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康納曼生日|科學史上的今天:3/5

張瑞棋_96
・2015/03/05 ・991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30 ・七年級

圖/ Buster Benson Source Licenese

就像諾貝爾物理獎與化學獎的得主是科學家,照理說,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應該是頒給經濟學家。不過,2002 年的得獎者之一,來自以色列的康納曼教授卻是位心理學家,他連一門經濟學課都沒修過。那他為什麼能得獎呢?頒獎頌詞是這麼說的:

「將心理學研究獲得的洞見整合到經濟學中,特別是關於人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判斷與作決策。」

是的,康納曼最大的貢獻就在於打破經濟學中「理性經濟人假設」的迷思,他透過各種心理學實驗證明,人們並非總是經過客觀的理性分析才決定該怎麼做,反而往往聽從本能的直覺反應。例如:

・定錨效應

先入為主的資訊,即使與要判斷的事件無關,也會成為基準點,影響你的決定。(他們讓學生轉輪盤得到一個數字後,再請他們估算聯合國裏面非洲國家的數量,結果轉到輪盤數字大的學生平均的估計值就是比較高。商人漫天起價就是這個道理)

・展望理論

他們發現雖然是同樣的輸贏金額,但輸的痛苦感覺卻比贏的快樂感覺強烈兩倍,因此當不確定未來輸贏時,我們會傾向規避損失。(所以當需要錢得賣股票時,一般都會先賣有賺錢的,而不肯賣套牢的股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框架效應

同樣的情境,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描述,就會誘導你做出不同的選擇。(猴子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就是典型例子。)

還有許多著名的認知偏誤也都是由康納曼與合作多年的學術夥伴特沃斯基 (Amos Nathan Tversky) 一起發現的。只可惜特沃斯基英年早逝,無緣獲獎;康納曼就感傷的表示這個諾貝爾獎應該與他一起分享的。

雖然康納曼被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但他始終自認是心理學家。的確,認知心理學因為他而發揚光大,他的這些研究不只改變了經濟學,也對醫學、政治、社會學等領域提供了嶄新的觀點與深刻的洞見。

本文同時收錄於《科學史上的今天:歷史的瞬間,改變世界的起點》,由究竟出版社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張瑞棋_96
423 篇文章 ・ 955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2

2
0

文字

分享

2
2
0
你被帶風向了嗎?媒體如何塑造「框架」陷阱?我們有方法可以逃離嗎?
PanSci_96
・2023/08/22 ・4296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4 年總統大選,你決定好要投給誰了嗎?

或許有人心中已有答案,有人則還在猶豫。但你可能從沒和這些候選人碰過面講過話,甚至可能沒加入任何政黨。那你想過,你是怎麼決定要將票投給誰的呢?

大部分的人都是透過網路、電視、廣播以及報刊,來認識每一位看似陌生又熟悉的參選人。但不知不覺地,你可能早就落入媒體的框架中,認為螢幕中的他就是你心目中的首選。

很遺憾地告訴你,泛科學也是媒體。因此,你也早就陷入泛科學的鏡花水月之中啦!不過,本篇也會告訴你逃離媒體框架的方法,但你又真的會想逃離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是框架?媒體怎麼製造框架?

先來看看這張照片,裏頭有一位美國大兵和一名戰俘,你看到這張相片時的感受是什麼呢?我看到的是一個和平的畫面,即使對方是戰俘,美國大兵仍主動餵敵方俘虜喝水,把對方當人看。

一位美國大兵和一名戰俘。圖/PanSci YouTube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這張照片是被截取過的,還調整了色調,在美聯社的報導中,完整的照片是這張。旁邊還有一位士兵拿著槍抵著俘虜的頭。我想和平感應該完全消失了吧?

