注的永續飲食(Sustainable diet),指的便是一種「不只吃得健康,更要吃得環保」的飲食方式。透過選擇對環境影響低、有助於今世後代的糧食和營養安全、兼顧健康生活的食物,永續飲食不只能輕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也試圖為更龐大的、全球性的議題提出解方,例如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土地退化等問題。

提到「永續飲食」,通常也會提到「低碳食品」。食物在生產過程當中會產生碳足跡(即碳排放量),不同類型的食物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差異極大,也對環境造成程度不同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統計數據,植物性食物如蔬果穀物類等,每仟卡食物熱量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約不到 0.2 公克,然而禽畜類食物如牛羊等,每仟卡食物熱量產生的碳排放量可高達近 5 公克。大體來說,蔬果、穀物、堅果等多為低碳食物之選,而肉類及其加工食品,則多為高碳食品,其中反芻動物的牛肉、羊肉,更是高碳排之最。 

多攝取低碳排的蔬果穀物,是永續飲食的基本。圖/Pixabay

若能在飲食選擇上,盡量減少高碳排食品,便能相對應的減低環境負擔,符合永續飲食的訴求。循著永續飲食的訴求走,蔬果、穀物、堅果等低碳排食物成為主要食物來源,牛、羊等高碳排肉類則節制取用,這樣的食物選擇方式,恰好也與已流傳千年的「地中海飲食」不謀而合。

既環保又健康的「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淵源已久,是義大利、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國傳統的飲食型態,不過直到20世紀才有現代科學的定義,其特殊的飲食型態明顯對健康有益。

參照地中海沿岸居民們的飲食,他們普遍以蔬果、全穀類為主食,早上加餐、下午點心等正餐外進食則多為新鮮水果,蛋白質攝取主要來自海鮮及家禽,調味上以橄欖油、天然香料為大宗,偶爾搭配紅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Pixabay

延伸而來的地中海飲食金字塔,以「餐」、「日」、「周」、「盡量避免」作為攝取頻率分層。金字塔最底端的食物為蔬菜、水果、全穀根莖類、橄欖油,建議每餐攝取 1-2 份,中段的食物為乳製品、堅果類、天然香料等,建議為每日攝取不超過 2 份,上半段的食物為魚貝類、豆類、白肉等,建議每週攝取約 2 份,而紅肉不超過 2 份、加工肉品不超過 1 份,高油高糖的甜點則為盡量避免。

地中海飲食金字塔。圖/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

雖說在地中海飲食當中含有相對較高的脂肪量,不過,實行地中海飲食,並且食用特級初榨橄欖油者,其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遠比其他食用類似脂肪量的國家,如美國等地區,還要來得低。實驗也進一步證明,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應用上,實行地中海飲食的預防效果,比在每日飲食中嚴格控管脂肪量小於 50 克的「低脂飲食」還要好。

「如何吃得健康,並且吃的環保」是永續飲食推行的主要核心,在環境健康與人體健康上,兩者不能偏廢,才能夠取得平衡,達到真正的「永續飲食」。因此,相較起徹底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純素飲食,地中海飲食提供了更為均衡的營養攝取,在守護環境健康同時,也守護自己的健康。

不過,行之有年的地中海飲食也仍為健康飲食的參考方向而已,得因地制宜,同時配合個人身體狀況與運動習慣,才能得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義大利美食週在臺灣

風靡全球的地中海飲食,除了現代科學的各項健康研究加持,「美味」仍是關鍵。綜觀世界各式菜系,義大利對於味道的掌握有其特色,也獲全球眾多人口喜愛。因此每年 11 月,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經濟發展部及農業部共同推廣的世界義大利美食週,全世界主要城市皆會舉辦各式活動,推廣與分享義大利美食,歷年來深受各大城市歡迎。

由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經濟發展部以及農業部共同推廣的世界義大利美食週(Week of Italian Cuisine in the World),將在 11 月第 4 週於全世界主要城市舉辦各式活動,今年邁入第六屆,以推廣高品質的義大利美食。世界義大利美食週旨在推廣高品質的義大利美食與農產品,並強調生物多樣性與食物多樣性之間聯繫的重要性。為了打擊市面上聲稱的義大利產品,推廣義大利美食與葡萄酒的旅遊路線,並與義大利烹飪與飯店領域的培訓計畫。

義大利家鄉主廚王嘉平(右)與美食加合作拍攝一系列 Buon Appetito 義食料理,分享義式家鄉菜,圖左為美食加創辦人高琹雯。圖/業者提供

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Italian Economic, Trade and Cultural Promotion Office簡稱 ITA)聯手 PanMedia 媒體集團,不僅於旅飯、酒吧、說書人(pantravel.life)中,結合料理介紹義大利葡萄酒;在泛科學(pansci.asia)從科學角度亦分享地中海飲食之道,並攜手知名義大利主廚王嘉平(J-Ping)與美食加(taster.life)創辦人高琹雯共同拍攝一系列影片,影片中介紹北、中、南義風情人文素養,並以經典三道料理,引領出義大利不同地區獨樹一格的風味特色,雖在疫情期間無法前往義大利觀光遊覽,也能讓民眾宅在家輕鬆享受義大利美食。

延伸閱讀:「世界義大利美食週」11月登場 在家也能享受原汁原味的義式風情

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Italian Economic, Trade and Cultural Promotion Office)介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ITA)為義大利政府的駐台機構,我們遵循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的政策,致力於推動義大利企業國際化,並促進義大利與其他國家的經貿發展關係,協助 MADE IN ITALY 商品與服務進入國際市場。ITA 透過羅馬總部,米蘭辦事處與派駐於全球各地的辦事處據點,和義大利駐外使館協調,提供各產業、消費品以及服務業相關之資訊、協助、推廣、訓練以及合作, 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辦超過百項以上的推廣計畫和活動。

相關訊息請參考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貿易組(ITA),「世界義大利美食週」和我們分享最道地的、兼具美味與健康的地中海飲食。

更多義大利美食與北、中、南義風情人文介紹,請關注美食加粉絲團YouTube

參考文獻

  1. Tilman, D., & Clark, M. (2014). Global diets link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human health. Nature, 515(7528), 518-522.
  1. Estruch, R., Ros, E., Salas-Salvadó, J., Covas, M. I., Corella, D., Arós, F., … & Martínez-González, M. A. (2018).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Mediterranean diet supplemented with extra-virgin olive oil or nu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8(25), e34.
  1. Canudas, S., Becerra-Tomás, N., Hernández-Alonso, P., Galié, S., Leung, C., Crous-Bou, M., … & Salas-Salvadó, J. (2020). Mediterranean diet and telomere leng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dvances in Nutrition, 11(6), 1544-1554.
  1. Magkos, F., Tetens, I., Bügel, S. G., Felby, C., Schacht, S. R., Hill, J. O., … & Astrup, A. (2020). A perspective on the transition to plant-based diets: a diet change may attenuate climate change, but can it also attenuate obesity and chronic disease risk?. Advances in Nutrition, 11(1), 1-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