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9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2021/06/30
和平號停泊紐約的第二天(六月八日),主要行程是參觀自由女神像。昨天進港時已看到自由女神像了,她是進港時必然看到的地標。一八六五年法國以拉沃拉葉為首的一批知識份子,有感於國內的政治氣氛,提議贈送一份象徵自由精神的禮物給美國,作為美國建國一百年的賀禮。此時美國剛結束內戰,黑奴得到解放,贈送象徵自由的禮物可謂適得其時。
・2021/06/30
高端腸病毒 71 型疫苗之三期試驗,於 2021/06/20 解盲,保護力約 96.8%。未來可望保護台灣兒童免於腸病毒威脅;更重要的是,在腸病毒 71 型疫苗的領域,「免疫橋接理論」應該是真的。
・2021/06/30
三級警戒出不了門在家快悶壞,但更悶的卻是看到長輩群組中快速流竄的荒謬假資訊,想讓長輩「迷途知返」,苦口婆心的下場卻造成家庭革命,到底問題出在哪?
・2021/07/01
在少子化的台灣,每個孩子都是寶,父母親殷切期盼孩子出世,更希望孩子能健康長大,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找出隱藏的家族疾病,更了解家族病史,為高風險寶寶提早做預防與照護準備。
・2021/07/01
每到夏天體育課結束後,教室總會瀰漫一股可怕的汗臭味,是否曾經覺得聞著臭味,接下來的英文課都無法專心呢?根據研究,環境氣味與記憶力和學習效果真的有關聯。
・2021/07/01
我們都不喜歡被欺騙,因為被騙除了心理上覺得受傷外,時常會伴隨著一些利益損失。個人被騙還算小事,一旦欺騙的狀況普遍在社會中出現,就會嚴重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因此人類社會發展出不少辨識與對抗欺騙者的手段,當然這個過程中,騙子也不斷發展出各種應對方法。但除了人類,動物之間也會為了自身利益進行欺騙。那牠們是如何對抗欺騙呢?
・2021/07/01
COVID-19 爆發之後,已經確定知道飛沫、直接接觸與空氣感染,為其主要的傳播方式。然而,疫情是否有可能藉由食品擴散,仍然是某些人提出可能的隱憂。 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 簡稱 PHE)於 2021 年 3 月發表報告,回顧 6 篇來自美國及德國的研究與報告,探討食品加工鏈內 COVID-19 傳播。
・2021/07/02
最近施打 COVID-19 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新聞頻傳,讓許多民眾對疫苗施打產生不小疑慮。 基於施打疫苗確實有防止疾病蔓延、促進公共衛生的必要性,但且普天之下確實也沒有 100% 安全的疫苗,所以傳染病防治法第 30 條就設有「預防接種救濟補償」制度,讓民眾在因施打疫苗發生副作用的時候,可以請求金錢補償。
・2021/07/02
從某個角度上看,「創世」始終是令人類著迷且深深追尋的起源,然而恰是在這個時代,讓我們看見了屬於「神話」範疇的「創世」詮釋,讓位於以「科技」為想像基礎的新詮釋。科學和科技,似乎正逐漸取代自然的演化論,「生命」的起源在「神創論」退位的一個半世紀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人創論」,並逐漸地取代了「自然」。
・2021/07/02
來到台灣中部海岸地區,泥潭地上除了招潮蟹與彈塗魚的蹤跡,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一群有著比例修長的脚和鳥喙、勤懇地捕食泥灘中小動物的鷸鴴鳥類。它們活潑的身影,是豐富生態多樣性的象徵,但目前彰化泥灘地卻面臨各種人爲發展、紅樹林過度生長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