美聯社的報導完整照片。圖/PanSci YouTube

如果你以為故事只到這邊,那就錯了。當大家都在譴責有心人士故意只擷取半邊,刻意誤導群眾時。有網友發現把照片放大,可以看到槍口處很模糊,但俘虜本身的輪廓卻相當清楚,說明兩者的景深不同,很可能槍口並沒有抵在俘虜頭上,而是在一段距離外將槍口指向地面。

若這是事實,就有可能是攝影師刻意透過借位的方式,來拍出一張聳動具有話題性的照片。可惜的是,事實的真相,或許只有現場當事人才知道了。這種大眾只能乖乖被媒體牽著鼻子,隨著片面資料,根據視角不同出現 180 度又 180 度的髮夾彎,你我應該都似曾相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片面資訊的揭露,閱聽人往往要繞好幾個彎仍不一定能得知真相。圖/giphy

在大眾傳播學領域的術語中,這稱為新聞框架(News Framing),指的是新聞媒體通過改變報導問題,來影響人們的態度和行為,說白話一點就是「選擇性報導」。

此概念源自於人類學家格雷戈里.貝特森(Gregory Bateson)在 1954 年的一篇論文:遊戲與幻想的理論(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在論文中,他提到框架是一組互動訊息的空間和時間邊界,奠定了人們在社會科學領域使用框架概念的基礎。到了 1974 年,歐文.高夫曼 (Erving Goffman) 在框架分析:經驗組織論(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一書中,解釋人們如何在他們的經歷中建構和組織意義,正式將框架的概念帶到跨領域學科,並持續受到後人關注。至今約 50 年的時間,該書引用次數已超過 4 萬次,相當驚人,也是我讀傳播研究所時最喜歡的理論。

除了新聞的畫面材料外,標題也是塑造框架的一大利器。當人們閱讀標題時,就會提前預期內容與標題主旨是相同的。若有不合適的標題,又或是出現在錯誤位置的標題,也容易讓讀者產生錯誤的聯想,甚至造成刻板印象或是種族歧視。

你現在看到的是美國《人物》雜誌在 911 事件 10 周年所發行的紀念刊物,專題關於 10 位在出生前父親就因 911 事件死亡的孩子。雜誌標題是「9/11 的孩子」,配圖是一張白人女孩的照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人物》雜誌在 911 事件 10 周年所發行的紀念刊物封面。圖/PanSci YouTube

接下來我們看另一本雜誌的封面,這是美國《新聞週刊》2010 年 1 月份的刊物。標題是「賓拉登的孩子」,下方列了許多與恐怖攻擊相關的文章,配圖則是一張黑人男孩的照片。

美國《新聞週刊》2010 年 1 月份的刊物封面。圖/PanSci YouTube

當這兩張封面圖分別出現時,我們只會被斗大的標題吸引,預設「9/11 的孩子」可能會有感性的被害者故事,而「賓拉登的孩子」可能會有較多恐怖攻擊相關的內容。

但不知不覺中,大腦可能將圖片與標題做聯結,產生看到白人小女孩就等於天真無辜,看到黑人小男孩就等於具有潛在暴力風險的錯誤印象。

或許雜誌的編輯們當初都沒注意到這背後的隱含的種族歧視,但更進一步來說,這也為其他媒體提供了機會,可以將這兩張圖放在一起,創造另一個框架來證明美國存在隱性的種族歧視。沒錯,就像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這兩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媒體總是能善用心理學的手法,讓我們的大腦不知不覺中掉入陷阱,只看見媒體想讓你看見的事。

但為什麼,我們總是輕易落入這種框架中呢?

為什麼我們常落入框架之中?認知偏誤如何影響決策?

從框架概念延伸出的框架效應是一種認知偏誤的現象,指的是人們會根據選項的描述來進行決策,思考和決策就像是受限在框架內。

「框架效應」起源於 1979 年,當時心理學家阿莫斯·特維斯基和丹尼爾.康納曼,正在研究人類是否會因為情境不同做出不理性的決策。透過實驗和嚴謹的數學模型,他們提出提出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理論認為,不同人對於獲利和損失發生的機率高低,在心理感受上是不同的,也導致人們往往做出「不理性」的風險決策。這項研究成果讓丹尼爾‧康納曼在 2002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一個情境中,當你可以用不同的陳述方式來呈現邏輯結論相同的狀況時,框架效應就有可能發生。想像一下,有一位病人正在糾結是否該動手術,而醫師告訴他,手術後一個月內的存活率是 90%,那麼大概大部分的病人都會同意執行手術。但如果醫師和病人說的是,手術後一個月內的死亡率是百分之 10%。那可能會有更多的病人選擇拒絕手術。

人們會根據選項的描述來進行決策。圖/giphy

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總是掉進框架之中?包括框架效應在內的認知偏誤都和行為決策有關,並涉及很複雜的認知歷程以及行為變化,很難用一兩個神經迴路完全解釋。但目前認為認知偏誤與大腦前額葉以及邊緣系統的連結有關。

