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編輯 / 陳妤寧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泛科學獨立製作
當全球暖化無法回頭,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正威脅全世界的島國居民,而荷蘭跟英國相繼發明與水共生的「兩棲屋」,引起台灣人的一陣欣羨。究竟台灣的河川氾濫和沿海地層下陷地區,是否有引進這項發明的可能?台灣的建築技術,有可能發展出自己的防洪建築嗎?這次專題邀請到銘傳大學建築系的王价巨老師,和我們分享他對於國內外防洪建築以及各地地理條件的觀察和體認。
超級比一比:荷蘭和英國的「兩棲屋」差在哪裡?
荷蘭是個低地國,是發展防洪建築中的始祖。由設計師 Koen Oltuls 率先挑戰的兩棲屋(Amphibious House)是歐洲第一座浮動住宅,每一棟兩棲屋都可以跟其他兩棲屋相互連結,當水漫進來時,互相鏈結扣合的兩棲屋彼此順著水安全地漂浮,與船屋的概念異曲同工。
英國的兩棲屋也隨後跟上,與荷蘭不同,英國的兩棲屋建築座落在穴地之中,平常像是停放在船塢內,當基地開始淹水時,透過油壓加壓方式將房屋往上推,因此必須為輕量建築,大多為木構。而英國的兩棲屋整體造價也較高昂。
王价巨老師分析,台灣由於山高水急的地理環境,荷式的水平漂浮兩棲屋並不舒適,同樣在急流環境下創造出的英國兩棲屋則和台灣條件較為貼近。然而在成本效益上,台灣的都市區域尚無建造的迫切性,地層下陷的沿海地區雖然可能需要,但偏鄉地區更難以負擔這等「豪宅」造價。各種建築技術從可行性評估、規劃設計、營造施工到使用管理,成本都需要隨著技術發展普及,才能下降至多數人可負擔的價格。
不管是哪一種兩棲屋,其實最重要的是回到當地自然條件的考量,舉例來說,美國幅員廣大,各州面對的天災類型不一,加州基本上以地震為主、德州以颶風為主。但在台灣,七成以上的人同時面對三種以上的潛在災害,九成以上的人同時面對兩種以上的潛在災害。因此,屬於複合性災害地區的台灣在設計防災建築時,必須同時考量全方位的災害類型,以一度引起熱議的防洪高腳屋為例,就必須考慮到地震來臨時的「軟腳效應」問題。
建築技術背後,基地的先天條件檢查?
在鑽研更進步的建築技術之前,更重要的其實是評估建築基地的先天環境條件。如果基地位處「多災多難」的地域,建築技術做再多的努力都是「孤臣無力可回天」。王价巨老師強調,台灣其實擁有十分豐富的災害潛勢圖資,例如在負責水災的水利署、負責土石流的水保局、負責震災的消防署的官網上,都可下載災害潛勢地圖。然而台灣的相關規劃卻未能和這些研究結果相連結,偏重以人口作為規劃依據。
理想的災害管理應上拉到國土規劃、都市規劃、社區規劃、最後才是建築本體。在國土規劃的層級,國家應整合出各種環境承載力、脆弱度與災害潛勢的綜合分析,釐清各類災害易發區域,做為指導後續計畫的依據;都市規劃的層級應進一步規範出哪些地點可以開發、哪些位置應禁限建,或規劃為滯洪區、公園等可以與災害相容的土地使用分區;社區規劃則以街廓為單位,以更精細的尺度,規劃水流路徑和可以停留的位置、建築物該留設的緩衝空間等。到了災害管理鏈中最末端的建築,已經是在無法改變的基地上進行開發的階段,可行的措施包含可吸收水氣的綠屋頂、垂直綠化,以及蓄水的透水鋪面或雨水園,一求「下滲」涵養地下水,二求「貯留」降水在城市空間後加以利用。
如果再降到社區管委會或是家戶的個人層級,能夠做的便是添設雨水撲滿或定期水管健檢;然而這些都必須建立在大眾對於防災觀念的基礎上。王价巨老師說:「有些大樓原本有很不錯的低地可以規劃成具有滯洪功能的公共遊憩空間,但社區管委會一方面考慮到維護成本,另一方面也無滯洪儲水的觀念,往往就會選擇直接將低地填補起來。」
從排水到蓄水,防災貯水一兼二顧
在近年推廣「海綿城市」的觀念之前,台灣人的觀念總是想方設法的不讓水流進來、或是務求儘快排出去;然而台灣是個缺水的國家,如果建築物能夠善加利用地勢儲水,不但可以減輕城市下水道負擔、減輕淹水災情,更可進一步加以利用這些水資源。然而在相關法規尚未完善之前,建商通常只會一味將地基加高,讓水往街道流;這種狀況甚至在公園的建造上也不例外。於是面臨水災時,就只能採取堆沙包、水閘門等消極因應的做法。
以桃園的埤塘為例,埤塘和水圳的連結可以調洪而不外漫淹水。但隨著越來越多埤塘被填掉,桃園台地近年來淹水情況也正在惡化了。其實,防災建築在氣候變遷的未來會更為重要,諸如海平面上升等問題,都需要在規劃的基礎上,進而借助防災建築在技術上的協助、以及更突破框架的未來城市思維。從災害的類別、頻率和強度的不同,台灣需要發展一套屬於自己與水災風險共存的方式。
呼應前面提到的災害潛勢圖和規劃的結合問題,王价巨老師表示這項基礎建設必須仰賴政府由上而下的規劃和指導,輔以更為完善的法令,私部門的開發商和建築師才有可遵循的依據,否則仍會回到容積率或建蔽率導向的開發,忽略環境承載力的問題。
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我們居住在建築中、在建築內上班辦公、連通勤時所搭乘的公共運輸系統,也屬於另一種建築空間形式。因此,我們格外關心建築工程的防災能力。這次專訪中王价巨老師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思考角度,帶領我們思考整個台灣社會的防災思維、以及公部門和私部門在防災上的權責角色。在建築背後的基地條件和用地規劃,是一般市民平時難以碰觸的領域,卻是學者專家和政府部門的責任,也需要公民的關注和監督,才能讓台灣的防災建設再向前一步。(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本文原發表於行政院科技部-科技大觀園「專題報導」。歡迎大家到科技大觀園的網站看更多精彩又紮實的科學資訊,也有臉書喔!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建築與防災系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