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7/05
1989年野保法上路。根據它的精神,所有物種均應「被保育」,不過,它對瀕臨絕種(第一級)、珍貴稀有(第二級)和其他應予保育(第三級)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再提供了額外的保護條文。農委會於同年8月4日公告了第一份的保育類動物名錄。在本土物種部分,根據學者專家的實務經驗,當時共計列出了狐蝠、黑熊、雲豹、水獺等4種哺乳類為第一級,台灣獼猴、穿山甲、石虎、黃喉貂、麝香貓、白鼻心、棕簑貓、山羌、水鹿、長鬃山羊等10種為第二級;沒有哺乳類被列入第三級保育類名單。
・2017/05/03
關於人類為何睡覺,科學家提出了許多答案。一個是廢物的清除,另一個是記憶整合。若想測試這些想法是否有效,有個方法是看這些想法如何適用於通常沒被研究的異國動物(如大型非洲哺乳動物)的睡眠。
・2014/12/16
即使人類的初始人口很少,在一、二千年的過程中,便可能倍增到足以解釋紀錄上幾乎所有的滅絕現象。從地球史的角度來看,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實際上根本不算什麼。然而,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卻極為漫長。
・2014/07/10
《乳房:一段自然與非自然的歷史》(Breasts: A Natural and Unnatural History)不僅呈現出乳房和有和沒有的人以及社會文化糾結的複雜歷史和關係,威廉斯也充分表現了各種即期待又害怕受傷、即好奇又恐懼的心情,讓我們也隨著這個不得不有的奇妙腺體遊歷。不過你關心的是乳房本身,或者母乳的優劣,還是乳房的社會文化,或是和乳房相關的生物學,《乳房》都會給你有趣的閱讀體驗。
・2014/07/04
一個異想天開的研究團隊決定統計所有動物排尿的速度,意外發現,只要體重大於3公斤的哺乳類,大致非洲象,小至你家養的貓咪大人,排尿所花的時間居然平均都是21秒,原來,這和排尿系統的物理原理有關。
・2013/06/24
相同大小的哺乳類和鳥類,有氧性能至少是蜥蜴的六到十倍。雖然牠們反應不會比較快,腳步也不會比較迅捷,但牠們可以維持這個速度,時間遠比蜥蜴來得長。正如班奈特和盧本在他們發表於《科學》的獨到論文裡所說:「活動力提高一事在天擇上的優勢不容小覷,在生存和生殖方面都很重要。耐力較佳的動物在在篩選上的優勢一目了然。追捕或逃命的時間可以拉得更長,有利於蒐集食物或是避免成為別人的食物。在保衛或是侵略領土時更有優勢。求愛或是交配時更容易成功。」
・2013/04/20
研究人員以老鼠為對象,發現如果把小腦掌管用來判別姿勢的本體感覺或是觸覺加以抑制,這樣小老鼠在被移動的時候就不會表現出安静的反應,而當母鼠要搬移時小老鼠也會激烈反抗,讓運送過程花費很多時間。研究人員推論,在哺乳類這樣的安靜運輸反應是演化發展出來讓親代可以藉由這樣的反應快速的運輸幼兒逃避危險,有明確的生物意義。
・2012/08/29
2011年在新英格蘭海岸邊,有162隻的年輕斑海豹(harbor seal)不是擱淺就是死亡,美國聯邦政府公開表示,這是一起不尋常的集體死亡事件(Unusual Mortality Event, UME),對於海洋哺乳類而言,「擱淺」是件不尋常的事,可能會對族群數目造成重大影響,對於這種情況必須立即反應。
・2012/07/17
恐怕沒有任何差異,比溫血動物跟冷血動物兩者新陳代謝速率的差異還要大了。雖然我用的這幾個詞彙,常讓生物學家敬而遠之,不過它們對普羅大眾來說卻十分生動清晰,一點也不比那些拗口的專業術語像是「恆溫性」還是「變溫性」來得含糊。
・2011/11/03
大家還記得冰原歷險記裡的奎特(Scrat)嗎?握好各位的橡實,牠可能不只是動畫家幻想出來的唷!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生活在九千四百萬年前,長相與松鼠相似的小型動物。牠們有狹長的吻部,還有一對彎彎的獠牙,用來捕食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