媒體帶風向還有另一個關鍵,就是他們知道如何吸引你的注意力。聳動的標題,配上血腥暴力色情且超乎常理的內容總是能獲取讀者注意力,激發人類的原始慾望跟恐懼。這些由內在深層動機產生的注意力,和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多巴胺刺激大腦的獎賞迴路,控制我們被與生存有關的初級獎賞吸引(Primary rewards)例如食物、性、母愛。

講到這邊,我們已經知道我們有多容易掉入框架,接下來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究竟有沒有辦法,逃離這個框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怎麼打破框架?我們有辦法逃離這些限制嗎?

人類有可能突破框架效應嗎?圖/giphy

很難,但不是不可能。不用擔心,我們先分別從觀眾和媒體的角度來談談。

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從以前的閱讀整本書籍,變成看 10 分鐘的統整影片、圖文懶人包,或是請 AI 直接回答。這不只是大家常說的「現代人專注力下降」,其中一個原因,還包含我們前面提過的,我們的大腦被設計成很容易切換注意力投注的對象。越短越有重點的東西越能吸引注意力,也成為了網路短影音興起的流量密碼。

此外,比起生硬的教科書或是科學理論,讀者對有趣且具故事性的題材更有興趣。但說到這了你也肯定知道,框架更容易從主觀修飾跟挑選過的故事中誕生,而不是那些客觀且全面的科學理論。當然啦,科學研究也有 cherrypicking 跟過度詮釋甚至造假的問題,這我們之後再談。

身為觀眾的我們也很難為,總是被迫透過有限的資訊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決定,沒有接觸框架外的機會。舉例來說,如果告訴你一杯 600 毫升的大杯飲料要 100 元,你可能覺得很貴。此時如果告訴你中杯飲料 90 元,但容量只有一半的 300 毫升,你可能就會覺得:「欸,買大杯好像滿划算的。」殊不知不論是 90 或是 100,都遠遠高於市場價格。這就是有名的錨定理論,選舉時也是同樣的道理,就像大家說的「爛是比較出來的」或是「從裡面挑一個比較不爛的」,如果你覺得 B 候選人比 A 候選人還要爛很多,我們就會說服自己 A 候選人好像不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們容易被有限的資訊(框架)影響決策。圖/giphy

講完讀者視角,我們換個角度,從媒體出發。框架往往是媒體刻意製造的,而讀者就像是受困在城牆內的人民,想要逃離,門都沒有。眾所皆知,放眼國內外,許多媒體都具有財團背景,因此媒體有可能會偏頗報導來為金主謀求利益。就算沒有背後金主直接下指導棋,媒體也明白暴力、血腥、煽情、炒作,與有話題性的假新聞有市場,因此故意誇大或扭曲事實來提高收視率/曝光點閱率也相當常見,被演算法控制的 YouTube 或臉書粉專、IG、Tiktok 帳號更是如此。

既然接觸外在資訊就會被潛移默化,那要逃離框架,我們只能放棄觀看任何媒體了嗎?恰恰相反,可以看看楚門,或是尼歐,或是炭治郎,即使他們身處在虛假的世界中,卻因為好奇、懷疑與不放棄追隨真相,最終脫離了那個禁錮自身的牢籠。

當然,我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身處在外星人的社會實驗中。但至少,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突破偏誤的框架:多看些沒有被濃縮的書籍資料、請教專家、勇於提出假說與不同立場的人討論、交換意見,以及最重要的——永遠保持好奇、開放與健康的質疑,這不只是對外來的資訊,對自己的立場跟態度更是如此,如此便能大幅降低資訊過於偏頗而出現錯誤的機會。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所有討論 2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從中國經典認識大腦系列】「朝三暮四」背後的行為經濟學:人是不理性的
YTC_96
・2023/08/18 ・3161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莊子.齊物論》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

以上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朝三暮四」的原始出處,用來比喻人的心意不定、反覆無常,也可用在比喻事物變化無定。但你知道這個成語的故事也描述了行為經濟學中人們常見的認知偏誤嗎?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養猴人告訴他的猴子們說:「我決定每天早上給你們三升橡樹果實,下午給你們四升橡樹果實。」然而,猴子們卻很不滿意,覺得早上的份量太少。於是,養猴人說:「好吧,那我們改成早上給四升,下午給三升。」聽到這個消息,猴子們都很高興,以為早上的份量增加了。

