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5/20
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科學家擁有直接對社會溝通,體察一般人情緒與需求,再將複雜知識轉譯軟化成大眾語言的能力。在經營泛科學的經驗中,我認識一些擁有這樣能力的科學家,但在其中,有熱情、有意圖、願意撥出時間來溝通,不為糟糕的媒體環境跟酸民文化而灰心的科學家,實屬鳳毛麟角。
・2018/05/15
只要轉換成嶄新而規模適中的科學和善待自然的技術,科學和技術將會變得多麼親近呢?要拯救地球的危機,就要繼承以往科學和技術的成果,然而要在不受其侷限的情況下,創造構想嶄新的科學和技術。將嶄新的風氣帶進科學中,讓轉型的時代更進一步大幅發展的人,就是肩負未來的你們。
・2018/05/15
這本書首先是回顧我成為科學家的契機,同時想要歸納科學的觀念和方法有什麼特徵,以及產生什麼樣的變化。科學的原點在於個人的好奇心,終究只是一己的行為。最後還是要在與社會的連結之中,孕育出專門觀測和測量的工作,隨著大學的興辦將知識集中起來。透過這個過程,以科學研究為專業的「科學家」誕生了。科學家的職業就此定調,科學的力量藉由國家獲得認可之後,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就產生質變。科學脫離以往的個人活動領域,像現在一樣成了靠稅金營運的公眾活動。當然,就算發生這樣的變化,思考和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基本上也不會更動。
・2018/02/16
如果春秋戰國時代的新聞媒體和現代一樣蓬勃發展,《吳越春秋》紀載(註)這段勾踐討好夫差的事件可能就會變成這樣,搭配幾張網友分享吃大便的自拍照。 怎麼看這都是一件有點可惜的事情。新聞,說穿了就是每天的日常,發生在你我周邊的真實故事。人們從閱讀小說中認識人生百態,從閱讀論文中學會科學知識。理所當然地,我們也應該也能從一份報紙或一個媒體網站中,學到很多。
・2016/11/24
當 「科學素養」與「閱讀素養」放在媒體環境討論時,自然而然地就會與「媒體素養」的概念整合在一起,而成為學者們所提出 21 世紀的學生所應該具備的新素養概念,具體展現就在於找尋資訊並批判找出答案,而這些「素養」與「能力」的表現正就是當代 21 世紀的重要教育核心理念。
・2016/10/01
在隨處可接觸到資訊的年代,科學新聞是民眾獲取科學議題的便捷管道,但是科學新聞如果沒有好的判讀力是會造成很大的後果的,除了本身內容可能不夠嚴謹外,記者可能也未受過專業的訓練,因此唯有自己培養好的判讀力,才不會在這個世代失足。
・2016/08/06
科學的基本原則是小學階段就已經學過的—「先觀察,作出假設,最後用實驗加以證實」,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而其中被大家視為「科學新知」的資訊,大部分都是單一研究,到底能不能反覆驗證,根本是問號。因此,如果要判斷一篇好的科普文章或報導,到底應該如何檢視呢?
・2015/11/04
以教材的知識向度來說,我們的科學教育強到嚇死人!生物、理化(物理、化學)、地科都教的不算少耶…舉凡遺傳學、演化論、生態學、氧化還原、電磁學、板塊運動、天氣預報…還要背至少三分之一的元素周期表,感覺這些東西學好了要進理組一點都不難吧?
・2015/07/06
最近因為八仙樂園事故,與科學有關的討論激增,照理來說,我應該很高興才對,畢竟 PanSci 成立就是希望大家注意到各種時事議題中的科學層面,並樂於討論。這次事件雖然是悲劇,也的確激發了很大量的討論...但為何我高興不起來?
・2014/10/13
開始當父母之後,才發現育兒相關的知識,常常令人眼花撩亂。似是而非的論調所在多有,不停地困擾著時間所剩無幾的家長們。面對這樣的景況,若無一套判斷準則,肯定會淹沒在大量資訊之中,隨時都有滅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