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如何在《武媚娘傳奇》裡活下來(上):毒藥篇

果殼網_96
・2015/03/03 ・5712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562 ・九年級

武媚娘1

文/毛球控

最近熱播的「大頭娘娘和小頭皇帝」——《武媚娘傳奇》中,湧現出不少遭下毒謀害,鮮血迸流的宮鬥犧牲品。劇中這些人的毒發時間和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這些毒藥真的存在嗎?被下毒後到底是什麼樣?不妨來八一八歷史上那些真真假假的傳奇毒物。

什麼是毒​​藥?

毒物幾乎與七千年的人類文明同壽,從一開始的天然動植物到化合物,從謀殺到治病,毒物在文明歷程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人類在毒物上花樣翻新的創造層出不窮,以至於羅馬時代所記錄的毒物已有近千種,而中國早在東周時即有將五色毒(汞,砷,皂釩或膽礬,磁石,另一種未知)用於殺伐的記錄。值得一提的是,在古漢語裡毒物並不等於「毒藥」,古代中國的毒藥既指一些針對性強,藥力剛猛的藥,也指一些口味難以忍受而有毒性的真正有毒植物。只有「飲藥」才指各類藥劑或毒化物。

早在戰國時期的典籍中雖已明確提到「藥之物恆多毒」,但通常僅將其毒性作為副作用,以「大、中、小」含混提及,直到1247年宋慈首先系統地描述多種毒物的中毒現象,後世的李時珍將40多種劇毒物刻意歸為一類,說明此時已對「毒藥」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而在歐洲,1541年隨著法醫毒理學的概念被提出,毒物被規範為化學物的特指,此外當時的醫生也認為一切物質都是毒物,沒有物質是無毒的。區分它們的唯一標準只有劑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古代的毒物,通常以金屬毒物(汞,砷,重金屬鹽類等),有毒植物(烏頭,鉤吻,毒瘴等),有毒動物(毒蛇,魚膽,蜂毒等)三類為主。作用機制包括引起器官病​​理損害的毀壞類,阻礙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神經類,以及引起血液變化的血液類毒物三種。有時是單一作用,但更多是多類型聯合作用,只不過聯合用藥不見得總是1+1>2,斷腸草和情花毒的故事雖然不靠譜,但其背後一種毒物干擾另一種毒物,使其毒性降低或失效的原理卻是真實存在的,醫學上稱為拮抗現象。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有毒植物,其他類型毒藥,請期待下篇。

中毒後「七竅流血」而亡可能嗎?

以植物來說這種可能極小,而且出血往往以口,鼻,下陰,肛門(便血)為主。事實上「七竅流血」這個詞可能最早見於元朝小說,但當時的醫學著作中,並未見此詞用於中毒症狀的描述。後世小說常用它形容中毒的慘狀,有可能源於《洗冤集錄》中:「凡服毒死者……口、眼、耳、鼻間有血出」,其實這只是一個開篇概括,並未在此處區分不同的狀況,後世讀來便以為是七竅同時流血了。

更加出名的「七竅流血」可能來自《水滸傳》。雖然它寫的是宋朝故事,但成書於明朝,諸多日常細節(比如拿銀子買東西)都是反映明朝狀況,有此描寫也並不奇怪。書中武大郎被毒殺時,潘金蓮意識到七竅流血可能暴露,所以有一個情節是把武大郎流出來的血擦掉;不過殘留的「隱隱血跡」還是成了促使武松復仇的線索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現實中的毒藥,症狀幾乎都沒這麼明顯,畢竟毒藥之所以長盛不衰,便捷廉價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中毒後機體往往呈現出某些疾病的狀態,在缺乏宋慈建立的系統驗屍觀念及技術前往往難以和真正的疾病區分,殺人於無形,十分具有隱蔽性。要都這麼嘩啦啦的流血,還怎麼玩啊?

