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4/04/05
精準醫療的發展,在肺癌治療發揮良好的成效。 即使診斷了晚期肺腺癌,只要選用正確的藥物,病情也能很好的控制。
・2022/12/22
具有明顯乳癌、卵巢癌家族史者,可評估是否應進行 BRCA 基因檢測。若帶有 BRCA1/2 基因突變,請務必定期接受篩檢,才能發現早期乳癌,及時治療。
・2021/07/01
在少子化的台灣,每個孩子都是寶,父母親殷切期盼孩子出世,更希望孩子能健康長大,透過基因檢測可以找出隱藏的家族疾病,更了解家族病史,為高風險寶寶提早做預防與照護準備。
・2021/03/14
社群平台透過演算法推播觀眾感興趣的內容,廠商也在此時吸引顧客,但像麩質過敏、乳糖不耐症就不會顯示在社群上,造成許多無效的推播,但如果透過 DNA 剖析,廣告就能更精準的傳遞給需要的客群。
・2021/03/11
同樣都是面對米其林三星的美食,是像吃夜市平價牛排一樣狼吞虎嚥,還是細細品嘗出每一口細微的差異?其實吃不出來差別只是因為缺少了美食基因。
・2020/07/22
肺癌長久以來都是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肺癌在20-30年前左右的時候,治療的方法就只有一種,就是化學治療。但是在近年來,大約十多年左右的發展,我們看到了重要的進展,就是很多肺癌的標靶基因被發現出來,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標靶基因的發現,去為病患選擇不同的標靶藥物,提供了患者在化學治療之外,很重要的選擇。
・2018/08/03
過去幾十年來,從能抵抗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到不須動刀就能檢查患者體內的影像技術,醫學已為不少棘手病症提供了出色的解決之道。雖然我們難以預測接下來的醫學發展,但科學近來已為醫療的未來開啟了不少振奮人心的可能性。
・2017/11/16
尤嘯華常跟學生說:「左手掌握分子,右手掌握奈米,就可以做很多事!」生物電子技術不只存在於《攻殼機動隊》的草薙素子、《海賊王》的佛朗基體內,現今許多醫療發展,也在研究如何將電子元件植入生物體內,藉此了解神經退化疾病,或是篩選、純化癌細胞等等。 在中研院化學所尤嘯華副研究員的實驗室中,藉由模仿生物體結構,設計不同的有機導電高分子化合物。目前已合成許多仿生材料,將能因應不同領域的需求,開發出各種生物電子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