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技能源
1669 篇文章・
1040 位粉絲
老橘子
・2011/08/29
一個由Chris Todd Hittinger率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在巴塔哥尼亞山區找到了拉格酵母的另一半失落的母本:優貝酵母。 因此在山毛櫸樹上,因真菌感染造成的如白桃與氣球般的結構:癭(galls)內找到了優貝酵母。
蔡宇哲
・2011/08/28
更仔細地說,當酒精攝取量提高的時候,心跳速率跟著提高,心跳變異率各頻段的強度都會降低,同時低頻/高頻波比值會提高,這個比值被視為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是否平衡的指標。由此可知心跳變異率的高頻波段強度是降低的,而這是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的指標。也就是說,酒精會抑制睡眠時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喝得越多,抑制程度也越高。
only-perception
・2011/08/28
「組裝」化學物質可以像拼拼圖一樣。Illinois 大學化學家已開發出一種組裝方法,從一種強大且有希望的抗氧化劑起頭,能更有效率地建立複雜的分子。
only-perception
・2011/08/27
藉由展示,內嵌在一條傳輸線(transmission line)中的人造原子能將單一光子自輸入埠路由(route)到二個輸出埠(output 1、output 2)的其中一個,物理學家建立出第一個在單光子層次上運作的路由器。單光子路由器有朝一日能在量子資訊網路中成為一種量子節點,能夠提供基本的資料處理以 及路由。
鄭國威 Portnoy
・2011/08/26
很明顯,台灣的媒體完全抓錯重點。NPE在衣物上的殘留對人體的危害不是透過接觸皮膚造成的,卻錯誤地建議「買新衣服最好先洗過再穿」,而這建議完全跟綠色和平報告要強調的相反,而且相斥。
葉綠舒
・2011/08/26
農業上,由於氯乙醇可以強迫 葡萄同步發芽,甚至連冬季非萌芽期也可以強迫催芽,讓葡萄一年可以收穫兩次,所以廣受民眾歡迎。雖然也有替代的用品如「氫胺」或「氫氨基化鈣」,但是因為價格略高且催芽效果不如氯乙醇好,所以農民仍然不顧危險繼續使用氯乙醇。氯乙醇的毒性是怎麼來的呢?
老橘子
・2011/08/25
物理學家企圖找出為何會這樣已經超過十年以上。這個技術上稱為「咖啡漬圈環效應」(coffee ring effect)的現象,早先認為這是因為裡外不同的蒸發率造成的毛細滲流。但他們現在認為他們有了新的答案。
老狐狸
・2011/08/24
研究者們一般認為,壁虎的爬牆功夫來自其腳趾上毫米級的毛狀分枝結構。這種構造與其接觸的表面產生分子之間的交互作用力,讓牠們可以抵抗重力的作用,在各位家中牆面及天花板上移動自如。
Scimage
・2011/08/21
傳統的熱機基本原理是經由熱機中介質的膨脹收縮,把能量由熱的流動中擷取能轉換成機械能的部分來使用。但是這樣的熱流動跟機械能的轉換其實發生在更多地方,不是只有像引擎那樣的設計才能做到。其中有一類的運動是因為不均勻加熱而讓物體表面產生流體的運動,當這樣的效應以微觀層次來看的時候,只有一個粒子放在流體裡,溫度梯度讓小粒子開始跟表面的流體有相對堆進,就會看到所謂的熱泳動現象-粒子會在溫度梯度中運動 -這個過程同樣是由熱流來產生機械能。
SciDev
・2011/08/19
在今年3月日本的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破壞之後,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中國目前正在審查它的核電項目的安全性,它表示將對現有反應堆進行「徹底的安全檢查」。
儘管政府在新的核安全方案公佈之前也暫停審批了未來的核項目——目前估計將在今年年底之前發表新的方案——人們廣泛預計中國的核電站建設項目將在那時候回覆。
[DEBUG] 00:46:28:687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LOG] 00:46:28:763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WARN] 00:46:28:826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00:46:28:827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00:46:28:933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00:46:28:934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