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徵才!
最新
文章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氣候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演化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核四公投】模擬器
【反萊豬公投】模擬器
【藻礁公投】模擬器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你是哪個系的寶可夢大師?
防疫小尖兵測驗!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用陰謀論測你的陣營!
世界地球日知識大挑戰!
用陰謀論測陣營─外星人篇
【光棍節】你是哪種單身?
會考考題大挑戰!
精選特輯
所有特輯
搞笑諾貝爾獎
性教育專區
COVID-19專區
童年崩壞!?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
她是科學家
百工裡的科學人
SDGs
讀力書展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Podcast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諾貝爾化學獎
28 篇文章・ 1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
不對稱催化
對應異構物
手性
掌性
旋光性
有機
有機催化劑
科學生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獎
2020諾貝爾獎
CRISPR
CRISPR/cas9
國中生物
基因
基因編輯
科普閱讀力大賽
中研院廣告
冷凍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1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化學物語
PanSci
・2021/10/06
【2021諾貝爾化學獎】更高效率且環保的化學合成——「不對稱有機催化劑」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於10月6日揭曉!由德國學者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國學者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共同獲獎;他們的獲獎原因是推動了「不對稱有機催化劑」(asymmetric organocatalysis)的發展;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他們開發出的有機催化劑不但對藥物研究產生巨大影響,也使化學合成的過程更加環保。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
不對稱催化
對應異構物
手性
掌性
旋光性
有機
有機催化劑
科學生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獎
11
3
人體解析
PanSci
・2020/10/07
【快訊】生命密碼的剪刀手!CRISPR/Cas9──2020 諾貝爾化學獎
2020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 Emmanuelle Charpentier 與 Jennifer A. Doudna 共同獲得,她們開發出了嶄新的基因編輯療法,開啟了新的里程碑。
2020諾貝爾獎
CRISPR
CRISPR/cas9
國中生物
基因
基因編輯
科學生
科普閱讀力大賽
諾貝爾化學獎
5
3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9/27
「把生物分子看得更清楚!」結構生物學最新神器──冷凍電子顯微鏡
中研院蔡明道院士和中央大學陳青諭助理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冷凍電子顯微術,呈現出酵素在原子尺度的立體結構。藉由此研究,本文將從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開始,為讀者揭示這項最新科技的原理、發展史,以及其在結構生物學上的重要貢獻,最後介紹中研院冷凍電顯中心建置後帶來的的重大意義與學術未來。
中研院廣告
冷凍
結構生物學
蛋白質
諾貝爾化學獎
電子顯微鏡
2
2
化學物語
諾貝爾化學獎譯文
・2017/10/05
低溫電子顯微術:從生命的微小細節中看見偉大——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在我們身上有許多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早期,我們使用顯微鏡來放大各個物質,觀察其外表,然而更小的細節卻無法被捕捉。杜波克特、法蘭克、與韓德森—2017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將我們帶往極限的領域,經過他們的努力,細胞中任何隱藏的角落皆可探索,而生物化學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個精彩的未來。
2017諾貝爾化學獎
低溫電子顯微術
晶體學
波化水
茲卡病毒
諾貝爾化學獎
電子顯微鏡
1
1
好書搶先看
科學月刊
・2017/03/26
讓鏡中世界不再黑白,電子顯微鏡的全新顯像技術—《科學月刊》
傳統的電子顯微鏡雖然解像力較光學顯微鏡高出 1000 倍以上,但因為是以電子訊號成像,轉換成人眼可見的光訊號時只能輸出灰階影像,較不易辨識。為了讓電子顯微鏡兼有光學成像的高辨識度和電子成像的高解像力,科學家嘗試過許多方法。終於在 2016 年錢永健博士及研究團隊提出以鑭系重金屬替細胞「染色」的解決方法。
DAB
國中生物
彩色
成像
科學生
科普閱讀力大賽
螢光顯微技術
諾貝爾化學獎
錢永健
電子顯微鏡
顯微鏡
2
0
化學物語
諾貝爾化學獎譯文
・2016/10/06
2016諾貝爾化學獎:如何將分子變成機器
2016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索瓦(Jean-Pierre Sauvage),史托達特爵士(Sir J. Fraser Stoddart),和費倫加(Bernard L. Feringa),這是因為他們開發出了比頭髮還要細上千倍的分子機器,這是關於他們如何將化學分子連結在一起並設計出各種機器,包括微型電梯,馬達以及微型肌肉的故事。
分子機械
諾貝爾化學獎
3
1
化學物語
張瑞棋
・2015/12/09
弗里茲.哈柏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9
馬爾薩斯於十八世紀末發表《人口論》,悲觀的認為糧食的產量絕對趕不上人口的快速成長。當時全世界的人口約莫十億,而今已達七十二億,雖然增加了這麼多人口,但馬爾薩斯預言的糧食危機並未發生,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德國化學家哈柏於1908年發明了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氨氣的方法,為農業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氮肥。
哈柏法
弗里茨·哈柏
氮
火藥
第一次世界大戰
納粹
諾貝爾化學獎
0
0
專欄
張瑞棋
・2015/11/27
催生諾貝爾獎的遺囑|科學史上的今天:11/27
1895年的今天,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在巴黎親筆預立遺囑,清楚寫下他死後財產的處理方式。這份遺囑影響深遠,在人類歷史上恐怕再也沒有比它更澤及後世、造福人類的遺囑了!
諾貝爾
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物理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0
0
化學物語
張瑞棋
・2015/11/19
李遠哲生日|科學史上的今天:11/19
當198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由李遠哲與另兩位學者共同獲獎時,對國人而言,實具有特殊的意義。他雖非第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華人,但卻是得獎者之中第一位在台灣土生土長,一路念完碩士才出國深造的道地台灣人。
交叉分子束方法
化學動力學
反核運動
教改
李遠哲
諾貝爾化學獎
1
0
化學物語
張瑞棋
・2015/11/14
就你最特別:富勒烯,發現!|科學史上的今天:11/14
我們都知道黑黝黝的石墨與晶瑩剔透的鑽石其實都是由碳元素所構成,差別只在於結構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是像蜂巢狀那樣六角形排列的平面結構,鑽石內部的碳原子是結構緊密的正四面體。長久以來,科學家相信單一碳元素形成的結構就這兩種,然而,1985年11月14日,科學期刊《自然》上的一篇論文卻推翻了這看法。
克羅托
奈米碳管
富勒烯
巴克球
斯莫利
柯爾
碳
諾貝爾化學獎
飯島澄男
1
0
文章導覽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繁
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