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耕耘愛情:想要有收穫,該怎麼栽?──依附理論系列(六)

貓心
・2017/01/10 ・3792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446 ・四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依附理論系列


圖/pixabay, CC0
圖/pixabay, CC0

「你是不是變心了?為什麼你在交往前說的那些話,到了交往之後都不算數了?不是說好會好好疼愛我的嗎?為什麼在一起之後總是越來越懶惰……」

在昏暗的街燈下,她哭著對他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為什麼他說過的一切,到頭來,彷彿都只是一場空;而他,則是沉默無語,不知道該回些什麼;過了半晌,他才默默地擠出這一句話來:

「我們分手吧。」

這樣的劇本,在愛情關係裡是否很常見呢?通常,PTT 男女版上面的劇情都是這樣演的(?):一方不斷地責怪另一方,為什麼都不為自己多想想?為什麼總是關在家裡打電動?為什麼說好的約定到頭來又反悔?而另一方則是不斷地逃避,不斷地顧左右而言他,不斷地沉默以對。這樣的腳本,在許多不快樂的關係裡面,重複地上演著。我們都知道,能不能在愛情關係裡面付出,是一段關係能不能走下去的關鍵,而這一篇文章,我就要來談談愛情關係裡,那些付出與不付出的因素。

對於關係發展有利的選擇

我想,你一定能夠猜到,安全依附和願意付出承諾是有關的[1][2],也因為如此,安全依附型的人在關係投資與付出(relational investment)上比較在行[3],或是較能做出一些有利於關係發展下去的行為[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確實,過去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例如有一個心理學實驗,就透過模擬情境的方式,讓受試者去想像和一個約會對象互動的情形。實驗在每個情境中提供二選一的選擇題:其中一個選項是有助於關係發展下去的選項(relationship-enhancing option) ,另一個則是不利於關係發展的選項(聽起來好像戀愛養成遊戲啊>///<),結果安全型的人總是選擇了對於關係有利的選項[5]。

至於安全型依附的人,為什麼會選擇關係提升的做法呢?這一個實驗還有後續發展,在第二次的實驗裡,研究者在戀愛養成遊戲實驗當中,加入對方支持自己與否(supportive/nonsupportive)的這個變項,也就是虛擬伴侶的回應狀況會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正面、正向回應,另一種是忽視、拒絕回應。安全型依附的受試者,比起焦慮型依附的受試者,更能覺察這個虛擬伴侶對自己的支持,並使之更傾向選擇關係提升的選項[6]。也就是說,通常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較能夠接收到伴侶對自己的支持,也因此比較願意做出有利於關係發展的選擇。

但是,到底什麼樣的行為是對於關係有所提升的行為呢?其中一種行為就是,願意為了關係而犧牲一些自己的權益,或是為了伴侶的幸福感(well-being)而放棄一些選擇[詳見7]。例如,今天你很想跟你的朋友出去玩,但是你知道你的伴侶下周就要考國考了,你決定放棄自己玩樂的享受,轉而去陪他到圖書館讀書,就是一種有助於關係提升的行為。如果一段關係是幸福的話,通常人們不會因為這些犧牲而感到委屈。

但是,如果你今天是一個焦慮型依附者,那麼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那麼純粹地為對方著想。根據 Impett 與  Gordon 的研究發現[9],焦慮依附者比較容易扭曲了這些有利於關係的犧牲行為(pro-relationship sacrifice behavior):他們之所以選擇犧牲自己的利益,常常是有目的性的(self- focused goal)。例如,你可能會希望藉此換取伴侶願意和你做愛的意願,有研究發現焦慮依附者比較容易出現過度依賴性愛,做為滿足安全感和愛情需求的方式[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_MG_8917
當你在為你的伴侶犧牲自己的權利時,你是抱持什麼樣的心態呢?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若無法一起走下去,你能不能適時放手呢?

當安全型依附的人,發現自己的伴侶總是不能滿足自己正當的需求(例如伴侶總是不願意花時間陪伴自己,反而在外面拈花惹草),他們就會減少對於這段關係的投入,選擇漸漸地放手。

走不下去就分手吧

Slotter 與 Finkel[10]採用了兩種方法來研究這件事情:一個是實驗操弄研究(把伴侶請到實驗室裡做一些實驗),另一個是長期追蹤研究(長期追蹤伴侶的互動關係)。結果他們發現如果伴侶不能滿足自己「關係相關的需求」──明明有伴了卻總是欺騙其他異性自己是單身、不願意對他人承認兩人的關係、或是不能滿足自己「獨立自主方面的需求」──總是限制自己和他人的互動、對於自己和異性的正當互動總是吃醋生氣,那麼安全型依附者就會隨著時間減少對於這段關係的承諾,增加分手的可能性。

進入爛關係卻分不了手

但焦慮型依附的人恰好相反,正如同前面文章中提過的,焦慮型依附會採取亂槍打鳥的方式(unselective)擇偶,比較不受大家的歡迎(unpopular),往往會錯失許多可能交往的機會[11]。但他們同時又渴望被愛(hunger for love),因此當他們好不容易進入一段關係時,自然也比其他人更不容易分手。即使他們常常跟你抱怨說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多爛多爛之類的,過了兩天之後你又看到他們笑嘻嘻的手牽手走在一起。

