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徵才!
最新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科學生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搞笑諾貝爾獎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讀力書展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Podcast
請贊助泛科學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防洪工程
9 篇文章・ 1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科學生
豪雨
防洪工程
防洪能力
防洪設計
防災
建築設計
綠建築
雨水回收系統
兩棲屋
災害潛勢圖
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
阻尼器
復育
汙染物
濕地
氣候變遷
水利
海綿城市
滯洪池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20年
選擇月份
8月
12月
地球脈動
活躍星系核
・2020/08/03
長江熊本豪雨成災,如果臺灣也碰到連續強降雨該怎麼辦?
今年夏天,各地紛紛傳來洪災的消息,極端降雨的問題或許已成為全球須共同面對的問題。那防洪工程又是怎麼幫助我們?我們自己又能先做什麼來應變?
科學生
豪雨
防洪工程
防洪能力
防洪設計
防災
5
1
環境生態
陳妤寧
・2014/12/20
建築與防災(二):建築也能抗旱洪?
設計良好的建築,除了具備蓄水的功能、有助於抗洪,也可藉由建置雨水回收系統,為未來的水資源危機預作準備。綠建築標榜「日常節能」和「水資源利用」,輔以蓄水池、雨水利用機制,是以節能環保的策略來降低極端氣候下災害風險的利器。對此,孫振義教授介紹建築防洪、水資源利用的觀念,並提出綠建築的推廣策略建議。
建築設計
綠建築
防洪工程
防災
雨水回收系統
0
0
環境生態
陳妤寧
・2014/12/20
建築與防災(一):兩棲屋適合台灣?
荷蘭和英國為了因應水災,近年都出現「兩棲屋」。王价巨教授提醒大家,要採用哪種防災建築,必須考量當地的自然條件,國外的建築未必適合臺灣。事實上,建築本體已是災害管理的末端問題,國土規劃、都市規劃、社區規劃才是更上位的問題,政府、開發商、建築師都有責任,而公民也必須關注以及監督,人們才能有更好的建築品質。
兩棲屋
建築設計
災害潛勢圖
綠建築
防洪工程
防災
0
0
環境生態
李天申
・2014/12/20
建築與防災:導言
在英國童話「三隻小豬」當中,小豬三兄弟為了抵禦大野狼,選擇蓋不同類型的房子:老大蓋茅草屋,老二蓋木屋,老三蓋磚瓦屋,但最後只有老三的磚瓦屋成功抵禦大野狼,而老大與老二的房子都被摧毀了。三隻小豬雖然只是一則虛構的童話,然而人們所蓋的房子,不就是要像老三蓋的磚瓦屋,必須堅固耐用,能抵擋如大野狼般的災害侵襲嗎?臺灣位於地震帶,地震頻率高,而且有些地區飽受淹水之苦。究竟房子該怎麼蓋,才能因應這些災害呢?為探討這議題,本專題以「建築與防災」為題。
兩棲屋
建築設計
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
防洪工程
防災
阻尼器
0
0
環境生態
李柏昱
・2014/12/20
若大禹再世(五):大地之腎 濕地也能減洪喔!
有「大地之腎」美稱的濕地,它是天然的堤防,而且可以滯洪與減緩水流。方偉達教授點出濕地的重要,人們應與其共存共榮,若搭配生態工法,效果可更好。但他也特別提醒,濕地復育的策略必須因地制宜,若在錯誤的地方復育,濕地反而可能成為淹水的元兇。
復育
汙染物
濕地
防洪工程
0
1
環境生態
李柏昱
・2014/12/20
若大禹再世(四):滯洪空間 都市防洪萬靈丹?
滯洪池可以調節洪水、延緩洪峰。李天浩教授指出,滯洪池是都市防洪的重要設施,但臺灣都市的土地取得成本昂貴,即使是公家用地或限建的公共設施預定地,也都不是理想的滯洪池設置地點,使得防洪成效不彰,鼓勵民間興建滯洪空間反而較可行。
氣候變遷
水利
海綿城市
滯洪池
防洪工程
0
1
環境生態
陳妤寧
・2014/12/20
若大禹再世(一):治水策略 學日荷,好不好?
與臺灣同樣常面臨水患威脅的荷蘭,近年提出「還地於河」的新觀念,加大河川斷面積,並在都市內打造人水共存空間。日本採用「總合治水對策」,以河川流域為單位,從上游到下游做整合性的治理。對此,水利署蔡孟元組長向我們說明國外治水策略可供臺灣借鏡之處,並介紹國內推動「流域綜合治理」的做法與挑戰。
流域綜合治理
海平面上升
總合治水對策
還地於河
防洪工程
防災
0
1
環境生態
李柏昱
・2014/08/30
因應氣候變遷,都市淹水防治策略三加一
2014年7月,臺灣遭逢今年第一個颱風,很幸運地麥德姆颱風移動相當快速,以20公里的時速橫掃臺灣後遠飆而去,未造成重大災情。然而仍不能掉以輕心,回顧過去幾年,幾乎每年臺灣都市輪流大淹水,未來因應氣候變遷,都市洪患的防治策略更急需重新調整,台大土木系的李天浩教授,便針對都市淹水防治策略,提出「三招加一招」的解決方案。
backwater effect
回水效應
洪水警報地圖
防洪工程
防洪能力
防災
0
0
地球脈動
李柏昱
・2013/08/16
與災共生(三):當城市遇上洪水
本專題採訪臺科大營建工程系的李咸亨教授,說明臺灣都市洪災發生的風險,並從實質防洪工程層面檢視當前臺灣的都市防洪能力,診斷臺灣都市是否已經準備好應付下一次的極端降雨?
SDGs 目標 11|永續城市
流體力學
防洪工程
防洪能力
防災
0
1
繁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