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3

文字

分享

0
2
3

不可以用「獎品」鼓勵孩子探索興趣?心理學的過度辯證效應

Vicky Ho_96
・2020/10/02 ・164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37 ・八年級

有一個小孩子對畫畫有興趣,假設每次當他完成畫畫,家長或老師都提供獎品作為鼓勵,大家猜猜看,這位小孩子未來繼續畫畫的可能性是?

  • 大幅減少
  • 持平
  • 大幅增加

有讀過教育理論或教養書的讀者,應該會猜到可能的答案是「大幅減少」。這是因為在教育心理學課本、給家長的教養書中,通常都會寫著「如果可以用口頭獎勵方式,鼓勵小孩維持特定行為,就盡量少用或避免實質的獎品」。

然而,身為教師或家長,你有想過為什麼口頭獎勵會比較好嗎?

除了現實考量可以比較省錢外(誤),其實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來解釋。

當孩子完成了自己畫作,想要支持他繼續探索興趣的你,該怎麼做才對呢?(圖/Giphy)

稍微認識心理學的讀者,可能會對此感到些許疑惑,「根據行為學派的觀點,用獎品不是可以提升人特定行為的發生嗎?」邏輯是這樣沒錯,但你沒想過的是,實質的獎品反而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內在動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不希望小孩的內在動機提早被消磨,其實該避免以實質獎品鼓勵小孩,並且替代為口頭鼓勵,因為心理學中的過度辯證效應(overjustification effect)告訴我們:

實質的獎勵或酬賞,像是金錢、獎品等,會損害小孩學習及探索內在興趣的動機與機會。

別再空想了,直接來一場實驗吧!

心理學家萊珀(Lepper)和同事1 想探討 3 ~ 5 歲的幼兒是否會因為外在動機的出現,導致原先的內在動機(喜歡、感到興趣等)會有所減損?

他們的實驗也很有趣,在觀察階段,實驗者會測量幼兒花多少時間畫畫,並把它作為對於畫畫的內在動機,主要是為了建立實驗的基準線,他們發現,基本上幼兒的內在動機是沒有明顯的差距。

接著,實驗階段會把幼兒以隨機分派的方式,分成三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預期有酬賞組expected reward
  • 未預期酬賞組unexpected reward
  • 沒有酬賞組no reward),即為控制組。

預期有酬賞組,是在畫畫開始前,實驗者會跟他們說:「畫完後會有獎品喔!」;未預期酬賞組,沒有被提前告知畫完會有獎品,所以他們是意外獲得獎品;控制組是用來對照另外兩組,畫完後是沒有任何獎品的。

實驗主要目的就是,觀察預期、外部獎賞這兩種因素,會不會改變幼兒行為動機。

沒有獎品後,誰的畫畫時間變短了?

等到實驗結束的兩星期後,實驗者再請幼兒畫畫,再次計算他們畫畫的時間。

研究團隊發現,預期酬賞組別的幼兒,這一次畫畫的時間比之前減少很多,顯示出內在動機的減損,但另外兩組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心,別讓糖果泯滅了孩子對畫畫的熱情!(圖/Pixabay)

當研究團隊進一步詢問期酬賞組別的幼兒,為什麼他們以前喜歡畫畫?他們會說:「以前是想得到獎品,所以才常常畫畫的。」由此可知,這組的幼兒,已經將畫畫和得到酬賞的預期反應,產生行為的歸因。

過度辯證效應危險的地方,就是因為理由太過充分,讓人容易推論、合理化自己行為的動機是來自外在的酬賞,同時,也會減損人的內在動機,降低原先從事這件事的樂趣。

用錯獎勵方式,小心澆熄孩子的熱情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前面提到行為學派的觀點,給予獎勵或獎品是一種正增強,但過度辯證效應中,我們卻可以看見適得其反的效果,一旦獎勵行為或鼓勵的界線沒有拿捏得宜,容易出現損害內在動機的可能。

因此,拿捏獎賞的標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透過口語讚美與鼓勵替代立即的實質獎勵,讓小孩了解到,自己為什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喜歡或感興趣,並不是外在的酬賞而影響,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維持他的內在動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Lepper, M. R., Greene, D., & Nisbett, R. E. (1973). 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s: A test of the “overjustifica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8, 129–137.
文章難易度
Vicky Ho_96
12 篇文章 ・ 209 位粉絲
多以心理科普方式,討論時事等議題。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人體吸收新突破:SEDDS 的魔力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5/03 ・1194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由 紐崔萊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營養品的吸收率如何?