Slotter 與 Finkel[10]進一步採取激發受試者焦慮感的方式,來觀察受試者會有何變化?結果發現,他們會變得不容易察覺伴侶行為的好壞,伴侶的行為也不會影響他們對於這段關係的承諾感。白話一點的說就是,當伴侶對他們好的時候,他們感覺不到,還是常常跟你抱怨這段關係很爛;但是伴侶對他們不好的時候,又因為擔心失去對方之後會找不到下一個,因此遲遲不肯離開這段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不容易察覺到伴侶對自己的支持並感謝他們的付出之外,焦慮型依附在面臨關係中的抉擇時,也很少做出對關係有利的選擇因為在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對於關係有利的行為[12]。

總結來說,安全型依附是為了維持一段滿意的關係,因此才選擇進入一段關係的;而焦慮型依附者呢?則是猶如溺水者,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根漂流木,即使上面長滿了荊棘,他們依然不願意放手。

_MG_1601
焦慮型依附者,如同這隻把自己囚禁在牢籠裡的貓一般,明明知道這段關係已經走不下去了,卻依然持續地將自己關在裡頭。 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吃碗裡,看碗外」腳踏兩條船

那麼,逃避型依附者呢?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一段美好的關係,應該是兩個人能夠一起成長的關係;但很不幸地,逃避型依附者總是無法做出這樣的選擇,越是逃避型依附的人,就越不容易在關係中自我成長(relationship-driven self-improvement)[13],同時也很少做出有利於關係的犧牲行為[9]。

除此之外,過去的研究也發現了,逃避型依附很容易出現「吃碗裡,看碗外」的行為。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那種交往過 10 幾個女朋友,還一次跟兩個人交往的人?我就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在高雄火車站送上一個女朋友搭火車北上之後,在原地等著接下一個女朋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子的人就很有可能是個逃避型依附者,他們除了不願意和他人太親近,也不太願意給予承諾之外,他們也比較容易注意到伴侶之外的其他異性(alternatives)[14]、對其他異性有較高興趣、對於感情的承諾較低、容易對伴侶不忠(infidelity)[15](註1)。

如果我不是安全依附者,可以怎麼做讓伴侶關係更好?

那麼,如果你發現自己不是一個安全型依附者到底該怎麼辦呢?

焦慮型依附者或許可以透過多讀一些兩性交往的文章與書籍,來了解什麼樣的行為是有利於關係的選擇,像是我就很推薦一本書:《是你選擇了憂鬱》,裡面就很實際的教導伴侶該如何做出好的選擇(註2)。

除此之外呢?焦慮依附者與逃避依附者,也可以在察覺到自己試圖要控制伴侶,或是要逃避伴侶另結新歡的時候,試著透過感恩與回顧過去和伴侶開心、幸福的回憶,來讓自己找回這段感情的幸福。過去研究便發現了,讓受試者回憶一段和伴侶充滿溫暖和愛的互動,有助於觸發安全感,進而讓受試者選擇了有助於維持關係的選擇;若是觸發受試者的不安全感,則讓他們較不容易選擇這一類的行為[1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其他有助於提升安全感的方式,我就留到後面的文章再談吧!

附註

  1. 我所引用的文獻收集的樣本是異性戀者樣本,不包含同性戀者樣本。
  2. 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從《被討厭的勇氣》到《是你選擇了憂鬱》:放下對關係的控制欲

延伸閱讀

  1. Shaver & Brennan(1992). Attachment styles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Their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 outcom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 18(5), Oct 1992, 536-545.
  2. Simpson, J.A. (1990).Influence of attachment style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9 ,871-980.
  3. Tempelhof, T. C., & Allen, J. S. (2008). Partner-specific investment strategi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oupl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sociosexual orientation and attachment dimens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 41-48.
  4. Pistole, Roberts & Chapman(2010) Measuring Long-Distanc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Validity Study. Peer Reviewed Articles.
  5. Vicary, A. M., & Fraley, R. C. (2007). 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 Attachment dynamics in a simulated relationship.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 1279-1291.
  6. Turan & Vicary (2010) Who recognizes and chooses behaviors that are best for a relationship? The separate roles of knowledge, attachment, and motivation. Pers Soc Psychol Bull. 2010 Jan; 36(1):119-31.
  7. Impett & Gordon,2008 For the Good of Others: Toward a Positive Psychology of Sacrifice.
  8. Davis, Shaver & Vernon ,(2004) Attachment style and subjective motivations for sex. Pers Soc Psychol Bull. 2004 Aug;30(8):1076-90.
  9. Impett, E. A., & Gordon, A. (2010). Why do people sacrifice to approach rewards versus to avoid costs? Insights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ersonal Relationships,17,299-315.
  10.  Slotter, E. B., & Finkel, E. (2009). The strange case of sustained dedication to an unfulfilling relationship: Predicting commitment and breakup from attachment Anxiety and Need Fulfillment Within Relationship.
  11. McCLure, Lydon, Baccus & Baldwin(2010). A signal detection analysis of chronic attachment anxiety at speed dating; Being unpopular is only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oble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ntin,36,1024-1036.
  12. Turan, B.,& Vicary, A. M. (2009). Who Recognizes andChooses Behaviors That Are Bestfor a Relationship? The SeparateRoles of Knowledge, Attachment, and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1), 119-131.doi:10.1177/0146167209349374
  13. Hui & Bond(2009) To please or to neglect your partner?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relationship-driven self-improvement. Volume 16, Issue 1, pages 129–145,
  14. Overall, N. C., & Sibley, C. G. (2008). Attachment and attraction toward romantic partners versus relevant alternatives within daily interac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 1126-1137.
  15. DeWall, C. N., Lambert, N. M., Slotter, E. B., Pond, R. S., Deckman, T., Finkel, E. J et al. (2011). So far away from one’s partner, yet so close to romantic alternatives: Avoidant attachment, interest in alternatives, and infide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1302–1316.
  16. Gillath, O., & Shaver, P. R. (2007). Effects of attachment style and relationship context on selection among relational strategie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 968-976.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5
1