武媚娘2
劇中本想殺害武媚娘的鄭婕妤遭人暗算誤飲了毒酒“七竅出血”中毒而死。圖片來源:電視劇截圖

 宮廷中毒之飲酒

在劇中第一個「七竅流血」掛掉的婕妤鄭婉茹,就是用鴛鴦鴆壺喝酒把自己坑死了。人們對唐人形象最生動的回憶,恐怕莫過於「李白斗酒詩百篇」,「莫使金樽空對月」的詩句了。唐制一斗酒差不多等於現代5升裝的啤酒桶,「李大仙」改名「李大桶」還比較貼切一點。

古人這麼能喝,除了腰帶質量過關,與當時的釀酒技藝也不無關係,簡單的說,古人說的「濁酒」就是現代的醪糟汁(江米甜酒)。由於古代衛生條件有限,釀造出來的酒從次到好呈綠,紅,黃,琥珀四色,口味則從酸苦到微甜。講究的闊佬會過濾,灑脫的文(窮)人,比如白居易的「黃醅綠醑迎冬熟」,指的就是未過濾的黃酒和青酒。與漢人水煮不同,唐人會放到火上燒至沸騰來殺菌,這個步驟叫燒春。這樣做出來的酒口味甜而度數低,甚至不如葡萄酒,因此李大桶等人「會須一飲三百杯」與其說在拼肝,不如說是拼膀胱。只是鄭小姐倒出來的酒是透明色,通常是最次的綠酒過濾後所接近的顏色,堂堂皇家喝這個寒磣不說,對下毒的無色無味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武媚娘3
劇中,中毒者喝的酒,在蒸餾法引入中國前,這種酒色其實是不存在的。

說完酒,再來說說這「金樽」,鴛鴦鴆壺。首先鴛鴦壺確實存在——用他的人絕對不想有個毒字在裡面。最早可能存於戰國,最晚於西漢即已有記載。由於未有實物出土,原理不詳,現代藝人在2010年利用負壓原理成功複製,只要按住握把上的氣孔即可倒出兩種不同的液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武媚娘4
劇中所用的藏有機關的鴛鴦鴆壺,撥動壺把上的機關就可以倒出有毒沒毒兩種酒了。圖片來源:電視劇截圖

至於鴆,一說為神話或已滅絕的某種古獸,一說為蛇雕(Spilornis cheela)——背頸部大而顯著的暗褐色羽毛,主要捕食蛇類,有時也會以蜥蜴、蟾蜍甚至昆蟲等為食,以及棲居於樹冠等特徵,都符合書中對鴆的描述,且在我國分佈廣泛。考慮到射鴆做毒和鴆酒的說法從古至今,從南到北都有記載,所以有可能就是它的羽毛——只不過人家根本沒有毒。此外還有一種推測,古代羽毛常用於裝飾和日常用品,既不起眼,也可以隨手扔掉避禍,所以鴆毒可能是指攜帶毒藥的方式,利用某些禽類——在唐朝可能是隨處可見的家鵝——羽毛的中空結構吸取毒液,然後浸泡在酒中使用。但這種說法缺乏考古證據支持,所以鴆可能只是致命毒的代稱罷了。

《武媚娘傳奇》中,鄭小姐暴斃後,戴青(實為戴冑)說這是來自漠北的黥毒,中者立斃。黥毒本身不可考,問題是劇中一開始說飲後三天必死,何以突然變暴斃?如果選擇無視編劇的神經大條,根據死者生前頭暈,狂躁(忽略劇情因素),口唇乾燥,面色蒼白,噴射性嘔吐(劇中為噴血)等症狀,最有可能的候補毒物就是金粟蘭科的及已(Chloranthus serratus)及其同科同屬的部分其他植物。

武媚娘5
及已,多年生草本,生長於陰濕樹林中,分佈江蘇、安徽、湖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圖片來源:wildplantsshimane.jp

及已一般做外用藥,用於跌打損傷的治療,在唐朝的《新修本草》(中國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藥學專著,《武》劇中吃蟹死了那位李淳風也參與了編纂)中首次記載其毒性,一般通過大劑量或多次服用,及骨折等開放性創口大量外敷中毒。有記載服下8小時左右發作,也有用根部榨汁混黃酒吞服後立即發作的案例,但通常在吞服或外敷後2天左右死亡,較符合劇中描述,而且榨汁混入原本應是綠色,偏酸苦口味的「清酒」中也不易察覺。及已的靶器官為肝臟,吞服後會引起黃疸,對肝腎造成嚴重損害的同時也會對胃部造成強烈刺激,死後屍檢可見重度中毒性肝壞死,皮膚及器官會廣泛出血,在這種情況下別說七竅,用宋慈所說「百竅潰血」才比較恰當。

劇中也有拍到死者青紫色的指甲,這一症狀現在幾乎已經和吐血一樣成了中毒死的標配,宋慈也說「手​​足指甲俱青黯」。實際上發紫可能是中毒,但中毒不見得都會發紫。窒息,去氧血紅蛋白增多,化合物中毒等都有可能造成紫紺。在有毒植物的多個大類中,以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為主的常造成此類現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武媚娘6
劇中中毒者發紺的指甲,實際上應該是整個甲床變紫才對。圖片來源:電視劇截圖