藥物和營養補充品,似乎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關鍵分子,可能無法全部被人體吸收?那該怎麼辦呢?答案或許就在於吸收率!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團吧!

你吃下去的營養品,可以有效地被吸收嗎?圖/envato

當我們吞下一顆膠囊時,這個小小的丸子就開始了一場奇妙的旅程。從口進入消化道,與胃液混合,然後被推送到小腸,最後透過腸道被吸收進入血液。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其實充滿了挑戰。

首先,我們要面對的挑戰是藥物的溶解度。有些成分很難在水中溶解,這意味著它們在進入人體後可能無法被有效吸收。特別是對於脂溶性成分,它們需要透過油脂的介入才能被吸收,而這個過程相對複雜,吸收率也較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有聽過「藥物遞送系統」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開發了許多藥物遞送系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簡稱 SEDDS),也被稱作吸收提升科技。這項科技的核心概念是利用遞送系統中的油脂、界面活性劑和輔助界面活性劑,讓藥物與營養補充品一進到腸道,就形成微細的乳糜微粒,從而提高藥物的吸收率。

自乳化藥物遞送系統,也被稱作吸收提升科技。 圖/envato

還有一點,這些經過 SEDDS 科技處理過的脂溶性藥物,在腸道中形成乳糜微粒之後,會經由腸道的淋巴系統吸收,因此可以繞過肝臟的首渡效應,減少損耗,同時保留了更多的藥物活性。這使得原本難以吸收的藥物,如用於愛滋病或新冠病毒療程的抗反轉錄病毒藥利托那韋(Ritonavir),以及緩解心絞痛的硝苯地平(Nifedipine),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除了在藥物治療中的應用,SEDDS 科技還廣泛運用於營養補充品領域。許多脂溶性營養素,如維生素 A、D、E、K 和魚油中的 EPA、DHA,都可以通過 SEDDS 科技提高其吸收效率,從而更好地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藥品能打破過往的限制,發揮更大的療效,也就相當於有更高的 CP 值。SEDDS 科技的出現,便是增加藥物和營養補充品吸收率的解決方案之一。未來,隨著科學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會有更多藥物遞送系統 DDS(Drug Delivery System)問世,為人類健康帶來更多的好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7 篇文章 ・ 303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鼠科學】三分鐘帶你看懂兩個經典心理學老鼠實驗!
旻諭_96
・2020/01/24 ・1407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480 ・五年級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實驗老鼠常常應用在心理學領域,像是透過研究老鼠的行為,期待能將研究成果類比到人類的心智活動。

不過你知道歷史上,有哪些以老鼠作為實驗對象,而且你非知道不可的經典實驗呢?今天就要來帶你一窺兩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

到底是哪兩個實驗呢?圖/sipa@Pixabay

第一個經典老鼠實驗:史金納的操作制約實驗

美國的心理學家史金納 (B. F. Skinner) 被稱作是操作制約之父,他發明了一種特殊的箱子叫做「史金納箱」,用來做許多操作制約的動物實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驗一開始,史金納把一隻飢餓的老鼠放進史金納箱中,箱子中有一個桿子。老鼠在箱子裡到處亂跑,不小心觸動到桿子的時候,就會有食物掉出來。

後來,老鼠發現當牠壓到桿子第二次,又會有食物掉出來。久而久之老鼠就學會只要「壓桿子」就可以「得到食物」,屢試不爽。

史金納箱的裝置。

因此,這種「壓桿子」的行為就是一種「操作制約的反應」,而那掉下來的「食物」就是獎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實驗也可以拿來說明「正增強 (positive reinforcement)」效應:只要壓桿子,就可以吃食物填飽肚子,因此當老鼠餓肚子的時候,去壓桿子就對了!

