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專欄
5083 篇文章・
4 位粉絲
PanSci
・2013/03/04
從從(唐從聖)今天不是李熬、陳水匾、鄭近一、邱議仁、林侑嘉或者李炳輝,他和我們一樣是面對氣候變遷的公民。由國內動畫公司聖工坊製作、從從主持的科學系列節目《氣候變遷下的抉擇》,將在民視無線台開播。
馥林文化
・2013/03/04
由臺灣大學BioRoLa實驗室製作的輪足複合機器人(Quattroped)與六足仿生機器人(miniRHex),以獨特的運動方式來適應各種地形,提供了不同於以往的觀點,讓大家對機器人有更多樣化的想像。本篇將為各位更詳細的介紹這兩臺頗具特色的機器人。
營養共筆
・2013/03/03
儘管這個研究發現這些人裡面飲食抗氧化物高的人並沒有發現失智症與中風風險降低的關聯,但在其他人群的類似研究卻有不同的結果。舉例來說,有個以年老的義大利人為對象的研究就發現從飲食中攝取較多的抗氧化物能降低中風的風險。
Whyjay
・2013/03/01
從地形上判斷,澎湖群島看起來像極了隕石坑,而聯合報在也2005年引用了這個說法。如澎湖群島真的是隕石坑,那麼它在地球上也可算是屈指可數!但很抱歉的,地球上的其他大隕石坑,除了具有地形證據外,都還會有其他物理資料的佐證。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應該就是所謂「重力異常」的分布情形了!
Yu-Wei Lin
・2013/03/01
最近發表在《BMC Biology》期刊中的研究指出,這些發光的小動物具有10個一組的蛋白質來產生光芒。即使櫛水母沒有眼睛,牠們擁有另一種叫「視蛋白(opsins)」的感光蛋白質,但目前仍不知道視蛋白在這些動物中有哪些功能,且這組基因組也是首度在發光生物中完成定序。
活躍星系核
・2013/02/28
科學家們目前正面臨一個兩難的情況,究竟是要讓數據自己說話亦或自己挺身為其發聲?這是個很難選邊站的問題,畢竟一般人沒辦法理解那些令人眼花撩亂的數據資料,因此科學家必須將他們的研究結果簡化,以更容易為人接受的方式呈現,然而這些簡化後的結果卻往往造成一些程度上的誤解。究竟解釋一項科學研究能否達到精確卻不晦澀的程度呢?再者,科學家在說明其實驗結果時往往不經意的誇飾了其重要性,那麼這件事情的底限又在哪裡呢?
臺北天文館
・2013/02/27
乍看之下像是《魔戒》影片中「索倫之眼」的天體,是編號為ESO 456-67的行星狀星雲(planetary nebula,PN),位在人馬座方向,距離地球約10,000光年。雖然叫做「行星狀星雲」,不過它們與行星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在百年前的早期望遠鏡中,與行星一樣看起來似如盤面狀,因而得名。
臺北天文館
・2013/02/27
經歷俄羅斯Chelyabinsk事件後,雖然已經瞭解是太空的大石頭掉落地球引起的,不過許多人可能都被一堆隕石、流星、小行星等名詞搞混了,到底該怎麼叫它們呢?事實上,該怎麼叫,要看這顆大石頭的組成成分,和它位在哪裡而定。
馥林文化
・2013/02/26
Android 手機上的感測器種類相當繁多,但一般來說都會有以下三種:加速度感測器、姿態感測器與定位感測器。2013 年1 月號我們介紹了如何藉由手機的傾斜程度來控制機器人的動作,就是使用姿態感測器的X、Y軸資訊來共同決定樂高機器人的左右馬達電力。
科學松鼠會
・2013/02/26
「為什麼我的老婆or女友每個月總有幾天看我不順眼?」這並不僅是這些男人的敏感作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一個月的某幾天中,女性確實容易對自己的另一半吹毛求疵。看到了一些關鍵詞的你想必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怪罪了大姨媽了吧?
[DEBUG] 14:38:34:929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807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ERROR] 14:38:35:253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14:38:35:254 [
"executeGtm error:",
{}
]
[LOG] 14:38:35:336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WARN] 14:38:35:376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