不過,這種中毒導致的指甲紫紺應該是整個甲床都變紫才對,至於劇中為何只讓中毒者的指甲根部變紫,不知道是不是編劇受到指甲的月牙跟健康有關這種錯誤觀點的影響。

以大名鼎鼎的鉤吻(Gelsemium elegans )為例,其鉤吻鹼子直接作用於延腦的呼吸中樞,迷走神經系統,並對運動中樞有抑製作用。中毒者首先感到消化道劇烈灼痛(斷腸草之名來源於此,人們把可以導致這種「斷腸」症狀的都叫做斷腸草,而鉤吻則是通常所說的斷腸草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然後為四肢麻木,言語不清,視物模糊,最後階段心律不齊,呼吸困難,肌肉震顫,痙攣,角弓反張(脊柱強直,類似於馬錢子中毒症狀),通常在8小時內因呼吸衰竭死亡。屍檢可見結膜點狀出血,口唇,指甲青紫等窒息死亡的常見體徵。

武媚娘7
鉤吻,又名胡蔓藤。但目前各地計有近16種不同的有毒植物都稱為鉤吻,故各種解毒偏方不可輕信。圖片來源:chemfaces.com

不得不說的是作為常見的致命大毒草,長相如金銀花一般的鉤吻是真正需要提防的植物,一方面由於其在消腫止痛,治療風濕和頭癬等方面的功效在古代廣泛使用,中招概率較大,而且它與金銀花相像,即使在現代也常被誤採做涼茶用。此外由於其全株有毒,即使喝了含有鉤吻花粉的蜂蜜也有可能躺槍。

宮廷中毒之飲食

在談吃的前,先說說劇中被一刀捅死的馬(獅子驄)吧。劇中說在馬的飼料裡混上曼陀羅和蝕心草,馬就會變得性情暴躁,而一旦見到血便會發狂。茄科植物(曼陀羅屬Datura ,顛茄Atropa belladonna ,莨菪等)含有莨菪鹼,東莨菪鹼及少量阿托品,他們與現代合成的其他阿托品類製劑類似,的確對呼吸,血管等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醫學上也被用於有機磷中毒治療。作為情花毒和斷腸草故事的真正原型,這類植物中毒後早期的興奮,心動過速,很快會轉為幻聽幻視,精神錯亂,躁狂,然後變為抑鬱,甚至昏迷,最後因心力衰竭或窒息死亡。假如這匹馬不是吸血鬼,那麼全程都不需要血腥味來攙和這馬可能也會精神狂躁。劇中武媚娘一刀捅死獅子驄的劇情確實看起來很兇殘,事實上曼陀羅從被發現之後就是著名的藥用植物,部分史料認為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即為曼陀羅,它在現代醫學領域依然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武媚娘8
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圖片來源:erowid.org

從先秦兩漢再到唐,牛是重要的農業資源,因此殺牛者一般輕則徭役重則殺頭。在唐朝雖刑罰較輕甚至可能免罰,但除非是邊遠城市,否則人們幾乎是很難吃到牛肉的。在唐朝,人們主要吃的是羊,禽類,其次是豬,和各種野味。這就給投毒提供了便利。第一自然是因為羊肉強烈的羶氣,必須要以佐料處理,第二是因為沒有冰箱,常用的保存方式是醃肉,也需要大量佐料。當時的烹飪手段以煮和燒(炙)為主,而煮肉最常用到的佐料就是我國特產八角茴香科八角屬的八角(Illicium verum),當然,八角是無辜的,有問題的是它的一些親戚,它們常因和八角長得相似而混淆使人中毒。一般在食用後一天內出現症狀,重者上腹部灼痛,劇烈頭痛,噴射狀嘔吐並常伴有微量吐血,此外根據嚴重程度還伴有癲癇樣驚厥,最終通體高熱,呼吸衰竭而死。

而作為禽類完美配菜的各類蘑菇就更不用說了,目前中國有300多種可食用菌,80多種有毒菌,數十種致命菌,發作類型中,最常見也最嚴重的就是肝腎毀壞類。食用後一般在24小時內發病,最先出現的是持續2天左右的腸胃炎,包括腹痛腹瀉等。之後根據毒性大小有的會立即死去,有的會忽然看起來沒事了。其實此刻內臟,尤其肝部損害已經開始,最終要嘛器官衰竭壞死,要嘛一命嗚呼。假如穿越到了唐朝又喜歡瞎吃蘑菇,然後出現腸胃炎的症狀,宋慈的建議是馬上吞糞水催吐,我的建議是如果沒別的道具,就照做吧……

