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9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7年 重設

・2017/12/24
此篇文章從事件主角「三聚氰胺」的身份開始說起,觸及如何及為何被加入食品、臺灣與國際的檢驗標準,最後則是如何降低暴露在三聚氰胺的環境,自身做起,吃得安心。
・2017/12/24
身在地震頻繁的臺灣,相信在地震後若常關心報導,便不陌生「前震」、「主震」、「餘震」等名詞,但這些這些名詞看似熟悉,卻不代表理解這些詞的意涵的用法,因此看到誤用的情況後,忍不住再寫一篇說明白!
・2017/12/23
當有些人喊著 AI 會殺人,有些人搶先用 AI 來做聰明的事,甚至是救人一命!本文取自中央研究院「機器學習月」與「人工智慧跨域領袖營」活動內容,聊聊各領域最新的 AI 發展與應用。
・2017/12/23
「木刻是減法,泥塑是加法,積木可以加減乘除!」– 吳寬瀛 積木是空間體操,雙手與大腦合力思考,掙脫被紙筆測驗困住的平面。以兒時熱愛的積木為素材,吳寬瀛老師在指間進行空間的四則運算,讓抽象深奧的數學化為具體可見的雕塑,排列組合出幾何造型的無限可能。
・2017/12/22
去年,印度科學與環境中心發布了一項調查:在德里市面上買來的 38 種麵粉產品中,發現高達 84% 的品牌殘留溴酸鉀或碘酸鉀。究竟溴酸鉀是什麼?它有什麼功能,又為什麼要加入麵團裡面呢?
・2017/12/22
談到狗狗的行為教育,你會想到什麼呢?「握手!」「坐下!」「Give me Five!」服從每一個指令?其實,狗狗從來就聽不懂你每一句話,牠很可能在某個時刻恰巧做了你要牠做的事,並從中連結好的感受,才讓你覺得牠聽懂了。 「動物沒有語言,只有行為。」人類只能透過行為模式與狗狗溝通。簡單來說,你不可能教牠說話寫字,但可以從既定語言、獎勵等訓練,讓牠理解你要牠做的事,建立人與狗愉快的生活方式。
・2017/12/21
為找出原力的祕密,我們討論了目前已知的四種基礎交互作用(電磁力、弱力、強力和重力),以及它們的基本原理。很可惜地,當中並沒有原力。不過,在這四種基礎交互作用中,有沒有可能存在著與原力性質類似的力呢?
・2017/12/21
關於生命如何起源的問題,本質上有兩類不同的意見。第一類意見認為,生命由一個或者幾個超自然的力量所創造。另一類意見是生命起源於非生命的物質,這種起源是可以用自然的定律解釋。 如果要仔細考量,那麼除此之外還有第三類意見, 就是生命古以有之,根本不存在起源的問題。
・2017/12/20
富馬酸二甲酯是什麼?簡單來說,它由兩個「羥基」經酯化變成「甲氧基」,可以做為除黴劑使用,然而它具有肝毒性,且會傷害免疫系統以及消化系統。
・2017/12/20
美國動物行為學家海豚對夥伴的特色哨聲有令人驚奇的記憶能力,移地而居的海豚聽到人工播放過去曾一起生活的海豚哨聲時會變得活躍,還會發出聲音回應,甚至能認出二十年前的老朋友。研究者愈來愈傾向將有特色的哨聲視為「名字」。哨聲不僅能讓個體標識自己,有時還會被模仿。海豚能藉由發出同伴的特色哨聲呼喚牠們,就像喊牠們的名字,也如同渡鴉若啞用自己的名字叫喚主人勞倫茲。海豚有時也會模仿同伴叫聲中的特徵來吸引對方的注意。為研究的動物命名曾經是科學家非常忌諱的事,現在我們知道動物會以名字呼喚彼此似乎更顯諷刺。當今西和他的追隨者進行類似研究時,他們遭到嘲笑,就像當珍.古德給她的黑猩猩命名受到的遭遇一樣。這些視命名為禁忌的人認為使用名字的行為會將研究對象擬人化,科學家必須保持距離與客觀,並且永遠不能忘記只有人類才有名字。在這方面,許多動物的確比我們開明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