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奧祕
2195 篇文章・ 4712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3/07/14
陳律佑是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員,長期致力於端粒研究,並在該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此外,他也與臨床醫療機構合作,為兒童癌症治療制定一系列計畫。然而,即使是像陳律佑這樣的研究人才,也不是在一開始就確定自己想要投入的領域,他在學生時期經歷了一段自我探索的過程。他是怎樣一步步走進端粒研究?又是什麼機緣,促成學術研究與臨床醫療合作?請跟著中研院研之有物專訪一起看看。
・2023/07/03
這三年來人類對抗新冠肺炎的防疫戰絕對是科學史上的重大突破,防疫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出現突破性的成長。然而,不只人類通過合作對抗病原體,許多社會性的生物也會合作對抗病原。
・2023/07/01
庖丁神乎其技的刀法, 與心理學家在 1975 年提出的心流理論(Flow)不謀而合。而早在心理學家提出心流狀態理論前,我們生活中早已有相似的用語說明這種狀態,英文俗稱 in the zone 。
・2023/06/28
假設電腦可以儲存記憶資料、模擬你的身體,只要將自己上傳到電腦中,就可以永遠活著了嗎?
・2023/06/27
人類優越的認知功能,是我們與我們的靈長類親戚最大的差別。我們的視覺和聽覺能力與猴子相似,但只有人類可以理解、創造並使用抽象的事物。
・2023/06/26
假定智慧生命都擁有溝通、發明器物的能力。那麼,有沒有一個指標能告訴我們,一個「文明」究竟能多發達?
・2023/06/23
「適者生存」竟然不是由達爾文提出的?「適者生存」這個論述又有哪些問題?實際上,「適者生存」不但不是達爾文一開始提出的概念,也過度簡化、誤導演化的意義、放大了爭鬥的意味,這種過度強調「強」、「弱」的論述,也催生出了惡名昭彰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2023/06/20
筆者希望的是更多動物保護意識的喚起,進而化為行動,讓住在臺灣的這些動物大使有更為人道的對待——不論是住在裡頭,還是基於野性呼喚偶爾的外出放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