要說這些不安全的話還能吃什麼呢,水產海鮮怎麼樣?除了現代能吃到的海貨河鮮當時也應有盡有外,喜歡吃魚生的人應該也會很開心,因為所謂日式生魚片和刺身的祖宗就是唐朝的魚鱠——鮮活的河魚或海魚被片為極細的絲或片,謂之切鱠。蔥薑辣醋皆可蘸,比起多撒兩下鹽都可能被傲嬌大廚喝斥吃法不對的日式料理實在是過癮多了。

但比起生魚肉的寄生蟲問題,有一種嚴格來講並不算「中毒」的過敏反應才是這裡要說的,對普通人無害的劑量或物質,對過敏者來說就是致命的「毒藥」,常見的如青黴素過敏,蜜蜂過敏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武》劇中吃蟹憋死那位就屬於這一類,但劇中說他「喉頭腫脹而死」不太妥當,因為確切的死法是支氣管黏膜水腫以及伴隨發生的支氣管痙攣,導致呼吸困難,最後窒息而亡。這類非外力窒息死亡的個體,窒息徵像不明顯,也不會有劇中所說明顯的頸部腫脹,如果死亡迅速,甚至唇,指甲青紫,球瞼結膜的瘀點性出血等徵像也不會出現,在古代檢查不出死因也很正常,換做現代也要通過內部器官的水腫,淤血等進行判定。劇中沒說他這是「過敏」倒是值得稱道,因為直到公元9世紀才在波斯誕生了過敏(當時稱為隨特定植物出現的季節病)的概念和研究,而在兩個世紀前沒有宋慈的大唐,即便有對此類現象的記載,這倒霉孩子多半也會被解釋為因洩露天機觸怒神靈而死的——歷史上確有這麼一位精通天文,曆法,氣象學的李淳風,《新唐書》中也記載了其呈於太宗「唐中弱,有女武代之」的占卜,只不過人家一直活到下任皇帝去世前不久才壽終正寢。

武媚娘9
劇中李淳風因食用混有蟹肉的食物而死亡,外表看不出任何異常,導致太醫也無法判斷其死因。圖片來源:電視劇截圖

宮鬥中這些真真假假的有毒植物就暫且說到這,還有哪些后宮妃嬪常用的害人技倆呢?且聽下回分解。

PS:把本文作為下毒指南是不對的!

參考文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中國植物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2.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3. 洗冤集錄,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4. 新修本草,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版(1985年10月)
  5. 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第1版(2006年2月1日)
  6. 三至十四世紀中國的權衡度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2008年4月1日)
  7. 唐代衣食住行(插圖珍藏本),中華書局; 第1版(2013年4月1日)
  8. 唐律疏議,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版(2013年12月)
  9. 唐代飲食,齊魯書社;第一版(2003)
  10. Criminal Poisoning: Investigational Guide for Law Enforcement, Toxicologists, Forensic Sc​​ientists, and Attorneys. USA: Humana Press; 2000.
  11. Casarett & Doull’s Toxicology: The Basic Sc​​ience of Poisons,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8 edition (June 19, 2013)
  12. Principles of Forensic Toxicology,AACC Press; 4th edition (July 1, 2013)
  13. History of Allergy (Chemical Immunology and Allergy, Vol. 100) S.Karger; 1 edition (May 27, 2014)

本文轉載自果殼網

下篇在這:如何在《武媚娘傳奇》裡活下來(下):動物毒素和墮胎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果殼網_96
108 篇文章 ・ 9 位粉絲
果殼傳媒是一家致力於面向公眾倡導科技理念、傳播科技內容的企業。2010年11月,公司推出果殼網(Guokr.com) 。在創始人兼CEO姬十三帶領的專業團隊努力下,果殼傳媒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科技傳媒機構,還致力於為企業量身打造面向公眾的科技品牌傳播方案。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氰化物的黑暗面:從間諜小說到戰爭罪行的恐怖故事——《毒藥的滋味》
PanSci_96
・2024/09/08 ・331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出名的毒藥