文字

分享

0
5
1
溫暖的房子更有「家」的感覺?還能讓房子賣更多錢!──《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_96
・2022/09/10 ・296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房子增值的方法

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接受《房地產》雜誌訪問時談到,她在澳洲賣過一棟房子,那棟房子「有一個寬廣的花園露台,冬天面向波濤洶湧的大海,迎著狂風吹拂」。

雖然住在地風景不錯,可是冬天的時候可能會冷到發抖。圖/envatoelements

她開了暖氣,但在開放看屋日刻意把暖氣調小,「點燃蠟燭,放一些有情調的音樂。」她告訴《房地產》雜誌,那棟房子「之前的售價是兩百五十萬澳幣,最終是以兩百七十六萬澳幣賣出,成果斐然,我覺得這一切要歸功於在冬天做出那樣溫暖的展示」。

由此可見,在「寒冬」戶外環境的對比下,提供「溫暖」的室內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賣價。或許吧!但是,一如既往,當我們試圖根據心理學原理提出切實可行的現實建議時,往往赫然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因果關係的世界裡,深受多種可能變數的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謹記統計學中所謂的「可解釋變異」(explained variance),而我們通常只能解答其中一些。例如,房地產產業裡,購屋者的購屋時間會受到一些固有的變化所影響,比如熱門假期有較多的閒暇時間看房、總體經濟狀況(景氣好壞)、房貸是否容易取得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冬天雖然可以讓一棟精心陳列的「溫暖」屋子看起來特別有吸引力,但在很多地區,這種賣屋方式需要買家在寒冬中冒著風雪與凍雨去看屋,那很容易令人望之卻步。一間房子或許在冬天看起來價值較高,但要是缺乏前景與競爭出價,就可能會壓低價格。那些因素與溫度無關,卻也會影響一間房子的預期售價。

所以,在我們深入研究資料之前,這裡有個免責聲明:除了溫度以外,還有其他變數也對房屋的售價有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決定房屋價格的因素很多,千萬不要以為把房子變暖就能賺到更多錢。圖/envatoelements

為什麼會有家的感覺?

雖然我們應該認真看待這種涉及多種因果關係的情況,但無論你是想賣屋、還是推銷其他產品、服務、想法或觀點,瞭解背後的演化與文化驅動因素,仍能為你增添一些優勢。知道該從演化與社交體溫調節的哪個角度出發以說服顧客,其實滿實用的。我們也應該注意,不要從單一面向解釋我們與房屋及其他「商品」之間的溫度調節關係。

歷史顯示,人類一直在尋找空間的分界線─從天然洞穴、壁龕、洞室到小屋,最後是房屋─以便把掠食者與大自然的力量隔絕在外,尤其是抵禦要命的酷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認為,生存是一個關鍵的動機,促使人類強化住屋功能,使其超出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物質文化的證據也證明了,住屋是用來滿足我們的從屬或歸屬感。一間房子越能夠滿足這種從屬或歸屬感的需求,感覺起來越舒適溫馨,也會越有家的感覺,或者套用依附理論的說法,越容易讓人覺得那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許多研究提出以下假說:我們把某個空間分界視為「家」的認知機制,跟早期演化與個體發展時,幫助我們透過其他人來禦寒的生理機制(即依附與恆定體溫調節機制)是一樣的。

早期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確實會把體溫調節任務分散給一個群體來承擔,而在社交演化的過程中,房子至少取代了一部分社會分擔的功能。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概念如此明顯,甚至不言而喻。隨著文化發展,房子變成一種方便又有效率的禦寒方式,再加上室內供暖技術的發展,也提供了產生熱能的方法。

對有些人來說,想到家的時候也會聯想到溫暖。圖/envatoelements

為了研究這點,我和以前的學生范艾克(Bram van Acker)與潘托夫萊特(Jennifer Pantophlet),以及其伙伴克瑟雷爾斯(Kayleigh Kerselaers)一起設計了幾個研究,以測試氣溫下降時,房地產廣告中的房屋是否變得更有吸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想要測試「房子就是家」的概念中、比較沒那麼顯而易見的一面:更具體地說,是它的社交體溫調節功能。我們想知道,環境溫度較低,會不會讓人對房屋產生偏好,就像低溫使人對他人產生依附感,而去租浪漫電影來看或產生懷舊念頭一樣。

由於房地產經紀人直覺認為「溫暖」的房子最熱銷,所以我們試著從經驗上驗證,像家一樣的房子,要如何藉由營造「家的感覺」讓我們想要與他人在一起。此外,我們也想調查這種歸屬感能不能滿足體溫調節的需求,以及是否會使人更願意為廣告中的房子支付更高的價格。

