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4年 重設

・2014/12/30
本刊2014年9月號中詳盡記載了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的團隊構成與發展過程,本回「火箭篇」更進一步,詳細介紹今年3月份成功發射的HTTP-3S !
・2014/12/24
2014年這系列由《自然》雜誌挑選出來的年度圖片,上至太空下至深海,有自然災害也有科技奇蹟,這些經典影像要歸功於科學家及攝影師的鍥而不捨。
0
0
・2014/12/24
筆者想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有些環境因素(如空污、全氟烷化合物等)與ASD相關,但是未經研究證實的言論(如2014/12/23的水果日報),既不值得相信,更不需要為了它而恐慌!
・2014/12/22
在近期所舉辦一系列的「全國能源會議」中,筆者注意到了一段堪稱歷來類似會議中最詭異的紛爭對話XD,有與會者針對核災發生的機率,提出了「百萬爐年才會發生一次」,以及「台灣的核災機率高達24%」的極端相悖論點。筆者認為,若能釐清這些數值的計算方式或來源,探討其機率計算的意義與應用,將有助在這相當容易擦槍走火的核能議題中,有更精確與紮實的討論。
・2014/12/20
Z編就服侍一隻橘子貓國王,而且還真沒遇過女生橘子貓。為什麼橘子貓都是男生?要回答這問題,就得來了解一下貓咪的毛色遺傳。
・2014/12/17
就在不久之前,好奇號在火星上面發現了沈積岩,證明了火星曾經有水存在。要維持生命,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溶劑」,既然水這麼重要,那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咧?
・2014/12/16
在動物的世界裡所有的雄性生殖器的相同之處就是,想盡各種方式使精子進入卵子並結合產生小寶寶。然而,演化為雄性生殖器選擇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創新設計,從可拆卸式的性器官到尖頭前端設計,還有你意想不到的交配內幕,一起來認識這些英勇戰士們的「武器」吧!
0
1
・2014/12/15
在地質學當中,尋找「活動斷層」是重要的研究主題,其目的就是要掌握最有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方究竟在哪裡。陳文山教授指出,臺灣目前已得知的活動斷層有33條,但實際總數可能高達50至70條,而且目前能掌握活動週期的活動斷層,僅有池上、瑞穗、車籠埔等3條。人們能否確切知道活動斷層的位置,事關重大,但目前資訊仍相當有限,亟需政府重視。
・2014/12/15
馬國鳳教授告訴我們,地震科學不只是「預測地震」,其內容除了涵蓋地質學、震源力學、地震物理學、地震工程學等自然科學學科之外,也與社會科學息息相關,例如透過歷史文獻來考據地震的發生,以及探討地震對社會文化的衝擊等。
・2014/12/15
壓縮器能壓縮錄音的「動態範圍」,讓大聲的部分變小聲,聲量的反差就變小了。