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12/24
身在地震頻繁的臺灣,相信在地震後若常關心報導,便不陌生「前震」、「主震」、「餘震」等名詞,但這些這些名詞看似熟悉,卻不代表理解這些詞的意涵的用法,因此看到誤用的情況後,忍不住再寫一篇說明白!
・2017/06/30
或許地震矩規模有它「先進」的地方,但並不代表芮氏規模就「不好」,畢竟芮克特和古騰堡將地震的能量計算回歸地震波形,並用對數的方式做處理表示,已經是一個劃時代的做法。而金森博雄教授再進一步的量化方式,讓我們更了解地震發生過程和能量釋放的方式,又讓地震科學再更上一層樓。現在仍主要使用芮氏規模,它們至今還能相輔相成看出慢地震的發生,所以也不用比個高下,對於人類社會有幫助的,都是好單位!
・2017/06/30
在地震規模問世以前,已經有「震度」可以用來描述地震,如果可以用個統一的震度階畫成等震度圖,那麼其實某程度就能用來「比大小」,但代誌絕對沒有這麼簡單!早期的震度估計並不是直接用地震紀錄來估算,而是藉人對搖晃的感受、房屋受損程度等定性的描述,這種方式連「誤差」都不知道怎麼給了!因此,將震度作為科學方法估算地震「大小」是非常困難的。
・2013/03/03
自1901至2006年,台灣地區共有97次災情較嚴重的地震災害,如果不論災情,台灣位於板塊交界帶,大小地震是家常便飯,在台灣人心中,或許頻繁的地震就像「黃鼠狼拜年」令人畏懼。郭鎧紋博士是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從台大地質系求學到多年的地震研究工作,經驗豐富的他由淺入深地介紹地震原理和近代趨勢,也探討多年觀察下來的有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