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10/05
2020 年的諾貝爾生醫獎頒給了 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 和 Charles M. Rice,因為他們發現了 C 型肝炎病毒。也因為他們的貢獻,使得病毒性 C 型肝炎的血液檢查和新藥得以出現,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2020/03/26
巨磁阻效應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它開創了一個全新領域:自旋電子學。而現在科學家們,在巨磁阻效應的發現與成功展示後,得以藉由電子的自旋特性開發出新一批的電子元件。
・2019/11/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到諾貝爾獎,就想到一系列複雜又艱深的研究嗎?其實諾貝爾獎從上個世紀
・2019/11/01
聽到「科技大國」,我們的直覺反應常常都是西方傳統強權,像是美國、英國、德國等等,但你知道我們的鄰居日本其實早早發下宏願,並且近年來在諾貝爾獎上多有斬獲嗎?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本是如何在科學領域悄悄崛起,有什麼八卦秘訣,又面臨了什麼難關吧!
・2019/10/16
201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John B. Goodenough (古迪納夫),M. Stanley Whittingham (惠廷翰)和Akira Yoshino(吉野彰)三人,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這種可充電電池不僅奠定無線電子產品的基礎,還讓一個無石化燃料的世界成為可能。
・2019/10/09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鋰電池的發明!由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吉野彰共同獲獎,為什麼小小的電池卻可以改變世界呢?
・2019/10/08
抬頭仰望星空,我們知道人類在宇宙當中相當渺小,但我們的野心很大:我們想要知道宇宙從何而來、我們想要知道太陽系外的宇宙。而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獎理由說出來相當的中二浪漫:對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做出貢獻。 獲獎的科學家為James Peebles和Michel Mayor、Didier Queloz,獲獎者的研究領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解宇宙的結構和歷史;另一個部分,則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行星繞著類太陽恆星公轉。
・2019/10/07
動物需要氧氣,好將食物變成有用的能量。我們對於氧氣的重要性非常了解,不過,細胞要如何面對不同的氧氣濃度變化做出調整,曾經是個謎題。 201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William G. Kaelin Jr.、Sir Peter J. Ratcliffe 和 Gregg L. Semenza 等三人,發現了細胞如何感測並且適應氧氣濃度變化。他們發現了一種分子機制,細胞能利用這個機制去改變基因的活性,以適應不同的氧氣濃度。
・2019/04/02
愛因斯坦的策略是利用廣義相對論與統一場論,來解釋物質本身的起源,亦即從幾何學中建造出物質。一九三五年,愛因斯坦與羅森研究一種新穎的方式,讓量子粒子(如電子)會成為其理論的自然結果,而非是基本的物體。他希望利用這種方式,可以不必面對或然率的問題而導出量子理論。在絕大多數理論中,基本粒子是以奇異點出現,也就是方程式變為無限大的地方。例如在牛頓的方程式中,力與兩物體間的距離平方呈反比,當距離為零時,引力會變得無限大,也產生了奇異點。因此愛因斯坦想從更深的理論中導出量子理論,他了解到自己需要一個完全沒有奇異點的理論(在簡單的量子理論當中,便可找到這種例子,稱為「孤立子」[soliton],就像是太空中的結一般。這類孤立子非常平滑,不是奇異點,但卻會彼此碰撞反彈,並保持相同形狀。)
・2018/10/08
今年的經濟學獎項頒給了 William D. Nordhaus 和 Paul M. Romer,他們藉由擴大了經濟分析的範圍,分別針對經濟與自然、經濟與知識之間的互動關係做出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