「朝三暮四」也討論了認知偏差的問題。 圖/Pixabay

事實上,「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只是改變了早上和晚上給予食物的量,但猴子們卻以為獲得了更多。這個故事要給我們啟示是,人以自我中心的眼光看待事物,沒有固定不變的準則。或許「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現象一般人聽起來覺得有點離譜,應該是猴子們太笨才會有如此愚蠢的行為。但事實上,人類許多不理性的行為從旁觀者來看其實和那些猴子差不多,而這些和我們的認知偏誤有關。

展望理論與框架效應

在「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故事中,猴子們對橡樹果實分配的滿意度,完全是受到訊息的框架影響,可以發現雖然總量沒有改變,但因為參照點改變,他們態度就改變了。在早上給四升,下午給三升的情境下,因為早上比較多,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增加,因此他們感到滿意。但相對的,在早上給三升,下午給四升的情境下,猴子們認為早上怎麼變少了,因此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損失,因此感到憤怒不滿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猴子們會出現這樣的反應和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有關。框架效應是一種認知偏誤,指人們在面對邏輯意義上相同訊息時,根據訊息的呈現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或評價。這代表著訊息的表達方式能夠影響我們的決策和判斷,就彷彿我們的思考被侷限在框架內。

猴子的反應與框架效應有關圖/GIPHY

框架效應的概念是建立在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與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 20 世紀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研究,他們在行為經濟學和決策理論有許多貢獻,並證實了人們會因為認知偏誤而產生不理性的判斷。

1979年,他們提出一種描述性模型,用來解釋人們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做出的選擇。當時的主流經濟學認為人的決定都是理性的,但他們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挑戰了傳統的期望效用理論,證實人們在處理損失和收益時表現出不對稱的行為。

展望理論發現人們對於遭遇損失時的痛苦感受要大於同等數量的收益所帶來的快樂感受,稱作「損失厭惡性 (loss aversion)」,這狀況也和猴子們的表現是相似的,對於損失感到非常不滿意。這凸顯了個人的決策和評估是受到選擇和訊息呈現方式的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框架效應也對風險決策產生影響。當同一風險以不同方式呈現時,人們的反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若醫師說手術有「10% 會失敗」,病人可能傾向認為風險較高,而不用接受手術;但如果使用手術有「90% 成功率」的描述,病人可能會認為風險較低,而願意接受手術治療。

雖然在「朝三暮四」的故事中,猴子們並不用考量收益獲得的機率來做出相對應的風險決策,但事實上,科學家們會使用猴子作為實驗動物,紀錄他們的行為以及特定腦區神經細胞反應來了解人們行為決策的本質,並幫助我們未來規劃更完善的經濟學理論來制定國家政策。

初始效應與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是什麼呢? 圖/Pixabay

除了框架效應,心理學的初始效應和錨定效應的結合也能解釋猴子「朝四暮三」而感到滿意的原因。

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是指在記憶和印象形成過程中,人們對於最早接收到的訊息更容易保持和記憶,並且更重視和注意這些訊息,而對整體印象具有更大的影響力。這可能是因為在一開始時,人們的注意力和認知資源是最充沛的,所以他們對於最早接收到的訊息進行更深入的處理和編碼,導致這些訊息更容易被記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朝三暮四」例子來看,因為初始效應的關係,早上的橡樹果實數量對猴子來說印象可能更深刻。也因為如此,猴子們只關心早上獲得的數量而可能忽略下午的數量。猴子們進而將早上的橡樹果實數量當作錨點,過度偏重此訊息。當飼主把早上的數量從三升增加為四升,猴子們就以為獲得較多,並非常高興。反之,若早上只給三升則猴子誤以為減少,並非常生氣。猴子們的問題是,他們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是一整天獲得的橡樹果實總量,而不是只有早上的數量。

這樣過度依賴最初呈現的訊息並將其錨定的現象也稱作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和框架效應一樣屬於認知偏誤的一種。最早也是由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與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觀察到並將其理論化。

1974 年,他們撰寫的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啟發式和偏差(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 Heuristics and Biases)一書中,首次提及錨定概念並分享了一個實驗。他們要求受試者在 5 秒內計算 1 × 2 × 3 × 4 × 5 × 6 × 7 × 8,或者 8 × 7 × 6 × 5 × 4 × 3 × 2 × 1。

