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美國發射輻射帶風暴探測器

臺北天文館_96
・2012/09/04 ・1311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69 ・九年級

自1960年代進入太空時代至今,太空任務絕大多數都會避開范艾倫輻射帶(van Allen Belts)。范艾倫輻射帶是地球周圍兩個甜甜圈狀的區域,其中充滿了「殺手電子(killer electrons)」、電漿波(plasma wave)和電流等,對人類或太空船都有一定的危險性,逗留在此絕對沒好事。

不過,人們總要勇於嘗試,不能一直被老觀念給限制住。RBSP任務科學家David Sibeck表示:雖然科學家知到范艾倫帶的存在已數十年了,但這個危險區域還是持續發生意料之外的殺手電子風暴和其他現象。因此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2012年8月30日發射了2艘輻射帶風暴探測器(Radiation Belt Storm Probes,RBSP),直接進入並待在輻射帶中進行探測,每艘RBSP都攜有眾多感應器,得以偵測並計算高能粒子數量,測量電漿波,偵測電磁輻射強度等。任務時間預定為2年,希望試圖瞭解輻射帶的危險主要來源,以及為何無法預測何時會發生危險。

范艾倫輻射帶發現於1958年,當時造成許多科學家困惑不已。絕大部分的人認為地球周圍應該是空無一物的;美國的第一架衛星Explorer 1卻證明並非如此。Explorer 1上設有蓋格計數器(Geiger)可偵測並計算高能質子和電子的數量。當Explorer 1環繞地球時,發現地球周圍居然有大量帶電粒子,使得蓋格計數器絕大部分時間都處在超標狀態。

1950年代那時,輻射帶對一般人的影響非常小;但時至今日,輻射帶對高科技社會卻至關重要。現有數百架從氣象衛星、GPS到電視轉播等不同用途的人造衛星,常常得掠過輻射帶,使它們處在輻射帶中高能粒子衝擊的狀態下,有可能讓衛星的太陽能板損壞,或讓敏感度高的電子零件短路。尤其是在太陽活動比較活躍時,當發生電磁暴,輻射帶範圍往往會隨之擴張,更多衛星淪陷險境,衝擊地球人們依靠科技產品的日常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輻射帶最大的謎題之一就是它們對太陽風暴的瘋狂反應—幾乎任何事都有可能在此發生。當來自太陽風暴的電漿雲衝擊到輻射帶食,輻射帶的反應往往超乎科學家的預期。一個可能的後果就是輻射待充滿了高能粒子,例如:讓太空任務規劃者最畏懼的殺手電子。然而,同樣是太陽風暴襲擊之下,卻也可能讓輻射帶中的殺手電子驟減,使得輻射帶反而變成安全地帶。事情只有二選一嗎?並不是,還有第三種情況就是:同樣在太陽風暴襲擊之下,有時可能什麼事都沒發生!完全無法預測何時會發生哪種情形,讓科學家為之氣結。

更麻煩的是,科學家對於什麼是輻射帶中最重要的現象,意見不一;如果有100個科學家參與討論,每個問題都將會得出100種不同的答案。例如:殺手電子的能量為何這麼高?有的科學家認為是電漿波造成的,有的認為是太陽風衝擊所致,有的則認為是物質擴散(diffusion)的結果,還有其他一長串的理由呢。

不過,RBSP任務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縮減各個問題可能性的範圍。在太陽風暴期間,RBSP會取得輻射帶中的電磁場狀況,計算高能粒子數量,偵測各種頻率的電漿波,至少要掀開范艾倫帶神秘之書的封皮,取得可以讓各種理論模型利用的資料。如此一來,未來才能預測何時進入輻射帶是安全的,何時能履行太空漫步,或何時適合操作靈敏的電子儀器等。

資料來源:The Radiation Belt Storm Probes. NASA [August 30, 20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轉載自 網路天文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臺北天文館_96
482 篇文章 ・ 43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范艾倫誕辰 │ 科學史上的今天:09/07
張瑞棋_96
・2015/09/07 ・114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32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32 年的夏天,美國愛荷華衛斯理安學院(Iowa Wesleyan College)的學生莫不趁著暑假呼朋引伴大肆玩樂,唯獨大一新生范艾倫(James Van Allen, 1914-2006)帶著借來的磁力儀,跑遍所住的亨利郡,繪製各處的地磁圖。沉醉其中的范艾倫當然料想不到有一天,他將發現包圍整個地球的「范艾倫輻射帶」。

發現范艾倫輻射帶是個意外,而這個意外又源自許多意外。例如他高中畢業後即報考海軍學院,筆試成績名列前茅,原本志在必得,卻意外因扁平足而被刷下來,所以才念大學。又例如他原本專攻低能核子物理,但取得博士學位後,卻意外爆發二次世界大戰,他因此加入海軍,轉而研究利用雷達技術的飛彈雷管。戰後,他領導小組,利用德國的 V2 火箭研究高空大氣,等於繞了一圈又回到他原本的最愛──地球科學。