第二個經典老鼠實驗:亞歷山大的老鼠樂園

是什麼讓人們對毒品上癮?你可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就是毒品本身阿!

不過有個心理學家不是這麼想的:加拿大的心理學家亞歷山大 (Bruce Alexander) 在 1978 年提出一個新的主張:居住環境可能會影響老鼠的成癮行為。

亞歷山大設計了兩種老鼠的居住環境:第一種是把一隻老鼠單獨放在一個 18×251×8 (公分)大小的籠子裡,籠子裡面只有兩種水可以喝,一種是水,一種是嗎啡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種是把很多隻老鼠放在邊長 8.8 公尺的正方形沒有天花板的大箱子裡,地板鋪著一層木屑,大概有 12 個小籠子可以探索,還有一支長 70 公分的爬桿可以玩(這就是所謂的「老鼠樂園」),同時也只放了水和嗎啡水給老鼠們喝,然後觀察在兩種居住環境下的老鼠會主動去喝哪種水。

實驗結果發現,當老鼠獨自在籠子裡容易因為飲用過量的嗎啡水而致死;而住在「樂園」裡的老鼠則不太會選擇去喝嗎啡水。所以說導致老鼠對毒品上癮的,其實是有沒有一個「可以和其他同類產生連結」的居住環境。

從這兩個經典實驗我們知道,心理學家們可以從設計不同的實驗情境,觀察老鼠的行為來推測牠們做決策的心路歷程,並嘗試類推到人類的心智活動。或許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我們可以對這些實驗老鼠們多一份敬佩,也感謝牠們對心理學界知識的貢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跟實驗動物有關的故事?自己去找吧,我把站內的延伸閱讀都放在下面鏈結了:

參考資料:

  1. Skinner, B. F. (1990).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BF Skinner Foundation.
  2. 〈操作制約〉超普通心理學
  3. Alexander, B. K., Coambs, R. B., & Hadaway, P. F. (1978). The effect of housing and gender on morphine self-administration in rats. Psychopharmacology, 58(2), 175-179.
旻諭_96
14 篇文章 ・ 2 位粉絲
大學主修生科,研所跳槽科學教育,目前正努力想要聰明又科學的活著。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訓練狗狗的響片訓練,拿來訓練醫生也行!?—2019搞笑諾貝爾醫學教育獎
florinn
・2019/11/07 ・301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70 ・五年級

老師手把手教學,讓你壓力很大、擔心做錯被老師罵嗎?或許你可以試試看 2019 搞笑諾貝爾醫學教育獎的方法,改用「響片訓練 (clicker training)」來訓練,說不定效果會更好喔!

2015 年有醫學院的老師們突發奇想,把「響片訓練」這個訓練寵物的常見方法,拿來訓練學生的外科手術技巧,因為他們發現學生在實習時,常常是老師在旁邊手把手教學,讓學生很有壓力。因此他們想要試試看,不講話改用拍響片的方式告訴學生做對還是做錯,會不會就少了一些壓力,結果發現學習效果真的比較好!

響片訓練是什麼?

