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4/03/30
PCB 顯微影像解讀大公開!兩岸 PCB 分析技術權威——白蓉生先生是如何用光學顯微鏡保證電路板品質?
・2019/09/27
中研院蔡明道院士和中央大學陳青諭助理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冷凍電子顯微術,呈現出酵素在原子尺度的立體結構。藉由此研究,本文將從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開始,為讀者揭示這項最新科技的原理、發展史,以及其在結構生物學上的重要貢獻,最後介紹中研院冷凍電顯中心建置後帶來的的重大意義與學術未來。
・2017/10/05
在我們身上有許多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早期,我們使用顯微鏡來放大各個物質,觀察其外表,然而更小的細節卻無法被捕捉。杜波克特、法蘭克、與韓德森—2017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將我們帶往極限的領域,經過他們的努力,細胞中任何隱藏的角落皆可探索,而生物化學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個精彩的未來。
・2017/03/26
傳統的電子顯微鏡雖然解像力較光學顯微鏡高出 1000 倍以上,但因為是以電子訊號成像,轉換成人眼可見的光訊號時只能輸出灰階影像,較不易辨識。為了讓電子顯微鏡兼有光學成像的高辨識度和電子成像的高解像力,科學家嘗試過許多方法。終於在 2016 年錢永健博士及研究團隊提出以鑭系重金屬替細胞「染色」的解決方法。
・2015/04/07
自從十六世紀末顯微鏡問世以來,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在生活周遭潛藏著肉眼看不見的大千世界。虎克看見排列整齊的植物細胞,雷文霍克發現水中充滿微生物;隨著顯微鏡不斷地改善,我們也一直往萬物的內部深入,但這樣的進程終於撞上了一堵牆,一堵無法翻越的牆──可見光的波長限制。
・2013/07/01
米蟲正式的名字應該是米象,有個像象鼻長長的喙向前伸出,而且還會飛。米象是害蟲,而且這場人蟲對決早已進行了超過一萬年,這群迄今還站在擂台上的對手,實在讓人不得不敬佩。它們一胎生下大約四隻小蟲,好像不多,但是配合每天一胎的能力就很可怕了。媽媽在米粒上打好了洞產卵,小蟲出生後把米粒啃空,我們就失去了一個香噴噴的飯粒。忙碌的現代人看到米象繁生大概會是一句咒罵接著手工除蟲,而泛科學的讀者們大概會有強大的好奇心,想仔細看看這米象到底長得怎麼樣。讓電子顯微鏡照片來滿足你的好奇心。
・2012/08/03
英國與日本研究人員聯手合作,利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追蹤石墨烯內的差排結構。此研究有助於科學家更佳瞭解 2 維材料的可塑性以及差排移動如何影響石墨烯的機械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