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10/06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於10月6日揭曉!由德國學者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學者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共同獲獎;他們的獲獎原因是推動了「不對稱有機催化劑」(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的發展;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他們開發出的有機催化劑不但對藥物研究產生巨大影響,也使化學合成的過程更加環保。
・2020/10/07
2020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 Emmanuelle Charpentier 與 Jennifer A. Doudna 共同獲得,她們開發出了嶄新的基因編輯療法,開啟了新的里程碑。
・2019/09/27
中研院蔡明道院士和中央大學陳青諭助理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冷凍電子顯微術,呈現出酵素在原子尺度的立體結構。藉由此研究,本文將從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開始,為讀者揭示這項最新科技的原理、發展史,以及其在結構生物學上的重要貢獻,最後介紹中研院冷凍電顯中心建置後帶來的的重大意義與學術未來。
・2017/10/05
在我們身上有許多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早期,我們使用顯微鏡來放大各個物質,觀察其外表,然而更小的細節卻無法被捕捉。杜波克特、法蘭克、與韓德森—2017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將我們帶往極限的領域,經過他們的努力,細胞中任何隱藏的角落皆可探索,而生物化學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個精彩的未來。
・2017/03/26
傳統的電子顯微鏡雖然解像力較光學顯微鏡高出 1000 倍以上,但因為是以電子訊號成像,轉換成人眼可見的光訊號時只能輸出灰階影像,較不易辨識。為了讓電子顯微鏡兼有光學成像的高辨識度和電子成像的高解像力,科學家嘗試過許多方法。終於在 2016 年錢永健博士及研究團隊提出以鑭系重金屬替細胞「染色」的解決方法。
・2016/10/06
2016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索瓦(Jean-Pierre Sauvage),史托達特爵士(Sir J. Fraser Stoddart),和費倫加(Bernard L. Feringa),這是因為他們開發出了比頭髮還要細上千倍的分子機器,這是關於他們如何將化學分子連結在一起並設計出各種機器,包括微型電梯,馬達以及微型肌肉的故事。
・2015/12/09
馬爾薩斯於十八世紀末發表《人口論》,悲觀的認為糧食的產量絕對趕不上人口的快速成長。當時全世界的人口約莫十億,而今已達七十二億,雖然增加了這麼多人口,但馬爾薩斯預言的糧食危機並未發生,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德國化學家哈柏於1908年發明了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氨氣的方法,為農業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氮肥。
・2015/11/27
1895年的今天,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在巴黎親筆預立遺囑,清楚寫下他死後財產的處理方式。這份遺囑影響深遠,在人類歷史上恐怕再也沒有比它更澤及後世、造福人類的遺囑了!
・2015/11/19
當198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由李遠哲與另兩位學者共同獲獎時,對國人而言,實具有特殊的意義。他雖非第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華人,但卻是得獎者之中第一位在台灣土生土長,一路念完碩士才出國深造的道地台灣人。
・2015/11/14
我們都知道黑黝黝的石墨與晶瑩剔透的鑽石其實都是由碳元素所構成,差別只在於結構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是像蜂巢狀那樣六角形排列的平面結構,鑽石內部的碳原子是結構緊密的正四面體。長久以來,科學家相信單一碳元素形成的結構就這兩種,然而,1985年11月14日,科學期刊《自然》上的一篇論文卻推翻了這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