我們的推論是,溫度與「家的感覺」之間的關聯,是由我們想與他人在一起的動機所促成的。接著,我們設計了一套研究,裡面包含三個研究,以調查較低溫度如何誘發社會心理學家帕克(Lora E. Park)與馬納(Jon K. Maner)所謂的「歸屬的渴望」,這個歸屬的渴望是由想要打電話給朋友或跟朋友在一起等行為來衡量。

從這裡,我們希望進一步知道,這種歸屬的渴望如何促使我們對「感覺像家」的房子產生偏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家看到這個房子有家的感覺嗎?圖/Pixabay

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可複製性,我們使用線上協作網站「開放科學平台」(Open Science Framework)來決定我們的假說,並在收集資料之前先暫停一切決定,把探索性的「假說生成研究」與驗證性的「假說檢驗研究」分開。

我們認為,較低的溫度應該會引發一種「歸屬的需求」。此外,溫度也能用來預測一個人覺得一間房子多有家的感覺,以及他願意付多少錢買那間房子。第二個維度因為看似較為「客觀」(因為它提供具體的數字,例如對溫度的感知,而不是「較暖」或「較冷」這種主觀的感覺),也許能佐證一個觀點:待售屋給人的「居家舒適感」渴望,與行動的經濟性有關。

其他的因素

本書前面提過,行為生態學以及由此延伸的體現認知,可為行動機會的決策提供資訊,以便權衡行動的效益與成本。

例如,面對相同的斜坡時,背負沉重背包的人所估計的坡度,會比沒有背背包的人還陡。一個人所估算的上坡代謝成本(能量消耗),會影響他對角度的「客觀」感知。就像考慮爬坡的旅人會先自問是否負擔得起爬坡的代謝成本一樣,潛在的購屋者雖然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但也會自問是否負擔得起那些舒適特質的額外成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在本書中已經看到,體溫調節在人際互動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體溫調節在基因與文化的演化,以及這兩種演化的持續相互交流中,都扮演吃重的角色。尤其,我們已經看到社交體溫調節如何促使我們組織與加入更多元的網絡,創造文化、社會、文明。

這一切的核心,都在於我們始終非常需要把核心溫度維持在很窄的範圍內,以達到溫度恆定。雖然如今人類已經開發出許多工具,使富國的人民不再覺得這是如此重要的問題,但這其實是攸關生死的迫切課題。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 年 9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4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分手心理學:分手後還當朋友,怎樣才能過得好?──依附理論系列(十八)
貓心
・2020/08/05 ・5130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484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每個人,都和生命中重要的人們,有著不同程度的依附關係。而分手後與前任的聯繫,更是有可能剪不斷理還亂,依附系統不會那麼快就善罷甘休的!分手後如果跟前任保持互動,對於生活或情緒是好事嗎?跟依附又有怎麼的關聯呢?本篇文章就要來介紹我研究論文的主題!

在此感謝眾位填寫量表的人,以及教授們的協助,我的畢業論文終於產出來了。這一篇論文的主題,可想而知圍繞在依附理論,而且還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分手後與前任依附關係的調查!

分手還保持聯繫,你說奇怪不奇怪。圖/giphy

有些人可能會直覺反應:分手後,還與前任有所聯繫,聽起來不是怪怪的嗎?別著急,在國外的文獻上早就發現,有許多人在分手之後還會和對方當朋友,甚至是繼續維持著性愛的關係。

但國內呢?很抱歉,在我做這篇研究之前,國內的資料數是 0。所以,欲知國內情況如何,請看下面敘述分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手後能不能繼續聯絡,與「交往時」的逃避程度有關?

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會不會持續聯繫」。我們無法鐵口直斷說事情就是這樣,只能說在研究結果上,有著這樣的傾向。

在我的研究中,用了所謂的 ANOVA,透過分手後的關係類型,來回推交往時的依附分數是否有所差異。由於我的樣本收集的緣故,因此懂研究方法的人就知道,這不能推論說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的關係類型。用個簡單一點的比喻就是:

我今天走進一座果園,A 果園的橘子比較多,B 果園的芒果比較多,但我不能保證說,A 果園的土壤一定比較適合種橘子,B 果園的土壤比較適合種芒果。(聽不懂統計方法的就跳過這句話吧!)

總而言之就是呢,我把分手後與前任的關係分成了四種:

  • 無聯繫型:在分手之後,彼此幾乎或完全不再有聯絡。
  • 被迫聯繫型:當事人無意願繼續連繫,但因為一些外力因素(如上課、社團),使得彼此被迫有所交集。
  • 分手後友誼型(post-dissolutional friendship):在分手之後,彼此成為普通朋友。
  • 似戀關係型:分手後彼此的互動仍然和情侶很類似,例如會接吻、牽手、擁抱、做愛等等。

在我收集到的樣本裡面,有 494 人和前任毫無聯繫,87 人屬於被迫聯繫,還是朋友的高達 161 人,而似戀關係的也有 20 人。

結果呢,根據分析發現,不同分手後的類型,在交往的時候,他們的焦慮分數平均值分別是:3.45、3.36、3.43、3.78,在統計上不具有顯著的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到這邊,你或許會想問:「欸~不是應該交往的時候越焦慮,分手之後越會去跟對方勾勾迪嗎?怎麼分手後有聯繫的人,焦慮分數和沒有聯繫的一樣呢?」這是因為,你要勾勾迪,也要對方願意配合你演出啊!如果只有你單方面想跟對方保持聯絡,對方卻不想的話,那也連絡不下去啦!