氰化物(Cyanide)是最惡名昭彰的毒藥之一,以其殺人於瞬間的特色享譽各大間諜小說和謀殺謎團。推理女王克莉絲蒂非常清楚氰化物的效果,用這種毒藥殺死了十八個角色,甚至還將她七十五部小說的其中之一直接命名為《閃閃發光的氰化物》(Sparkling Cyanide,台版譯名為《魂縈舊恨》)。偵探小說家瑞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在他最著名的《大眠》(The Big Sleep)一書中用加了氰化物的威士忌賜死一名線人。

內佛.舒特(Nevil Shute)的小說《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On the Beach)描述毀滅性的核戰後的澳洲生活,而在故事中,澳洲政府分發了氰化物膠囊給民眾,讓他們可以快速輕鬆地自殺,不需面對逼近澳洲的放射性落塵雲帶來的緩慢、痛苦的死亡。

同樣的,間諜小說中的秘密情報員經常也會拿到氰化物讓他們在被抓時使用。甚至連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筆下的○○七情報員龐德以及其他情報員也都有氰化物膠囊;不過不出所料,龐德會把它扔掉。

在現實生活中使用氰化物進行謀殺或自殺的案件同樣令人著迷和驚駭。氰化物是史上一些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中使用的兇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氰化氫製作的毒氣是所謂的「最終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在奧斯威辛(Auschwitz-Birkenau)和馬伊達內克(Majdanek)的死亡集中營毒殺了數千名囚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德國戰敗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時,含有氰化鉀的玻璃膠囊是納粹高層首選的自殺方法,包括可怕的納粹黨衛軍(Schutzstaffel,SS)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和德國空軍最高將領赫爾曼.戈林(Hermann Göring)都人手一顆。在目睹妻子伊娃.布勞恩(Eva Braun)用氰化物自殺後,希特勒也吞下氰化物並開槍自殺,終結了他第三帝國的夢想。

較近期的例子出現在一九七○年代初的舊金山。魅力十足的邪教領袖吉姆.瓊斯 (Jim Jones)吸收了大量追隨者,在加州的紅木谷(Redwood Valley)建立聖殿,開始宣揚自己是甘地、耶穌、佛陀和列寧轉世。

氰化物以其迅速致命的特性在文學中廣為人知,克莉絲蒂和錢德勒都曾使用它。圖/envato

到了一九七○年代中期,瓊斯已經說服了數百人,其中許多人還攜家帶眷,一起和他搬到南美洲蓋亞那當地與他同名的瓊斯鎮,加入「人民聖殿」(People’s Temple)這個新烏托邦。一九七八年,關於瓊斯鎮聖殿侵犯人權和採取嚴刑峻罰的憂心言論開始浮上檯面。同年十一月,國會議員里歐.萊恩(Leo Ryan)與其他美國官員和記者一起前往蓋亞那調查這些指控。

瓊斯起初對前來這座聚落的代表團表達歡迎之意,還在瓊斯鎮的中央涼亭為他們舉辦歡迎會,但接著萊恩突然遭到一名持刀的聖殿士兵襲擊,身上多處受傷。負傷的他依舊成功與代表團其他成員一起逃到瓊斯鎮附近的一座小機場,眾人分別登上兩架飛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他們才登機幾秒,槍手便迅速趕到,殺死了萊恩和其他四人。當天稍晚,瓊斯召集了瓊斯鎮的九百一十三位居民,其中包括三○四名兒童,命令他們進行他所謂的「革命行動」。所有人都拿到了一杯加了氰化物的葡萄口味酷愛(Kool-Aid,沖泡式飲料粉末),父母把飲料拿給孩子們喝,護理師用注射器將致命的混合物滴入嬰兒的嘴裡。最後共有九○九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是兒童。時至今日,「喝酷愛」這句話依然常在美國被用來形容「個人或團體對某種思想或個人表現出絕對服從或忠誠」。

飲食中的氰化物

儘管氰化物有明顯的致命特性,但含有氰化物的食物種類多得驚人,包括杏仁、皇帝豆、大豆、菠菜和竹筍。桃子、櫻桃、蘋果和苦杏仁等李屬植物(Prunus)的種子或果核都含有氰化物。食用少量氰化物不會對健康造成風險;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都偶爾會吞下蘋果種子,但沒有任何不良影響。這是因為人體有一種處理飲食中少量氰化物的機制。人體內幾乎每個細胞都含有羅丹酶(Rhodanese)這種酵素,能將氰化物轉化為硫氰酸鹽來迅速解毒。

硫氰酸鹽是一種無害的化學物質,可以安全地被腎臟過濾並釋放到尿液中。人體每二十四小時可以處理約一克的氰化物。只有當身體無法負荷突然間湧入的大量氰化物時——特別是以殺人為目的——才會出現問題。