響片訓練原本是用來訓練各種不同的動物,最常見的是用來訓練狗狗。要用這個方法訓練,首先要讓狗狗把響片的聲音和獎勵做連結,讓牠知道只要有響片聲音,就能獲得獎勵的食物。

接著才進入訓練重點,舉例來說訓練者希望狗狗做出擊掌的動作,那就要強化擊掌和獎勵的連結。方法是在訓練過程中,只要狗狗做出擊掌的動作,訓練者就要拍一下響片,再給牠獎勵的食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這樣的方式,持續很多次,牠就會知道做出這個動作,就會聽到響片聲,並且可以獲得獎勵。

用操作制約來強化行為

這個方法其實是利用「操作制約」的原理,透過不斷的練習,讓動物知道做這個行爲會有獎勵、是被期待的行為。這個方法除了狗狗之外,像是貓咪、馬、海豚和鴿子的訓練都有效。

操作制約的知名例子,就是史金納 (B. F. Skinner) 的關老鼠實驗。史金納設計了一個籠子,裡面有一個桿子,只要老鼠拉了桿子,就會有食物掉下來,獎勵牠做了這件事,老鼠一開始可能是意外拉動桿子,但久而久之,老鼠就會發現「只要拉桿子,就會掉食物」這件事,因而越來越頻繁的做出這個動作。

而這就是操作制約中「正向獎勵(又稱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的類型,當個體做出期待的行為之後,給予牠喜歡的獎勵(增強物),來提高牠未來再做出這個動作的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老鼠實驗中的例子就是,拉桿子獲得食物,強化了拉桿子的這個動作;而在訓練狗狗擊掌的例子中,就是透過響片的聲音和獎勵的食物,來強化擊掌的行為。

※更詳細了解「操作制約」,請參考泛科學的另一篇文章:《為什麼好人們能如此不求回報?原來都是操作制約在作祟!》

只要有響片聲音,就能獲得獎勵的食物。圖/freestocks.org@Pexels

響片訓練的優點:訊息明確、容易辨識

這個訓練法的優點是響片的聲音每次都一樣,對動物們來說很容易辨識。很多主人在訓練狗狗的時候,常常是用口頭鼓勵的方式,來告訴狗狗牠做對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人類的句子,對動物來說,其實訊息太複雜,從發音、音調起伏到音量,每次都會不一樣,對牠們來說要注意的資訊太多,會很難辨認到底哪些資訊才是重要的。

人類的句子對動物來說要注意的資訊太多,會很難辨認到底哪些資訊才是重要的。圖/freestocks.org@Pexels

因此,響片的聲音就比人聲更適合拿來訓練動物,不過其實也不一定要拍響片,只要選擇聲音固定而且清晰明確的物品,就能讓動物們把聲音連結到獎勵,來強化牠們的行為。

把響片用在人類身上並非新鮮事

把訓練動物的響片訓練套用在人身上,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這些醫學院老師也太ㄎㄧㄤ了,但是操作制約的訓練法,並不是 2015 年這篇研究才第一次用在人類的學習上。對於很多要求動作精細的運動員、表演者,響片訓練其實已經是他們日常的一部份,但是把響片效應用在醫師訓練,倒是還沒有人這樣試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 年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想了解如果用響片訓練法來訓練外科醫生,究竟會不會比傳統口頭示範和糾正的方法更好。

他們找來一些一、二年級的醫學系學生和 PGY 第一年、第二年的學生,平均分組後教他們外科手術上會用到的兩種技術:綁一個可滑動鎖死的繩結 (a locking, sliding knot) 和小角度鑽洞 (a low-angle drill hole)。

繩結教學:響片組學習時間長但精確度高

在可滑動鎖死繩結的部分,實驗組的教學方式,是把綁繩結的步驟拆分成 6 個精確而容易檢驗的小步驟,而且是否符合每個步驟都有各自判定標準。

綁繩節的步驟。圖/Levy et al., 2016 Fig. 1A–E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師先一次把所有的步驟邊示範邊講解完後,再換學生實際操作,這時老師就不會講話了,只要學生精確做出符合判定標準的動作,老師就會拍一下響片,這個綁繩結拍響片的過程總共要重複做 5 次。

在控制組的部分,老師會先口頭解釋繩結的打法,然後學生會拿到一張繩結步驟圖,然後在老師在旁邊打一個繩結,但這時老師不會去糾正學生的任何動作。

為了要了解這兩種教學方法所需要的時間差多少,研究者會記錄下每個學生「從開始綁繩結到打出第一個繩結」所花的時間。接著讓學生們到旁邊自己練習 15 分鐘,在這段時間老師不會給建議,研究者估計這個時間大概可以讓他們練習 100 個以上的結。