由於受試者沒有足夠的時間計算完整的答案,他們必須在進行了幾次乘法運算後做出預估。當序列以較小的數字開始(1 × 2 × 3 × 4 × 5 × 6 × 7 × 8),他們給出的答案中位數估計值為512;而當序列以較大的數字開始時(8 × 7 × 6 × 5 × 4 × 3 × 2 × 1),中位數估計值為 2,250(而正確答案是 40,32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說明了,只因為兩個序列的數字大小排序不同,則讓受試者產生了不同的錨點,進而估算出不同的答案,雖然兩序列的估計值都離正確答案有段距離,但可以發現以數字較小為開頭的序列估算出較小的可能答案。

結論

我們必須跳脫框架的影響。圖/Pixabay

「朝三暮四」這個寓言讓我們知道人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道理,不同的準則和觀點之下會產生不一樣想法。莊子希望人們能超越人世間紛擾,回歸自然,在自然的境界中找到永恆不變的道理。也就是原文中提到「休乎天鈞」的境界,齊物論的核心思想。

框架效應的存在顯示了人們對訊息呈現方式的敏感度和評價的相對性。這提醒我們在面對決策時要謹慎思考,並注意訊息的呈現方式對我們的判斷和行為的影響。

參考資料

YTC_96
11 篇文章 ・ 18 位粉絲
從大學部到博士班,在神經科學界打滾超過十年,研究過果蠅、小鼠以及大鼠。在美國取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之後,決定先沉澱思考未來的下一步。現在於加勒比海擔任志工進行精神健康知識以及大腦科學教育推廣。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討論 ytc329@gmail.com。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物品損害照價賠償,但身體和心靈的傷又該如何標價?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17/09/27 ・304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52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痛苦一斤多少錢?

source:Woody-Harrelson

買水果時,我們會看標價。蘋果三顆一百、橘子一斤三十,諸如此類。但當你受傷的時候,若要幫你的「痛苦」標個價,你知道該開多少嗎?頭腫了五千、手骨折三萬,是否存在類似這樣的「公定價」?這是每位審理民事案件的法官,天天都得面對的課題。

法官必須為血肉之軀的苦難,貼上金錢標價。

人的痛苦非常主觀、難以量化,但在許多侵權求償的案件中,法官卻必須依照「痛苦程度」,來判決適當數額的「慰撫金」。別說法官頭痛了,要幫原告打官司的律師,該幫當事人請求多少賠償,也是一樣找不到明確的標準來遵循。

中研院法律所張永健研究員的研究領域,就正好是這個棘手問題的最佳解藥。他用最拿手的統計方法,分析了 2008 至 2012 年數百件車禍與醫療糾紛的案件,以實證科學研究,解開了法院的「慰撫金額方程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慰撫金的概念與民法規定。 資料來源:張永健。圖說設計/黃楷元、張語辰

解開「慰撫金額方程式」

慰撫金註定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張永健表示,早從半個多世紀前開始,最高法院就有判例,企圖界定出慰撫金額的衡量標準,像是加害情形、雙方身分地位、經濟情形、被害人痛苦程度等等。但說來說去,仍然十分抽象模糊,找不出一個可遵循可參考的依據。這引發了他的研究興趣,他相信判決縱然是主觀的,但仍然會存在某些相對客觀的原則。

法官不是神,所受的訓練也不是為了讓他們一眼看穿人的痛苦。

於是,張永健從判決書中抽絲剝繭,把複雜的案件事實化約為各項變數,接著運用統計方法的「多元迴歸模型分析」,終於找出跟慰撫金數額最為相關的兩個因素:「被害人受傷程度」與「醫療費用」。

X 軸與 Y 軸為數值取 log10;取 log10 後的數值,表示原始數值是 1 之後有多少個 0,例如 log10=6 表示原始數值為 1,000,000。從圖中的的分布可以看出,慰撫金額的高低,跟受傷程度、醫療費用,皆呈現正相關。 資料來源:張永健。圖說重製/黃楷元、張語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張永健也驗證了經濟學上著名的「定錨效應」。他發現,原告請求的賠償金額,就像是幫法官放下了一個「錨點」,其後的判決,會以這個錨點為基準,進行上下修正。因此,最初請求的金額越高,最後判決金額也會相對應的提高。

