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10/10
「走出舒適圈!」,這是一句我們常聽到的話。只不過說得容易,做起來好像又是另一回事。或許「加班沒時間、回家只想耍廢」只是個藉口,不敢、不會冒險追求想要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原因。今晚的【PanSci talk:青春】邀請到「城市浪人創業計畫」創辦人張希慈,和我們談談:我有資格談教育嗎?
・2015/10/03
科學,和我們這一代眼前出現的時候,是這麼美麗 -- 是無窮星空、是遠古恐龍、是細胞分子、是天邊彩虹。科學,人們說她心地極為仁慈,她為人醫治疾病,她極為善心,照料我們的衣食住行。科學,人們說她有無窮潛力,她可以在世間創造天堂。科學,我們這一代,多少人為她著迷,多少人想成為她情侶。從小就有自然課,我們以為,自然課中我們會和科學相遇,相愛,然後永遠在一起。現在回想,自然課到底是讓我們和科學相遇,還是讓我們永遠別離?
・2015/08/27
「代幣制度」是行為治療中的一項技術,很多家長在家裡都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導正孩子的行為,希望小孩的正向行為變多,負向行為變少。但多數家庭實行起來經常遇到困難,也不知如何改善,最後只好虎頭蛇尾、不了了之。本篇文章將為你介紹代幣制度的使用方法,作為與孩子們互動的參考。
・2015/07/15
群眾募資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那麼枯燥乏味的科學研究也需要募資嗎? 號稱專業的科學募資平台Cancer Research UK、SciMu又扮演什麼角色呢? 科學募資,又和公民扯的上什麼關係呢?
・2015/02/03
在這裡介紹過了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資料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的《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這本好書,他們探討大數據(巨量資料)是什麼碗糕,大數據有什麼意義,還有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又能如何趕搭上這波新潮流,如何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等等(請參見〈快準狠的大數據〉)。
・2014/09/14
這本《別讓畢業變失業:有了博士學位還不夠,你更需具備學術和業界的生存力》(A PhD Is Not Enough!: A Guide to Survival in Science),可以視作《研究所這條路:升學、研究、社交、謀職一把罩的研究所生存術》(Getting What You Came For: The Smart Student’s Guide to Earning a Master’s or Ph.D.)的續集,因為後者指導你如何在研究所時期生存和成功,前者就討論拿了研究所學位還要怎麼辦。
・2014/06/23
教育的改革是一條漫長的路,似乎永遠也到不了終點,但是我們必須朝對的方向走。很幸運的,在這一兩年來我看到許多如文中所提的成功案例,很值得政府機關、老師們和家長們借鏡,希望藉此一文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人一起為台灣下一代的教育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