練習完之後,再來就是測驗時間。兩組的每個學生都要打 10 個結,然後評分方式是完成動作所花的時間,以及繩結的精準度(完成 6 個步驟的精確要求,記錄有多少人精確達到要求)兩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果發現,學習過程所花費的時間(示範後綁的第一個繩結),實驗組(響片提示)需要的時間比較長,而控制組的時間比較短。

但是經過 15 分鐘的練習後,打 10 個繩結所花的時間,兩組學生沒有顯著差異,平均都是約 95 秒可以完成,也就是說經過練習之後,熟練度並沒有差別。但操作的精確度,響片提示實驗組的精確度比較高(12 人成功/全組共 12 人),而控制組較低(4 人成功/全組共 11 人)。

操作的精確度,響片提示實驗組的精確度比較高,而控制組較低。圖/geudki@Pixabay

鑽洞教學:響片法的動作精確度較高

第二個是模擬外科手術中,需要的鑽洞技巧。這個技巧是要在 PVC 塑膠管上,與切面夾 45° 角鑽入管中。實驗方法也是一樣,分成一組使用響片訓練的實驗組,另一組是使用傳統教法的控制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驗組的教法也是一樣,把鑽洞分解成 6 個精確而容易檢驗的步驟,而且每個步驟也有判定標準,在示範完之後,換學生操作,老師用響片來告訴他動作是否正確,之後再給他們 10 分鐘的練習時間。而控制組,指導者會示範兩次操作方式,同時口頭解說,之後同樣會有 10 分鐘練習。

最後的結果是,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學生鑽 10 個孔所花的時間,沒有顯著差異,分別是 193 ± 26 秒和 146 ± 63 秒。而學生操作這個動作的準確度,用響片教學的實驗組同學操作準確度比較高,平均每個人會鑽出 9 個符合標準的孔,但控制組就差很多了,平均只有 1.1 個孔符合標準。

看來用響片訓練對於「需要動手操作」的動作,會是一種滿有效的方法,雖然訓練過程所花的時間比較長一些,但是最後學生的操作精確度很高。

不過,研究者也說這個方法雖然看起來很好用,但是要在學校裡用這個方法還有點困難,一方面不知道其他的動作是不是也有同樣效果;另一方面,會這套教法的老師不多,因此還要先教會老師怎麼教學生,而搭配的教材也需要一起調整,是個滿大的工程。但他們會繼續努力的開發適用響片訓練的教學法。

但不管怎麼樣,響片訓練倒是值得期待,未來會被應用到更多不同操作技巧的教學上,讓學生更不用因為怕被老師罵而學不好了!

參考資料:

  1. 響片訓練—維基百科
  2. 操作制約—超普通心理學
  3. 泛科學:為什麼好人們能如此不求回報?原來都是操作制約在作祟!
  4. Levy, I. M., Pryor, K. W., & McKeon, T. R. (2016). Is teaching simple surgical skills using an operant learning program more effective than teaching by demonstration?.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474(4), 945-955.
florinn
8 篇文章 ・ 4 位粉絲
曾任泛科學實習編輯,是個從學術象牙塔逃離的化學系、化學所學生。比起做實驗,更喜歡分享科學故事、聽科學趣聞,寫科普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領略科學的力與美。

0

2
3

文字

分享

0
2
3
不可以用「獎品」鼓勵孩子探索興趣?心理學的過度辯證效應
Vicky Ho_96
・2020/10/02 ・164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37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一個小孩子對畫畫有興趣,假設每次當他完成畫畫,家長或老師都提供獎品作為鼓勵,大家猜猜看,這位小孩子未來繼續畫畫的可能性是?