定錨效應的定義。例如:第一印象很重要,是定錨效應在社交心理上的體現。 圖說設計/黃楷元、張語辰

這些研究的結論,大大地提高了慰撫金的可預測性。未來可以用這些變項,來建立一套預測模式,甚至設計出賠償金額試算的 APP ,只要輸入相對應的數值,就可以知道慰撫金大概會落在哪個區間。

這套模式若真能落實,不只將能減輕法官的負擔,也讓打官司的兩造,在瞭解「行情」之後,增加和解的可能性,避免不必要的爭訟或上訴,讓已經拉警報的司法資源,可以獲得不小的紓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又是經濟學定理、又是統計學方法,是不是覺得,張永健做的法律研究,有那麼一點「非典型」?沒錯,除了是研究員,張永健也是中研院法實證研究資料中心的執行長,把社會科學的實證資料與方法,應用在法律學門上,正是他的拿手好戲。

實證的法律研究,由於是以科學方法蒐集實證數據資料、並加以系統化的分析,因此結論會更加中性客觀,也更貼近現實世界。

台灣的數據,也許只對台灣有意義。但當你用這些數據建立出具有預測能力的理論,這個模式就可以應用在其他地方了。

法律 + 經濟 + 統計的完美三重奏

會走上實證法律研究這條路,要從張永健還是個高中生說起。當年的他,還是就讀建中的天之驕子。在一個悶熱的午後,正在平衡化學式的少年,突然湧上一股莫名的煩躁,從那一刻起,決定了自己要告別這些元素符號,棄理從文。

在社會組的領域之中,張永健一直都對「個體經濟學」很有興趣。這門學科重視供需關係,研究企業(供給端)及消費者 (需求端)會如何選擇、如何行動,進而決定了市場的樣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濟學的本質,就是一門研究「選擇」的科學。

經濟學結合法學領域之後,「法律經濟學」中的「行動者」,就換成法律上所關切的潛在犯罪者、交易者、被害者、律師、法官等等,研究焦點同樣在於,什麼樣的制度、會提供怎樣的誘因、讓他們如何做選擇。

大學聯考的亮眼成績,讓張永健可以選擇任何他想要的志願。對於經濟學有興趣的他,就填了台大法律系的財經法組。不過入學後才發現,財經法組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財經」。大部分的課程,還是集中在法律的專業科目。而法律系的課程安排,也讓他無法在一開始就建立自己完整的思考論述體系,有時會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這一切讓張永健感到有些挫折,迷失在追逐背誦各種法律學說之中。

一直到大四修了熊秉元老師的「法律經濟學」,張永健才突然融會貫通。從這門課,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看世界的方法」。

「做任何思考分析,要有兩套理論:規範理論與實然理論。實然理論從事實與因果關聯性,去分析各學說的優缺點;規範理論則用來決定在各有優缺點的時候,該如何選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規範理論與實然理論之比較。 圖說重製/黃楷元、張語辰

張永健說,從此之後,他再也不用去背那些甲說乙說了,因為掌握了分析架構,自己就可以發展出那些觀點和理論。「就像頓悟一般。」融會貫通的張永健,猶如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求知的本領和衝勁都全面提升。

Q:國內法律學者多選擇德國或日本深造,為何選擇美國?

A:若要鑽研法律經濟學,美國是學術界的不二選擇。就讀紐約大學的時候,簡直比百家爭鳴還要百家爭鳴。各個不同理論派別的學者,彼此間會進行激烈的交鋒,經常直接點名批判,不容許你不回應。在捍衛自身觀點的過程,也完成了縝密思考、深化理論的訓練。作為一個學生,像是在看華山論劍一樣,很過癮!

在台大,張永健讓法律遇見了經濟;到了美國,他又邂逅了統計。終於,收集齊了實證研究所需要的武器,回到台灣,開始實踐他的求知之道。

什麼是「法律實證研究」?

「法律實證研究」是用社會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把抽象的法律規範,放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中來觀察、理解。透過大量的數據資料、配合統計分析,可以建立各種可預測的模型。對於法律理論的建構與驗證、或是法律制度的改革與優化,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張永健擔任中研院法律所的「法實證研究資料中心」執行長,擅長法律實證研究。巧妙結合法律、經濟、與統計等學門,讓原本較為抽象的法律研究,更加「接地氣」。 攝影/張語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20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