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2/06
隨著萬物聯網時代到來,數據多以數位化方式儲存共享,架構安全性倍受重視。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石墨烯的技術,能有效防範AI新型攻擊,使加密金鑰更難以被破解。
・2021/03/31
在科技部計畫的長期支持下,成功大學物理系暨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張景皓助理教授及陳則銘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利用半導體產業常用的蝕刻技術來調控原子排列,將原本單純的石墨烯轉變為擁有奇異量子特性的嶄新電子元件,不僅有助於探索量子傳輸的基礎物理科學問題,未來將有機會應用在量子科技之中。
・2019/03/2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楊承山與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erkeley)物理系合作,發現並成功解釋超潔淨石墨烯中的量子臨界相對論電漿現象,並刊登於最新一期的全球最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解開十幾年來於二維材料科學中無法解釋的謎題。
・2016/10/11
與一般的絲比較起來,這種「碳增強絲」的韌性是其兩倍,並且可以在斷裂之前承受至少50%的更高應力。團隊將絲纖維加熱至 1050℃ ,使其碳化,然後研究導電性和結構。由於納入奈米材料,變性蠶絲竟然能夠傳導電,而拉曼光譜和電子顯微鏡成像更顯示,碳增強絲纖維具有更有序的晶體結構。
・2015/04/27
其實,冰晶可以幻化出的,可不只是六角形雪花而已。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安德烈·海姆所屬的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的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探討前所未見的單層二維矩形冰晶。要產生這種薄薄的單層冰晶,必需在室溫下對水分子施加高達10,000個大氣壓的壓力。能達到這麼大的壓力,關鍵在「石墨烯」。
・2015/03/16
石墨烯是碳原子的一種特別排列方式,是由單層的碳原子,以sp2軌域互相鍵結成由六角環組成蜂巢般的平面結構。雖然在20世紀初,科學家就利用X光對晶體的散射發現了石墨烯的特色,但直到2004年歐洲物理學家A. K. Geim和K. S. K. Novoselov才成功從實驗中證實且分離出石墨烯,並以此獲得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5/01/31
1922 年,3M 公司的工程師 Richard Gurley Drew 見到汽車維修廠的工人要噴漆時,都得用漿糊將報紙黏在車體上,施作與善後都很麻煩,為了幫他們解決這困擾,於是發明了紙膠帶。但噴漆工人試用後效果不佳,還嘲諷道:「把這膠帶拿回去給你那些吝嗇的老闆,叫他們多放點黏膠上去。」Drew 花了兩年時間才研發成功,並改用玻璃紙。1925 年的今天,3M 公司推出全世界第一捲透明膠帶,名字就叫 Scotch tape。
・2014/02/13
經典電影「機器戰警」在1987年代首版上映,相隔20幾年後,今年重返大螢幕!但不同於卡通化的鋼鐵機械人,新版半人、半機械的Alex Murphy警官實在是怎麼想怎麼詭異。導演José Padilha及製片設計Martin Whist透露,他們以今日某些最有希望前途(或最危險)的科技做為靈感啟發,來設想在2028年代半人、半機械的維持和平者。
・2013/10/14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graphene)能成功地藉由硼原子進行p摻雜。此實驗結果代表現在已能對此碳材料進行電子以及電洞的摻雜,這對進一步的石墨烯應用而言實為重要。石墨烯為具有蜂巢狀晶格結構的單層平面碳材料。由於具有許多獨特的電子與機械性質,有人認為此「神奇材料」(wonder material)未來有可能取代矽元素成為電子產業的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