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譯文_96
諾貝爾化學獎譯文
15 篇文章・ 23 位粉絲
「諾貝爾化學獎專題」系列文章,為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蔡蘊明等譯者,依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的新聞稿編譯而成。泛科學獲得蔡蘊明老師授權,將多年來的編譯文章收錄於此。 原文請參見:諾貝爾化學獎專題系列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9/13
200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三位化學家所共同獲得,表彰他們發展歧化反應在有機合成上的運用所造成的卓越貢獻,此成就已經在化學工業上成為一項重要的方法。
・2022/09/12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三位得主,研究在細胞中如何對一些不需要的蛋白質加上一種稱為泛素的多胜肽標籤,調節蛋白質的存在;他們的研究在化學知識上有重要的突破。
・2022/07/03
2011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謝西曼(Daniel Shechtman)。他發現了「準晶體」,證明了教科書的錯誤,甚至改寫了晶體的定義。
・2022/06/03
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兩位醫生,他們提出有關細胞中水與離子通道的開創性發現,在增進瞭解細胞如何運作的基礎化學知識方面,有重要的貢獻。
・2022/06/01
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由三位學者共享,其研究涵蓋了兩個重要領域:質譜與核磁共振。二者可解決巨大生化分子結構,此成就使得化學生物成為現今的大科學。
・2022/01/13
在人體內,細胞具有類似的感測器來感知賀爾蒙或其他訊號,但是負責感測的「G-蛋白偶聯受體」多年來卻隱藏在研究者未知之處。
・2022/01/11
卡普拉斯、李維特和瓦歇爾是 2013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們在 1970 年代發展出電腦模擬技術,讓現今的化學家得以進行更多實驗和研究。
・2022/01/08
2018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阿諾、史密斯和溫特。透過研究酵素和噬菌體的運作機制,他們得以人為控制「演化」現象;同樣的原理也能用於開發新藥和生質燃料。
・2022/01/05
2020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發現 CRISPR/Cas9 基因剪刀的夏本提爾與道納。這種基因編輯技術能夠修改 DNA,目前廣泛用於改良農作物品種,也是治癒遺傳性疾病的一線希望。
・2021/10/27
班傑明•李斯特和大衛•麥克米蘭獲得了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開發了一種新而巧妙的工具來建構分子:有機催化。它的用途包括研發新的藥物,以及使得化學更為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