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5/09
《瘟疫》是卡繆「反抗系列」(Cycle de la révolte)中的一部作品。小說中以李爾醫生為首的幾個人物竭盡一切反抗瘟疫,拒絕不戰而降。和《異鄉人》不同的是,《瘟疫》的文本生成無法與其歷史情境切割開來。
・2021/05/08
二0二0年適逢卡繆逝世六十周年,本來就有不少紀念活動與書籍出版,恰巧碰到新冠肺炎的肆虐,一下子人們對《瘟疫》的興趣又高漲了起來。不少讀者都意識到小說中的諸多情節,幾乎是對當下疫情狀態的一種預言。
・2017/02/15
身為猶太人的哈柏,因為對於軍事上有重大貢獻而免於迫害,然而他的同袍們就沒這麼幸運,為了表達他的立場而選擇辭職,並說:「我的傳統思想要求我,在我的科學立場,當我選擇同事時,只考量專業成就和申請人的個性,不問他們的種族。你不能指望一個六十五歲的男人改變這種引導了他三十九年大學生涯的思維方式。」在納粹底下,為科學服務就是為國家服務。
・2017/02/14
普朗克會面希特勒後,已經對於領導人徹底失去信心,在假裝科學家們都全力配合的情況下,他們唯一的喘息是,「納粹領導人裡,沒有人知道科學可以怎麼利用」,也一直到即將開戰之前,新的量子理論、相對論和核子物理看來都沒有為任何人帶來多大用處。
・2016/04/22
二戰時期,離柏林東北方約九十公里、靠近波羅的海邊有一個專門監禁女性的「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有超過二十個歐洲國家的女性被送進這裡,其中大部份都有從事反納粹運動的經歷,例如:英國女子高爾夫冠軍得主、好幾十位波蘭女伯爵、卡夫卡在1919-1920年間熱戀的情人Milena Jesenská 、戴高樂的姪女Geneviève de Gaulle-Anthonioz…..等等。換言之,這個集中營不僅是專為女性而設;更特別的是,這裏幾乎是全歐女性反抗運動者匯集之處。
・2016/01/16
「人體試驗:徵求受試者……」,台大醫院的長廊裡,年輕的學生看著公告正思考著,他並不擔心實驗的安全性,心中只計算著那500元的營養金划不划算。他從來沒有想到,眼前的這些人體實驗,也有著自己的故事,故事裡有著用自己的肉身窺見真理的醫師,也有披著白袍的死亡天使,更有著堆積如山的屍體以及許多慘無人道的實驗。這個橫跨半個世紀多的漫長故事,就讓我們從二戰前的一名德國醫師,和他的導尿管開始說起吧……
・2015/12/09
馬爾薩斯於十八世紀末發表《人口論》,悲觀的認為糧食的產量絕對趕不上人口的快速成長。當時全世界的人口約莫十億,而今已達七十二億,雖然增加了這麼多人口,但馬爾薩斯預言的糧食危機並未發生,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德國化學家哈柏於1908年發明了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氨氣的方法,為農業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氮肥。
・2015/12/05
1941年9月,德軍佔領丹麥已近一年半,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特地前來哥本哈根大學拜訪波耳(Niels Bohr)。他走進熟悉的校園,心中感慨萬千,更為曾經亦師亦友的波耳將會如何待他而忐忑不安。等到會晤結束後,海森堡沮喪地向波耳道別,他心裡明白恩師與他真的從此恩斷義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