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9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3/05
熟湯圓會浮到水面,是因為煮湯圓加熱會讓水進到澱粉分子間形成新的結構,使湯圓的體積變大,所受到的浮力也因此持續增加,最後就浮到水面啦。
・2015/03/05
到底人類陰莖平均有多長?這是個千古以來的謎,要是讓男性自行測量後作答,往往在填答時內心陷入掙扎:「要是減一分則太瘦,增一分則太肥」那樣的唬爛謊報。一項英國的最新研究結果,或許是目前最精確的陰莖平均尺寸。
・2015/03/05
就像諾貝爾物理獎與化學獎的得主是科學家,照理說,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應該是頒給經濟學家。不過,2002 年的得獎者之一,來自以色列的康納曼教授卻是位心理學家,他連一門經濟學課都沒修過。那他為什麼能得獎呢?頒獎頌詞是這麼說的:「將心理學研究獲得的洞見整合到經濟學中,特別是關於人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判斷與作決策。」
・2015/03/04
「身體停止生產能量 英16歲美少女等待死亡」這則新聞裡面提到這位女孩因為得了粒線體疾病,導致「身體無法為重要器官及肌肉供給能量」,所以正在慢慢等待死亡降臨。以筆者十多年教學的經驗來說,看到這個新聞第一直覺就覺得「不可能」!如果真的「身體停止產生能量」,根本一下子就死了,怎麼可能還能從2011年活到現在呢?
・2015/03/04
早在先秦兩漢時期已有對河豚及其劇毒的記載。古代的墮胎藥最早叫斷產藥,根據懷孕的時間分為前中期的引產藥和後期的下胎藥。
・2015/03/04
1965 年,已經退休的物理學家加莫夫讀了《天文物理期刊》上的兩篇論文後又喜又怒。喜的是,貝爾實驗室的兩個年輕小夥子終於偵測到大霹靂理論的佐證──宇宙背景輻射;怒的是,這兩篇論文竟然都沒提到他的名字!
・2015/03/03
聯合報昨日(2015/3/2)於頭版大篇幅刊登了一篇〈恐龍原來有彩色羽毛!〉,報導敘述楊子睿隨德國團隊研究恐龍化石、並以3D技術繪出全球第一隻彩色恐龍,成果獲得「科學」期刊(Science)刊登。此報導一出,各大媒體與電子媒體紛紛跟進、引用轉貼,科學新聞難得如此受歡迎──但該報導卻錯誤甚深。
・2015/03/03
微波是一種輻射,所以許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它會致癌。微波不會對人致癌,也不會讓食物產生致癌物質。只要了解並避免錯誤使用微波爐,就不會有事故發生了。
・2015/03/03
《武媚娘傳奇》中,湧現出不少遭下毒謀害,鮮血迸流的宮鬥犧牲品。這些人的毒發時間和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這些毒藥真的存在嗎?被下毒後到底是什麼樣?
・2015/03/03
對數學家與哲學家而言,無限大就像個怪物。哲學碰上無限就會產生一堆悖論,例如芝諾悖論、無限大飯店、⋯⋯等等。無限大更是在數學製造了一堆矛盾,例如:無限序列 1 - 1 + 1 - 1 + ⋯⋯的總和到底是等於 0 或 1、或是 1/2?我們可以讓自然數與平方數的數列彼此一一對應(1→1, 2→4, 3→9, ⋯⋯),但平方數顯然又只占自然數的一小部分,那麼自然數的集合究竟比平方數的集合大還是兩者一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