至於不同分手後類型的人,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就有明顯的差異了:無聯繫型的平均逃避分數是 3.15,被迫聯繫型是 3.26,分手後友誼型是 2.74,似戀關係型是 2.50,很顯然的,前面兩組看起來就比後面兩組高。

聯繫或是不聯繫。圖/pixnio

如果精確一點的用事後比較來看,確實,無聯繫型跟被迫聯繫型的逃避分數,都比分手後友誼型跟似戀關係型來得更高。也就是說,老子、老娘在交往的時候就越不想跟你親近、越是逃避,分手後自然就不會想跟你做朋友或糾纏不清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唉!俗話說的好,交往是兩個人的事情,分手是一個人的事情,分手後能不能聯繫下去,也得雙方都願意才行!

排除分手時間超過一年的結果:還是一樣

欸~等等,我剛剛好像忘了說一件事情,這份問卷裡面,與前任分手時間的範圍居然有 0 個月到 104 個月啊!天啊,有些人分手不到一個月,心還在淌血的寫我這份問卷,有的人分手 104 個月……那就是快 9 年了,這樣的資料真的準嗎?順便提一下平均數跟標準差吧,這群人平均分手了 24.74 個月,標準差則是 22.42 個月。

沒關係,那我就把所有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人全部刪掉,再重新跑一次,看看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吧!

結果發現,刪掉了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資料之後,比例上幾乎沒有變化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沒關係,我們再來看看分手後的關係類型跟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逃避分數有沒有關係呢?

分析顯示,焦慮分數還是沒有顯著差異,而逃避分數有著顯著差異。無聯繫、被迫聯繫、分手後友誼、似戀關係的平均值分別為 3.05、3.23、2.66、2.59,前三者的逃避平均差異就沒有篩選前的數據那麼顯著了,而似戀關係和前兩者則沒有顯著結果。當然,如果用嚴謹一點的統計來看,14 個人的似戀關係組,樣本過小,要顯著本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度,所以參考價值也就沒有那麼高嘍。

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差異?

啊,說到這裡,好像又該討論一件事情:樣本包含同性戀和異性戀,這兩者會不會有所差異?

在我收到的樣本之中,有 663 名異性戀,99 名同性戀(更精確的來說,應該說是前任是同性或異性)。四種類型對應到同異性戀的人數與平均數如下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異性 逃避平均 同性 逃避平均
無聯繫 438 3.17 56 3.02
被迫聯繫 69 3.29 18 3.15
分手友誼 136 2.78 25 2.51
似戀關係 20 2.50 0

有些謠傳認為同性戀的關係比較糾纏不清,結果事實上卻顯示:所有的似戀關係都來自於異性戀呀!

結果顯示,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上有所差異;至於同性戀/異性戀,則不會影響逃避分數的差異的啦!

以後別做朋友?分手後做朋友真的會過得比較差嗎?

如果只是把研究問題放在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與分手後的關係類型,這篇論文未免也太無聊。

事實上,我更好奇的是,分手之後跟對方當朋友,到底好不好?我相信這也是許多人的困惑:既然有 20% 的人在分手後和對方做了朋友,那麼周興哲苦苦相勸要我們「以後別做朋友,朋友不能牽手」不就白搭了嗎?(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就來看看,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的人,在情緒適應生活適應上的差別吧!

分手後的適應可以分為情緒適應與生活適應。圖/giphy

咦,適應就適應,還有分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的喔?

是阿,情緒適應指的是「經歷分手事件之後,各式負面情緒出現的頻率」,得分越高代表情緒適應越差(邏輯上應該要再做轉換,姑且讓我偷懶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活適應指的則是「在經歷分手之後,能夠回歸日常生活、如平時一般面對日常生活的程度,或是將生活重心轉移至感情之外的其他層面的程度」,生活適應得分越低,代表在經歷分手後,在生活中適應得越好。

好吧,就讓我們來看看分手後的情緒適應吧: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2.78 1.28
被迫聯繫 87 3.04 1.21
分手友誼 161 2.83 1.21
似戀關係 20 3.77 1.07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到,分手後和對方斷絕聯繫的人,情緒適應的平均分數是 2.78、被迫聯繫的人則是 3.04、分手後做朋友的人是 2.83、分手後和對方勾勾迪的人則是 3.77。很明顯的,似乎只有似戀關係的人,在情緒適應上來得比較差!在經過事後比較之後,也確實顯示了前三者的情緒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所以說,周興哲,你錯了!分手後也是可以好好做朋友的!

再來看看生活適應吧!生活適應呈現了同樣的結果: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4.63 0.89
被迫聯繫 87 4.62 0.90
分手友誼 161 4.55 0.86
似戀關係 20 3.97 1.17

前三者的生活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所以,周興哲,你又錯了!分手後也可以做朋友的,只要不是曖昧不明的關係,做朋友跟斷絕聯絡可以過得一樣好的!

分手後維持聯繫,依附關係差在哪?

