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12/11
在美國, 大學為什麼淪落到與專利蟑螂並肩作戰? 在臺灣, 大學要求師生讓渡專利, 這算是教育, 還是剝削?撇開社會整體利益不談, 「配合各校追逐專利績效的政策」 符合師生自身的狹隘利益嗎? 會不會到頭來甚至連學校也沒有得到好處? 這一切所為何來? 我們還要繼續活在母體 (The Matrix) 的虛幻世界裡面, 高高興興地一邊被榨取營養, 一邊保衛這個系統嗎?
・2013/10/11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的侯君昊老師所分享的題目是「城市微改造」,談課程中與學生互動的心得及學思觀察。侯老師表示他其實並不是學建築出身的,反而能提供給大家「由外而內」視角的想法。
・2013/10/01
我非常希望這本書也能夠造福台灣更多在唸研究所的莘莘學子。雖然這《研究所這條路》的對象是美國學生,非常適合要到美國進修的學子,但台灣的大學教育深受美國大學的影響,所以書中大部分狀況對台灣師生也非常適用,《研究所這條路》也補充了台灣的資料(〈如何申請台灣大專院校的研究所?〉)。所以《研究所這條路》對出國升學,或者留在國內讀研究所都很適合。
・2013/09/04
又到了開學的季節,Scientific American及Scientific American:MIND都分別有跟教育有關的特別報導,之前已經介紹過Scientific American的特別報導:「數位時代的學習」,這次要介紹的是Scientific American:MIND中的特刊:我們如何學習 How we learn。
・2013/08/12
這裡特別要討論數位時代的學習(之前有討論過數位時代對認知的影響),這個概念在台灣並不是太新,很多人都在談,但在正規教育體系,似乎還沒有發揮甚麼樣的影響力。
・2013/08/11
一九九九年,印度物理學家沙加達.米特拉(Sugata Mitra)對教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他知道世界上有些地方沒有學校,世界上也有些地方,是好老師不會願意到那裡任教的。他的問題是:他可以為那些地方的孩子們做些什麼。自主學習是可能的解決方法;然而,生活在貧民窟的孩子們能夠掌握自我決策嗎?
・2013/06/26
我不知道打開這本書的你是誰。是同樣害怕數學的學生,還是正在讓學生害怕數學的老師,抑或是擔憂孩子數學成績,正在物色補習班或家教老師的父母親。如果你都不屬於這三者,而是一個非常喜歡數學的人,那麼我反而要問:怎麼可能?
・2013/06/11
在台灣科技大學某個寧靜的角落,一間小小的辦公室入駐了與辦公室大小不能相符的客座講師,他,是波音公司最多產的發明家、曾為NASA做過衛星,提出過突破性衛星定位技術、曾被提名美國亞裔年度工程師、更是波音公司最頂尖高階技術工程師、是航太界的巨擘,航太領域最傑出的亞裔科學家之一……他便是:吳勇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