1950 年,幾位物理學家在范艾倫的家中聚會,大夥兒決定應該比照「國際極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的模式,也辦個「國際地理物理年」(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屏除國家利益與政治立場,各國科學家攜手合作,利用雷達、火箭、計算機等新技術觀測各種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自然現象。活動日期就訂在 1957 年七月到 1958 年底,預估此時正是太陽黑子最活躍的時候。

美國政府於 1955 年宣布將在國際地理物理年期間發射衛星,作為美國的支持與貢獻。就在大家引頸期盼之際,沒想到一直默不吭聲的蘇俄竟然在 1957 年 10 月 4 日搶先發射了世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Sputnik 1)。這可真是個大意外,美國無論是為了面子或裡子,都得趕緊追上,終於在 1958 年 1 月 31 日成功發射「探索者一號」(Explorer 1),裡頭放了范艾倫改良的蓋格計數器,用以偵測宇宙射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想到傳回來的資料顯示,蓋格計數器的讀數隨著高度增加而迅速提高,但後來竟降為零;兩個月後發射的探索者三號上的蓋格計數器也一樣。范艾倫猜測是因為宇宙射線過強導致儀器過載而失靈所致,於是他在探索者四號上的蓋格計數器前方多加一層鉛片,果然就得到完整的紀錄,證實范艾倫輻射帶的存在。

范艾倫輻射帶是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被地球的磁場捕獲而形成,外層主要是高能電子,位於地球上方一萬三千公里至六萬公里處;內層則是高能質子,在一千公里至六千公里處。兩者都以南北極為軸,形成輪胎狀將地球圍在中間,像是防護罩擋住宇宙射線,使其無法到達地面,避免生物受到輻射傷害。

范艾倫輻射帶的發現對於往後的太空探索非常重要,無論是載人的太空任務或是衛星佈署才能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以避免傷害。此一發現不但出自范艾倫的儀器在 1958 年的偵測;也可說是始自他於 1950 年發起的國際地理物理年;又或是更早,源自 1932 年那位在烈日下努力繪製地磁圖的少年。

 

本文同時收錄於《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由究竟出版社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瑞棋_96
423 篇文章 ・ 1016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抗輻射奈米碳管電晶體現身
NanoScience
・2012/10/21 ・834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55 ・八年級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採用氮氧化矽(SiON)閘極介電層的單壁式奈米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CNT)電晶體可以抵抗劑量高達2 Mrad的伽瑪射線(gamma radiation),因此可能適合在惡劣的太空游離環境中使用。

一般的SWCNT薄膜電晶體和矽基場效電晶體都容易受到游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的影響,原因是元件中的二氧化矽閘極介電層會捕捉電洞。為克服這個問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的Cory Cress等人研發出抗輻射(radiation-hardened)SWCNT薄膜電晶體,他們採用氮氧化矽做為閘極介電層,該材料一來捕獲的載子較少,二來傾向捕捉等量的電子與電洞,由於無淨電荷累積,因此比較不受輻射影響。

地球磁場將高能帶電粒子侷限在兩道環形輻射帶中,稱為范艾倫輻射帶(Van Allen belt)。太空船繞行地球時,會重複經過這些輻射帶並且暴露於高劑量的高能電子與質子游離輻射中。Cress表示,這些輻射的能譜與入射角度相當均勻,因此可以藉由鈷六十(Co-60)在實驗室中模擬此劑量。

伽瑪射線會迅速激發碳管的電子,然後快速鬆弛,因此不至損傷碳管。不過當受激電子的能量超過碳管的位移閥值(displacement threshold, 約為90-120 keV)時,碳原子便可能脫離晶格,造成碳管的晶格結構受損。然而實驗結果顯示,他們的元件在2 Mrad的輻射劑量下發生這些情形的機率極為微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部分的多數載子電子元件暴露於輻射環境時,閘極介電層及絕緣層會捕捉電荷載子,造成元件效能下降。而他們研發的抗輻射SWCNT薄膜電晶體卻不受影響,原因是該元件是以擴散傳輸方式運作,電荷載子會因鄰近缺陷而成倍數散射,這些缺陷包含碳管晶格缺陷、碳管邊界及聲子等,都會影響電荷傳輸以及奈米碳管元件對輻射的反應。

未來SWCNT場效電晶體將具有短通道,載子在元件內將呈彈道式傳輸,因此碳管-金屬接觸間的性質在元件效能上將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值得更進一步的研究。該團隊未來的研究重點將放在操作於彈道傳輸區域的電晶體元件。詳見Electronics |doi:10.3390/electronics1010023。

資料來源:Lift off for nanotube transistors. NanoTechWeb [Sep 28, 2012]

譯者:莫偉呈(茂迪太陽能)
責任編輯:蔡雅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轉載自 奈米科學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NanoScience
68 篇文章 ・ 4 位粉絲
主要任務是將歐美日等國的尖端奈米科學研究成果以中文轉譯即時傳遞給國人,以協助國內研發界掌握最新的奈米科技脈動,同時也有系統地收錄奈米科技相關活動、參考文獻及研究單位、相關網站的連結,提供產學界一個方便的知識交流窗口。網站主持人為蔡雅芝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