不過,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為了針對那些分手後還有聯繫的人,與前任之間的關係品質到底如何,於是我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奇妙的名詞:「分手後依附關係」。既然依附量表可以以爸爸為對象、媽媽為對象、朋友為對象、曖昧關係為對象、伴侶為對象,那又有甚麼原因不能以「前任伴侶的現行互動狀況為對象呢?」

於是啦,我就讓這些分手後和對方仍然有聯繫的人,填了所謂的「分手後依附關係量表」,來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純友誼與似戀關係差在哪?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分手後純友誼跟分手後勾勾迪之間,他們的「分手後依附關係」有何差別吧!

首先先看他們在分手之後,與對方互動的焦慮程度。在那些分手後和前任是普通朋友的人身上,他們的焦慮程度只有 2.20 分,但和前任仍然類似於情侶的人,則有 3.22 分,有著顯著的差異存在。也就是說,分手後和對方維持聯繫的人,如果你在聯繫的過程中,對對方的焦慮感越高,你就越有可能跟對方糾纏不清!

比較有趣的是,還記得前面說的嗎?這些人在交往時的焦慮分數相差不大──前者是 3.43 分,後者則是 3.78 分,是沒有顯著差異的。

但是,如果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分手後的焦慮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卻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0.437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00,也就是說,那些交往時越焦慮的人,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時,也會是高焦慮的那群人!

交往時既以感受到焦慮,那麼分手仍保持聯繫,可能還會是高焦慮的族群。圖/giphy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和分手後的逃避分數是否有關連性吧!如果把交往時的逃避分數,與分手後的逃避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485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 .00,也就是說,交往時越逃避的人,分手後若與對方維持聯繫,也恰巧會是分手後越逃避的人!

而總結上面的這些話來說,當你在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若你的焦慮越高、逃避越低,你們的聯繫就越有可能變成勾勾迪的關係;反之,則比較有可能真的當普通朋友。

分手前的依附關係,將影響你的分手適應

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到底會對分手適應造成什麼樣子的影響呢?

前面提到,如果你是屬於普通朋友的聯繫,那麼你的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程度,和沒有在聯繫的人相比,是沒有差別的。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這件事情,其實代表著你和她之間依然存在著某種羈絆,只要有羈絆在,就一定會有依附關係。

於是,我把依附量表改寫成適合測量受試者分手後與對方的互動情形的形式,來測量他們在分手後的依附關係,是否會影響分手調適呢?或是只有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能夠預測他們的分手調適?

透過回歸分析,可以發現,如果是會和前任做朋友的人,交往時的焦慮程度會影響分手後的調適情形(β=.555,p<.001,△R2=.334),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則不會。這代表說,交往的時候越是焦慮,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但我的研究重點並不是交往時的依附分數,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這真的行的通嗎?這值得我們好好的來思考。圖/giphy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的人,他們和前任互動的焦慮程度如果越高,那她們在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β=.473,p<.001),而與前任互動的逃避程度如果越高,他們的情緒適應也會越差(β=.132,p=.035),整體而言,分手後的焦慮與逃避程度,在預測分手後情緒適應的模型當中,增加了 0.181 的解釋率。

至於在分手後的生活適應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對於生活適應不具有顯著的預測力;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越高,反而越能預測分手後的生活適應越好(β=.221,p=.011,△R2=.067)。這一點蠻有趣的,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交往的時候本來就比較獨來獨往的逃避依附,在分手之後要恢復日常作息是比較容易的;不過,我的重點依然不在這裡,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迴歸分析顯示,分手後與對方互動上越是焦慮的人,他們的生活適應也會越差(β=-.288,p=.001,△R2=.070),但分手後的互動逃避程度則沒有影響,也就是說,如果妳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那麼,如果你和對方的關係依然很焦慮的話,那麼你要恢復日常作息的可能性就越低。

看不懂上面的統計沒關係,總結來說就是,如果你在分手後和前任做朋友,也不一定是件壞事,而是得看你和她做朋友之後,你和她的互動關係,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高:如果越焦慮,那你就會有比較多的負面情緒,也比較難回歸日常生活;如果越逃避,你要恢復日常生活步調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

因此,分手後想要調適自己的心情與回歸日常生活作息,並不一定得和對方切斷關係,做朋友,也可以是一個選擇,但得看你是不是純友誼。如果是純友誼的話,那得看你的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少,你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時,你們的互動關係,依然會影響到你的分手適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4

文字

分享

0
1
4
依附理論番外篇:貓奴請注意!家中主子的依附型態,可能和你的個性有關?
貓心
・2020/05/13 ・4184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04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各位貓奴們,你們知道嗎?你們家貓主子的依附型態與性格,很有可能和你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連性喔!

身為一隻貓(?)兼依附理論作家的貓心我,今天就要來帶你們這些奴才們,了解我們貓族的心聲啦!原來,貓和人一樣,也有所謂的依附行為,而牠們之所以會長出某種性格,可能和貓奴的性格有非常大的關聯呢!