  • 大幅減少
  • 持平
  • 大幅增加

有讀過教育理論或教養書的讀者,應該會猜到可能的答案是「大幅減少」。這是因為在教育心理學課本、給家長的教養書中,通常都會寫著「如果可以用口頭獎勵方式,鼓勵小孩維持特定行為,就盡量少用或避免實質的獎品」。

然而,身為教師或家長,你有想過為什麼口頭獎勵會比較好嗎?

除了現實考量可以比較省錢外(誤),其實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來解釋。

當孩子完成了自己畫作,想要支持他繼續探索興趣的你,該怎麼做才對呢?(圖/Giph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稍微認識心理學的讀者,可能會對此感到些許疑惑,「根據行為學派的觀點,用獎品不是可以提升人特定行為的發生嗎?」邏輯是這樣沒錯,但你沒想過的是,實質的獎品反而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內在動機

如果不希望小孩的內在動機提早被消磨,其實該避免以實質獎品鼓勵小孩,並且替代為口頭鼓勵,因為心理學中的過度辯證效應(overjustification effect)告訴我們:

實質的獎勵或酬賞,像是金錢、獎品等,會損害小孩學習及探索內在興趣的動機與機會。

別再空想了,直接來一場實驗吧!

心理學家萊珀(Lepper)和同事1 想探討 3 ~ 5 歲的幼兒是否會因為外在動機的出現,導致原先的內在動機(喜歡、感到興趣等)會有所減損?

他們的實驗也很有趣,在觀察階段,實驗者會測量幼兒花多少時間畫畫,並把它作為對於畫畫的內在動機,主要是為了建立實驗的基準線,他們發現,基本上幼兒的內在動機是沒有明顯的差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實驗階段會把幼兒以隨機分派的方式,分成三組

  • 預期有酬賞組expected reward
  • 未預期酬賞組unexpected reward
  • 沒有酬賞組no reward),即為控制組。

預期有酬賞組,是在畫畫開始前,實驗者會跟他們說:「畫完後會有獎品喔!」;未預期酬賞組,沒有被提前告知畫完會有獎品,所以他們是意外獲得獎品;控制組是用來對照另外兩組,畫完後是沒有任何獎品的。

實驗主要目的就是,觀察預期、外部獎賞這兩種因素,會不會改變幼兒行為動機。

沒有獎品後,誰的畫畫時間變短了?

等到實驗結束的兩星期後,實驗者再請幼兒畫畫,再次計算他們畫畫的時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團隊發現,預期酬賞組別的幼兒,這一次畫畫的時間比之前減少很多,顯示出內在動機的減損,但另外兩組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小心,別讓糖果泯滅了孩子對畫畫的熱情!(圖/Pixabay)

當研究團隊進一步詢問期酬賞組別的幼兒,為什麼他們以前喜歡畫畫?他們會說:「以前是想得到獎品,所以才常常畫畫的。」由此可知,這組的幼兒,已經將畫畫和得到酬賞的預期反應,產生行為的歸因。

過度辯證效應危險的地方,就是因為理由太過充分,讓人容易推論、合理化自己行為的動機是來自外在的酬賞,同時,也會減損人的內在動機,降低原先從事這件事的樂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用錯獎勵方式,小心澆熄孩子的熱情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前面提到行為學派的觀點,給予獎勵或獎品是一種正增強,但過度辯證效應中,我們卻可以看見適得其反的效果,一旦獎勵行為或鼓勵的界線沒有拿捏得宜,容易出現損害內在動機的可能。

因此,拿捏獎賞的標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透過口語讚美與鼓勵替代立即的實質獎勵,讓小孩了解到,自己為什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喜歡或感興趣,並不是外在的酬賞而影響,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維持他的內在動機!

參考資料

  1. Lepper, M. R., Greene, D., & Nisbett, R. E. (1973). 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s: A test of the “overjustifica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8, 129–137.
文章難易度
Vicky Ho_96
12 篇文章 ・ 209 位粉絲
多以心理科普方式,討論時事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