大多數兇手會用結晶的氫化鈉或氰化鉀下毒。雖然兩者都很易溶於液體,但氰化鉀的溶解度是氰化鈉的十倍。即便如此,只要在一杯咖啡或一杯葡萄酒中少量溶解兩者之一都足以致命;所需的份量極少,就代表它不會產生讓受害者有所警覺的氣味或味道。結晶氰化物進入人體後會與胃酸接觸,氰化鈉或氰化鉀會轉變成氫氰酸,造成嚴重的化學灼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受害者胃部出現腐蝕性灼傷,但食道沒有灼傷,就代表受害者並非喝下任何腐蝕性物質,死因是在胃中產生的——這是氰化物中毒的關鍵指標。固體或溶解的氰化物晶體遇到胃酸後也會形成氣體氰化氫,接著被吸收進入血液,輸送到全身。本質上而言,受害者最終是同時被固體、液體和氣體氰化物殺死的。

結晶氰化物與胃酸接觸後,氰化鈉或氰化鉀會轉變成氫氰酸,造成受害者胃部出現化學灼傷。圖/envato

氰化物的致死原理

無論遭謀殺的受害者是吸入氰化物氣體還是吞下溶解在飲料中的氰化鈉或氰化鉀,氰化物的致死方式都完全相同。一旦進入體內,氰化物就會黏附在紅血球中的血紅素(hemoglobin)上,跟著血液迅速散播到全身。然而氰化物與血紅素的結合度很差,引起破壞的方式也不是透過影響血液,而是脫離血紅素進入人體細胞,破壞細胞製造生存所需能量的能力。

粒線體(mitochondria)位於我們每個細胞的深處,具有小型的棒狀結構,是身體裡的迷你發電廠,會產生化學能量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這是維持人類活著的能量。每個細胞通常有一百到兩百個粒線體,具體數量取決於細胞需要多少能量。舉例來說,肝臟細胞需要相當大量的能量,因此每個肝臟細胞會有超過兩千個粒線體;而紅血球大致上只是裝著血紅素的袋子,能量需求非常低,所以沒有任何粒線體。然而儘管 ATP 是為身體各方面的功能提供能量的重要角色,但身體能夠儲存起來的 ATP 相當有限。

本質上而言,粒線體執行的功能與樹木的葉子恰恰相反。植物的葉子會利用陽光中的能量,將水和二氧化碳結合在一起來產生葡萄糖;動物細胞中的粒線體則會與我們吸入的氧氣作用,分解食物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 ATP 形式的能量。基本上,人類和所有動物都是透過這種迂迴的方式利用來自太陽的能量。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埋在粒線體膜內襯當中的是一連串的蛋白質,它們構成所謂的電子傳遞鏈(electron transport chain)。我們呼吸的氧氣正是在這裡被確實用於製造 ATP。傳遞鏈中有一個蛋白質成分稱為「細胞色素 C」(cytochrome C),鐵原子靜靜位於細胞色素 C 的核心,是它發揮功能的關鍵。

氰化物的致死性在於它能夠與細胞色素 C 中心的鐵原子緊密結合,使整個蛋白質死亡。一旦失去活性,細胞色素 C 就不能在傳遞鏈的最後一步利用氧氣,導致 ATP 的整個生產過程中斷。

因為細胞運作強烈依賴 ATP 的持續供應,所以人體一旦發生氰化物中毒,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臟的細胞都會立即受到影響。當中樞神經系統關閉,受害者會開始感到頭痛和噁心,然後失去知覺,慢慢進入深度昏迷;接著大腦會進一步失去 ATP 能量供應,直到最終耗盡所有 ATP,不可避免地造成腦死;隨著心臟中的 ATP 逐漸減少,心跳會減慢並變得不穩定,脈搏也會微弱到無法察覺,最終使心臟完全停止跳動。

儘管名字聽起來很相似,但發紺(cyanosis,也稱「紫紺」)症狀與氰化物中毒無關。發紺指的是與減氧血相關的藍色,也是靜脈血液呈藍色的原因。相反的,由於與氰化物結合的細胞色素 C 不能再使用氧氣,血液中的血紅素反而會一直保持充氧狀態,4 因此氰化物中毒的症狀之一就是皮膚因為鮮紅色的充氧血而顯得紅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2024 年 7 月,方舟文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PanSci_96
1256 篇文章 ・ 2383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