原來,貓也有所謂的依附行為

在過去,人類們對於我們貓族都有很大的誤解,以為狗跟人類比較親近,我們貓族則是非常獨立的生物;然而,根據最新的研究,貓和人其實具有密切的連結。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動物科學家克里斯汀·維塔里(Kristyn Vitale)表示:「貓和狗一樣,都會與人類建立起社交上的依戀行為,大多數的貓都會安全依附他們的飼主,並以飼主作為探索新環境的安全堡壘。」1

所謂的安全堡壘,如果讀者們還記得的話,當一個嬰兒並未遭逢到外界威脅時,他們會以自己的主要照顧者為中心,把主要照顧者當作一座安穩的城堡,自在地在城堡周遭探索世界(詳見我的依附理論系列第一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孩會將他們的主要照顧者,做為探索世界的安全堡壘,而貓主子也會把牠們的奴才們,當作探索世界的安全堡壘。圖/pixabay

過去的研究,都將研究重心擺在「人類如何以貓做為依附對象」之上,然而,維塔里在去年底最新發表的研究中指出2:貓也會以人類做為其依附對象。

維塔里的研究是這樣的,雖然貓主子們沒辦法填寫依附量表,表達自己和奴才們的依附關係,但她採取了瑪莉.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詳見我的依附理論系列第一篇),來觀察貓主子和奴才們的互動方式。

維塔里和她的團隊,總共研究了 79 隻幼貓(3~8個月大)和38隻成貓的依附類型,他們將貓主子與牠的奴才,安排在一個房間裡面,其中,奴才會坐在一個圈圈裡面。如果貓主子進到這個圈圈內,奴才就會被允許能夠和貓主子互動。在兩分鐘之後,奴才會被請出這個房間,只留下貓主子在房間內,再過兩分鐘之後,貓奴會再次回到房間內,再次坐在圈圈裡面。這整個過程都會被錄下來,讓科學家藉此分辨貓的依附類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個研究中,成貓與牠的奴才只會參加一次實驗,幼貓與牠的奴才則會被邀請參加兩次實驗,在幼貓組中,有39隻幼貓在第一次實驗結束後,接受了為期六周的訓練與社交活動,另外 31 則做為對照組,不做任何實驗介入,剩餘的9隻幼貓,則在第一次研究後就被排除在實驗之外了,因為牠們沒有辦法被科學家歸類為任何一種依附型態。

兩個月後,這 70 組幼貓與奴才們,來到實驗室進行第二次陌生情境測驗,同樣的,研究過程會被錄影下來,讓科學家進行依附分析。

成貓組的研究結果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成貓的研究結果。

在成貓之中,有 65.8% 的成貓被歸類為安全依附,34.2% 則被歸類為不安全依附。其中,和人類一樣,不安全依附又可以分成焦慮型逃避型矛盾型。焦慮型的貓在奴才回到圈子裡之後,還是很難被安撫下來,會不斷做出維持接近性的行為(proximity-seeking,詳見我的依附理論系列第一篇),不斷地尋求奴才的懷抱;逃避型的貓則避免和奴才有所接觸,盡量躲得遠遠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安全依附的貓,能在主人在旁邊時自在探索世界/C:焦慮依附的貓,在主人回來時會過度地尋求接近性/D:逃避依附的貓,會逃避和主人之間的接觸。圖/原論文[2]
事實上,我親戚家中就有一隻逃避型的貓。早在這篇研究出現之前兩年,我就推斷貓也有依附奴才們的本能了,而我親戚的貓「彎彎」,似乎就是一隻逃避依附的貓,每當我要抱牠的時候,牠總會掙脫我,跑去磨牠的爪子,等到我不理牠的時候,牠在悄悄地爬回我身上,趴在我身上睡覺。就和逃避依附的人一樣,逃避依附的貓也有與貓或人連結的需求,只是當牠們感受到對方太過親近的時候,牠們反而會逃得老遠。

逃避依附的彎彎與貓心。圖/貓心自拍

幼貓組的研究結果

而那 70 隻經過兩次研究的幼貓呢?在第一次研究中,有 64.3% 的貓被歸類為安全依附,35.7% 被歸類為不安全依附,在不安全依附的那 35.7% 之中,有 84% 的焦慮依附、12% 的逃避依附與 4% 的矛盾依附。

而經過 6 個禮拜的訓練,那些貓並沒有出現依附上的重大改變,有 68.6% 的貓依然為安全依附,31.4% 仍為不安全依附,81%的貓維持了原先的依附風格。由此可知,依附風格一旦被建立,和人類相同,貓的依附風格似乎也難以被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貓的依附類型分布。/圖:翻譯自原論文

這份研究有一個有趣的點在於,貓的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的比例,和人類的非常接近,在嬰兒的研究中,有65%被歸類為安全依附,35%則為不安全依附[3],不過貓心認為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安全依附的比例會隨研究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也會因測量依附的工具不同而有所差異。順帶一題,狗的研究中,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的比例則是58%:42%4, 5

貓主子的性格,和奴才們似乎有些關連

但是,貓的依附類型是怎麼養成的呢?就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的研究,畢竟上述的這篇論文是第一篇談論貓具有依附類型的研究。想當然耳,貓的依附類型是如何形成的研究,當然還沒有問世嘍!

不過,倒是在同一年,就有學者研究過「貓主子的性格」是如何被養成的,而研究結果顯示,這和奴才們的性格似乎是有關連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年年初,英國學者發表了一份大規模的研究6,研究貓奴們與貓主子之間的互動。這些貓奴們必須要服侍主子至少六個月的時間,且需要年滿 18 歲,才能獲得填寫問卷的資格。研究者總共獲得了 3331 份的有效樣本,其中有 2923 位貓奴是女性(佔92%),大多數的貓奴們屬於25~34、35~44歲(均為25.9%)以及45~54歲(23.3%),這些貓奴們如果服侍的主人不只一隻的話,他們會被要求挑出他們最熟悉的一隻主子做為填問卷的對象。

這份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他們想要知道貓主子的健康與福祉,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他們研究了許多的變項,但由於研究架構非常龐大,但這篇文章主要要探討的是貓奴的性格與貓主子的性格的關聯性,因此我只列出「貓奴的性格與貓主子性格之間的關聯性」之研究結果。

奴才!我都是被你帶壞的啦!還看! 圖/作者攝影

貓奴的性格測量──大五人格量表

就貓奴的性格而言,他們選用了全世界最有信、效度,也最常被拿來做為測量性格的工具──大五人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量表──來做為測量的依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大五人格特質,分別是:

  • 開放性(Openness)──對於一個新經驗、新事物的開放程度。
  •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是否能夠嚴謹地管理自己達成目標。
  • 外向性(Extroversion)──喜歡交際、喜愛與人接觸。
  • 宜人性(Agreeableness)──對待他人是否善解人意、親切帶人。
  • 神經質(Neuroticism)──情緒是否容易因為外在而有所起伏。

礙於文章篇幅,我只能就我對大五人格量表的了解,做出最簡略的敘述,還請讀者見諒。

貓主子的性格測量──研究者自編量表(完整題目請按我

至於貓主子的性格該怎麼測量呢?研究者自編了一系列的題目,並且經過統計分析萃取出了四個大項目:

1.群居感(Gregariousness)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涵括了自信、友善、愛互動等特徵,其中的題目包含:「我的貓渴望在牠的環境中探索新事物」、「我的貓愛好玩耍」、「我的貓在周遭有人群時會喵喵喵」、「我的貓會來吸引我的注意並開始與我產生連結」、「我的貓被抱起來的時候會覺得很舒服」。

2.攻擊性(Aggressiveness)

貓奴在與主子互動時,主子的攻擊性,其中的題目包含:「當我對我的貓做出例行性健康保健行為時,我的貓表現得很有攻擊性」、「當我撫摸他/她時,我的貓對我表現出攻擊性」、「我的貓在玩耍時被我帶走,會讓我被咬或被抓」、「我避免撫摸或觸碰我的貓,因為我覺得他/她不想讓我這麼做」、「我避免撫摸我的貓,因為我認為他/她會對我有攻擊性」。

3.超然/迴避(Aloofness/avoidance)

避免與人互動、對人不友善,其中的題目包含:「我的貓在我嘗試邀請牠與我互動時會盡量避開我」、「當我撫摸他/她或撓他/她的下巴/臉頰時,我的貓會盡量避開我」、「當我開始與貓接觸或互動時,他/她沒有移開,但卻靜如止水,對我的反應不大」、「我的貓會來對我說“你好”並向我靠近,但之後不久就會走開或移開,而不是長時間呆著」

4.焦慮/恐懼(Anxiousness/fearfulness )

對陌生人的戒心,其中的題目包含:「我的貓很膽小」、「我的貓對陌生人的行為與對我的行為不同」、「貓對我的行為與牠對其他家庭成員的行為不同」、「我的貓很容易害怕」。

對!怎樣!我就是很有攻擊性啊!來釘孤枝啊! 圖/作者攝影

貓主子的性格(behavioural styles)和貓奴的性格之間的相關性

  1. 貓奴有著越高的外向性、開放性、盡責性,貓主子的群居感越高,
  2. 貓奴的神經質越高、宜人性越低、開放性越低、盡責性越低,貓主子的攻擊性越高。
  3. 貓奴的宜人性、開放性、盡責性越低,貓主子的超然/迴避越高。
  4. 貓奴的神經質越高、盡責性越低,貓主子的焦慮/恐懼越高。

由這裡可以知道,貓奴和貓主子的性格息息相關,也呼應了貓和人的依附關係,例如群居感的內涵可以對應到安全依附的互動模式、超然/迴避可以對應到逃避依附的互動模式、焦慮/恐懼則可以對應到焦慮依附的互動模式。

雖然這是一篇相關研究,很難推斷因果關係,不過如果你的貓主子是從小被你養大的,在扣除掉先天遺傳的部分,後天的性格,很有可能就是受到貓奴的性格所影響而產生的了。

所以,各為貓奴們,如果覺得你家的主子很難搞的話,很有可能你是因為你是個難搞的人喔,喵~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延伸閱讀

  1. Science Alert: Cats Bond Securely to Their Humans Maybe Even More Than Dogs Do
  2. Vitale, K. R., Behnke, A. C., & Udell, M. A. R. (2019). Attachment bonds between domestic cats and humans. Current Biology, 29(18), R864–R865. doi:10.1016/j.cub.2019.08.036
  3. Colin, V.L. (1991). Infant Attachment: What We Know Now.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Report.
  4. Wanser, S.H., and Udell, M.A.R. (2018). Does attachment security to a human handler infl uence the behavior of dogs who engage in animal assisted activities? Appl. Anim. Behav. Sci. 210, 88–94.
  5. Schöberl, I., Beetz, A., Solomon, J., Wedl, M., Gee, N., and Kotrschal, K. (2016). Social factors infl uencing cortisol modulation in dogs during a 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 J. Vet. Behav. 11, 77–85.
  6. Finka, L.R.; Ward, J.; Farnworth, M.J.; Mills, D.S. Owner personality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ir cats share parallels with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LoS ONE 2019, 14, e0211862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